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1/2022, 9:29:38 AM
其實一開始,從朋友口中得知榮耀將要發布的旗艦真無綫耳機産品,會有測溫功能時,第一反應是:這有什麼用?難道不是噱頭嗎?
如果完全以“HiFi發燒友”思路想,以這種非常片麵,沉迷於小圈子的身份琢磨這件事兒,很容易“誤入歧途”,究其根本是“HiFi領域”現在狀態就是“故步自封”,長時間在這個“圈子”待時間長瞭,很容易變“閉塞”,自然也就很難揣測到這種要“構建生態”的科技廠商意圖。
還好我願意擺脫“發燒友”這個身份走齣來看看,現在真無綫耳機在手機大廠手裏能整齣什麼“活”來。
必須要強調一點,榮耀對於這款耳機的重視程度,確實超越瞭我想象,除瞭一開始那張有些一開始看瞭有些“莫名其妙”的H5海報外,先後在Magic 4係列全球發布會、國內發布會上對這款耳機進行瞭全麵介紹,甚至還為這款耳機獨立召開瞭媒體溝通會。
這對於榮耀來講,史無前例;對於一個曾經不太看重“耳機”品類的被人們所熟知的手機廠商來講,更史無前例。
它明顯是想打破真無綫耳機隻能“聽”的單一功能。
根據最新Canalys統計顯示,TWS真無綫耳機在2021年第四季度的齣貨量增長21%,達1.038億部,而隻能設備和音頻品牌強勁的錶現,一方麵促進瞭TWS耳機市場增長,這是顯而易見的,另一方麵,也彌補瞭無綫頸掛式耳機以及頭戴式無綫耳機銷量下滑的影響,整體而言,從2021年第四季度來看,個人智能音頻設備的齣貨量增長7.7%。
TWS耳機的火熱程度不言自喻。
隨著真無綫耳機逐漸普及,成為日常消費者生活中很難“替代”的産品,在經曆第一階段,“聽個響”後,隨著供應鏈技術成熟、無綫鏈路傳輸協議升級以及消費者對於這類無綫産品的耳機産品“升級”,像華為、小米、vivo和OPPO這樣的主流手機廠商,都推齣瞭自傢的高端旗艦産品。
而榮耀在彆傢都已經推齣高端産品,甚至已經迭代升級到第二代後,纔推齣Earbuds 3 Pro這樣的旗艦,是否會晚一些呢?為此品玩獨傢專訪瞭榮耀Earbuds 3 Pro産品經理,對這款産品以及榮耀如何看待TWS這個品類,進行瞭深入溝通。
榮耀入高端TWS局,算晚嗎?
其實進入TWS領域的問題並不在於是否會“晚”,而是在於,能不能通過非常好的産品體驗,帶給消費者真正意義上的優質體驗。
不難看齣,降噪耳機已經通過上遊供應鏈技術以及廠傢自己優化,達到一個非常好的“降噪性能”,當然我這裏描述的性能指的是降噪能力,比如Earbuds 3 Pro已經達到瞭46dB降噪深度,和已經上市的真無綫降噪耳機相比,確實“名列前茅”,但實際上對於消費者而言,隻要能夠在需要時候,屏蔽周圍聲音就行瞭,這隻能吸引到一部分對於降噪有需求用戶,而對於絕大部分已經擁有一款降噪耳機的用戶,“換機”的需求並不高。
“其實一開始榮耀是想通過更好的降噪性能來在旗艦TWS耳機中作為一個主要的體現點,但是經過觀察,發現降噪耳機價格已經齣現在各個價位中,因此對於消費者而言,已經能夠滿足,這時候如果想刺激消費者,廠商就需要通過一些其他途徑或者其他功能來豐富。”
榮耀加入測溫功能,就如我一開始說的,很容易被認為這是一個“噱頭”,實則不然。
如果站在榮耀角度,耳機加入測溫功能,實際上是“健康生態”中重要的一環,這也是榮耀1+8+N智慧生態中重要的一環,覆蓋消費者的各個生活場景,讓耳機涉足健康領域,真的就佩戴耳機後測溫這麼簡單嗎?
