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晚期,漢哀帝登上曆史舞台。後世對於漢哀帝的評價,褒貶不一。
有學者認為,漢哀帝能夠做到賞罰有度,親賢遠惡,能夠達到一位賢君的具體要求。
還有學者認為,漢哀帝坐上皇位那一刻起,所做的所有事情,全都是為瞭加強自己權力統治。在漢哀帝登基之時,也曾經想過有所作為。
不過朝中並無可用的重臣,最後未能粉碎王氏在朝中錯綜的關係網。
一、為政一把火
漢哀帝劉欣是元帝庶孫,後來被立為皇太子。漢哀帝登基之時,已經年滿20歲。
不過,他在位時間並不長,隻有短短的6年。
在漢哀帝劉欣接過政權交接棒時,他麵臨的是一個復雜的西漢。
漢哀帝即位之初,皇權已經被外戚製衡,朝廷上下一片奢靡之風。可是,老百姓們過的卻是窮苦無比的日子。
底層百姓們希望生活有所改變,這也是交接政權時,漢哀帝劉欣所麵臨的“爛攤子”。
雖然即位之時,漢哀帝十分年輕。
不過,他卻展現齣一位成熟的政治傢的抱負。
漢哀帝劉欣希望盡自己做大的努力,完成大漢宗室應該承擔的責任,並且還能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
西漢晚期時,很多貴族富豪們各自為政,不僅大量兼並土地,還嚮已經身無分文的百姓們肆意索取。
雖然剛剛即位,漢哀帝劉欣也在臣子的奏摺中,發現瞭事態的嚴重性。
為瞭解決這一嚴重問題,群臣們紛紛上書,建議製定田地限人政策。
在當時緊張的官民關係中,田地政策是相當必要的
。不過,漢哀帝一齣手,就損害瞭大量官宦的經濟利益。
後來,事態發展超齣瞭漢哀帝的控製程度。尤其是漢哀帝寵幸的董賢,更是在漢哀帝劉欣身邊“指手畫腳”。
雖然,漢哀帝在事態發展之初,有想管理好朝政的雄心,卻沒有剋服阻力,最終導緻失敗。
二、重整漢室
漢哀帝即位之初,為瞭整治奢靡之風,他罷黜瞭樂府
。有人猜測漢哀帝之所以如此所為,是因為他本人不善音律。
其實,這種說法真的小瞧瞭漢哀帝。漢哀帝之所以罷黜樂府,有他自己的原因。
漢哀帝即位之初,西漢國力衰退。作為一國之君,漢哀帝有責任也有必要重整漢室雄風。在漢哀帝看來,樂府本是奢靡象徵。
自己罷黜樂府,也體現瞭重整經濟,大力提高西漢國力的決心。
這對於一位剛剛即位的青年皇帝,實屬不易的舉措。
為瞭縮減不必要的開支,漢哀帝更是想盡瞭辦法。
當時,齊三服官掌管帝王的奢侈需要,這個設置也是大漢宗室由來已久的設置,人數也相當龐大。
到瞭漢哀帝這兒,統統去除。除此之外,漢哀帝還允許三十以下五十以上的官奴齣宮,可以選擇嫁人,也可以選擇齣宮請辭。
漢哀帝的以上舉措,都是為瞭縮減宮中花費,為重整漢室做準備。
其實,西漢政權沿襲到漢哀帝這裏,已經齣現瞭太多的問題。
大權旁落,皇帝的權威早已不及漢武帝和漢宣帝時期。為瞭恢復君主權威,漢哀帝也做瞭很多的努力。他頻繁更換臣子,為的就是重振帝王雄風。
有關前朝中事,有太多人想插手管理。就連後宮的傅太後,也想插一腳。為瞭收迴本應該是自己的政權,漢哀帝總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自己觀察和判斷。
到底用誰?如何用?纔能助自己達成所願。
尤其是漢哀帝上位之初,王莽在朝中頗有聲望。
為瞭削減王氏權力,漢哀帝想瞭許多辦法。尤其是剛剛上位時,王太後經常指使漢哀帝按照自己意願做事。為瞭找到王氏一族弊病,漢哀帝隱忍許久。
終於,漢哀帝找到瞭瓦解王氏的機會。王況和王根對朝中大臣不敬,漢哀帝找準時機,將王根派至他國,將王況貶為庶人。
兩年後,漢哀帝趁勢將王莽貶齣朝廷,至此,王氏一族徹底被瓦解。
三、漢哀帝的局限性
麵對岌岌可危的西漢政權,20齣頭的漢哀帝劉欣,幾乎做瞭自己在位能做的所有事。
不過,漢哀帝卻並沒有因為自己做的多,而被冠以“明君”的名號。
相反,很多人認為西漢經濟衰退,漢哀帝是始作俑者。
這種說法,真的是漢哀帝不能承受的。畢竟,自己在接管西漢政權時,國庫存款本已經不多。再加上外戚掌權,漢哀帝即位初期,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收迴權力上麵來。
對於提升國力和振興西漢經濟,漢哀帝也做齣瞭自己權力範圍內,能做到的極緻。畢竟,他剛剛上位,政權不是很穩。
能夠在政策上作齣改革,還能夠將政策執行下去,這對於漢哀帝來說,是十分難得的。
雖然,有人詬病漢哀帝與董賢之間的關係。
還有人認為,漢哀帝在執政後期,齣現疲軟和倒退的態勢,與董賢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誠然,漢哀帝作為皇帝,也有自己識人和做事的局限性。
尤其是他十分看重董賢,認為董賢能力超群,能夠助其實現改革和振興經濟的舉措。
事實證明,董賢隻是一位能力尚可的平凡人。
這讓漢哀帝在執政晚期,齣現瞭重大失誤,最後自己也無力迴天。
澆滅漢哀帝最後希望的還是王氏一族,原以為罷免瞭王莽,王氏再無力迴天。漢哀帝還是低估瞭王莽把持大權的決心,最後,漢哀帝看重的董賢也無計可施。
最終權力易手,漢哀帝一切希望都付之東流。
如果漢哀帝生在西漢盛世,或許他纔是大漢曆史上最牛的皇帝。
無奈,當他即位之時,西漢這艘巨輪,早已風雨飄搖。即使漢哀帝再有能力,也無力迴天。
四、總結
後人對漢哀帝在朝時的錶現,褒貶不一。
大部分人認為漢哀帝是西漢政權瓦解的罪魁禍首,還有人認為漢哀帝昏庸無能,還荒淫無恥。但是班固卻看得透徹,他認為漢哀帝是事必躬親的明君。
剛剛即位之初的漢哀帝,不僅從自己身上縮減開支,更是不像過去很多帝王,喜好享受聲樂之風。
為瞭恢復西漢政治國力,漢哀帝做齣瞭自己的改變。
尤其是漢哀帝上位之初,政權並不穩固。為瞭穩固政權,漢哀帝還付齣瞭相當大的精力。在他在位的短短六年中,他還積極推行改革。
不過,因為自己根基不穩,最後隻能以失敗告終。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