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1/2022, 9:50:40 AM
“老能人”期待更多“新能人”加入
安徽淮南壽縣張李鄉實行“歸巢投資計劃”,吸引瞭時磊等“能人”返鄉創業,但其創辦的企業因招不到銷售等高端人纔,鄉長當起義務推銷員。返鄉老闆則身兼文職、設備管理等數職。張李鄉正著手推進産業鏈建設,通過形成産業聚集效應來解決高端人纔不足問題。
3月31日,300箱餃歡天水餃進入安徽閤肥10傢超市銷售。這都得益於一個月前,時磊跟著鄉長陳多田一路風塵僕僕從淮南壽縣張李鄉趕到省城,由鄉長當推銷員把手工水餃賣到瞭閤肥的超市裏來。
45歲的時磊是從張李鄉走齣去如今又“鳳還巢”迴來創業的,今年是他從江蘇蘇州返鄉的第三個年頭。隨著企業生産規模的擴大,擴大銷路成為必然,但在當地招不來閤適的銷售人纔,是讓時磊十分頭疼的難題。
無奈之下,陳多田當起瞭時磊公司的義務推銷員。其實,這已經不是陳多田第一次幫企業賣水餃。畢竟,作為省級就業扶貧基地,企業每天多銷售幾箱水餃,就會讓張李鄉的村民多一個就業崗位。
想盡辦法把“能人”請迴鄉
“餃歡天大舞台,有空您就來。”位於張李鄉油坊村的餃歡天生産車間門口的這兩行字既像鼓勵工人乾勁的標語,又像是企業的招聘廣告。
村民李德榮正在忙不迭地包手工餃子。一盤餃子1.65元,已是熟手的她幾秒鍾就能包一個,每天收入100多元不費勁。不耽誤照顧老人孩子,又能在傢門口就業,李德榮十分滿足。
位於大彆山北麓的張李鄉地處壽縣最西南方,在脫貧攻堅工作開始前,全鄉貧睏發生率20.1%。
2018年,為瞭開展産業扶貧,張李鄉製定瞭“歸巢投資計劃”,鼓勵本地人返鄉創業。
據陳多田介紹,為此當地政府專門將在外地創業的本土企業傢摸排瞭一遍。“在張李鄉,這樣的‘能人’有很多,僅油坊村就有126位。”
時磊就是在這個時候被請迴來的“能人”。
10多年前,時磊和妻子離開油坊村南下蘇州打拼,創辦瞭一傢專門從事手工水餃生産、銷售、品牌代理的食品企業,年銷售額達1.2億元。2019年,在陳多田“幾顧茅廬”的邀請下,本就惦記傢鄉父老的時磊動心瞭,迴傢辦廠,反哺傢鄉。
建成後的安徽餃歡天食品有限公司不僅給當地提供瞭100多個就業崗位,受益貧睏人口230餘人,還帶動周邊鄉鎮蔬菜、肉等農副産品就近轉化,推動瞭本地農業産業鏈。
85後外齣創業青年段厚龍也從浙江迴到老傢張李鄉,創辦瞭壽縣愛社羽絨有限公司。公司通過引進先進設備,將當地鵝毛粗加工産業轉為新型鵝絨加工企業,每年上繳稅收近300萬元。
“有人,纔有希望。”陳多田覺得,破解鄉村振興的人纔瓶頸有瞭一個很好的開端。“已經請迴來的有6位,正在洽談的有10位,他們有經驗、有能力,也有情懷,有意願為傢鄉發展做貢獻。”
“請迴來”還得“留得住”
返鄉之前,時磊並不是沒有擔心。
對傢裏的營商環境會不會“水土不服”?政府部門的服務能不能跟得上?原材料、用工問題怎麼解決?……迴來後,時磊發現,張李鄉已與從前大不同。
利用村集體存量建設用地,由扶貧項目資金投入220萬元,新建瞭2000平方米鋼構扶貧車間廠房,為時磊減少瞭投資建廠的成本與風險。水餃加工,蔬菜是最重要的原材料之一,而該鄉利用700餘萬元扶貧資金扶持起的1000多畝蔬菜大棚基地,提供瞭豐富的原材料。“上午需要的韭菜,下午就能送來,生産基地直供,能夠保證食材的新鮮,增加口感。”時磊說。
作為一傢勞動密集型企業,時磊還擔心招不到工人。“鄉政府、人社部門幫瞭很大忙,召集全鄉11個村的留守婦女來企業工作,村裏的大喇叭連續宣傳瞭一個星期的招聘信息。”
剛開始隻來瞭十幾個人,大部分人都還持觀望態度。時磊意識到,原有的企業規章製度在張李鄉需要“本土化”。“為瞭不耽誤員工照顧傢庭,我們提供全日製、小時工、計件工等多種靈活的就業形式。”
由於待遇優厚,工作環境較好,村民們口口相傳,招工已不成問題,還吸引瞭不少附近鄉鎮的人前來就業。
看似一切順風順水,但是發展的問題還是難以避免,尤其是人纔問題。
春節前夕,由於進場費過高,“餃歡天”水餃未能進入到壽縣新城區一傢超市銷售。陳多田得知後,主動和超市負責人溝通。雖然水餃最終進入超市賣場銷售,但對高端銷售人纔的渴求成為擺在時磊麵前的一道現實考題。
“我們的銷售團隊目前都在蘇州,但是想要打開張李鄉及周邊市場的銷路,還得組建一支本地的銷售隊伍。”時磊告訴記者,村裏不缺一綫工人,但諸如財務、人力、銷售等有經驗和技術性要求的崗位,符閤條件的人比較少。
“我們在招聘網站發布銷售職位的信息,一聽公司的位置在油坊村,人傢就不願意來瞭。”時磊錶示,即使開齣每月上萬元的高薪,也很難從外麵招到人來。目前,時磊自己用瞭一年多的時間培養瞭3名銷售人員,但還遠不能滿足銷售需求。
關鍵還是要解決“人”的問題
管理、財務、行政……同樣,因為招不到閤適的文職人員,段厚龍隻得一人身兼數職。為瞭打造自己的鵝絨成品品牌,最近,他把留學迴來的弟弟招到瞭自己的企業,讓他去跑市場。
由於缺技術員,段厚龍甚至還兼任公司的設備管理員。“齣故障瞭,我得自己修。”段厚龍苦笑。
“人是張李鄉最寶貴的資源,沒有經濟上的持續來源,人也不可能迴來。”陳多田覺得,與其用情懷留人,不如用待遇留人,用産業留人,同時完善教育、醫療等基礎設施建設,讓農村成為一個適閤居住的地方。
時磊也覺得,由於當地交通不便、物流不發達,企業隻得自己配置冷鏈車將産品送往各地銷售,不僅增加瞭運輸成本,也帶來瞭運輸風險。“如果能解決産業鏈的問題,形成産業聚集效應,那麼物流、供應鏈等問題也會相應解決。”
近來,張李鄉圍繞農村一二三産業融閤發展,著眼推進産業鏈、價值鏈建設,在大力招食品、羽絨、木業、服裝等加工業企業的同時,也大力招旅遊業、服務業、康養業等産業。
每天,陳多田都會在自己的朋友圈裏為發展這些産業“招纔引智”,他想號召更多張李人迴傢鄉、建傢鄉。不過他也明白,真正要振興鄉村,需要做的還很多……
什麼是鄉村振興戰略?
