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新聞網 logo



「隻有堅持信念活下去 纔能守護我的世界。」本港一名25歲女生患上罕見的神經纖維瘤二型惡疾 時裝設計畢業女生患罕見病 三度徘徊鬼門關 齣書勉港人珍惜所有 - 趣味新聞網


「隻有堅持信念活下去 纔能守護我的世界。」本港一名25歲女生患上罕見的神經纖維瘤二型惡疾 時裝設計畢業女生患罕見病 三度徘徊鬼門關 齣書勉港人珍惜所有


發表日期 2022-04-26T08:00:52+08:00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隻有堅持信念活下去,纔能守護我的世界。」本港一名25歲女生患上罕見的神經纖維瘤二型惡疾,腫瘤多年來不斷增生,自小四開始前後承受8次手術,連 .....


    

「隻有堅持信念活下去,纔能守護我的世界。」本港一名25歲女生患上罕見的神經纖維瘤二型惡疾,腫瘤多年來不斷增生,自小四開始前後承受8次手術,連醫生亦錶明「再做手術都冇乜意義。」她由一名行動自如的女生,逐步受疾病蠶食緻聽障、半身癱瘓、視力模糊,意識清醒的她靠右手與外界點字溝通,仿如港版《潛水鐘與蝴蝶》。腫瘤持續壓住下顎齣現吞嚥睏難,她三度走過鬼門關,但未有放棄自己,反而齣書透過自身經歷鼓勵港人在疫情或睏境中砥礪前進,「我的情況已經不能迴頭……不要等到失去纔懂珍惜。」

+1

經歷八次大手術死過翻生

25歲的韻寧在父母及外傭全天候照料下,一直留在傢中休養,她需坐著輪椅,平日靠打流質食物注入胃喉維持營養吸收,身體殘缺為韻寧帶來數不盡的桎梏與枷鎖,媽媽透露韻寧非常愛美食,「以前經常寫成圖文繪本分享,同一個餐室同一杯咖啡,幾個月前同幾個月後再試,佢分辨到味道差異,但佢????傢吞唔到嘢,近排改睇美食節目;同埋佢好鍾意睇書追劇睇電影,????傢唔夠力掀書,會叫我哋幫忙。」

雖然身體受到限製,但她的思想仍能如蝴蝶般自由穿透驅殼,透過右手指劃英文字母或中文筆劃在手機中拼字,或利用手語錶達感受,她去年底便由社工協助聯絡「夢想成真基金」贊助,逐字指劃完成個人著作《初次my own life》,撰寫由發病至今的心路歷程。

發病率僅4萬分之一 無藥可治 隻能不斷切除腫瘤

韻寧在書中自述就讀小四時右眼突然腫脹,身上齣現色斑,父母帶她到醫院詳細檢查,結果確診患上神經纖維瘤二型,這種發病率隻有4萬分之一的罕見病,腫瘤會沿著神經線不斷增生,影響腦部、聽力、視力及其他器官功能,基本上無藥可治,隻能透過手術不斷切除腫瘤紓緩病況。她前後共承受瞭8次大手術,早於8歲便進行第一次切除腦膜瘤手術,升中後病況持續,神經腫瘤反覆在右邊麵額、頸椎、右左兩邊耳聽力神經增生,導緻她逐漸由弱聽變成完全失聰,她上課隻能留意課本及老師的power point筆記,但無阻她追求升學的決心。

毋懼身體殘缺大學畢業圓夢

2014年DSE考試她以特殊教育需要學生身份取得17分成績,未足以升讀心儀大學的設計學士課程,於是她改而報讀香港知專設計學院的時裝設計高級文憑課程,拚盡全力取得高學分,讀畢後再獲理工大學取錄升讀服裝及紡織學係三年級。然而,病魔並未因此放過她,最頻繁一次手術發生於2018年4月,當時她就讀理大四年級,提交畢業作品前夕,先後在1個月內經歷三次大手術,包括切除左耳聽神經腫瘤、取齣左邊頭骨減輕腦壓,再開腦吸走血塊,齣院後亦要轉院接受長達8個月的復康治療。

社工:從未見她講一句「頂唔住」

一直協助她的香港聾人福利促進會社工憶述,探望韻寧時看到她每日接受多達4節閤共數小時的復康治療,從未見她投訴辛苦或講一句「頂唔住」,錶現硬淨。而她齣院後於2019年順利完成學業以二級榮譽學士畢業,立誌當一名斜槓族,設計齣不同飾品到網上或巿集銷售。

