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7/2022, 1:17:36 PM
作者 / Yuhong Sheng
編輯 / Yiling Pan
圖片來源:Vogue
星盤、星座、塔羅 ...... 這些曾被視為 “迷信” 的概念已經逐漸發展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在一個壓力重重、由大數據驅動的時代,越來越多年輕人正通過占星尋求安慰和指引方嚮。
占星術係統的誕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2 世紀的巴比倫占星術。作為傳統領域之一,占星術發展曆史悠久,一度被看作唯一可靠的科學,甚至 20 世紀的精神分析學傢卡爾・榮格也錶示,他會從占星術的角度理解學術問題。
但隨著時代和科學的發展,人們對待占星術的看法發生瞭變化,將其視為一種文化現象,而不是一門科學。不過洛杉磯占星師 Chani Nicholas 錶示,原本隻能位居雜誌後頁、供人消遣的占星術,在近年來帶上瞭一種前衛性,Z 世代的接受也讓占星與這個時代産生瞭關聯,這是過去幾十年來都沒有過的。
原智威湯遜全球總監 Lucie Greene 在 2018 年的一項研究中錶示,她的團隊在研究 Z 時代和青少年時,看到瞭占星市場的巨大空間,後者對 無形的 、 精神性的事物 ,以及神秘學的興趣正在加深。
當年輕人都癡迷於占星這樣的神秘學科,時尚産業又能如何抓住這一潛力巨大的市場?
Z 時代和青少年對無形的、精神性的事物普遍著迷。圖片來源:Vogue
占星成為當代年輕人的心理慰藉
社交媒體或許是催生占星熱潮的關鍵推手之一,甚至變成瞭年輕人的社交手段。
BBC 曾在一篇報道中提齣,Instagram、Twitter 等社交平台的 meme 文化讓占星在網絡上得到瞭病毒式的傳播。meme 與錶情包類似,以諷刺、黑色幽默和有趣的內容為創作主旨。Instagram 賬號 @notallgeminis 上傳的內容就以分享占星 meme 為主,其運營者 Courtney Perkins 曾錶示,正是她的 meme 創作,讓該賬號目前擁有近 60 萬粉絲,她的粉絲中也有從 meme 轉為占星愛好者的人。
2019 年成立的占星應有程序 Sanctuary 在 Instagram 上吸引瞭近 150 萬粉絲,其首席執行官 Ross Clark 錶示,平台確實注意到瞭 Z 世代消費者中普遍存在的對占星術的興趣。
占星應有程序 Sanctuary。圖片來源:The Cut
占星在藉助互聯網發展的同時,也正在被後者改變。BBC 指齣,meme 中的幽默與諷刺淡化瞭占星術的嚴肅性質,降低瞭占星術準入門檻,同時激發瞭 Z 世代的好奇心。在點贊、轉發和再創作中,Z 世代會轉而探索更多與占星相關的內容。
在小紅書平台上,與占星、占蔔和塔羅牌相關筆記均超過 10 萬。印占師 Summer 主理人 Summer Su 在接受Vogue Business的采訪時錶示,互聯網導緻瞭占星知識的碎片化,比如簡單的給星座打上某種性格標簽,這種方式讓人們更容易理解,也更有利於占星信息的廣泛傳播。
Instagram 賬號 @notallgeminis 分享占星 meme
青少年焦慮、不安全感情緒的發酵,也讓占星文化進一步普及。 根據聖地亞哥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 Jean M Twenge 的研究,與前幾代人相比,Z 世代更容易感到孤獨和焦慮。在這種情緒的蔓延下,Z 世代轉而尋求內心的健康。
根據美國心理學會 2019 年發布的調查數據,27% 的 Z 世代對於心理健康狀況更加關注,高於韆禧一代的 15% 和 13% 的 X 世代(齣生於 1965 年至 1980 年)。Summer Su 也認為,人們在遇到心理問題時,與心理谘詢相比,更多人會首先尋求占星師的幫助,並且互聯網上大量免費的占星渠道也吸引瞭更多青少年。
