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1/2022, 10:42:08 AM
一、前言
清晨,她第一個來到雲南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教學樓,為學生點亮每一盞燈。夜深瞭,直到學生們都已入睡,她纔拖著疲憊的身軀,躺到學生宿捨樓裏一張簡陋的單人床上。也許很多人都聽說過她的華坪女高,但很少人知道,為瞭建成這所全免費的女高,為瞭實現山裏女孩教育平等的夢想,這位60多歲的鄉村女教師,其實,早已病魔纏身!因為巨大的壓力和長期的高負荷工作,她患上瞭肺氣腫、腎囊腫、顱骨骨瘤等23種疾病。為瞭把時間留給女孩們,她拒絕住院,隻靠吃藥止疼堅持工作。華坪女高建校13年來,她像不停歇的陀螺,日日夜夜如此,從未改變!13年間,1800多名大山女孩,從這裏考入大學,走齣大山,實現夢想!她就像一條小溪,流嚮沙漠,造就瞭一片生命的綠洲!她就是把華坪當傢,給大山女孩當媽媽的張桂梅!
二、創建學校
1975 年底,張桂梅初中畢業隨姐姐從東北牡丹江來到雲南中甸林業局支邊,1983 年調到子弟學校當中學教師後,她就深深地愛上瞭"釋道、解惑"這一神聖的工作。但是,在教學實踐中,她認識到自己的學問與當好一名稱職教師距離不小。1988 年她以優異的成績考入瞭麗江教育學院中文係。三年緊張、快樂的學生生活,不僅使她在學識上打下瞭堅實的基礎,同時也找到瞭自己的如意郎君── 一位英俊的大理白族小夥子。1990年,一對戀人在大理市喜洲一中喜結良緣,開始瞭美滿的婚後生活。婚後,便跟隨他一起到大理的一所中學任教。那是一段輕鬆幸福的時光,那時候的張桂梅愛玩、愛打扮,她會穿紫色的皮鞋,很藍很藍的褲子。她會唱歌、跳舞。那時的生活的是多麼愜意又快活呀!
但不幸的是,1995年,她的丈夫去世,父母雙亡、無兒無女的張桂梅黯然神傷,她決定離開傷心之地,調入麗江市華坪縣。她放棄進入全縣條件最好的華坪一中,選擇瞭師資最弱、條件最差的民族中學任教,承擔起4個畢業班的教學任務。一年後,不幸再次降臨。1997年4月,她查齣患有子宮肌瘤,且肌瘤已經有5個月胎兒那麼大,需要立即住院治療。當時的張桂梅心情低落,想要放棄治療,聽天由命。但是華坪的教職工和鄉親們不同意,他們得知消息後立即召集捐款。張桂梅看著大傢5塊、10塊地給她湊錢,眼淚抑製不住地往下流。
在一次采訪中,張桂梅告訴記者:當時有一個村民,把自己的5元錢車費捐瞭,自己走瞭6個多小時的山路纔迴到傢。後來她曾去山裏尋找那位好心人,可是她卻隻承認捐錢,不承認走路,為的隻是不讓張老師增加心理負擔。
那時候張桂梅就對自己說:得好好活著,如果不活下去,這些人情債可怎麼還?雖然還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麼,但她決心竭盡所能,用自己的一生來迴報這些善意。
盡管獲得瞭學校和村民的幫助,但張桂梅忍著疼痛繼續站在講台上,她不願意因為自己而影響學生們中考。直到7月中考結束,她纔住進醫院。打開她的腹腔,醫生們倒吸瞭口冷氣:腹腔內的器官全都移瞭位,腸子已經粘連在後壁上瞭,取齣的腫瘤有兩公斤多。
2001年,張桂梅兼任新建的華坪縣兒童福利院(華坪兒童之傢)的院長。第一天,兒童之傢收瞭36個孩子,最小的兩歲,最大的12歲。此後,張桂梅除瞭上課,還要一把屎一把尿地照顧這些幼小的孤兒。兒童之傢的工作,讓她萌生瞭創辦一所學校、讓貧睏山區女孩免費接受高中教育的想法。經她到處遊說,這一善舉得到瞭各級黨委政府的支持。華坪縣委、政府協調齣土地,省、市黨委政府劃撥瞭100萬元的辦學經費。
2008年8月,全國第一所全免費的女子高級中學在華坪建成。10多年來,華坪女子高級中學連續10年高考綜閤上綫率100%。女子高中成立之初的睏難,是張桂梅始料不及的。山區條件艱苦,再加上張桂梅對工作要求嚴格,很多年輕教師難以適應。建校纔半年,17名教師中有9名辭職,教學工作近乎癱瘓。焦慮、沮喪的情緒包圍瞭張桂梅。在留下來的8名教師中,有6名是共産黨員。張桂梅把6名黨員教師集中起來,重溫瞭入黨誓詞,誦讀瞭《為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等篇章。有的教師眼裏泛起淚花,他們被張桂梅的無私打動,他們要和張桂梅一起,把女子高中辦好,把大山裏的女孩送入大學。
留住瞭教師,還要留住學生。傢訪成瞭張桂梅最重要的工作。很多學生的傢在偏遠山區,有的地方隻能靠步行到達,但張桂梅要求自己“要親自到每一個學生的傢裏去看看”。一次,她坐鄉政府工作人員的摩托車上山,“不敢低頭,摩托車稍微歪一點,就會跌下懸崖粉身碎骨”。11年來,張桂梅在大山裏走瞭近12萬公裏,對1345名學生進行瞭傢訪。傢訪途中,她摔斷過肋骨、發過高燒、迷過路,還曾因身體虛弱暈倒在路上。
為瞭把兒童之傢和女子高中順利辦下去,張桂梅不得不四處籌款,但這條路同樣艱難。
一次,張桂梅到昆明某企業尋求幫助,未等她把話說完,企業領導就叫保安趕她走。張桂梅不走,保安就放狗齣來追咬,小腦萎縮的她不能很好地保持平衡,衣服被狗撕破,腳上鮮血直流。無助的張桂梅坐在地上放聲大哭。
還有一次,她在街頭募捐,被人認為是騙子,有人還朝她臉上吐口水。離開人群後,疲憊、傷心、無助的她坐在街頭靠著牆睡瞭過去,醒來時已是萬傢燈火。後來中央電視台經濟頻道邀請她到北京錄製瞭一期節目,這期節目為她募到瞭100多萬元。然而,沒人知道,她纔到北京就接到哥哥病危的電話,哥哥想在彌留之際見見離傢幾十年的妹妹。張桂梅思前想後,最終決定去錄製節目。她怕錯過時間人傢就不讓她上節目瞭,她怕不上節目就會失去籌款的機會。等她錄完節目,哥哥已經過世,她則淚流滿麵,痛哭不已!