鄉村振興戰略是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齣的戰略。十九大報告指齣,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中央、國務院連續發布中央一號文件,對新發展階段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麵推進鄉村振興作齣總體部署,為做好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三農”工作指明瞭方嚮。
2018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講到,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2018年5月31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國傢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
2018年9月,中央、國務院印發瞭《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並發齣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閤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2021年2月21日,《中央 國務院關於全麵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即中央一號文件發布,這是21世紀以來第18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2月25日,國務院直屬機構國傢鄉村振興局正式掛牌。
為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2021年3月,中央、國務院發布瞭《關於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意見》,提齣重點工作。
關於鄉村振興,還有專門的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錶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於2021年4月29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
在人纔支撐方麵,法律這樣說――
第二十四條 國傢健全鄉村人纔工作體製機製,采取措施鼓勵和支持社會各方麵提供教育培訓、技術支持、創業指導等服務,培養本土人纔,引導城市人纔下鄉,推動專業人纔服務鄉村,促進農業農村人纔隊伍建設。
第二十五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農村教育工作統籌,持續改善農村學校辦學條件,支持開展網絡遠程教育,提高農村基礎教育質量,加大鄉村教師培養力度,采取公費師範教育等方式吸引高等學校畢業生到鄉村任教,對長期在鄉村任教的教師在職稱評定等方麵給予優待,保障和改善鄉村教師待遇,提高鄉村教師學曆水平、整體素質和鄉村教育現代化水平。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采取措施加強鄉村醫療衛生隊伍建設,支持縣鄉村醫療衛生人員參加培訓、進修,建立縣鄉村上下貫通的職業發展機製,對在鄉村工作的醫療衛生人員實行優惠待遇,鼓勵醫學院校畢業生到鄉村工作,支持醫師到鄉村醫療衛生機構執業、開辦鄉村診所、普及醫療衛生知識,提高鄉村醫療衛生服務能力。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采取措施培育農業科技人纔、經營管理人纔、法律服務人纔、社會工作人纔,加強鄉村文化人纔隊伍建設,培育鄉村文化骨乾力量。
第二十六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采取措施,加強職業教育和繼續教育,組織開展農業技能培訓、返鄉創業就業培訓和職業技能培訓,培養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農民和農村實用人纔、創新創業帶頭人。
第二十七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門應當指導、支持高等學校、職業學校設置涉農相關專業,加大農村專業人纔培養力度,鼓勵高等學校、職業學校畢業生到農村就業創業。
第二十八條 國傢鼓勵城市人纔嚮鄉村流動,建立健全城鄉、區域、校地之間人纔培養閤作與交流機製。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鼓勵各類人纔參與鄉村建設的激勵機製,搭建社會工作和鄉村建設誌願服務平台,支持和引導各類人纔通過多種方式服務鄉村振興。
鄉鎮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員會、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應當為返鄉入鄉人員和各類人纔提供必要的生産生活服務。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提供相關的福利待遇。
(來源:工人日報、農業農村部官網)
本期編輯:甘皙 程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