而疫情對社會的影響更是讓年輕人急於尋找能夠逃避的空間,為生活中齣現危機的人提供美好未來的心理慰藉。占星師 Leslie McGuirk 錶示,占星可以讓人在沒有方嚮時獲得控製感。倫敦心理顧問 Elena Touroni 也錶示,疫情導緻瞭人們對未來充滿不確定性,當生活失控時,會有更多人尋求占蔔的幫助。倫敦占星學院院長 Frank Clifford 也告訴我們,年輕人希望通過占星嚮內探索,尋求內心真實的自己。
圖片來源:Vogue
Google Trends 數據顯示,“本命盤” 和 “占星術” 的搜索量在 2020 年達到瞭五年來的峰值。研究機構 IBISWorld 的統計則錶明,在疫情期間,與其他服務行業相比,美國包括占蔔和塔羅牌閱讀在內的心理服務收入下降速度比較平緩,不定期尋求占蔔谘詢服務的消費者越來越多,並且更多人轉嚮綫上尋求占蔔服務。
占星成為時尚産業
storytelling 的一部分
圖片來源:Vogue
實際上,在 Z 世代中興起的復古潮流並不隻在時尚領域。占星術已經在上世紀 60 年代至 70 年代的新時代運動(New Age Movement)期間,與嬉皮文化一起成為當時的流行文化代錶。與時尚界掀起的復古流行一樣,品牌從 archive 中汲取靈感,Z 世代也會從過去挖掘齣占星。當佩斯利印花和高腰喇叭牛仔褲再度迴潮,占星術的再度興起似乎也很順理成章。
i-D 雜誌編輯 Austen Leah Rosenfeld 認為, 占星術和時尚擁有某些共同點,時尚根據季節變化,星座根據行星運動的變化,這讓兩個領域都擁有瞭周期性。 在一定程度上,對於未來流行元素的預測,也讓時尚與占星産生瞭某些聯係。
占星中對符號的大量運用與時尚品牌的 logo、設計元素也有重閤性,從 12 星座到行星標誌,占星符號為時尚品牌帶來無數靈感,設計師也為符號賦予瞭不同的解讀,無論是快時尚還是奢侈品,都推齣過占星相關的單品。
無論是快時尚還是奢侈品,都曾推齣過占星相關的單品。圖片來源:Van Cleef & Arpels
比如,奢侈珠寶品牌梵剋雅寶自上世紀 50 年代就推齣瞭第一批以占星為主題的係列,而進入 21 世紀後,占星已經成為該品牌的保留係列。Chanel 在品牌故事的講述中一直強調獅子座對創始人 Coco Chanel 的影響。Gucci 也專門在其微信公眾號中推齣 “Gucci 每月星座” 欄目。
Dior Zodiac Print。圖片來源:Purse Blog
Dior 更是時尚與占星結閤的代錶。根據 Vogue France 的資料,Dior 創始人 Christian Dior 十分信任其占星師 Delahaye 夫人,甚至 Dior 時裝屋推齣的日期也是 Delahaye 夫人計算過的,此後時裝屋的重大決定也都谘詢過她的意見。
對神秘主義的信仰也讓 Christian Dior 將他的作品起名為 “幸運星”(Bonne étoile)、“星座”(Horoscope)和 “紙牌師”(Cartomancienne)等。而 John Galliano、Maria Grazia Chiuri 等曆代 Dior 創意總監,都在設計中嚮占星術緻敬。
Dolls Kill 星座係列 Written In The Starz。圖片來源:Dolls Kill
快時尚方麵,Dolls Kill 推齣過一整條星座係列 Written In The Starz,其中的每個單品都與不同的星座有關。優衣庫更是於 2018 年在日本推齣數字購物助手 Uniqlo Q,根據消費者的星座運勢推薦産品。
占星與時尚消費者具有高度重疊性,讓兩個行業的聯係更加緊密。Co-Star 是一個根據 AI 算法和 NASA 數據對星盤進行分析的手機程序,其用戶 80% 為女性群體,平均年齡在 24 歲。Summer Su 的客戶群則以 18 - 35 歲的女性為主,約占所有客戶的 85%,大部分消費者分布在上海、廣州等經濟水平較強的地區。
另外,在不同占星領域的文化語境中,也講究特定的珠寶配飾會帶給佩戴者的作用。Summer Su 強調,珠寶這種能夠讓人真實觸摸到的物品會給消費者更實質的安慰,這也是包括她在內的部分占星師推齣珠寶品牌的原因。
圖片來源:Van Cleef & Arpels
時尚行業如何抓住機會?
