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7/2022, 12:10:08 AM
前言
宜傢也賣充電器?那你就孤陋寡聞瞭,宜傢不僅賣,而且種類相當豐富。
但要論産品的性能和性價比,emm宜傢的定價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不過如果你想湊齊一套宜傢的傢居召喚神龍,這裏也為大傢掃掃雷,看看宜傢23W和40W兩款自帶 USB-C 接口的充電器到底好不好用,在國産手機充電協議群雄割據的現在,會不會水土不服。
這款99元的40W三口桌麵充電器乍一看價格不算很誇張,不過考慮到它的功率分配……下文細細和大傢介紹。而另一款23W雙口充電器則是18W+5W的功率分配,它的使用體驗近期也會一並和大傢見麵,不妨持續關注我們的後續推文。
産品介紹
先來看看這款産品有著怎樣的設計,有沒有宜傢味。
産品開箱
包裝就是這個味兒。
紙盒上印刷産品的綫條畫,勾勒齣這款充電器的大緻模樣和接口配置。
對瞭,每款宜傢的産品都有貨號,這款充電器的貨號為 804.611.96,這可不是在帶貨喔…………PAP 的標誌意為可迴收紙闆,環保還是要拿捏下的。
打開包裝,內含充電器本體和電源綫,說明書就一張紙。
先從數據綫看起,蛇皮袋紋路的編織外被,和低調優雅的充電器本體格格不入。
最大通過電流 250V2.5A。
插頭也同樣注塑成型,采用瞭國標雙腳插頭。
電源綫的長度約為152cm。
電源綫的重量約為72.8g。
接下來看看充電器本體,灰色的塑料外殼質感還行,沒有奇奇怪怪的 logo 這點好評。
充電器的參數銘文留在瞭背麵,這款充電器的型號為 ICPSW5-40-1,支持寬頻電壓輸入,USB-C 接口最大輸齣30W,USB-A 接口均支持5W的輸齣功率,多口同時輸齣共40W。
充電器的八字綫插口處。同時也有産品質檢的閤格標誌。
接口部分是筆者最不能接受的地方,具體不在同一條中軸綫上,逼死強迫癥。2A1C的配置也能滿足手機、手錶、耳機的充電需求。
充電器的寬度約85.39mm。
充電器的長度約為95.24mm。
高度約為22.71mm,充電器的尺寸約為 85.39×95.24×22.71mm,充電器的體積約為184.69cm ,以充電器功率40W計算,功率密度約為0.21W/cm 。
USB-C 接口的做工一般般。
USB-A 口兩側的端子做瞭加寬處理……想什麼呢,它就5W肯定是正常規格的pin腳。
底部四片防滑墊,桌麵上擺放還是挺穩固的。
充電器的單體重量約為170.2g。
拿在手裏活脫脫的百瓦充電器大小。
和蘋果96W充電器對比,還真的大瞭一圈……
産品評測
介紹完宜傢40W三口桌麵充電器的外觀尺寸,接下來就帶大傢看一看這款充電器的具體使用體驗。充電頭網會從協議測試、兼容性測試、充電全程測試、待機功耗測試等方麵帶大傢全方位瞭解這款充電器。
充電協議測試
這一測試模塊主要測試充電器的快充協議,用戶可以根據具體的協議來匹配輸齣設備,從而獲得更好的快充體驗。
協議方麵,使用 ChargerLAB 的 POWER-Z KT002 讀取充電器的快充協議,實測支持 PD3.0 等協議。
PDO檔位比較齊全,提供瞭五組電壓檔位,5V3A、9V3A、12V2.5A、15V2A 和 20V1.5A。
兩個 USB-A 接口僅支持 5V1A 輸齣,支持的 Apple2.4A 協議顯得孤零零的。
充電兼容性測試
兼容性測試環節可以清楚的得知充電器為各個設備的充電情況,充電頭網會使用數十款設備搭配充電器進行測試,為讀者呈現真實的測試數據。
使用USB-C為iPhone 13 Pro Max充電,功率為8.98V 2.78A 24.99W。
為iPad Pro充電,USB-C輸齣15V電壓,功率為28.1W。
兼容性測試數據匯總,對於各個設備的快充支持不錯,並且USB-C支持20V輸齣電壓,對筆記本電腦更加友好。
功率高低可以通過柱狀圖來瞭解。
多口同時輸齣部分,USB-C和USB-A為獨立輸齣設計,USB-C的30W快充輸齣不受影響。
三口同時輸齣時,USB-C支持30W快充輸齣,2個USB-A接口則支持為設備充電。
充電全程測試
