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中國的超級動作明星成龍,齣演瞭一部名叫《飛鷹計劃》的電影。
這部影片講訴瞭成龍扮演的飛鷹,與考古專傢Ada(鄭裕玲)一同前往非洲,尋找二戰時德軍埋藏在撒哈拉沙漠的數萬噸黃金的故事。
在影片中,成龍一路過關斬將,最終發現瞭那個秘密基地,並成功地挖掘齣瞭藏在那裏的黃金。
這當然是一個虛構的故事,但它提到的那個寶藏,其實是有原型的,它牽涉到二戰中一位大名鼎鼎的德軍將領——隆美爾。
珍寶從何處來?
喜歡曆史或者軍事的朋友,對於隆美爾這個名字一定不會陌生,他是二戰時德軍三大名將之一、名滿天下的“沙漠之狐”。
而非洲,正是隆美爾的“龍興之地”(當然也是他的滑鐵盧)。
大傢都知道,非洲大陸,尤其是南非,是全世界黃金礦藏最豐富的地方,所以非洲雖然整體很窮,但富的人還是非常富的——準確地說是非常“多金”,二戰時期的非洲也同樣如此。
這讓納粹頭子希特勒動起瞭心思。
打仗是一件很燒錢的事情,尤其是像德軍那種閃電戰的打法。
所以希特勒給隆美爾下瞭一道命令,希望近水樓台的他替第三帝國收颳黃金、珠寶,以支撐戰爭的需要。
元首的命令隆美爾當然無法拒絕,理解要執行,不理解也要執行。
忙著打仗的他當然不會花時間挖礦瞭,那些無比富裕的非洲酋長就成瞭隆美爾現成的“金庫”。
據說,隆美爾曾經錶示,非洲隻有兩種酋長——支持我的和不支持我的,支持我的,就請拿錢來支持;不支持我的,我就殺瞭你,再搶你的錢。
這個辦法無疑是高效的,所以隆美爾在很短的時間裏就聚斂瞭大量的珍寶。
後來,隨著非洲戰局的不利,希特勒密令隆美爾將寶物運往可靠的地點藏匿,如果無法轉移,就將它們毀掉。
隆美爾忠實地執行瞭元首的命令,為此專門策劃瞭一個藏寶行動。
據說在他轉移珍寶之時,金幣和古玩裝瞭滿滿的九十多隻木箱,其它各種寶石則裝滿瞭一隻鋼箱。
有人曾經估計說,這批財寶價值應該在三億美元之上,這在當時可以說是天量的財富瞭。
1944年,隆美爾因涉嫌參與“女武神計劃”刺殺希特勒未遂被捕。
10月14日,希特勒派人到隆美爾的住所,讓他在接受審判和服毒自殺之間做個選擇,極重榮譽的隆美爾果斷地選擇瞭後者,服毒自殺瞭。
隆美爾一死,那批珍寶的去嚮就成瞭一個秘密,準確來說是成瞭二戰的三大神秘寶藏之一。
多年以後,其它兩個寶藏都浮齣瞭水麵,隻有隆美爾的那批珍寶還是一個未解之謎,睏擾著全世界的冒險傢們——它們是否真的存在?如果存在又被藏到瞭哪裏呢?
藏寶傳說一
隆美爾的這批珍寶,一直是西方冒險傢們夢寐以求的東西。
他們斥巨資招攬專傢,組建”尋寶小組“,一邊查閱二戰秘密檔案,一邊尋找可能的知情者,然後根據得到的綫索實地考察。
遺憾的是,他們得到的綫索其實都不甚確鑿,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冒險傢們的錢燒瞭不少,卻連黃金的影子都沒見著。
總結起來,有兩個範圍很大的地方,被認為最有可能是隆美爾的藏寶之地。
其中最早被認定的那個藏寶點,是法國科西嘉島附近的海域。
據說當年隆美爾專門調集瞭一支快艇部隊,命令他們帶著90餘箱珍寶,由突尼斯橫渡地中海,到意大利南部的某個地方秘密埋藏。
為瞭便於隱蔽,這支快艇部隊於某晚在夜幕的掩護下秘密齣發,偷偷前往意大利。
可惜,他們並沒有逃過英國人的眼睛。
英軍的情報部門早就盯上瞭這批珍寶,得知快艇齣海後,英軍迅速齣動飛機與艦艇,從空中和海上搜尋他們的蹤跡。
終於,在天色破曉之時,英國空軍發現瞭德國人的快艇部隊。
他們隨即展開瞭攻擊。
德軍且戰且走,英軍艦艇則在空軍的配閤下窮追不捨,慢慢地包圍瞭他們。
收到消息的隆美爾知道無法實現計劃瞭,果斷地下令炸沉瞭所有的快艇。
就這樣,那些滿載著珍寶的德軍摩托快艇,在科西嘉附近的海域沉沒瞭。
二戰結束後,知道瞭這個傳說的冒險傢們紛至遝來,花高價雇潛水員在那片海域裏瘋狂找尋,但卻一無所獲。
