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8/2022, 11:41:58 AM
賈詡
賈詡,被稱為“三國第一毒士”,策略計謀層齣不窮,變化不測。
這個一生四處顛簸,最終歸屬曹魏陣營的智者,始於亂世,終於善果。
最後成為人生的大贏傢,迷倒無數眾生,我等後輩俗人,能從他波譎雲詭的一生中,學到點什麼呢?
01
人生在世上,經常需要做齣選擇。
俗話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
往往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要怎麼選擇自己的發展方嚮和未來,對職場中的你我,是非常的重要。
看看賈詡先生在其中一個人生重要關頭,他是怎麼選擇。
建安五年,曹操袁紹兩雄逐鹿中原。袁本初公司實力雄厚,人纔眾多;
曹阿瞞公司體量較小,但管理嚴格,令行禁止。
雙方都派齣使者,對周圍的小規模企業進行收購,這個可是你們進入國傢決策層的最後機會!
賈詡和張綉駐紮在宛城觀望成敗。
袁、曹雙方的使者都來瞭。
地球人都知道,張綉曾經在宛城偷襲瞭曹操,讓曹操閃瞭一下腰,摺瞭大兒子曹昴、大將典韋,和曹操結下深仇。
袁紹的使者信心滿滿地正和張綉談收購事宜,賈詡走進來,直接對他說:“你不要講條件瞭,我們不會到你們那兒去的。請你迴去告訴袁本初,兄弟之間還不能相容,怎麼可以容得下天下英纔?”
使者愕然退去。
袁紹和弟弟袁術互相攻擊,醜話早傳遍天下瞭。
張綉從來聽賈詡的話,濛瞭半天也著急:“先生,這袁強曹弱,咱們和曹傢還有仇,怎麼把袁傢的人趕走呢?”
賈詡說:對啊,正因為袁強曹弱,我們纔選擇曹傢喲。
他分析:
一、袁紹纔大氣粗,咱們這點人力物力到他手上,他未必瞧得上。反過來曹操正缺少人手,我們加入,此消彼長,曹操這樣的聰明人歡迎來不及,一定對我們特彆優待。
二、曹操這人氣量很大,為瞭嚮天下人展示其包容四海的胸懷,絕對對過去的事情不追究。這樣纔顯得以天下為重的王者氣度。我們和他們有仇,這去投奔他,正給他一個機會錶示“周公吐哺、天下歸心”。至少他要做給所有的人看。
三、這點最關鍵,我老賈這麼多年的觀察,袁紹目前雖然強盛,最終必敗在曹操手下。
所以賈詡判斷:前途在於歸曹!
張綉一咬牙,這麼多年我都聽賈老師的,這一迴聽到底。
一切如賈先生所料,曹操喜齣望外,熱烈歡迎張綉賈詡入夥。
握著賈詡的手說:“賈先生啊!你讓我重信義的名聲,傳到四海嘍!”
高官厚祿,厚待張綉。
賈詡也成為曹操帳下的重要謀士。
02
一個人在一傢公司裏的重要性,和他的業務水平高低絕對成正比。
醫生就要會看病,律師就要善於打官司,這是一個人的吃飯本錢,立身之本。
賈詡非常明白這一道理,在曹營中任軍事參謀,賈詡獻齣自己的拿手本事,替曹操攻剋瞭很多軍事上的難關。
在阿瞞公司裏成為一個重量級的存在。
建安十六年,曹操與關中軍閥韓遂、馬超在渭南交戰,賈詡是曹操的參謀長。
兩軍打瞭幾個月,馬超漸漸下風,提齣割地盤、送人質等條件求和。
曹操聽從賈詡的建議,假裝同意。
然後怎麼辦?
老賈說:“一個字,離。”
曹操心領神會。
曹操和韓遂年青時在京城是同學,咱們來談談嘛!
兩軍陣前,兩個老同學單獨騎馬上相見。
曹操談鋒很鍵,老韓啊,地安門前的擼串味道你還記得嗎?
當然記得!你阿瞞一下子灌進一大碗酒,吐得滿地都是差點讓人揍呢!
兩人哈哈大笑。
同學情,真讓人忘不瞭!
聊瞭大半天,曹操迴馬:再見!再聊!
韓遂迴營,馬超等上前問:“韓叔,你們聊什麼這麼帶勁?”
韓遂:“就聊我們以前在京城的舊事啊。”
沒聊到其他什麼?
老韓賭咒:真的沒聊什麼!
馬超悻悻而去。
曹操派人送瞭封信給韓遂,馬超過來討瞭信看。
一張信紙上塗塗改改,東抹一塊,西劃一筆。
馬超滿心疑惑:“這是曹操寫的?曹操這麼精明的人,怎麼可能寫齣這種信來?”
韓遂也不耐煩起來,難道還是我改的不成?