和市麵上能夠進行測溫的手錶、手環相比,其實測溫已經並不算“罕見”。
但實際而言,像手錶手環測量的僅為皮膚溫度,這會受到環境製約限製。如果把溫度傳感器放到手錶背麵,佩戴上手錶後,這時候測量的實際上僅接觸瞭皮膚錶麵,可能會因為空間縫隙而齣現接觸不良現象,另外非封閉空間對於溫差過大的環境,用手錶測就會齣現溫度不準情況。
而選擇耳朵作為衡量對象,是因為耳溫和液溫、口腔溫度、直腸溫度能夠算作一般人體測量溫度。耳溫和直腸的溫度會有一些相似,都是在一個相對密閉的空間,受到環境溫度的影響會比較小。
其實這裏大傢要先明白什麼叫“人體溫度”以及“核心溫度”。
像平常使用水銀計夾在腋下所量齣的溫度,實際上並不能稱為“人體”溫度,而應該稱為“核心溫度”。核心溫度纔是能反映齣人體的體溫的健康數據,而耳內的鼓膜的這個地方的溫度和核心溫度相關性非常高。
對於消費者而言,如果提齣“體溫數據”需求這樣關注的大環境背景下,還想要準確性,又想有一個實時的對於自身溫度的需求,把測溫功能放到耳機上,就是一個水到渠成的解決方式。此外通過耳塞部分其實在耳部已經形成瞭一個相對密閉的空間,這個時候和環境溫度來說,它受到的影響會更小,在密閉空間裏麵再去進行測溫,準確度就會很高。
此外,耳機的測溫邏輯和“耳溫槍”利用紅外測溫不一樣,畢竟耳機內是無法內置紅外掃描模塊的,所以解決方式是通過三種傳感器共同作用,其一是接觸式的“膜片”貼到耳朵皮膚上,如果隻有這一個傳感器,依舊會受到耳朵內溫度以及輕微流動的波動,因此第二個傳感器為耳機內監測空氣溫度,而第三個傳感器則會對封閉空間外的周圍空氣溫度進行測量,在受到外部環境溫度影響比較小的時候,這時候再去測溫。
這樣共同作用,讓耳機內的溫度監測更為準確。
此外除瞭有準確的測量數據,還需要配閤閤理的監測周期,在榮耀的智慧空間APP裏麵看到,測試周期為10分鍾,這樣開啓後就不用再擔心是否測上的問題。如果身體溫度超過38度,耳機內部也會有提示音,當然是在經過多重采樣數據後纔會齣現提示,說明體溫健康數據齣現問題,就需要結閤心率狀態、血氧、呼吸等等進行查看,有必要再進行就醫。
不過目前測溫功能僅僅作為溫度參考,而對於未來規劃,因本身就有1+8+N全場景戰略,所以也一直想打通各種設備和各種軟件,來進行相互協同,比如說手錶可以測心率、血氧、睡眠、呼吸、壓力等,而耳機能夠測體溫,這樣就能覆蓋到人體生命體徵的75%以上,這樣結閤在一起,就能實現對於身體機能健康的“監測”。
此外榮耀也錶示,未來也會拓展到運動測試卡路裏、經期以及備孕期體溫異常監測。
從耳機看生態,先發製人
其實數碼大廠對於TWS發展的看法,和傳統意義上的HiFi廠商看TWS耳機發展,角度並不一樣。如榮耀這次推齣帶有測溫功能的TWS耳機,其中原因之一,是滿足大傢對疫情健康方麵健康的一個需求,並挖掘或者激發消費者潛在的一些深層次“痛點”。此外,榮耀認為,比突破更重要的東西還是要打好消費者的一個基礎體驗,如果不能權衡“新功能”比如測溫比如動態降噪,與“基礎功能”比如音質和降噪,消費者都是不能買賬的。
榮耀認為未來TWS耳機市場發展方嚮或者市場的所有者,還是會在手機廠商這邊。對於傳統HiFi音頻廠商來說,更多的是滿足音質方麵的需求,或是便攜性需求。
對於有綫耳機音質而言,基本上隻有單元材質、綫材以及前端搭配會影響到聲音錶現,但對於無綫耳機,除瞭單元材質外,無綫傳輸鏈路也會影響到聲音,盡管Earbuds 3 Pro首次采用瞭壓電陶瓷單元,並通過和另外一動圈單元組成同軸架構,利用點聲源特性來提升音質錶現,但缺少高清傳輸協議支持,確實對於一部分追求“極緻”音質錶現的用戶來說,在硬件上確實稍顯遺憾。
當然在受訪過程中,榮耀錶示“通過之前的市場調研數據來看,榮耀的目標消費者對於耳機的接觸價格,還是要吻閤榮耀高端手機或者榮耀手機用戶能夠接受的價格範圍內。”
說到底,TWS耳機價格是需要和手機相關用戶群體關聯。
根據之前第三方調研機構,CINNO Research數據顯示,目前國內智能機銷量排名前三分彆是OPPO、vivo和榮耀,其中榮耀同比增長242.9%,環比增幅達54.4%,此外在熱銷機型中也含蓋瞭從榮耀60這樣的旗艦到榮耀X30、榮耀暢玩30Plus這樣的走量款。
圖注:圖片來自CINNO Research
而榮耀接下來要麵對的,是如何在影音領域,尤其以智能穿戴,如耳機這類最常見的産品,延續手機的高增長態勢。
之前受到一些老東傢影響,其快速崛起以及一些産品的策略,讓榮耀並不能在第一時間推齣新意或者有市場前瞻性的技術或者産品,但現在不同,從老東傢獨立齣來後,榮耀還是希望可以通過一些産品策略,在其他領域繼續發力,而在耳機上搭載測溫監測功能,隻邁齣瞭探索新領域的第一步,未來仍然任重而道遠。
而隨著傳統HiFi大廠戰略調整,例如森海塞爾、鐵三角、索尼等品牌推齣不同檔次種類的真無綫産品,逐步滲透進大眾消費市場,也讓手機廠商不得不對自傢TWS耳機通過對硬件、軟件和服務生態係統情況進行迭代升級,確保真無綫不僅僅是智能手機的簡單音頻配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