發表日期 5/10/2022, 9:09:32 PM
天道輪迴,年號更易,此自然之理也。然,人倫之享,婚配之幸,此女子不能自持也。
眾所周知,古代女子講究
三從四德
,如果有纔,有德,便有機會被帝王賞識,從此一躍成為鳳凰,光耀門楣那也隻是一杯茶的工夫。就像三國時期甄宓一樣,甄宓因為被曹丕寵幸,進而直接進位成為王妃,最後還被封為皇後。(被兒子追封,並非丈夫所封)
對於一個女子來說,甄宓已經享受到瞭無上的榮耀,但是凡是有利有弊。就在甄宓下嫁曹丕後的第16年後,悲劇就發生瞭,為什麼說是一個悲劇,因為當時甄宓被曹丕下令給賜死。照理來說,此時曹丕稱帝之後,甄宓也應該享受到無上的待遇,但為何等來的卻是自己被丈夫賜死的手令呢?
古語說得好,伴君如伴虎。這話同樣適用於甄宓,古代皇帝享有生殺大權。女人在他們的眼中,就隻是附屬品。哪天要是看不慣你,就會找個理由把你給除掉,同樣的,作為一代美女甄宓,也沒有躲過一劫。
甄宓,到底是因為什麼被曹丕賜死的呢?很簡單,隻是發瞭幾句牢騷。用現在的話來說也就是,隨口抱怨瞭幾句。
黃初元年,山陽公奉二女以嬪於魏,郭後、李、陰貴人並愛幸,後愈失意,有怨言。
僅僅是因為有瞭幾句怨言,從而招來瞭殺身之禍。
其實也可以從甄宓的身上可以體驗到,在古代確實皇權是無情的。如果不善於察言觀色,到最後你是怎麼死的都不會明白。甄宓,其實也就是一個皇權下的犧牲品。甄宓因為幾句怨言而被處死,在其死後,在下葬過程之中,她的口中還被人塞入汙穢之物。
這個汙穢之物到底是什麼?下麵呢,就來看一下事情的前因後果…
甄宓,乃是上蔡令甄逸之女,有纔氣,識大體。在公元199年,也就是甄宓大概15歲的時候,她下嫁給瞭袁紹的兒子袁熙。當時,袁紹正跟曹操打得比較火熱,二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在赤壁一戰,袁紹慘敗。
袁紹慘敗之後,那麼作為袁傢兒媳婦的甄宓,他便成為曹丕的戰利品。
《魏略》:及鄴城破,紹妻及後共坐皇堂上。
當時甄宓在後方傢中,隻不過呢,這個時候的鄴城已經被曹操攻下瞭。曹操這個人,他有一個習慣,每打完勝仗,他便要索取戰利品。這或許是古代將軍,亦或者是王者都有的習慣吧。
然而,曹丕卻搶先瞭一步,
《魏略》記載:文帝入紹捨,見紹妻及後,後怖,以頭伏姑膝上,紹妻兩手自搏。
從這個記載來看,你就會發現,當時女人的地位真的是挺低的。你官傢有勢力還好,如果沒有勢力,那便是彆人想宰就宰的對象。當然,大諸侯袁紹的傢小,妻室一樣如此。
當時,曹丕發現袁紹的兒媳婦,也就是日後的妻子甄宓,滿臉被頭發遮住,可能當時甄宓也想逃過一劫。哪知,當時之舉反倒引起瞭曹丕的注意。
令新婦舉頭!姑乃捧後令仰,文帝就視,見其顔色非凡,稱嘆之。
這段記載相信不用過多介紹瞭,說的就是曹丕被甄宓的美色所吸引,後來的事情也就順理成章瞭。
太祖聞其意,遂為迎取,擅室數歲。
曹操明白瞭兒子曹丕的意思,於就答應瞭曹丕的請求,後來的幾年時間裏,甄宓便受盡曹丕寵幸,生下瞭兒子曹�幣約昂罄吹畝�鄉公主。而甄宓呢,在此期間也錶現良好,對內體貼並且還建議曹丕應該多納貴人,以此來壯大傢族,為曹丕留下更多優良的接班人。
除此之外呢,甄宓還結好與婆婆的關係。
《魏書》:十七年正月,大軍還鄴,後朝武宣皇後,望幄座悲喜,感動左右。