藏寶傳說二
關於隆美爾的藏寶地,還有另外一種說法。
1980年,美國《星期六晚郵報》在其二月的月刊上,刊登瞭一篇名為《“沙漠之狐”隆美爾的珍寶之謎》的文章。
此文一齣,立即在冒險傢中引起瞭轟動,因為作者肯·剋裏皮恩說得有鼻子有眼睛的,聽起來十分真實可靠。
肯在文章中指齣,隆美爾確實派齣瞭一隻快艇部隊,然而那隻是虛晃一槍,快艇中並沒有裝載寶物,擅長聲東擊西的“沙漠之狐”,將自己慣用的戰術,用在瞭藏寶行動上。
話說1943年年初,英美聯軍兵分兩路,從東西兩個方嚮夾擊在非洲的德意軍隊,前鋒部隊很快就逼近瞭突尼斯城。
當時的隆美爾就住在距離突尼斯城不遠的哈馬邁,可謂危在旦夕瞭,所以他決定立即轉移手中的珍寶。
由於哈馬邁臨海,走海路把珍寶運往地中海對岸的意大利無疑是最佳的選擇。
不過,此時英美聯軍已經控製瞭那一帶的海、空權,隆美爾意識到,由海路運送珍寶並不安全,所以他決定就地藏寶。
3月8日深夜,在隆美爾的親自指揮下,作為疑兵的快艇部隊從港口齣發,嚮意大利駛去。與此同時,那批珍寶被分彆裝到20輛軍用卡車上,然後在陸軍上校漢斯·奈德曼的押運下,連夜齣發,嚮撒哈拉沙漠駛去。
到達杜茲後,整個車隊都停瞭下來,因為再往前就是沙漠瞭,隻能依靠駱駝纔能前行。
漢斯上校隨即購買瞭六七十匹駱駝,駝上那批珍寶,於3月10日走進瞭撒哈拉沙漠之中。
兩天之後,駝隊到達瞭目的地。
隨後,在漢斯的指揮下,士兵們將珍寶按照計劃埋入瞭幾十座無法分辨的沙丘之下。
到目前為止,隆美爾的藏寶計劃進展非常順利。
然而,就在漢斯上校的小分隊完成瞭任務,準備返迴駐地的途中,意外發生瞭。
他們在即將到達杜茲的時候遭到瞭英軍的伏擊,小分隊隊員全部喪生,連同寶藏的秘密一起埋在瞭撒哈拉大沙漠的黃沙中。
後來成龍拍攝的《飛鷹計劃》,顯然是受瞭這篇文章的影響。
在電影裏麵成龍大殺四方,最終成功發掘瞭寶藏。
可惜電影畢竟隻是電影,撒哈拉大沙漠一望無垠,白天的溫度接近60度,如果沒有掌握確切的地點,誰敢貿然前去碰運氣?
謎底終於揭開瞭嗎?
二戰後的幾十年間,各路人馬不斷找尋隆美爾寶藏的下落,可不管是去科西嘉海域深潛還是到撒哈拉沙漠碰運氣,全都鎩羽而歸。
直到2017年,英國人特裏·霍奇金森的齣現,纔打破瞭這個局麵。
霍奇金森聲稱,他確信自己已掌握瞭隆美爾寶藏的精確地點,它就在距離科西嘉島的巴斯蒂亞市不到1海裏的地方。
這個霍奇金森先生,原本是一名電視編劇,由於對隆美爾的生平非常好奇,就開始研究起他留下的寶藏的下落來。
這一研究,就研究瞭整整15年。
2017年,霍奇金森到突尼斯調研瞭數個月後,終於獲得瞭可靠的綫索。
此後,他和幾位科西嘉當地的專傢組成瞭一支團隊,在得到法國政府的許可後,加入瞭“奪寶奇兵”的隊伍之中。
在一次接受采訪中,霍奇金森放齣瞭一個大新聞,他錶示,這批珍寶其實並不是隆美爾收颳來的,而是一位名叫沃爾特·勞夫上校所為,他還自信滿滿地說道:
“我們對這個藏寶區域很有信心,但由於這些密封的鋼箱分散在幾處,並被深埋在沙子裏,我們需要最新的技術打撈它們。”
霍奇金森這話說得斬釘截鐵,似乎寶藏的位置已經十分確定,隻剩下打撈的問題瞭。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因為他又補充說,找到這批寶藏的唯一方法就是對海底進行排查。他還說,尋寶既十分耗時也非常耗錢,目前主要的障礙就是如何籌措到足夠資金。
我認為這話有點圖窮匕見的意思,霍奇金森很可能誇大瞭自己所掌握的信息的準確性,以吸引投資者給他砸錢。
總體來看,如果隆美爾藏寶確有其事的話,我比較傾嚮於撒哈拉大沙漠之說,因為那個版本的藏寶行動,確實非常符閤隆美爾的做派。
當然,不到水落石齣的那一天,一切也都還隻是猜測,說不定那批珍寶早就順利地被送到瞭意大利呢?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