三、點點滴滴
好的因,必然會結齣善的果,她像一盞明燈,燃燒自己,照亮大山女孩的夢。13年來,1800多名女孩從這裏考上大學,改變瞭人生軌跡。
27歲的陳法羽是其中之一。2009年,傢境貧寒的陳法羽中考分數沒過綫,自費讀高中一年要好幾韆元。“當時我妹妹也在上學,傢裏拿不齣這麼多錢。”陳法羽說,實在沒辦法,她隻能放棄讀書,迴傢種地。後來聽說華坪有一所女子高中,專門招收傢庭貧睏的女孩,不收任何費用,陳法羽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樣,趕快跑來報名。在女高學習三年之後,陳法羽順利考入雲南警官學院,如今已成為麗江市的一名警察。迴憶高中三年,陳法羽難忘校長的嚴厲與堅守。不管颳風下雨,張桂梅每天清晨都會陪著學生晨練;白天,幾乎每節課她都會親自查課;晚上,她和學生一起住在宿捨,直到夜裏12點後查完宿捨纔入睡。“沒有張老師的嘔心瀝血,就沒有我們的命運轉變。”陳法羽如是說。
周雲麗是華坪女高第一屆畢業生。從小窮苦的她,以前願望是“走齣大山、賺大錢”,但女高改變瞭她的想法。2015年大學畢業後,周雲麗考取瞭寜蒗縣城的中學教師崗位。聽說女高缺數學老師後,她毫不猶豫放棄瞭縣城工作、放棄瞭正式編製,來到女高做代課老師,一年後纔轉正。“老師老瞭,我們長大瞭。”周雲麗說,“我們要繼續她未竟的事業。”
9月1日,又是一年的開學季,華坪女高高一新生端坐在操場上,聆聽入學後的第一堂“校課”。每周“校課”,小到學習生活,大到理想信仰,張桂梅都親自授課。
如今,這堂課讓張桂梅愈發感覺吃力。63歲的她站在教學樓前,身形有些佝僂,手指、胳膊、頸背上貼滿瞭止痛膏藥。“早上起床時,腳疼得不敢著地。有時我真想不乾瞭,可看著你們,我告訴自己必須堅持。”張桂梅對學生說。
看到有學生抽泣,張桂梅連忙說:“不哭不哭,我答應你們,我會好好的,陪你們讀完這三年……”話音未落,100多名新生已哭成一片。
四、燦爛一生
張桂梅先後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十佳師德標兵""中國十大女傑""全國精神文明十佳人物""全國五一勞動奬章""全國十佳知識女性""中國十大教育年度人""全國百名優秀母親""全國最美鄉村教師" "全國優秀教師""全國三八紅旗手"等稱號,也是黨的十七大代錶 。2020年6月29日,雲南省委宣傳部授予張桂梅同誌"雲嶺楷模"稱號 。前不久,張桂梅被中宣部、教育部評為“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教育部發齣通知,要求教育係統深入開展嚮張桂梅同誌學習的活動。
今年3月,張桂梅再一次住院。醫生要求靜養。 這對視時間如生命的張桂梅來說,簡直和病痛一樣難受:“靜養,把我照顧管理學生的權利都奪走瞭,這樣乾待著,太浪費時間!”張桂梅說。”俯首甘為孺子牛"是魯迅先生的寫照,也是張桂梅的生活,30多年來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始終堅守在三尺講台上,她沒有子女,生活節儉,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費控製在三元以內,而拿齣自己絕大部分的工資接濟睏難學生,給沒有學費的學生墊交學費,把母親般的慈愛全部奉獻給學生和孤兒,
她,像一團火、一盞燈、一顆星,燃燒著、閃爍著、散發齣愛的光芒,嚮貧睏山區的孩子們播撒希望的種子,引領她們走齣大山。
2020《年度感動中國》頒奬辭是這樣說的:爛漫的山花中,我們發現你。自然擊你以風雪,你報之以歌唱。命運置你於危崖,你饋人間以芬芳。不懼碾作塵,無意苦爭春,以怒放的生命,嚮世界錶達倔強。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是啊,那曾經輕盈的腳步,如今變得緩慢蹣跚,活力四射的身姿,變得消瘦佝僂。生命本就平凡,但在平凡的生命中迸發齣的真誠、夢想和努力,卻值得每個人尊敬和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