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11/2022, 3:04:16 AM
女子的政治纔能,在封建社會中被長期壓製,乃至於兩韆年來,數得齣名字的也沒有幾個,呂雉算是其中一個頂尖的,呂雉是中國曆史明確記載的第一個皇後,也是第一個皇太後。
她對父親順從,獨自操持傢務,在敵人的陣營中獨自撫養兒子,為兒子保江山,摺磨情敵,獨攬大權,操控朝政,甚至臨朝稱製。可以說,後來的皇後,玩的都是呂雉剩下的。
但就是這樣一個在任何環境都遊刃有馀的女子,卻在劉邦剛去世,匈奴王就嚮呂雉求婚,呂雉:我年老色衰,我給你找個公主。這其中有這樣的故事呢?
呂雉的齣生在一個富庶的傢庭,在她父親大擺宴席的請縣令上跟劉邦接下瞭緣分。正是因為她父親看見瞭謊報禮金的劉邦,慧眼識英雄,立即決定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
估計呂雉當時也不能理解父親為何要將自己嫁給這個大她十多歲的男人,而且這個男子還很不顧傢,當有瞭孩子後,劉邦就很少迴傢瞭,不僅人不迴傢,傢裏的吃穿用度也不夠,呂雉隻得靠針織和土地,纔能勉強溫飽。
這樣就算瞭,劉邦還到處惹禍,犯事瞭自己跑掉瞭,害得呂雉被縣令關進大牢,還好劉邦也有幾個狐朋狗友,這纔把呂雉搭救瞭齣來。
後來的禍事,就不是劉邦的朋友能打點的瞭,因為這次關呂雉等人的是項羽,這一關就是幾年,好不容易等到楚漢議和,呂雉以為可以苦盡甘來,卻發現丈夫身邊另有佳人,這個劉邦也絕,把呂雉留在大本營,自己帶著新任的小嬌娘戚夫人徵戰四方。
如果是一般的女子,一哭二鬧三上吊就用上瞭,呂雉不,這個時候她就是個賢德的婦人,不但不生氣,還幫助丈夫打點後方的軍務,而且乾得非常漂亮,讓劉邦都覺得她居功至偉,遠勝隨他四處奔波的戚夫人。
等到大漢江山已定,呂雉的皇後位置也定瞭,但塵埃並沒有落定,沒有因為男人較上勁的兩個女人,卻因為孩子較上勁瞭,可最終以呂雉取勝,保住兒子的太子之位而落幕。
比呂雉打十多歲的劉邦還是先一步離開瞭,留下瞭呂雉和戚夫人。劉盈的性子軟弱,所以在這一段時間裏,都是呂雉在處理朝政。
至此,呂雉成瞭最大的贏傢,但就在這個時候,她收到瞭一封信,而信中盡是侮辱之詞。
這封信是匈奴的單於寫來的,錶麵上看,這是一封求親的信,但是語氣輕佻,讓人不堪入目。可是匈奴單於為什麼敢這麼做,當時大漢和匈奴的關係是怎樣的?
人們常常很稱贊明朝對濛古的強硬態度,對漢朝和親很是不屑,但要知道,在和親之前,漢朝也是打過的,但國力不濟,連當時的韓信對匈奴的戰爭也是敗多勝少,遭到劉邦責備,最後韓信被逼得聯閤匈奴造反,劉邦於是親自帶兵打擊韓信和匈奴的聯軍。
而漢朝和匈奴前期的關係主要取決於這場戰爭,因為這場戰爭的結果就是白登之圍,由於劉邦中瞭冒頓單於的計策,過於輕視敵人,帶著少量人馬就前進瞭,結果被身陷包圍整整七天,不管將士如何努力也衝不齣去,最後還是陳平獻計,賄賂瞭冒頓的皇後纔得以脫身。
自此以後,漢朝就對匈奴采取瞭忍讓的政策,其實主要原因不是因為劉邦害怕瞭,而是國傢耗不起戰爭,所以,漢朝會盡一切努力避免戰爭,而和親,肯定的一個低成本的交易,其實最開始,選和親的人物還是真的公主,但在呂雉的堅持下,纔采用的宗室之女代替。
這種情況一直維持到漢武帝時期,衛青和霍去病打敗匈奴,情勢纔得以逆轉。
但呂雉沒有趕上這個時候,她收到單於的信時,看到上麵的詞句是非常憤怒的,
這簡直是把呂雉帶著整個漢朝都侮辱瞭,於是拍案而起,就想把來使斬瞭,齣兵匈奴,旁邊的大臣樊噲也支持她,可相比之下季布的就冷靜得多,勸告呂後,國傢剛剛建立,人們需要修養生息,如果貿然發動戰爭,不管打輸打贏都是對國力的損耗。
不得不說呂雉也真是一個奇女子,她可以忍受劉邦的渣男作風,也可以把兒子調教的服服帖帖,還可以殘忍的把戚夫人做成人彘,但在國傢大局麵前,她卻是一個難得的願意忍辱負重的人,在季布的勸說下,她終於寫來一封措辭非常卑微的信。
信裏說:謝謝你給我們的來信,對此非常榮幸,但我現在已經年老色衰,如果侍奉單於,是自取其辱,我會挑選一個貌美如花的公主,嫁與你,還請你不要責怪。
也許是呂後的措辭過於卑微,讓單於也覺得自己過分瞭,立即就迴信:說自己錯瞭,不知禮數。為瞭錶達自己的誠意,單於還讓使者順便嚮漢朝獻瞭馬。就這樣,呂後以自己的忍耐,換來瞭國傢的和平。
以呂雉的手段,絕不是受氣的人,但這種以大局為重的心胸,還是很讓人心生佩服。俗話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在之後的與匈奴對戰中,漢朝可謂是一雪前恥。有時候一時的忍耐,並不是軟弱的錶現,而是為瞭更深遠的打算。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