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8/2022, 3:10:17 PM
作者 | 張雅文
移動互聯網走過瞭風起雲湧的十年,要說最熱鬧的,莫過於各大 App 之間的混戰。
為瞭吸引流量,搶先一步成為入口,企業可謂各顯身手,不斷為 App 拓展新的功能。然而,功能越來越多,非但並未帶來多少流量,反而讓 App 在日漸臃腫的同時不得不負重前行。幾番大浪淘沙後,除少數巨頭成功將自傢産品打造成超級 App,大多數産品正逐漸走嚮邊緣化。
數據顯示,在應用商店僅 0.1% 的 Top 級應用就占據瞭整個應用商店 55% 的下載。馬太效應如此明顯,在移動互聯網領域,中小型企業難道就沒有機會瞭嗎?
答案是否定的。
輕應用時代的到來,宣示著移動互聯網下半場的戰鬥已然打響。輕量化或將成為企業增長的“第二麯綫”和新的突破口。
1
微信小程序已成為輕應用的事實標準
長久以來,移動互聯網領域一直在尋找一種既可媲美 Native App 的用戶體驗,又具備 Web App 可被檢索與智能分發特性的技術,並在此過程中進行瞭諸多嘗試。
2013 年百度首次提齣輕應用的概念,即用戶無需下載 Native App,直接通過搜索框就能夠實現即搜即用。輕應用的概念一經提齣,便在業界引起瞭軒然大波,甚至有人大膽預測,輕應用將取代原生 APP 成為未來手機端應用開發的主流。遺憾的是,由於當時生態建設不完善等諸多原因,輕應用的“齣道”以失敗告終。
輕應用再次迴歸到大眾的視野中是 2016 年。微信事業群總裁張小龍提齣微信小程序的概念,並於 2017 年迅速落地。張小龍這樣描述小程序的前景與未來:“小程序是一種不需要下載即可使用的應用,它實現瞭應用‘觸手可及’的夢想,用戶掃一掃或者搜一下即可打開應用”。背靠微信的巨大流量和生態,小程序迅速占領瞭市場。
藉鑒微信小程序的成功經驗,2018 年 3 月,小米,華為、OPPO 等數十傢國內手機廠商聯閤召開快應用標準啓動發布會,成立快應用聯盟。快應用是基於手機操作係統的輕應用形態,標準是由主流手機廠商組成的快應用聯盟製定,旨在不依賴任何超級 APP,在手機硬件平台上形成生態。
對於快應用的發展,凡泰極客聯閤創始人 & CTO 楊濤錶示並不看好。他說:“微信小程序的月活目前已達十幾億,市麵上的小程序也已經有六七百萬個,小程序的開發者也達到兩三百萬,且國內各大互聯網公司的小程序平台,如支付寶、頭條、京東等,也幾乎都是遵循微信小程序的標準,由手機廠商推齣的快應用,在生態上跟小程序完全不是一個量級。 從這個角度,小程序已經成為輕應用事實上的標準。”
國內有小程序、快應用,國外對輕應用的探索也如火如荼的進行。
2015 年 Google 提齣瞭一種 Web App 形態即 PWA(Progressive Web Apps)。PWA 意圖讓 Web 在保留其本質(開放平台、易於訪問、可索引)的同時, 在離綫、交互、通知等方麵達到類似 App 的用戶體驗。PWA 雖然是基於 HTML5 技術,卻能夠脫離瀏覽器的束縛,將 PWA 網站添加到用戶桌麵,擁有媲美原生應用的體驗。但其問題在於,采用 PWA 部署的服務器要求 HTTPS,ServiceWorker 涉及 API 眾多,需要單獨學習,對於開發者有一定門檻,另一方麵其瀏覽器支持不夠全麵。目前,PWA 在國外應用較多,在國內並未獲得太高的認可度。
繼榖歌之後,2020 年 Apple 也終於推齣瞭 App Clips。目標是藉由提供輕量化 App,省去下載原生 App 的麻煩,讓用戶先體驗部分功能,以及融入各種消費場景,從而為原生 App 引流。盡管承載瞭極客們無數的期待,但 App Clips 的錶現卻不盡如人意,至今並未在市場激起任何水花。
國內的快應用、小程序也好,國外的 PWA、App Clips 也罷,其本質都是輕應用的一種形態,旨在持續優化用戶的使用體驗,並擴大應用場景。就目前的發展而言,小程序的確在某種程度上可以代錶輕應用。
2
小程序技術為 APP 開闢瞭一條高速公路
盡管提到小程序,很多人的第一反應仍然是微信小程序,但作為輕應用的一種技術形態,它的價值早已超越瞭張小龍最初描述的“無需下載,即搜即用”的初衷本身。
小程序適閤於構建數字生態,有助於社交分享傳播的輕應用技術,不僅能夠運行在手機端,也在 5G 消息、車載係統、IoT、企業軟件等各種各樣領域有所應用。年初,阿拉丁研究院發布的《2021 年度小程序互聯網發展白皮書》稱,小程序作為移動互聯網的重要新基建之一正在煥發新的活力,並成為互聯網商業的重要陣地。
作為新基建之一,小程序技術有哪些獨特的應用場景?
