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4/2022, 6:46:17 PM
來源:解放軍生活・中國軍號 作者:海 洋 吳 昊 劉冠良
初鼕時節,朔風刺骨,第79集團軍某旅年終考核正在緊 張進行,三級軍士長王�d龍正端坐在通信指揮車內的某新型 電台前,雙眼緊盯屏幕,手指在鍵盤上“飛舞”……
“2分49秒!”當計時人員公布成績時,王�d龍長舒一口氣。經過前段時間專攻精練,這次他再度刷新該型電台操作 的最快紀錄,實現新的突破。
“信息化條件下作戰,一秒之差便可能決定戰爭勝敗,誰 能搶占先機,便能先發製敵。”王�d龍說,未來戰場環境瞬息 萬變,必須不斷衝鋒,把手中武器練到極緻、練成殺招,做到 逢敵亮劍、一劍封喉。
嚮著尖兵夢發起衝鋒
冰心曾說:“成功的花,人們隻驚羨她現時的明艷!然而當 初她的芽兒,浸透瞭奮鬥的淚泉,灑遍瞭犧牲的血雨。”看到 胸前掛滿軍功章的王�d龍,很難想象他曾經的付齣。
2003年,一部 《衝齣亞馬遜》 的電影讓王�d龍蟄伏在心 中的軍人夢想一下子點燃瞭。於是,他瞞著父母悄悄報名參 瞭軍。 懷揣尖兵夢的王�d龍,沒想到新兵下連後卻被分配到旅 彈藥庫警衛勤務排。麵對理想與現實的落差,王�d龍心裏很不是滋味。在很多人看來,警衛勤務兵沒有大發展,可他的班長告訴他:“沒有平凡的崗位,隻有平凡的作為。”
一次,王�d龍參與保障部隊實彈射擊,正趕上裝甲步兵 連組織射擊比武,勁爆的射擊場麵讓王�d龍看得心癢難耐, 躍躍欲試。他鼓起勇氣找到帶隊的連長董誌軍,提齣同台競 技請求,獲得同意。
“15號靶,49環。”聽到王�d龍的射擊成績,在場官兵紛紛 為他竪起大拇指。董誌軍拍瞭拍他的肩膀說:“小夥子,槍法 真不錯!”
機遇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2005年,旅彈藥庫編製撤銷、 人員分流。董誌軍得到消息後,點名要王�d龍來裝甲步兵連, 並任命他為指揮班長。麵對大傢的質疑,王�d龍武裝5公裏、戰術動作、組訓教學法等各項成績樣樣 優秀,讓大傢心服口服。
2009年,連隊換發新裝備,王�d龍 轉崗擔任步戰車車長。麵對先進智能、 操作復雜的武器裝備,隻有初中學曆的 王�d龍有些心慌。
“再難也要翻越這座高山!”憋著 一股勁的王�d龍迎難而上。那段時間, 他白天上車練實操;晚上熄燈後,打著 手電筒,抱著教材,一遍遍背記專業術 語和理論知識,鑽研步戰車的戰術戰 法……練就瞭對裝備性能“一口清”、 麵闆開關“一摸準”的硬功夫。
2015年,王�d龍所在旅首次受領參 加國際軍事比賽“蘇沃洛夫突擊”項目 任務。為取得齣徵國際比賽的資格,他 苦練步戰車駕駛技術,換擋的右手虎口 磨齣厚厚老繭,常踩油門刹車的右腳齣 現習慣性點顫。經過層層選 終於殺齣 重圍,成功當選參賽隊員。
從2015年起,王�d龍連續3年參加 國際軍事比賽“蘇沃洛夫突擊”項目, 兩次摘得銀牌,兩次獲評“最佳車長”。 2017年,他所在車組閤力實現越障零失 誤、射擊零脫靶、越野零故障,摘得桂冠, 揚我國威軍威。
轉崗路上跑齣加速度
當榮譽加身,是在功勞簿上躺平,還 是在新起點上奮進?王�d龍用實際行動 給齣答案。 2017年,伴隨軍隊體製編製調整改 革的步伐,王�d龍所在連隊由裝甲步兵 連改為支援保障連,他被任命為裝甲指 控技師兼班長。
接過擔子,王�d龍立即感 到壓力山大。 “要學習背記的東西太多瞭!”他感 慨道,每天都要背記大量的專業詞匯、命 令代碼、通信密語,熟記操作流程和工作 原理。跟那些文化學曆高、學習能力強的 戰友相比,他頓感有些“英雄遲暮”。
考驗就在不經意間。一次連隊組織 專業訓練,突然一名戰士喊:“班長,給大 夥兒露一手唄。”王�d龍知道這不是起 哄,而是期待,但自傢事自傢知,不上丟 人,上瞭更丟人……猶豫之際,還是排長 齣來替他解瞭圍。
盡管這次僥幸“逃脫”, 可看著那些新兵口中喊著“班長”,眼神 裏卻露齣質疑的目光,王�d龍的內心五 味雜陳。 一次次轉崗的畫麵在他眼前一幀幀 滑過,他吸瞭一口氣:“隻要戰鬥力建設 需要,再當一次‘新兵’又何妨!”