圖片來源:Vogue India
可以看齣,占星正在迅速成長為一個巨大的市場。根據 IBISWorld 2019 年的報告,美國包括占蔔、塔羅牌閱讀項目的心理服務行業規模已經達到 22 億美元,並且在疫情期間有所上升, 該行業是少數能夠經受住經濟衰退且跌幅相對較小的非必需品行業之一。
占星術在中國市場也有著巨大潛力。《紐約時報》曾在一篇文章錶示,西方占星術自上世紀 90 年代起通過台灣綜藝開始流行,隨後在互聯網時代進入爆發期。根據百度指數,2019 - 2022 年期間,占星術在百度上的搜索量最高達到十二生肖的 24 倍。
Alex 是大叔、同道大叔和陶白白等占星師的粉絲數也能說明這一點,他們的微博粉絲數量均已達到瞭 1750 萬左右。其中,Alex 是大叔曾與包括 Versace、Chanel、Tiffany 和 Chloé 等多個奢侈品品牌閤作, 將星座與單品搭配成為瞭品牌拉近與 Z 世代的距離、並在社交媒體打造聲量的利器。
Alex 是大叔與 Tiffany 品牌閤作。圖片來源:網易
占星正在催生更多産業的崛起,疫情期間,水晶和寶石首飾獲得瞭更多消費者的青睞。珠寶交易平台 Fred Leighton 首席創意官 Rebecca Selva 指齣,疫情期間,更多人開始尋找水晶等有象徵治愈能力的産品。
Phillips 拍賣行美洲珠寶部主管 Sara Payne Thomeier 強調,現在人們對水晶等天然物品的潛在治療特性更有興趣,這個行業也更加規範化和主流化。洛杉磯高級珠寶設計師 Jacquie Aiche 則錶示,其同名品牌與水晶相關的單品銷量在 2020 年上半年翻瞭一番,並在此後持續呈穩定狀態。
占星師 Susan Miller 圖片來源:Vogue
時尚媒體與占星師的閤作也由來已久,Susan Miller 就是與時尚業關係緊密的占星師代錶,為包括 Elle、Vogue Japan 等時尚雜誌長期撰寫星座運勢,她創建的占星網站每月訪問量超過瞭 600 萬。
Susan Miller 曾錶示,擁有創造力的人通常都十分熱愛占星術,他們想在大眾之前知道會發生什麼。Frank Clifford 也告訴我們,占星師還會給時尚界的客戶提供風格、流行色和搭配的建議。
消費用戶猛增的占星程序也是時尚品牌閤作的潛在對象。 生活方式品牌 Away 就在去年與 Sanctuary 閤作,將品牌單品與星座搭配。2021 年,與 Sanctuary 閤作的各種類型的品牌同比增長瞭 140%。
當占星與時尚結閤,占星術就變成瞭人們交流的工具之一,從穿著到社交媒體打造的形象,再到對星座的詮釋,無一不是年輕人錶達自己身份的手段。
圖片來源:British Vogue
關 注 我 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