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6/2022, 9:45:57 AM
姚廣孝,外號“黑衣宰相”,一個不老老實實做和尚,天天琢磨著造反的僧人。
他是靖難之役的倡導者,也是除燕王硃棣外,主要參與者之一。
十四歲時,姚廣孝剃度齣傢,法名道衍。後來,姚廣孝拜道士席應真為師,學習陰陽術數。
1375年(洪武八年),硃元璋詔令精通儒書的僧人到禮部應試,姚廣孝以通儒僧人的身份被明太祖召入京師,但卻沒被授為僧官,隻獲賜僧衣。1380年,經僧錄司右覺義來復、右善世宗泐推薦,入天界寺,謀一僧職。
1382年(洪武十五年),馬皇後病逝。
明太祖硃元璋因為沉迷佛學,經常吃齋念佛,身旁也是一眾高僧。既然他身邊有僧人,所以給自己的兒子們每人也配瞭一個高僧,讓他們隨侍諸王,誦經祈福,保佑他們平安長壽。
這裏,要詳細提道衍這一個和尚,他看似老實本分,卻是極不安分,天生反骨的人,據說此人三角目,一副小人模樣。
明太祖硃元璋當然也注意到這個道衍和尚的異樣,不過看他齣傢多年,又修行高深,所以網開一麵,沒有殺他。
道衍雖然是個和尚,不過此人誌嚮遠大,絕非區區一個誦經念佛的和尚。
他有意尋找燕王硃棣,並且取得瞭他的信任,跟著他一塊兒去瞭封地北平。
姚廣孝到北平後,第一件事就是說硃棣有帝王之相,勸說他等到明太祖硃元璋死後,趕緊起兵造反,不然帝位就被他人奪走瞭。
當時,硃棣簡直嚇得臉都青瞭,以為這個叫道衍的和尚瘋瞭,竟然說齣這麼大逆不道的話。不過,看他神態正常,愈發詫異不已。
因為,這道衍和尚是父親硃元璋送給他的,即便硃棣不願聽他的話,也不敢違背硃元璋的意思,將這個和尚送迴南京,否則必然招來殺身之禍。
一年年過去,這個不安分的道衍和尚有事沒事說硃元璋老瞭,快死瞭,勸說硃棣抓緊時間練兵造反,時間久瞭,硃棣心中也有瞭造反的念頭。二人的關係也越來越親密。
道衍的誌嚮遠大,不在寺廟之中,而在國傢的政治與戰爭裏。
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果然死瞭,駕崩在南京,建文帝繼位。
爾後,建文帝實行削藩之策。周王硃��、湘王硃柏、代王硃桂、齊王硃�_、岷王硃�F相繼獲罪,被廢除藩國。
姚廣孝更加勸硃棣起兵,硃棣道:“百姓都支持朝廷,怎麼辦?”
姚廣孝答道:“臣隻知道天道,不管民心。”
他早看齣來硃棣有帝王之相,早晚當皇帝,絕不是乳臭未乾的硃允�煽梢韻嗵岵⒙鄣摹�
後來,姚廣孝嚮硃棣齣謀劃策,奪迴瞭北平城的軍權。
同年十月,硃棣襲取大寜,南軍主帥李景隆趁機圍攻北平。姚廣孝幫助硃棣長子硃高熾指揮將士守衛城池,擊退南軍的多次進攻。
硃棣迴援後,又在夜間將士兵用繩子吊齣城外,與硃棣的援軍內外夾攻,大破南軍。李景隆大軍狼狽逃跑。
1400年(建文二年),硃棣圍睏濟南三個月,難以破城。姚廣孝讓人傳信給硃棣,道:“將士已經疲憊瞭,還是班師吧。”硃棣於是退迴北平。
建文四年,姚廣孝對硃棣說:“不要去攻打城池,應迅速直取京師。京師兵力單薄,一定能攻剋。”
硃棣采納他的建議,在淝水、靈璧連敗南軍,並渡江進入京師。
硃棣稱帝,是為明成祖。姚廣孝被任命為僧錄司左善世。
1404年(永樂二年),姚廣孝拜資善大夫、太子少師。
後來,明成祖命姚廣孝蓄發還俗,被姚廣孝拒絕。明成祖又賜他府邸、宮女,姚廣孝仍不接受,隻是居住在寺廟中,上朝時便穿上朝服,退朝後仍換迴僧衣。他到蘇湖賑災時,前往長洲,將獲賜的黃金全部分發給宗族鄉人。
這便是“黑衣宰相”姚廣孝,一個不安分的和尚,幫助硃棣奪取天下的和尚。
或許,他也是為瞭讓硃棣放鬆對自己的戒備,想要全身而退,養老天年,畢竟帝王之心不可測,一不願還俗,二不要宮女府邸,三不要金銀。
此後,明成祖往幾次徵伐濛古,姚廣孝都留在南京,輔佐太子硃高熾監國。
永樂五年,姚廣孝又奉命教導皇長孫硃瞻基。
永樂十六年,姚廣孝病重,不久病逝,終年八十四歲。
成祖廢朝二日,以僧人的禮製安葬姚廣孝,追贈他為推誠輔國協謀宣力文臣、特進榮祿大夫、上柱國、榮國公,賜謚恭靖,賜葬於房山縣東北。
以上,便是道衍和尚的故事,一個不安分念經頌佛,偏偏喜歡治國平天下的和尚。
偏偏他還做到瞭,不僅幫助燕王奪取瞭天下,相繼輔導長子硃高熾,孫子硃瞻基,對大明作齣瞭巨大的貢獻,也得以善終。
喜歡的朋友可以點贊關注一下作者,我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