雙方沒撕破臉,但已深深埋下不信任的種子。
這一齣離間戲,曹操是演員,導演是賈詡。
老賈輕描淡寫的一筆,把關中聯軍的心理搞得大亂,大傢互相懷疑對方齣賣自己,哪裏還有心思對付曹操?
曹操乘機發起猛攻,心懷鬼胎的聯軍各自為陣,一盤散沙,被曹軍打得大敗。
曹操一舉徵服瞭關中地區,整個北方完全納入曹魏的版圖。
賈翊的高超計謀,讓他成為曹軍智囊之一。
03
現代人喜歡講為人要低調,不要張揚。
賈詡韆年前就用實踐告訴大傢,怎麼遠離危險的漩渦。
最關鍵的一點是,曹氏公司的人事權,不要去過問,更不能參與其中的爭奪。
賈詡加入曹軍較遲,比起荀��、荀攸、夏侯��等這些曹魏中心人物,資曆淺得多。
賈詡當年還和曹軍打過架,或許有人還心懷舊惡!
賈詡非常有自知之明,從不去和他們結交。
嫁女兒娶媳婦,特意避開權貴之門,隻和普通人作親戚。
賈詡平常非常低調,上完班迴到傢,關上門不齣去。
其他同事或許一塊兒去喝點酒唱個歌什麼的,老賈一概不參與。
應酬唱和,能推掉的就推掉,實再免不瞭的,參加宴會,基本不說話。
像老賈這一類智者,非常崇信:言多必失。
用我們老百姓的話就是:話多就是災。
曹操晚年最大的事情,是選擇繼承人。
在傢天下的封建王朝,繼承人的人選是國傢第一大事。
曹操中意的兩個兒子曹丕和曹植明爭暗鬥,為最後花落誰傢努力著。
曹魏的很多臣子都捲入瞭這場兄弟之爭中。
公司最大的人事更迭就在眼前,許多人眼熱心跳加入競爭。
搶著站隊、搶著效忠。
曹操自己也猶豫不決。
賈詡怎麼做的呢?
他盡可能地遠離這個是非問題。
但樹欲靜而風不止,所有的人都知道賈詡是個高智商的代錶人物。
曹丕就派人偷偷地谘詢老賈怎麼辦。
老賈的迴答冠冕堂皇,滴水不漏:“將軍要加強道德修養,努力成為一個傢裏的孝子,外麵的模範。”
據說曹丕以此加強自我約束,砥礪前行,果然得勝。
曹操當然很看重賈詡的意見。
有一迴把左右侍從都打發開,單獨留下賈詡,直接問他你看我的哪個兒子更閤適?
賈詡依然不說話,曹操急瞭:“老賈啊,你怎麼老是不說話嘛!”
賈詡低頭半天纔憋齣話:“啊?剛纔想事情想走神瞭,纔沒及時迴答大人。”
曹操嗬嗬一笑:“想什麼呢?”
賈詡說:“我想到瞭袁本初、劉景升父子。”
曹操開懷大笑。
曹魏繼承人選就這樣定為長子曹丕。
袁紹(本初)、劉錶(景升)都是廢長立幼,禍起蕭牆。
兒子們先打瞭起來,曹操隔岸觀火找好時機一一消滅。
殷鑒不遠,曹操大人怎麼能忘記呢?
確立曹丕的繼承人位置,是為瞭曹魏的江山社稷穩定發展的需要。(此時曹操長子曹昂已死,所以次子曹丕為“長”。)
當然曹丕成為繼承人不隻是賈詡的一句話,寫史的人為瞭突齣本傳人物,總會擴大他們在曆史上的作用。
但老賈的見識,讓他在此問題上的觀戰,絕對影響到曹操的選擇。
任何一個公司的人事權,都掌握在公司決策層手上,一個明智的人,就要如賈詡那樣,能置身度外的就是上策。
04
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有突如其來的變化,怎麼應對,就非常重要瞭。
平凡我等,智慧不足,力氣不夠,唯有一句話:人生隻有一次,不妨大膽一點。――尼采說的。
賈詡的不平凡,反映齣來,膽子奇大。
年輕時候,小賈到西部,和一大群人被羌人抓瞭。
羌人和大漢打瞭近百年的戰,是宿世的仇人,漢人落入他們的手中,百死一生。
小賈當機立斷,對羌人說:“我是段太尉的外甥,你們放瞭我。我傢一定齣大錢給你們。”
段太尉叫段�G,東漢末年,滅瞭東羌,乾掉西羌一大半,整個羌族人聽到這名字,都發抖。
這一招果然有奇效。
羌人,其實包括所有的人,都是畏懼強人強權的,這也是人類孜孜以求民主平等的原因嘛!
羌人首領一商量,放瞭小賈,和他一起立瞭個誓言,估計一定要記住這個恩德之類的,把小賈放瞭,而其他的漢人,全部被殺。
這就是賈詡的隨機應變。
當然絕大部分的平凡人沒他那種智慧,隻要你大膽一點點,就是職場成功的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