宜傢40W PD充電器的USB-C支持30W PD快充,這個功率剛好可以滿足iPhone 13 Pro Max的快充需求,所以這個模塊的測試選擇為iPhone 13 Pro Max充電。
這是使用USB-C為iPhone 13 Pro Max充電全程的數據變化,在2分6秒時電壓由5V升至9V進入PD快充,55分35秒時電壓由9V降為5V進入涓流充電狀態,最後於2小時1分充電結束,最高功率為8.93V 2.93A 26.21W。
將宜傢40W PD充電器和蘋果30W PD充電器的充電麯綫放在一起,整體來看兩條麯綫幾乎重閤。宜傢40W PD充電器為iPhone 13 Pro Max半小時充電50%,1小時充電82%,完全充滿耗時2小時1分。
而蘋果30W PD充電器則半小時充電48%,1小時充電82%,完全充滿需要2小時8分。
待機功耗測試
充電器如果經常插在插座上不使用也是會耗電的,隻不過非常小而已。很多讀者都想知道充電器如果一直插在插座上是否浪費電,待機功耗測試環節就是為瞭解答這個問題。
經過功率計測試,充電器在220V 50Hz的空載功耗為0.142W,換算下來一年損耗的電能約為1.24KW・h,若市價電為0.6元/KW・h,則充電器一年的電費約為0.744元左右。
110V 60Hz時的空載功耗為0.024W,換算下來,一年損耗的電能約為0.21KW・h,若市價為0.6元/KW・h,則充電器一年的電費約為0.126元左右。
轉換效率測試
充電器本質上是一種轉換設備,過程中會有損耗,以熱量的形式散發齣來。我們平時看充電器上麵的參數輸齣100W或者65W是充電器可以為設備提供的最大輸齣功率,但充電器從插座上汲取的功率往往要更大一些,下麵是充電器在220V 50Hz和110V 60Hz交流輸入的情況下分彆進行瞭轉換效率測試,測試結果如下。
220V 50Hz下,將充電器在各個電壓檔位的輸齣功率拉滿進行測試:五個檔位測得插綫闆AC端輸入功率和USB端輸齣功率,通過計算,可得充電器的轉換效率從83.26%到90.79%不等。
110V 60Hz下,充電器的轉換效率從83.23%到89.69%不等。
紋波測試
由於充電器中采用開關電源,變壓器次級輸齣的並非直流電,需要經過整流和電容濾波輸齣,也就是充電器輸齣會存在紋波。充電頭網采用示波器測試充電器輸齣的紋波值,與國傢標準進行比對,檢測充電器的輸齣質量。紋波越低,充電器的輸齣質量就越高。
這是使用充電器在220V 50Hz交流輸入下的紋波測試,紋波測試分為空載(柱狀圖中Y軸電流為0A)和重載(柱狀圖中Y軸電流為非0A)兩種,最高為96mVp-p,充電器處於5V2A輸齣狀態;最低為22mVp-p,充電器處於20V0A空載狀態。
110V 60Hz下最高為70mVp-p,充電器處於5V2A輸齣狀態;最低為12mVp-p,充電器處於15V0A空載狀態。
溫度測試
前麵提到充電器工作時會涉及到效率轉換的問題,其中的損耗電量絕大多數以熱量散發,所以充電器長時間工作的發熱情況也是測試的重要一環。讓充電器以20V1.5A 30W功率持續輸齣一小時,采集充電器錶麵溫度,實驗全程將充電器置於25°C恒溫箱當中。
首先來看看在 220V50Hz 的市電環境下,充電器的溫度錶現。
1小時後使用熱成像儀拍攝充電器錶麵的最高溫度為52.6℃。
另外兩側的最高溫度為37.7℃。
再看看 110V60Hz 的市電環境下,充電器的溫度錶現。
1小時後使用熱成像儀拍攝充電器錶麵的最高溫度為50.2℃。
另外兩側的最高溫度為38.5℃。
充電頭網總結
不同於國內捲到極緻的充電器市場,這款來自瑞典宜傢的充電器,無論是體積還是功率上都顯得頗“不上進”,灰色商務外觀的充電器卻搭瞭個後現代主義的電源綫,不在一條中軸綫上的接口位置,隻能說不能以數碼品牌的標準來衡量傢具廠。
幸好功能性上還是挺穩定,C口支持30W輸齣功率,而A口則為5W,每個口獨立輸齣互不影響,這也是外國人做充電器的老傳統瞭。看上去為 iPhone 13 係列充電也不是問題,而且還能順帶給手錶、耳機充電,就是體積大的離譜,也得益於散熱空間的增大,長時間使用錶麵溫度較低,這就是傢居品牌的彆有用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