談到小程序技術的使用場景,楊濤說起瞭凡泰極客推齣 FinClip 的初衷。FinClip 的定位正是一款基於互聯網主流小程序技術的輕應用平台。原本,運行小程序是技術大廠纔具備的能力,由於微信並未將這部分能力開放齣來,因此對於中小型企業來說,隻能望而生羨。FinClip 小程序平台完全遵循主流小程序的標準,通過 FinClip 提供的技術,任何 APP 都能快速獲得運行小程序的能力。
FinClip 的誕生最初是用於解決凡泰極客公司內部麵臨的問題。最初凡泰極客的開發團隊采用的是原生的開發手段。在進行 App 開發時,IOS 和安卓係統,通常需要兩個完全不同的團隊進行,導緻開發成本很高,不僅如此,每次哪怕修復很小的 bug, 也需要對整個 App 重新編譯、打包、迴歸測試、嚮應用商店申請上架、好幾天纔能獲批,導緻效率低下。這樣的狀況下,凡泰極客開始思考,有沒有一種方式能夠實現快速開發、迭代,且降低開發成本?很快,凡泰極客將目光聚焦到瞭輕量、簡單的小程序技術上。
解決方案是,在開發 App 時候用小程序技術將每個功能模塊都變成獨立的小程序,使其擁有獨立的生命周期,並能夠獨立管理。這樣的好處是,每一個小程序的升級都不會影響到其他功能,就像樂高的積木塊一樣,各部分鬆散耦閤、互不乾擾。此外,采用微信小程序的標準進行開發,對開發者的門檻也更低,開發者不需要重新學習一套新的跨端技術,更容易上手,於企業而言用人成本更低。
在內部實踐成功後,凡泰極客迅速將這種能力“開放”齣來,提供給企業。楊濤將 FinClip 輕應用平台的使用場景概括為以下三點。
第一,對於本身已有一定流量的 APP 而言,通過小程序技術可快速構建自己的生態。如銀行 APP 要想開展生活服務,通過小程序技術,可直接將閤作夥伴的微信小程序引入自身 APP,避免重復開發,以極低的成本打造 APP 生態。
第二,對於流量一般的中小型企業 APP,通過小程序技術可在開發和功能迭代的過程中實現降本增效。大幅降低開發成本,和縮短研發上架的周期。
第三,對於一些安全閤規、數據隱私保護要求嚴格的公司,通過小程序的安全沙箱,能夠對數據進行保護、隔離,有效解決隱私保護和數據安全的問題。
事實上,對於 FinClip 輕應用平台,凡泰極客不僅僅將其定位於手機端,而且是將其定位成全平台的基礎設施。去年底,FinClip 正式宣布支持 Linux 平台,真正實現小程序的多端口、全平台運行。這意味著,作為開發者,可完全屏蔽不同平台、係統的差異性,隻要按照小程序的規範進行開發,就可以在手機端、電腦端、甚至是 IoT 物聯網終端無縫運行,真正實現一處開發、多端運行。
3
輕應用的未來發展趨勢
作為底層基礎設施,基於小程序技術的輕應用平台擁有很多原生 App 不具備的功能,以及獨特且豐富的應用場景。那麼,輕應用會取代原生 APP 嗎?
對於這個問題,楊濤認為:“輕應用平台更像是為 APP 開闢的一條高速公路,它會顛覆傳統 APP,但不會取而代之,兩者短期內會共存。”
為什麼說兩者短期內會共存呢?
首先,輕應用在部分場景中,還不能完全代替原生 App。比如,在用戶查看股市行情的場景下,由於行情變化非常快,利用輕應用很難實現。其本身架構設計小巧、輕量導緻渲染速度無法與原生 App 相媲美。
其次,企業間的壁壘仍舊存在。剛剛談到,小程序目前已成為輕應用的事實標準。如果真的要用輕應用取代原生 App,其他 App 是否願意將自己的用戶全部引入到微信上麵?答案不言而喻。
第三,用戶粘性的問題。安卓聯盟的快應用正是希望能夠越過超級 App,在手機硬件平台形成生態。然而,僅憑十多傢手機廠商製定的標準,一方麵,不具備足夠的說服力,另一方麵,在小程序已然形成巨大生態的情況下,用戶習慣很難改變,標準製定齣來,是否有人願意遵循標準,同樣是個問題。
從長遠的角度來看,想要解決輕應用所麵臨的企業間壁壘的問題和用戶粘性問題,最核心的是要定義一個通用的標準,這纔是最根本的解決方案。
標準由誰來製定?中國內陸手機廠商來定,顯然不夠中立。事實上,以小程序為代錶的輕應用技術在中國市場取得巨大成功,創新性得到證明後,也引起瞭國際的關注。
2021 年,在多傢中國科技公司的推動下,W3C(萬維網聯盟)成立瞭輕應用技術標準化的工作組 MiniApps-W3C,由中國廠商孕育的互聯網技術進入國際化標準平台。工作組不僅包括阿裏、華為、百度、小米等中國公司,Google、Microsoft、Intel 等公司也是工作組的成員。今年初,凡泰極客也成為 W3C 成員,並加入 MiniApps 工作組,推動輕應用技術標準化進程。
楊濤認為:由 W3C 來推動標準製定是可行的。一方麵,通用的國際標準能保證足夠的中立性,適用於不同的手機廠商;另一方麵,輕應用建立在操作係統上,不會依賴某個特定的 App。
目前 W3C 輕應用的這套標準還在繈褓階段。由於涉及不同廠商、開發者、各種反饋及多方麵的論證,從標準的起草、討論到發布、再到收集反饋,是個漫長的過程,少則也需要一兩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