因此,就連卞夫人都稱贊甄宓是一個孝順的人,有母儀天下之範。
甄宓在做瞭無數工作之後,對上孝敬長輩,對下體貼侍女、及曹丕妾侍。照理來說,在曹丕稱帝之後,應該由甄宓做皇後。但是讓她沒有想到的是,曹丕沒有給她皇後的寶座,而且等來瞭曹丕的賜死手令。
曹丕當時要下令賜死甄宓原因就是,因為甄宓在宮中多齣怨恨之言。究其根本,就是因為之前漢獻帝進麵瞭自己兩位女兒給曹丕做妃子,其次便是,郭後、李、陰兩位貴人都受到瞭曹丕的寵幸。如此一來,便引起瞭甄宓的記恨。
以此看來,上文所說甄宓奉勸曹丕多納妻室,看來並非是心中所想。其實,站在甄宓的角度也可以理解,如果曹丕後代一多,那麼自己的兒子曹�苯�來的太子寶座將有可能會落空。
在古代女子的地位,都是這樣現實。後半後,隻有自己兒子在位,便纔會過得多姿多彩。然而,興計是曹丕剛剛上位,他耳中聽不得半點抱怨之聲。曹丕便因為,甄氏的言論,把她賜死。而且呢,在賜死甄宓之後呢,在下葬之前,還往甄氏口中放入瞭
“汙穢之物”,
到底是放的什麼東西呢?
一起來看看漢晉春鞦的相關記載。
漢晉春鞦曰:初,甄後之誅,由郭後之寵,及殯,令被發覆麵,以糠塞口,遂立郭後。
可以看齣,甄氏口中之物,乃是
“糠”
,這個東西其實我們都知道,它乃是榖子最外麵那層殼,也就是現在農民養豬喂的那種糧食,在農村的話就叫糠。
糠在現代社會,被用來當作是喂豬的糧食,在1700年前的三國時期,同樣此物也是一種汙穢之物。那麼,曹丕為什麼要把此物放置於甄氏口中呢?結閤當時的情況來看,大概有以下幾種情況。
其一,讓甄氏閉嘴。
畢竟,甄氏的門麵並不太光彩,甄乃是袁紹兒媳,說難聽一點她隻是曹丕的一個戰利品而已。
其二,以法治世,以法束人。
當時,曹丕剛剛繼位,繼承皇帝寶座。他肯定需要法度來維持天下秩序,法度不講究情麵。甄氏作為曹傢人,理應奉公守法,傳揚正義,然而甄卻整天鬍亂抱怨。曹丕,也隻有槍打齣頭鳥瞭。
其三,對甄氏厭惡至極。
故爾以米糠塞入其口中,其目的就是讓甄氏死後靈魂得不到安放。足見呢,當時曹丕是非常討厭甄氏的。
《左傳・昭元年》榖之飛亦為蠱是也。又�z糠,煩碎也。
可以看齣這個糠,絕對是一個十足的汙穢之物。你想,這個糠放入口中一般都會被嗆到。那滋味,比嗆水還難受。
後來,甄氏的兒子也就是曹�背頻壑�後。便為其母親報瞭昔日之仇,賜死瞭郭後,而且重新為其選擇陵墓將其母改葬於朝陽陵。除此之外呢,還讓這個昔日被曹丕寵幸的郭後也品嘗瞭一下,被口中塞入米糠的滋味。
漢晉春鞦曰:遂逼殺之,敕殯者使如甄後故事。
說到這裏,終於明白冤冤相報是多麼的可怕瞭。
明帝既嗣立,追痛甄後之薨。
並且為其重新建廟,加封甄氏一族人。
提升甄像為虎賁中郎將,甄儼為安城鄉穆侯、甄溫、甄�|、甄艷皆為列侯。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我想說的也就是這個道理吧。作為寵妻,的確有些話,當說則說,不能說的絕對不要講齣來。特彆是在古代,亦或者是你官人是非常有地位的人,王侯、將相,那就更是如此瞭。
曹丕當時下令處死甄氏,有太遠無情,將她打入冷宮即可,然而在其死後,又在其口中塞入米糠,這的確有些過瞭!關於這個問題,朋友們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