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2022, 8:33:25 AM
戰爭最忌諱打打停停猶豫不決:從淞滬會戰老蔣的三次停戰說起
古人說的好,“主不可怒而興兵”。大國開戰,特彆是事關國運的生死之戰,是不能輕啓戰端的。而一旦開戰那就要獅子搏兔用上全力!在戰鬥中萬萬猶豫不得,更不能由領導人乾涉戰爭進程,打打停停的。
當年在全麵抗戰初期的淞滬會戰中,老蔣就是犯瞭這個毛病。他決心下得不夠,一方麵想打,另一方麵又想談。他指望著以消滅日軍在上海的海軍陸戰隊為目標,以一場小規模戰爭的勝利開始中日談判。結果這種瞻前顧後的打法,導緻瞭最惡劣的後果。
一、戰前因為列強的乾預影響到瞭開戰時間
在1937年淞滬會戰的時候,身為最高領導人的蔣介石曾經多次乾涉戰爭進程,甚至直接指揮到一綫部隊――微操大師的騷操作我們其實早就知之甚詳,這裏就不說他的光榮事跡瞭,而講講他曾經先後三次下令停止或暫緩攻擊,結果令前綫的將士無所適從,最後錯失良機的故事。
在“八一三”淞滬開戰以前,其實國軍已經做好瞭充分的準備,要以最精銳的德式師(實在沒有多少德械)的5萬大軍,對僅有4232人的日軍駐上海的海軍陸戰隊發起突襲,一舉將其殲滅。但是就在箭在弦上,馬上已經就要發射的時候,突然從最高層老蔣那裏發齣瞭暫停命令:
那是在8月12日戰役開始的前一夜,正在前綫指揮作戰、躊躇滿誌準備把日軍一舉趕下海的張治中(這個指揮官選的也有問題)收到瞭蔣介石的密電:“希等候命令並須避免小部隊之衝突。”
公道地說,當時日軍是準備不足的,如果能在8.12發起夜襲,那很可能會取得相當大的戰果。但是在最關鍵的時候因為列強的乾涉,老蔣又猶豫瞭――當時列強們為瞭防止中日在上海開戰,讓他們的利益受損,抱團組成瞭“上海外交團”,並且“建議”中國政府把上海設為“不設防城市”,不要在上海市區發起攻擊。
而這洋大人可是南京買辦政府的天,洋大人雖然隻是“建議”,那也足夠讓南京上下一片忙亂。於是在最關鍵的時刻,南京政府猶豫瞭,一時不知是否要開戰!而正是這個猶豫,讓情報從滲透城篩子的國府中泄露瞭齣去,讓日軍有瞭準備。本來應該是國軍首先發起突襲的事,結果反而被反打一招,讓日本軍隊搶先在8月13日上午嚮八字橋發動瞭襲擊。
結閤到今天的俄烏衝突,我們雖然不知道俄軍原定的進攻計劃是在何時,但是拜登在戰前曾經多次預告開戰,甚至把開戰日期精確到2月16號和20號,這一係列的外交手段,可想而知也對俄軍的軍事行動造成瞭相當程度的乾擾。要知道按照俄國議員的說法,原定開戰時間可是2月22號啊。
二、開戰後第二天老蔣突然下令停戰
讓我們言歸正傳,無論前麵如何,在“八一三事變”剛開始的時候,國軍還是占有絕對兵力優勢,而且達成瞭突襲的效果的。當時日軍的海軍陸戰隊隻有4232人,在最精銳德式師的攻擊下節節敗退,在頭一兩天是完全被打懵瞭的狀態。而當時日軍的援兵規模也很有限,在14日當天,僅有第一水雷戰隊將近1000名水兵臨時拿起步槍登陸,而且嚴重缺乏重武器。
可是就在開戰第二天的8月14日晚上,就在中國空軍襲擊日軍陣地,取得瞭很大成功、正要再接再厲乘勝追擊之時,前綫指揮官張治中再一次接到蔣介石的電令:“今晚不可進攻。另候命令。”而過於聽話的張治中也沒有“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勇氣,乖乖接受瞭這一命令,生生讓齣瞭前期突襲造成的優勢。
而蔣介石這一次停止進攻的命令,其實主要是來自於他的戰略誤判。這老蔣是一方麵想打,另一方麵又沒有和日本人一決生死的底氣,隻想著通過規模有限的小規模戰爭,以打促談把日本人逼到談判桌上來。這時候他顧慮如果逼得太緊,把日本人打的太狠,恐怕鬼子惱羞成怒壓根不談瞭……這樣的瞻前顧後,又焉能成事?
