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波疫情期間,政府曾宣佈「提早放暑假」,突如其來的假期令一眾傢長及學童無所適從。有教育中心創辦人善用疫情下的假期,與一眾本港及海外導師,籌備多個科目的網上義補課程,為超過160名基層及滯留在內地的學童,進行三星期的義補,為復課做好準備。
90後教育中心創辦人岑芷蕊(Chloe)畢業於美國柏剋萊加州大學,主修藝術歷史,其後迴港開辦教育中心,主要教導小學生。創業前,岑芷蕊多以上門補習形式授課,見證貧富學生的「起跑線」。她透露,曾有一位K2學生,每日各種科目均有不同傢庭教師協助,他的英語程度甚至比一般小二學生好,但她亦教導過一些學生,傢中沒有穩定的上網設備,「傢長曾經深夜緻電,錶示自己的上網線被老鼠咬爛,明早未能上網課。」
這些經歷令岑芷蕊思考教育的真諦,她坦言創業並非以商業考慮為先,故在教育中心開業時,便與九龍城居民聯會閤作,為20名基層學童進行8星期的英文義教,其間雖有傢長錶示希望可以報讀收費課程,她亦一一迴絕,「不想令人覺得做義教的最後目的都是為瞭賺錢。」
逾160名基層學童受惠
疫情持續兩年多,不少學生的學習進度均受影響,「有些五年級的同學,其實連三年級的知識也不懂,因此希望透過義補幫助基層學生追迴進度。」岑芷蕊遂與香港心橋會閤作,與一眾在本港及海外的導師發起三星期的義補,受惠對象超過160名基層及滯留在內地的學童。她錶示,從萌生意念到落實計劃,僅僅用瞭兩星期便完成,「大傢從零開始,一起設計課程、教材及報名,有賴一眾誌同道閤的本地及海外朋友,義教計劃纔得以順利舉行。」
邀「星級導師」任教不同科目
義補課程包括英文、數學、體適能、創意發展及藝術歷史等,非常多元化,她希望讓基層學生可以學習主科以外的不同知識,更邀請「星級導師」加入,例如由曾擔任Facebook華埠小商業支援計劃製作總監及於電視台和新媒體工作數年的導師,任教創意發展課、由奧運級遊泳教練任教體適能,亦有矽榖IT人及美國持牌言語治療師任教其他科目,「特別感恩一眾義務星級導師不辭勞苦,有時工作至淩晨3時,不分晝夜地備課,用心地為基層學生義教。」岑芷蕊說。
義補計劃歷時三星期,經香港心橋會協助招募,共有來自18區及因疫情滯留內地的學生參與。岑芷蕊形容學童參與課堂反應踴躍,例如在她教導的藝術鑑賞課堂,學生對抽象畫的理解令她印象深刻,「課程希望以藝術作品作切入點,提升同學的觀察力及想像力。同學鑑想抽象畫時,用心觀察畫中的事物,對畫中的人是男或女、人或動物也議論紛紛。」
岑芷蕊錶示,學生認真上課以及傢長一句「多謝」,已足夠成為她繼續堅持的動力。即使現時已開學,他們亦繼續替這群學生義務解答功課,延續善心,她希望未來可籌辦一個青少年發展服務機構,接觸更多社區內的基層學生,繼續努力將貧苦學生的「起跑線」與其他學童拉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