可能我的情況已經不能迴頭,但我會好好珍惜現有所有,珍惜當下愛我的人,每個人應該如此,不要等到失去纔懂珍惜。就算結果是怎樣,我都還沒放棄。
韻寧

好景不常,2020年10月她再次因腫瘤壓住頸椎,不得不再進行緊急切除手術,留院兩個月,剛巧當時正值疫情最嚴峻時期,父母不能入院探病,隻能在門外透過醫護送遞物資,事後她左邊身齣現中風後遺癥,目前透過右手及頭部擺動錶達手語或寫字,連她慣常用圖畫及手寫文字錶達所見所想的日誌,由手術前的工整鋼鍊變至術後潦草不堪,反映她的身體機能已經每況愈下,但她仍以一筆一劃在書中撰文,錶現齣鋼鐵般意誌,「可能我的情況已經不能迴頭,但我會好好珍惜現有所有,珍惜當下愛我的人,每個人應該如此,不要等到失去纔懂珍惜。就算結果是怎樣,我都還沒放棄。」

我睇返疫情下有好多長者冇人照顧失救(病歿),除非我哋照顧唔到,否則覺得(留傢照顧)個決定係最好嘅。
韻寧母親

六旬父親夜夜床邊守候 拒將女兒送院捨

神經纖維瘤患者的未來彷彿像一條披滿荊棘的通道,隨著身體部位不同器官長齣神經腫瘤,機能逐步衰退,若進一步壓住血管或中樞神經,便有機會緻命。生命進入倒數階段,韻寧母親引述醫生指切除手術已沒有太大意義,近年女兒下顎更被腫瘤壓著脷底,齣現吞嚥睏難,需長期插喉吸走唾液,其間三度徘徊鬼門關,「佢吞唔到口水會塞住氣管,含氧量急跌,已經試過3次突然抽搐後昏迷冇曬呼吸,最近一次喺個多月前,我哋以為已經唔得,但佢一分鐘後又扯返氣。」年逾六十的父親每日淩晨至清晨時分留守床邊照顧女兒,「5至10分鐘內要起一起身確認佢冇事,基本好難瞓得冧。」有朋友眼見兩老辛苦,曾建議安排韻寧送入院捨照顧,但母親反而感恩,「我睇返疫情下有好多長者冇人照顧失救(病歿),除非我哋照顧唔到,否則覺得(留傢照顧)個決定係最好嘅。」三人言畢在輪椅車枱麵手疊手,一切盡在不言中。

分享鏈接



看最新新聞就到趣味新聞網
quweinews.com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tag

相关新聞

兩個小人物的故事 細小而強大的信念

兩個小人物的故事 細小而強大的信念

    正能量並不抽象,而是看得見、觸摸得到的真實存在。今天香港01聯同Kleenex為讀者帶來兩個本地故事,一起看看阿棍屋創辦人謝婉儀(Ivy)與少年生態保育者羅朗哲(Samson),如何以個人之力,堅毅積極地為社會傳遞正能量。 身兼多職 一人的阿棍屋 阿棍屋希望將快樂與愛帶給毛孩,Ivy放棄安逸的生活,盡力讓流浪動物老有所依。每天清晨開始打掃八鄉狗場、準備糧食、餵藥、打針、帶患病狗隻看醫生,Ivy的日常工作更包括接聽查詢與求助電話、進行拯救工作、策劃義工活動與一係列的文書工作,直到淩晨二、.......


勞動節|去年緻命工業意外 建造業佔逾九成 工權會:一條人命隻值幾萬蚊

勞動節|去年緻命工業意外 建造業佔逾九成 工權會:一條人命隻值幾萬蚊

    今日(1日)正值五一勞動節,根據統計,本港去年上半年共發生132宗職業死亡意外,數字多年持續高企,而罰款數字卻逆嚮走低,由2020年至今,每張職安健定罪傳票平均金額為7,813元,建造業與緻命意外有關的定罪傳票平均罰款僅20,974元。工業傷亡權益會指根據現行法例,僱主沒有為員工購買勞保,最高刑罰為罰款10萬元及監禁2年,但現實上僱主隻輕判罰款數萬元瞭事,「冇咗一條人命隻值幾萬蚊」,促請政府勿報喜不報憂,隻著眼於五一慶節活動,忽視勞工身故背後揭示的職業安全缺失。 .......




港媒:習近平或於10月中旬視察深圳

網購優惠|I love kitchen廚具傢電4摺起!消委會高分氣炸鍋$499

疫下長者感孤獨 教大研究指靜觀及積極行為介入助提升生活滿意度


前一篇新聞
柴犬為什麼會追咬傢裏的貓咪? 除個性問題外還可能與這天性有關
后一篇新聞
遠程醫療能否為香港公營、私營醫療失衡破局 ?





© 2025 - quwe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 - quweinews.com.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