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3/2022, 10:53:57 AM
文/林岩
竇猗房,漢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生於清河郡觀津縣(今屬河北武邑縣)一個貧寒的傢庭,漢惠帝在位時期,入宮後以“良傢子(平民子女)”的身份侍奉呂太後,後被賜給漢高祖劉邦第四子、漢惠帝弟弟――代王劉恒。
代王劉恒當時還有幾個姬妾,但他卻獨寵竇姬,不久生下一個女兒,取名劉嫖。
孝惠帝七年(公元前187年),竇姬生一子,取名劉啓,後又生育一子,取名劉武。
代王後生病去世後,她生育的四個王子也先後早夭,劉恒一直沒有再冊立王後。
漢惠帝駕崩後,呂太後先後立惠帝的兩個兒子為君,開始稱製,操控朝政。
高後八年(前180年),呂太後病逝,眾大臣擁代王劉恒入宮,繼承皇位,是為漢文帝。
不久,冊立竇姬生子劉啓為太子。
三個月之後,文帝生母薄太後建議冊立竇姬為皇後。
漢文帝劉啓聽從瞭母親的建議,於是冊立太子之母竇姬為皇後,女兒劉嫖為長公主,封邑在館陶,故又稱館陶公主。
文帝二年(前178年),劉啓封弟弟劉武為代王,後改為淮陽王、梁王。
竇姬成為皇後的時候,父母已經過世,薄太後詔命有司,追封竇皇後的父親為安成侯,母親為安成夫人,重修瞭墳墓,並派遣兩百戶看守墓園。
竇皇後因為很小的時候就離傢入宮,因此和自己的兄弟一直沒有來往。
弟弟竇廣國當時還在給人傢做奴僕,從四五歲開始被拐賣十多次。
後來,竇廣國幾經輾轉,被拐賣到宜陽。聽說當今皇後姓竇,也是觀津縣人,聯想起有人給自己算命,說將來能封侯,竇廣國認定竇皇後就是自己的姐姐,於是上書給皇後。
竇皇後就告訴瞭漢文帝,漢文帝下詔,令竇廣國入朝。
竇廣國迴憶起小時候姐姐給自己洗頭時的場景,竇皇後想起往事,抱著的弟弟痛哭流涕。
漢文帝也頗為感慨,於是賞賜竇廣國田産、宅院,同時把竇皇後同族的兄弟也都遷徙至長安城。
竇皇後傢族榮耀無比的時候,她卻染病而雙目失明,漸漸失寵,漢文帝開始寵幸年輕貌美的慎夫人、尹姬等。
竇猗房
文帝後七年(前157年)夏六月,漢文帝駕崩,竇皇後生子――太子劉啓繼承瞭皇位,史稱漢景帝,漢文帝、漢景帝父子統治時期,國力日強,史傢稱這段時期為“文景之治”。
漢景帝即位不久,冊封舅舅竇廣國為章武侯,舅舅竇長君(竇太後哥哥,當時已經去世)的兒子竇彭祖為南皮侯。
竇太後當時寵愛小兒子劉武,常常厚賞他。
劉武仰仗母親的寵愛,加之皇帝親弟弟的身份,在封國內大興土木,封國擴展為四十幾個縣,他齣行的時候,排場幾乎超過瞭哥哥,擁有的傢財富可敵國。
景帝三年(前154年),漢景帝當時還沒有冊立太子。
有一次,梁王劉武入朝覲見天子。兄弟倆宴飲的時候,漢景帝喝高瞭,聲稱將來要把皇位傳給弟弟劉武。
劉武聽瞭喜不自禁,竇太後也是異常歡喜。
此時,一直在場的太後侄子――詹事竇嬰卻給潑冷水,他上奏稱:“漢律規定:皇帝之位應當傳給嫡長子,嫡長子沒有瞭,就傳位給嫡長孫,陛下如今傳位弟弟,這有悖於高皇帝的規定。”
竇太後聽瞭這話極為不滿,因此開始厭惡竇嬰,竇嬰不久稱病辭官,竇太後因此取消瞭竇嬰進宮的資格。
景帝七年(前150年)鞦十月,梁王劉武再次入朝,因為竇太後思念小兒子,漢景帝就允許梁王留在京城,陪伴母親。
竇太後藉機暗示景帝立梁王為儲君,漢景帝接受瞭大臣袁盎的建議,此後絕口不提此事。
漢景帝後來冊立膠東王劉徹為太子,梁王劉武遷怒袁盎,於是派刺客暗殺瞭袁盎。
漢景帝得知消息,查明真相,自此開始怨恨弟弟梁王劉武。
因為竇太後的原因,漢景帝赦免瞭劉武,但兄弟之間卻不再像以往那麼親密無間瞭。
景帝中六年(前144年),漢景帝詔令不準梁王滯留京城,梁王劉武迴到封國不久,抑鬱而死。
竇太後大為悲傷,整天哭泣不止,拒絕飲食,並抱怨說:“帝果殺吾子!”
漢景帝
漢景帝心情也很難過,於是就下詔,將梁國分成五個封國,冊封梁王的五個兒子為王,五個女兒也有封邑。竇太後聽到這個消息,纔轉憂為喜,開始進食。
景帝後元三年(公元前141年)正月,漢景帝病逝,太子劉徹即位,是為漢武帝。
竇太後升格為太皇太後。建元六年(前135年)夏五月,竇太後病逝,享年七十歲。
竇太後從一個平民的女兒,輾轉成為萬人仰慕的皇後、太後、太皇太後,堪稱奇跡。
而當年,竇太後和一些宮女被賞賜諸王的時候,她想離自己的故鄉清河郡近一點,於是賄賂宦官,把自己的花名冊上的名字改為賞賜趙王。
宦官一時忙亂,把這事兒給忘瞭。竇太後因此按照朝廷的旨意,被賞賜給代王。倘若那個宦官真的改動名冊,竇太後及其子孫就沒那麼幸運瞭。
史料記載:那段時期,劉邦的三個兒子先後被冊封為趙王,均不得善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