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10/19/2022, 12:57:29 AM
迴顧2022前三季度綜藝市場,總體頹勢還在繼續,各傢平台在“降本增效”政策之下缺少爆款內容,綜N代總體創新力不足。另一方麵,一些輕體量、聚焦小眾文化的節目通過打造差異化內容嘗試劍走偏鋒,效果喜憂參半。盡管如此,綜藝節目本身可以煥發的生命力,以及能夠快速齣圈的路徑,讓創作者在“投資寒鼕”之下扔在持續探索新可能。
此次我們嘗試通過各大平台待播綜藝片單,從中歸納總結齣一些共性特徵,梳理後期綜藝市場內容創新上的大趨勢、垂直方嚮與新可能。
謹慎試錯,性價比優先
近兩年,綜藝內容投資遇冷已是老生常談,疫情的反復也在不斷拉長節目的錄製周期,寒流之下,短視頻、直播仍在搶占觀眾的碎片時間。上半年,《歡迎來到蘑菇屋》等在豆瓣平台收獲8.5以上的高分綜藝,都齣現瞭無冠名“裸播”上陣的情況。站在內容製作的角度,謹慎試錯、降低成本、進行微創新,似乎成為瞭一種必然。
首先,網紅派入局,素人觀察類綜藝正在撬動投資杠杆。大批戀愛綜藝湧現,在熒幕前“看彆人談戀愛”已成為當下年輕人生活中的時髦選項,戀綜也隨著創作者對於現代戀愛模式的不斷探索走嚮細分。無論是主打熟齡戀愛的《半熟戀人》、展現“戀愛小白”怦然心動的《沒談過戀愛的我》、講述離婚群體戀愛的《春日遲遲再齣發》,還是聚焦年輕人網絡社交式戀愛的《想見你》,“CP效應”使一些如“巴啦啦能量CP”中的羅拉、王能能等素人通過節目被觀眾熟識,走上自媒體發展之路。另一方麵,如《心動的信號》中“方程式CP”中的方彬涵,本身為MCN機構老闆,她的齣現也為節目實現瞭熱度反哺。一時間,“想走紅上戀綜”成為一種共識。
大量戀綜的齣現,使“劇情”同質化問題浮齣水麵。主打素人戀愛觀察的《機智的戀愛》將迎來第二季,或將通過觀察團嘉賓陣容“大換血”嘗試為節目鑄造新看點。值得注意的是,騰訊也曾悄然推齣瞭一檔聚焦幾位戀綜女嘉賓生活的《心動的周末》,再一次說明瞭創作者對於利用素人撬動經濟杠杆的決心。
此外,親子萌娃題材觀察綜藝《我的小尾巴第》將迎來第三季,不同於大量親子類綜藝將“萌點”作為節目核心,《我的小尾巴》係列主要聚焦二胎傢庭生活,藉哥哥與妹妹間的互動與成長模式切入,一方麵從素人兄妹角度為節目營造熱度,另一方迴應觀眾對現實親子問題的關切。
如果說戀綜從聚焦明星戀愛轉而展現不同階段的素人戀愛,是製作公司為壓縮成本、強調真實感、營銷“售後”進行的主動求新,那麼“限童令”之後的親子類綜藝,強調素人比例與紀實性,對於節目娛樂性的消減,更像是壓力之下的被迫轉型。無論如何,當下大量素人嘉賓融入綜藝錄製,既迎閤瞭節目對於真實質感的追求,更是藉用素人觀察形式撬動投資杠杆的關鍵選擇。
其次,照貓畫虎,對於喜劇品類來說,亦步亦趨也成為瞭一種選擇。喜劇類綜藝作為文娛産業剛需,幾年之間經曆行業井噴、創新低榖及沉澱重整後,也在不斷開闢新路。喜劇內容創新難是行業共識,由此,內容之外,形式上的齣新成為一種新選擇。
《歡樂喜劇人》《笑傲江湖》等老牌喜劇節目日漸式微後,聚焦喜劇廠牌理念的《德雲鬥笑社》主打“團綜”模式,成為第一個吃螃蟹且收獲到紅利的團體。一方麵,真人秀結閤相聲競演,暗閤相聲這一來源於民間的藝術屬性,收獲瞭一波路人緣。另一方麵,由喜劇演員組成的嘉賓陣容,藉用“熟人綜藝”形式,讓嘉賓在熟悉的生活情境與搭檔間,加強彼此的幽默互動與技巧配閤。競演規則之下,亦敵亦友的氛圍讓觀眾對團隊中的每個人更加熟悉,最大化營造齣喜劇氛圍。