而事實也果然不齣所料,就在老蔣停止進攻後的第二天,反應過來的日本裕仁天皇批準瞭參謀部下達的“臨參命第七十三號”,發齣瞭派遣軍隊“占領上海及其北方地區要綫”的命令。日本當天就動員瞭大軍,而且還派齣瞭第八戰隊的士兵登陸支援、
而看到日本人壓根沒有談的意思,臨時踩瞭急刹車的蔣介石方纔反應過來,在15日急電張治中:“第三十六師或鍾鬆旅,加入第八十七師方麵,預定明天拂曉全綫總攻擊,一舉殲滅敵軍,占領虹口為要。”
但是戰機稍縱即逝,這時候再發力已經晚瞭!8月16日日軍第三水雷戰隊士兵登陸,其後海軍的增援源源不斷。截至8月20日,僅日本海軍就有4000多名海軍陸戰隊士兵登陸上海支援。
而除此之外,日軍又緊急動員瞭在上海的“在鄉軍人”,據統計也有6000人左右,上海日軍總兵力,一舉達到瞭1.5萬人之多!如此多的日軍依托如海軍陸戰隊司令部大樓這種要塞工事,再加上第三艦隊的火力支援,國軍那點輕步兵優勢根本毫無意義!
而再看看今天的俄烏衝突,在開戰第二天的2月25號,普大帝也曾經因為烏方的談判煙霧,緊急下令前綫俄軍停戰,等到烏方拒絕談判之後方纔重啓進攻,結果是錯過瞭突襲優勢,把類似於“布拉格之春”的突襲斬首作戰,生生打成瞭正規消耗戰。
三、戰爭過程中第三次停戰
而老蔣的錯誤還不止如此,按理說常人吃虧上當最多一迴兩迴,老蔣則是反復踩坑就不帶長記性的。在淞滬會戰打得如火如荼,中國軍隊全綫攻擊開始不久之後,蔣介石居然又突然下令再次停止攻擊,再次給瞭日軍從容調兵的機會。
這一次的原因更是奇葩,竟然還是因為洋大人的乾涉。據說當時老蔣得到消息,這英、美、法三國政府已經開始乾涉,並且聯手正式嚮日本政府提齣將上海作為中立區,中日兩軍同時撤齣上海的提案。在老蔣看來,這正是“顯示誠意”,爭取停戰談判的好機會!於是不齣意外的,他又一次被忽悠瞭。
就在中國軍隊暫停進攻的同時,日本海軍特彆陸戰隊從旅順增援瞭過來,日本陸軍第三、第十一師團也開始嚮上海集結。結果到瞭19日,有瞭充分兵力的日本政府明確拒絕瞭英美法的建議,老蔣隻能再次下令開戰!
兵法有雲:“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這老蔣在開戰時候沒有充分的決心,沒有全麵長期戰爭的勇氣和準備,一味想著以規模有限的局部戰爭嚇唬住敵人,企圖“以打促談”,在戰鬥中猶猶豫豫瞻前顧後三次踩刹車,最後造成瞭最惡劣的結果。
最後再說一句題外話:目前的俄烏衝突,這烏剋蘭是反復無常,在談判中更是漫天要價毫無誠意,恐怕就是看到瞭毛熊色厲內荏、想要以打促談盡快結束戰爭的心理。好在普大帝也並非如老蔣這樣傻到極點,在前麵吃瞭虧以後,這次在談判中並未停止軍事行動――這就對瞭嘛,你毛熊本就是逼不得已勒緊褲腰帶上來拼命的,搞什麼縛手縛腳的有限戰爭打打停停啊。你耗得起嗎?
而作為一個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中國人,小編也隻能慶幸自己生活在中國,擁有如此強大而且理智的祖國!感謝守護我們的解放軍!感恩有你!嚮你緻敬!而當今的世界絕不太平,我們一定要富國強兵!隻有自己強大瞭,纔不會重蹈當年的覆轍!
由俄烏局勢有感而發的一篇小文,希望大傢能以史為鑒、展望未來!在未來的日子裏都平安健康、幸福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