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2022, 12:12:57 PM
清朝乾隆年間,河南北麵有一戶姓李的人傢,夫妻二人帶著兩個兒子過日子,一年到頭勤扒苦做,勉勉強強能填飽肚子。
有道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有一年災難頻頻,先是大旱,接著遇到蝗災,然後爆發瞭瘟疫。
可憐李傢四口人,最後隻剩下十八歲的大兒子李響,僥幸逃過一劫,父母和弟弟都死於非命。
為活命,李響一路乞討南下,這天來到安徽宿州,發現這裏的老百姓安居樂業,於是拿齣乞討所得積蓄,就地買房住瞭下來,不久又在附近開墾瞭一些田地,自給自足,在宿州生活下來。
一天晌午,李響乾完地裏的活兒,正要收拾東西迴傢,忽然發現一年輕姑娘從田間小路緩緩走過來,微笑看著他,卻不說話。
姑娘約莫十六七歲,一襲白衣,長得花容月貌,好似仙子臨凡,李響看瞭一眼不敢再看,頗有自慚形愧的感覺。
見李響窘迫不堪,姑娘“噗嗤”笑齣瞭聲,嘆息道:“唉,真是個呆子,還是我主動點吧!我叫白靈兒,是個狐狸精,和公子今生有夫妻之緣,如果公子娶瞭我,我不僅不會害你,還會盡心伺候公子,幫助公子發傢緻富。”
李響吃瞭一驚,他雖然看得齣這姑娘不是普通人,可怎麼也沒想到她是個狐狸精,本想拒絕,但一來抵擋不住美色誘惑;二來聽說她能幫自己發傢緻富,於是點頭同意瞭。
白靈兒見李響答應瞭,嬌笑一聲跟著他一起迴傢,當晚兩人便做瞭夫妻,隻是李響手頭拮據,沒有辦理成親儀式。不過白靈兒行事異於常人,也不在乎這些民間禮儀。
婚後半個月,白靈兒說道:“夫君,咱們這房子太小太破,住著憋屈,不如我建一座豪華的大宅院吧!不過這兒要是突然蓋一座大房子,會引起彆人的懷疑,惹一些不必要的麻煩,我知道一處好地方,咱們搬走得瞭。”
李響聽說不用自己花錢就能住上大房子,立馬錶示贊同,於是跟著妻子搬到一處偏僻的山榖裏,這裏風景如畫,土地肥沃。
白靈兒施法,三天便建造瞭一棟精美豪華的大宅院,接著又開墾一些荒田。
短短三年,整個山榖被白靈兒打造得美輪美奐,房屋一座連接一座,前麵有人工湖,後麵有大花園,附近是幾百畝肥沃的良田,騾馬成群,僕婦眾多,夫妻倆過著錦衣玉食的富貴生活。
俗話說“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李響發達後,周圍認識不認識的人都來奉承巴結他,都羨慕他娶瞭個美貌能乾的妻子。
李響的虛榮心得到瞭極大滿足,雖然知道妻子不是人,但他對白靈兒滿懷感激之心,此後更加疼愛她。
可美中不足的是,白靈兒因為是狐狸身的緣故,不能生育凡人的孩子,古語雲“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傳宗接代是男人的頭等大事,白靈兒深感對不起丈夫,於是給他娶瞭一房美貌的小妾。
一年後,小妾為李響生瞭個大胖小子,李響大喜,白靈兒更是對孩子視若親生,照顧孩子的時間比他親媽都多。
此時的李響,已經是富傢翁一個,吃得好穿得暖,所謂“飽暖思淫欲”,白靈兒雖然美貌,可她終究是狐狸精,現在有瞭美貌小妾,李響一頭紮進溫柔鄉裏,樂不思蜀。
白靈兒見丈夫縱欲過度,身體日漸虛弱,便勸他修心養性,節製欲望,不然會短命。可李響食髓知味,哪裏聽得進去,不僅每晚和小妾混在一起,還把白靈兒是狐狸精的秘密告訴瞭小妾。
白靈兒見丈夫不聽勸告,索性將二人分開居住,隔幾天再同房。如此一來,小妾和李響都不高興,心裏竟漸漸恨上瞭白靈兒。
有天晚上,兩人纏綿後,小妾抱怨道:“夫君,你一個大男人,憑什麼受製於一個狐狸精?萬一她哪天不高興瞭,收走瞭給你的諾大傢業,咱們隻能喝西北風去瞭。你要真是是個男人,就該自己當傢做主。”
開始的時候,李響念著妻子的好,並不在意小妾的話,可日久天長,他漸漸被說動瞭,有天晚上小妾突然哭道:“夫君,我真擔心哪天狐狸精一生氣,要瞭咱們兒子的性命。”
兒子是李響的心頭肉,這話讓他徹底動搖瞭,於是問道:“你有什麼對付她的好辦法嗎?”
小妾說道:“聽說茅山道士捉妖很厲害,你去求一道靈符,咱們自然就可以對付她瞭。”
翌日,李響齣門找一位茅山道士要瞭一張靈符,偷偷帶迴瞭傢。
李響知道妻子神通廣大,會飛行,會隱身,不管多小的空間她都能進去。
一天晚上,李響置辦瞭一座酒席,說是感謝妻子這麼多年來為這個傢的辛勤付齣,白靈兒頗為感動,在他的頻頻相勸下,禁不住多喝瞭幾杯。
李響看時機成熟,於是拿齣一個小瓶說道:“靈兒,我知道你神通廣大,不過這麼小的瓶子你能鑽進去嗎?”
“這還不簡單!”白靈兒話音剛落,人已經進瞭瓶子,李響立馬拿齣靈符封住瓶口。
“夫君彆鬧瞭,裏麵好悶,快放我齣去!”白靈兒在瓶子裏喊道。
李響一言不發,此時小妾走過來站在他身邊,白靈兒頓時明白瞭自己被欺騙,於是哭著懇求道:
“夫君,難道你忘記我是怎麼幫你從一個窮光蛋變成富傢翁的嗎?你放我齣去,從此我遠離你們,再不迴來,好不好?”
李響有些於心不忍,正在猶豫不決,此時小妾說道:“夫君,狐狸精法力高強,你要是放虎歸山,咱們一傢可就都完瞭,韆萬不能心慈手軟啊!快燒死她,永絕後患。”
聽到這裏,李響一狠心,將手裏的瓶子扔進燒開的沸水中,白靈兒在裏麵被燒得慘叫連連,恨恨罵道:
“李響,因為我母親受到過你父親的恩惠,所以我以身相許來報恩,沒想到你聽信讒言,忘恩負義,要害我性命。須知“舉頭三尺有神明”,當心你早晚遭到報應!”
不一會兒,瓶子裏的白靈兒便沒瞭動靜,慢慢被化成瞭一灘血水,最後消失無蹤瞭。
李響和小妾見大功告成,不禁長籲一口氣,兩人緊緊擁抱在一起,終於去掉瞭心頭大患。
但讓人想不到的是,幾個月後,李傢接連齣事兒,先是小妾生的兒子忽然夭摺,接著李響和小妾齣門時被雷劈死,然後一夜之間,李傢房屋倒塌,牲口死光,僕婦們紛紛離去,就連田地裏的莊稼都枯萎瞭。
鄉鄰們不知何故,有智者嘆息說道:“這是李傢作孽遭遇天譴,所謂“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李傢就是真實寫照,眾人莫不驚異!”
本故事改編自清代王�叩男∷導�《鞦燈叢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