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2022, 12:59:51 PM
文 | 科技君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全球芯片市場大洗牌!海思成績齣爐,問題來到瞭華為這邊?
一直以來,芯片都被譽為科技皇冠上的明珠,其含金量不言而喻。不過,做芯片也是真的難,小米雷軍就曾錶示:“做芯片九死一生,失敗率太高瞭,很多時候投資瞭大量的錢,卻始終沒有獲得相應的迴報”。
做芯片的企業韆韆萬,真正能脫穎而齣的,其實還是少數。國內的小米、OPPO、華為都可以算是芯片企業,但真正脫穎而齣的,也就隻有華為。由此可見,做芯片這事,遠沒有普通人想的那般簡單。
其次,即便是能設計齣頂級的芯片,如果沒有與之相配套的芯片生産鏈來配閤,也同樣是白搭。比如華為的麒麟9000係列芯片,其性能可與高通、蘋果的旗艦係列芯片相媲美。但遺憾的是,因為華為不具備芯片生産能力,所以在老美禁令生效後,麒麟芯片就不得不麵臨成為絕版的命運。
當然瞭,不具備芯片生産能力的芯片廠商並不止華為,高通、蘋果等美國最頂級的科技公司,也同樣不具備芯片製造能力,甚至就連美國本土芯片製造實力最強大的格芯,也不具備7nm以下的芯片製造能力。
繼續來說華為,因為國內芯片製造水平還達不到頂尖,此前華為海思芯片的生産,隻能交給台積電、三星這樣的芯片製造巨頭,不過自從老美芯片禁令生效後,現在這兩傢芯片製造巨頭,已經不再接收華為海思芯片訂單瞭。
芯片無法製造,對華為的影響還是挺大的,尤其是對華為手機部門的影響。在過去的2021年,因為芯片短缺,華為新機的發布頻率較之往年下降瞭好幾個檔次,而即便是發布新機,産能也是有限,在各大電商平台上基本都處於缺貨狀態。
而華為新機發布數量降低,自然也會影響到海思芯片的市場份額。此前,在未被老美製裁時,華為手機全球齣貨量位居第二,最巔峰時還曾短暫登頂全球齣貨量第一的位置,而這也間接帶動瞭海思在全球芯片市場的份額,最巔峰時,海思在全球芯片市場的份額僅次於高通。
但可惜,自從芯片禁令生效後,海思芯片生産遇阻,市場份額不斷被高通、聯發科等競爭對手蠶食。
據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公布的最新報告顯示,全球芯片市場正經曆大洗牌,海思成績齣爐!
數據顯示,在2021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機應用芯片齣貨量榜單中,前三名被聯發科、高通、蘋果所占據,而華為海思的市場份額,僅剩1%。
海思市場份額僅剩1%,問題來到瞭華為這邊?眾所周知,芯片研發十分燒錢,如果沒有持續的變現能力,很少有企業能夠堅持下去,這也是為什麼,國內很少有企業會選擇技術自研的路綫。
因為在自研初期,企業研發齣來的産品,必定是不如國際主流水準的,這意味企業在前期必須自掏腰包來搞定研發費用。但問題是,你在進步的同時,彆人也在進步,如果沒有跨越式的突破,那發展到後期,可能依舊會不如國際主流水準。
正是因為擔心這點,所以國內很多企業,基本都會選擇走買辦路綫,因為方便快捷,也不需要擔心耗費大量資金卻無功而返的局麵齣現。
現在的華為,雖然還能設計芯片,但關鍵的芯片生産卻無法搞定,在此背景下,華為是否還有必要繼續供養海思部門呢?顯然,問題來到瞭華為這邊。
那華為會怎麼做呢?事實上,任正非早就意識到海思市場份額大跌的局麵瞭。去年11月,任正非就曾錶示:不會放棄,要鼓勵海思去攀登喜馬拉雅山,華為人會在山下種糧,源源不斷的支持海思攀登高峰。
任正非做齣這樣的決定並不會讓人感到意外,海思芯片不僅是華為的希望,也是中國芯片産業的希望,如果因為暫時麵臨的芯片生産問題就放棄,那纔是最大的損失。
正如任正非在《任正非思維 華為取勝的關鍵之道》一書中所說的:“任何一個民族,都必須把建設祖國的信心建立在信任自己的基礎之上,隻有這樣,纔能獲得平等與尊重”。
“企業發展就是要發展一批狼,要具備狼不屈的品質和奮不顧身的進攻精神,要有為群體奮鬥的意識”!
當下,海思芯片部門的發展確實受到瞭極大的製約,但為瞭中國芯片産業的未來,任正非願意砸下這可能沒有迴報的研發投入,這就是任正非思維。
聯想創始人柳傳誌被譽為“中國商業教父”,而任正非頭上卻沒有任何光環,但為何兩者的口碑天差地彆?說白瞭還不是因為:柳傳誌為己,任正非為國。
還是那句話:思維決定瞭做事的方式,也決定瞭企業的高度,任正非“捨利為國”的思維,值得敬佩!
科技自媒體撰稿人,隻聊科技,關注我,瞭解更多科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