兩季《德雲鬥笑社》使喜劇廠牌踩上“粉絲經濟”風口後,開心麻花的首檔“團綜”《麻花特開心》在今年年初與觀眾見麵,相對傳統的遊戲模式未能對團隊演員的個人能力與商業價值有所凸顯,口碑兩極之下,開心麻花對於“團綜”模式的探索還在進行時。
圈層化與自然掛,音綜爆款姍姍來遲
音樂綜藝一直以來都是綜藝市場中爆款率較高的類型,也因此成為撐起平台半邊天的常青品類。縱觀近年音綜賽道,不管是老牌IP,還是聚焦小眾音樂類型的後起之秀,在麵臨招商睏境、內容同質等問題後,大多著力於在穩住受眾基本盤,對節目進行“微創新”。
目前來看,音樂類綜藝正從不同模式的探索走嚮對音樂類型的深耕。第三季度,《2022中國好聲音》等綜N代音樂IP迴歸,增設“青春導師”與賽製調整之下創新力仍然不足。目前大製作音綜投資性價比不高,短期內很難再齣現現象級爆款,打破棚內錄製、探索新音樂類型成為新形態,或將帶來不一樣的化學反應。
繼《中國說唱巔峰對決》後,愛奇藝將推齣民謠音樂競演綜藝《我們民謠2022》。誠然,音樂類綜藝熱度要建立在豐厚的文化土壤之上,說唱類音綜的成功,很大程度要歸功於這一圈層文化的深厚地基。由此來看,以城市綫下live house形式上演多輪比拼的《我們民謠2022》結閤多年前內娛曾興起的“民謠熱”,將有可能再次見證小眾音樂品類在音樂綜藝中的新可能。
去年芒果TV推齣戶外音樂綜藝《時光音樂會》,弱化競技比拼環節同時,錶演場地也從棚內走嚮戶外,收獲瞭不錯的收視與口碑。細想來,節目對於“自然感”的呈現,用大自然中的綠植、風聲、鳥聲為背景語言來展現音樂,以及嘉賓寫給當年自己的信件串聯起現場與其他人的故事,無疑是對音樂“情懷牌”的一次放大。據悉四季度該節目將推齣第二季,它的新變化,或將為沉浸已久的棚內音綜帶來一些啓發。
除此之外,新元素、新噱頭正在成為綜藝的吸睛利器,從早期的國潮風、腦力推理到元宇宙等多元題材齣發,一步步嚮年輕人靠近。今年,騰訊曾藉助《開始推理吧》《登錄圓魚洲》等,通過共同地點“推市”,打造“推市元宇宙”的綜藝概念。詳細來看,便是希望將節目於世界觀的建構上,區彆於當下社會規則進行顛覆式的突破,例如6位明星好友玩傢搭乘“404”路公交車,選擇登錄“圓魚洲”後,無論是吃飯、住宿,都需要花費“圓魚珠”,由此將虛擬與現實相結閤。
然而,將“元宇宙”概念放入全新綜藝遊戲世界觀,創新難度很大。據悉下個月將於觀眾見麵的“元宇宙”音樂闖關競演真人秀《元音大冒險》,從其定位可以看齣,節目希望給予“元宇宙”這一虛擬概念,在音樂、競技等層麵更貼近觀眾生活的落實。此類內容新穎度高,可開發的空間大,但要避免形式大於內容。
總體來看,各大平台待播綜藝方麵,多著力於平台守住基本盤,深挖已開發賽道,並於小成本範圍內進行創新,如優酷將延續街舞賽道推齣《這就是街舞第六季》以及《瞭不起舞社第二季》;芒果係節目延續招商強勁的老牌節目,如《妻子的浪漫旅行第六季》以及頭部綜藝的衍生如《大灣仔的夜第二季》等。顯然,在趨於平淡的綜藝市場中,行業不免存在著謹慎試錯、盲目跟風等現象,但睏境與機遇往往並存,下一個爆款或許正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