麵對新專業、新技能,要在短時間內 實現轉身,考驗的遠不止勇氣。為盡早打 破睏局,他把所有的輝煌榮譽全拋諸腦 後,帶頭上攀登杆、進指揮車、練收放綫, 從最基礎的學起練起。
一次,王�d龍到裝備廠傢參加培訓。 整整兩個星期,他一麵在車間裏實踐,一 麵從原理入手,加班加點補習專業知識, 筆記本上密密麻麻寫滿瞭數據。那些天, 他吃住都在車間,每天隻睡四五個小時, 雙眼熬得通紅。廠裏技術人員看到眼前 這個拼命的戰士都贊嘆不已,紛紛將專 業經驗傾囊相授。 迴到連隊後,他帶領專業骨乾研究 訓練大綱、探索訓練方法、籌備訓練器 材、編寫教案教材,有效地提升瞭連隊訓 練水平。
每一次轉崗都是一次蛻變。王�d龍 一路負重前行,奮進的腳步從未停止。他 爭分奪秒,加速奔跑,終於迎來鳳凰涅�� 般浴火重生。2019年以來,王�d龍連續 3次在旅指揮控製專業考核中取得第一 名。麵對鮮花和掌聲,纍瘦瞭的他笑得格 外開心。
追求極緻中不斷超越
“把簡單的招式練到極緻,把手中武 器裝備練好用精。”在王�d龍看來,這是 取得成功的關鍵。
2017年,在備戰國際軍事比賽“蘇 沃洛夫突擊”項目期間,為瞭提高車組協 同補充彈藥速度,他帶領車組乘員訓練 時細摳每個動作每個細節,左手抓彈鏈 的哪個部位、右手提彈鏈的哪個部位,每 一步應該踩在什麼位置、步幅大小,都精 心揣摩、反復操練。
2019年,連隊接收某新型指揮車。 該型指揮車的信息化程度更高,車載設 備更多,操作難度也更大。為瞭讓裝備盡早形成戰鬥力,他對 新裝備性能進行數百次探索,緊盯復雜 電磁環境下的動中通、抗中通、擾中通等 重難點課題,探索形成“四快一準”快速 改頻方式、“九位一體”組網建鏈等通信 要素新訓法新戰法。
王�d龍不僅自身要求嚴,帶兵也同 樣如此。一次,戰士韋華毅摘得比武考核 頭魁。“雖然是第一名,但你的成績比上 次考核慢瞭足足7秒。”王�d龍一臉嚴肅。
班長的話像一劑猛藥讓韋華毅瞬間 清醒。此後,他鉚足瞭勁,經常練得手腕 抽筋、虎口脫皮,經過成百上韆次的搖動 綫盤動作練習,手臂早已形成肌肉記憶。 在旅組織的通信專業考核中,韋華毅不 負眾望,以較大優勢取得收綫與放綫課 目第一名。
非凡成就,源於平日的紮實苦練;奪 目光彩,源於日常的拼搏進取。
去年盛夏,科爾沁草原烽煙再起, 一場閤成營戰術演練悄然打響。夜色如 墨,營指揮所內“硝煙彌漫”,鍵盤敲擊 聲和口令聲不絕於耳。 正當指揮所準備下達行動命令時, 超短波電台突然遭“敵”乾擾,無法實現 話音指揮。操作員迅速切換信道、更換 頻率,但仍無法建立通聯。
關鍵時刻,隻見王�d龍沉著應對、 快速操作,加電開機、選擇信道、設定參 數、建立通聯,整套動作一氣嗬成。
“執行!”隨著一道道指令穿雲破 霧傳達至分隊,頓時鐵甲轟鳴、塵土飛 揚,一輛輛戰車如離弦之箭全力飛馳, 嚮“敵”陣地發起勇猛衝擊……
入伍19年來,王�d龍始終以衝鋒姿 態,嚮“新高地”不斷發起挑戰,書寫著 屬於自己的尖兵風采。先後榮獲全軍士 官優秀人纔奬一等奬、三等奬各1次,被 陸軍錶彰為優秀共産黨員、優秀士官標 兵,獲評陸軍第四屆“四有”新時代革命 軍人錶彰,榮立一等功、二等功各1次, 三等功3次。
(解放軍生活・中國軍號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