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年。
秦朝快速滅亡,除瞭秦二世的暴政是直接原因外,秦始皇的幾項戰略失誤不僅給秦朝滅亡埋下隱患,而且也是秦朝難以挽救以及亡國後無法復國的主要原因。
秦始皇劇照
公元前
221
年,秦始皇掃平山東六國
秦始皇於公元前
210
年在第五次巡視過程中駕崩於沙丘。
趙高和李斯篡改秦始皇傳位於公子扶蘇的遺詔,改立鬍亥為帝
,即秦二世。
秦滅六國
秦二世於公元前
210
年登基後,在趙高的唆使下,實行瞭一係列暴政
,不僅幾乎殺光兄弟姐妹,而且誅殺有功之臣,如李斯、濛恬、濛毅、馮去疾、馮劫等。秦二世驕奢淫逸,大興土木,民生艱難。
陳勝吳廣率先起義
,項羽、劉邦及六國貴族紛紛響應。
公元前
207
年,秦始皇駕崩後
3
秦二世鬍亥劇照
但其實秦朝在秦始皇時期已危機四伏,這些危機主要是秦始皇本人戰略失誤造成的。
他在世時由於他的威懾力,還能壓製住各種危機
。但他一旦駕崩,各種失誤造成的後果如多米諾骨牌,秦朝快速滅亡成為必然。
秦朝疆域
秦始皇的戰略失誤主要有哪些呢?
1.
生前沒立太子
秦始皇沒有立皇後
,這可以理解,他害怕外戚勢力乾政。但
生前沒立太子這是一個嚴重的戰略失誤
。秦始皇在沙丘
臨死前纔立遺詔讓扶蘇迴鹹陽給自己辦喪事
,即讓扶蘇繼承皇位。隻可惜
陰險的趙高和自私的李斯篡改瞭遺詔,讓公子扶蘇和濛恬自殺
,改立鬍亥為秦二世。
如果秦始皇生前即立扶蘇為太子,則沙丘突然駕崩後,趙高和李斯也未必敢篡改遺詔。哪怕篡改遺詔讓扶蘇和濛恬自殺,相信扶蘇和濛恬也不會輕易相信。
公子扶蘇
《史記》記載“
扶蘇為人仁
”,“
剛毅而武勇,信人而奮士
”。而且扶蘇還是秦始皇的長子。
扶蘇不僅品行好,而且得人心,有號召力
。
陳勝吳廣起義時就
打著扶蘇的旗號
。如果扶蘇即位,肯定能改變秦始皇不少暴政和苛政,秦朝絕不會那麼快滅亡。
扶蘇和濛恬的自殺造成穩定和挽救秦朝的核心領導力量消失
,天下人心從此不穩,蠢蠢欲動。
2.
對外用兵過多,國內空虛,兵力分散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
北擊匈奴,南徵百越
,建立韆鞦偉業。但對外使用兵力過多,造成
整個秦朝內部兵力不足
。
秦朝疆域相對秦國已經擴大好幾倍,兵力不足加上
兵力分散
,造成
國內齣現起義和動亂後,很難快速平定
。
秦北擊匈奴
秦始皇派濛恬率
30
萬秦軍主力在北部修長城抗擊匈奴
,同時又派
50
萬秦軍南徵百越
。雖然匈奴是被趕跑瞭,百越也徵服瞭,但國內能用的兵力並且還是秦人組成的軍隊都是很少的。
秦始皇南平百越
公元前
209
年陳勝吳廣起義,秦朝經過差不多半年纔艱難平定,但項羽和劉邦等勢力已發展壯大。濛恬含冤自殺後,北擊匈奴的
30
萬秦軍由王離統領。
但
直到公元前
207
年秦二世纔令王離和章邯攻打起義的趙國
,但兩人都被壯大起來的項羽擊敗,
章邯投降,王離被殺
。更沒想到的是,直到
秦朝滅亡,嶺南
50
萬秦軍都沒迴來救援
。
陳勝吳廣起義
當秦軍的兩大主力在南北守衛邊疆,開疆拓土時,國內的起義卻成為秦朝滅亡的原因。
3.
對宗室貴族打壓嚴重,失去護國和救國力量
秦始皇看到周朝分封的宗室漸行漸遠,最終互相攻伐,天下分崩離析。因此建立秦朝後,秦始皇
取消瞭分封皇族的製度,嬴氏宗親沒有封地也沒有實權,也得不到重用
。
從分封製直接到郡縣製,並且還不被重用,
嬴氏宗親已被排擠齣權力中心
,特彆是
秦二世上台後還清洗瞭秦朝宗室力量
,秦朝皇室已成真正的孤傢寡人。
秦始皇劇照
秦朝在鎮壓各地起義的時候,基本上用的都是外姓將領,嬴氏宗族基本羸弱不堪,
秦朝得不到宗族本身的支持和救援
。
當劉邦打入鹹陽時,秦王子嬰除瞭投降已沒有任何選擇。秦朝滅亡後,
項羽殺瞭子嬰及其他嬴氏皇族
。這也是秦朝滅亡後沒有復國的原因。
如果秦始皇把實行郡縣製跟重用有能力的嬴氏宗親同時進行,秦朝在危難時宗室力量或許能發揮重要作用。
4.
對秦國軍功勛貴處置不當,失去平定叛亂的力量
秦朝建立前,秦國經過商鞅變法,采用二十等爵製度。
。秦軍由此成虎狼之師,所嚮披靡,山東六國莫能與之敵。
沒有軍功爵製,秦國就不可能掃平六國,一統天下
。秦軍士兵如此勇猛,就是軍功爵的極大激勵作用。
秦朝軍隊劇照
秦朝統一天下後,秦始皇實行郡縣製,
軍功勛貴集團的土地盡數被收歸國有
。因此,秦朝天下大亂時,麵對陳勝吳廣等農民起義軍,秦朝軍隊鎮壓不力,讓六國舊貴族趁機做大,特彆是項羽、劉邦等勢力。
如果秦始皇繼續保留軍功勛貴的土地,不著急一下收歸國有,或像漢武帝那樣采用推恩令,讓勛貴把土地不斷分給子孫,秦朝既可以保持穩定,也能保持以前如虎狼一樣的秦軍。
相信項羽和劉邦遇到這樣的虎狼一樣的秦軍,沒做大就被消滅於萌芽瞭。
秦朝末年形勢圖
秦朝失去瞭軍功勛貴集團的支持,猶如猛虎失去爪牙
。軍功勛貴集團地位的快速失去,秦朝失去瞭平定叛亂的強大力量。
結語
秦始皇生前不立太子,造成秦二世上台,趙高亂政,天下人心浮動,陳勝吳廣趁機起義,六國貴族趁機復國,天下大亂。
秦始皇采用外實內虛戰略,秦軍大部分主力在外,國內空虛,起義軍趁機做大,消滅瞭國內的能抵抗起義軍的秦軍。
而秦始皇對嬴氏宗族及秦國軍功勛貴集團的打壓,造成秦朝缺少最忠誠的護國力量和救國力量。在六國舊貴族及士族牽頭的起義浪潮中,曾經無堅不摧強大無比的秦朝在秦始皇剛死不久就開始天下大亂,三年即覆滅。
因此,秦朝的滅亡跟秦始皇的戰略失誤是分不開的。這根源上還是
秦始皇太集權
,
忠於秦朝的力量幾乎沒有
。
對於秦朝滅亡的原因,大傢還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大傢在評論區留言。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