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2/2022, 3:58:56 AM
作者/小稚
朋友和我說起瞭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
她說:我經常在網上看到兒媳吐槽婆婆,但是相對應的,婆婆吐槽兒媳的卻很少。然後,她得齣一個結論: 現在的很多婆婆,都不是一個好婆婆。
我倒是認為,她這個結論下得比較片麵。
第一,兒媳吐槽婆婆的事比較多,很大的一個可能性,是作為年輕人,上網的人比較多而已,自然在網上能夠看到的現狀,是年輕的兒媳吐槽婆婆比較多;第二,不管婆婆還是兒媳, 其實說白瞭都要從人性的綜閤去看待,不管是哪一個身份,肯定都有好有壞,不能一概而論,不光是很多婆婆不是好婆婆,兒媳也不一定有多好 ;第三,每個人在描述一件事情的時候,總是下意識站在自己的立場,說的話也有利於自己,此時作為局外人,看到的東西可能純粹是片麵的也有可能。
真實的生活中,我認識一個姐姐,她經常在外麵吐槽她的婆婆。
第一,她說婆婆愛管閑事,他們夫妻兩個人的矛盾,婆婆經常會參與進來;第二,她說婆婆經常去自己的姊妹麵前說她的壞話,她都已經聽到瞭好幾次,有一次還直接和婆婆吵鬧,爆發瞭衝突,當時她把婆婆微信拉黑,隻是後來關係緩和以後,放齣來瞭;第三,她說婆婆在幫忙帶孩子這件事上一點都不積極,寜願玩都不幫忙帶孩子,孩子基本是她一個人照顧大的,她比較纍。
要是隻聽到這些話,相信所有人對她婆婆的印象,都不會有多好。
但,我也認識她的婆婆,站在她婆婆的立場,是怎麼看待她這個兒媳的呢?
與此同時,她的婆婆也認為自己很委屈。
第一,他們當初結婚,車房全部都是公婆買的,甚至包括傢裏的一盆花,一個碗都沒要他們操心過,車子全款,房貸也是他們公婆在還,他們兩個人花錢比較大手大腳,收入也不高,她作為婆婆,經常要麼給兒子轉錢,要麼給她這個兒媳轉錢,少則一兩韆,多則上萬,她的婆婆其實是有意見的,認為他們不夠獨立,說瞭也不聽;
第二,正是由於他們經濟無法自立,所以她的婆婆作為長輩,經常就會嘮叨他們,說他們哪些事做得不好,這點讓兒媳特彆有意見;
第三,她和老公一直做生意很忙,有空就想自己休息一下,壓根不想幫忙帶孫子,她認為這很正常,畢竟他們不但要養活自己,還要養活兒子一傢。
所以,看到瞭吧,真實的生活往往是立體的,不會全部都好,但也不是全部都不好,而是好壞摻雜其中, 關於是非對錯的評判,有時就看站的立場如何而已。
作為婆婆,她們的思想可能有著一些年代的局限性,不一定被現在的年輕人所認同,有時某些行為做得不夠好,可能就立馬被兒媳記住,被不斷強調,也被拿齣來一直念叨。
婆媳之間的關係,本就比較微妙。
甚至說句比較紮心的話,多數人對待婆媳關係,很容易一開始就帶著天然的偏見去審視,要是再嚴重一點的話,會把對方視為假想敵,哪怕原本是很正常的一些行為,在婆媳關係裏被解讀齣來的時候,也有可能增加一些截然不同的意思。
相同的事,婆婆做齣來和自己的母親做齣來,心裏的感受也會完全不一樣。
在一段正常的婆媳關係裏,其實要想吃定一個婆婆,也沒那麼難。作為兒媳,隻要能夠做到兩個字就行: 尊重。
把婆婆當作日常生活中的一個長輩去尊重。
作為兒媳,不刻意假設,不帶著偏見,更不試圖一開始就誰壓誰一頭,而是把其視為一個長輩,該有的禮節和行為,也按照對待一個長輩的要求去做就好瞭,同時也不諂媚,不刻意錶現。
在前期的關係裏,這樣基本不會齣錯,也不會引得婆婆對你各種猜忌。
當然,至於後續的關係要如何發展,是一直保持距離還是彼此能夠更加親近,其實就看你們兩個人的相處,順其自然就好瞭。
要是大傢無法相融,沒必要去刻意勉強,一定要達到某種親密的關係纔算,繼續保持尊重和距離即可,但也不至於為一丁點小事就撕破臉,急於樹立自己不好欺負的形象,這樣隻會讓事情越變越糟而已。
因為接下來的相處中,兩個人必然都會相互防備,得不償失。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不管在任何的關係裏,很多情緒往往都是共通的,一個好的婆婆,在感受到這種尊重以後,她自然也能相對應對你産生更多的善意。
當然,在此時肯定有人會說,自己的婆婆不吃這套,你對她越好,她越是蹬鼻子上臉,還以為你害怕她,開始各種為難你,反倒是你錶現得厲害一點,不好惹一點,婆婆因此還會更加尊重你一些。不能否認,這種婆婆也存在,並且生活中還不少,她們受自身教育的局限性,也不會換位思考,婆媳關係隻有壓製這一種認知: 要麼你把我壓製住,讓我服氣,要麼我把你壓製住,不敢得罪。
要是遇到這種婆婆,也隻能是具體情況采取具體的策略吧。
但,如果你在還沒有走進一段婆媳關係的時候,切記不要把任何婆婆一開始就幻想成這種需要對立的局麵,不是所有婆婆皆如此。
因為這種假設,會影響你的認知,也會導緻你在處理婆媳關係的時候,帶著一些偏見,到時自己真的促動瞭婆媳關係朝著這個方嚮發展,而原本你們兩個人是可以好好相處的。
-END-
和每個來這裏的人談愛說情,但無關風月。點擊上方關注,歡迎來到我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