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8/2022, 1:55:03 PM
文/尺八
原創不易,抄襲必究。
周誌剛離世後,他的三個兒女坐在院中的靈堂商量著父親的後事。此時,周母李素華從屋內走瞭齣來,要他們到屋裏麵商量,外麵太冷瞭。看到瞭周秉義的猶豫,她又說:“你爸是個老共産黨員,不興守靈。”
至親至愛之人的離世,足以令最堅定的唯物主義者動搖,何況是李素華這樣沒什麼文化的傢庭婦女?
在周誌剛離開的那個平靜的夜晚,她默默聽著周誌剛和孩子們的對話,似乎已經察覺到瞭什麼。
在兒女們安睡後,她轉頭看瞭看周誌剛,他們之間隔著女兒周蓉,她看到周誌剛的頭動瞭動,方纔把頭轉瞭過來,臉上滿是淚痕。
周誌剛閉著雙眼,嘴角揚瞭揚,笑瞭,淚水在眼角流下來。
外麵的雪下得那麼大,夜是那麼靜,周傢的三個兒女,還有鄭娟和周聰都睡得十分踏實……
那一眼,便是永彆。
第二天一早,周秉義用鐵鎬敲開冰封的地麵,死亡的黑色氣息撲麵而來――在那個平靜的夜晚,周誌剛帶著笑容安詳地離開瞭。
當李素華對兒女們說齣那句“不興守靈”的話之後,作為觀眾的我,已經意識到瞭她將要隨周誌剛而去。
李素華離開的那一夜,周傢的孩子們睡得並不踏實,他們隻是太纍瞭,或靠在床頭,或依著牆壁,或趴在桌上,纍得睡著瞭……
周秉義忽然醒來,沒有看到母親,大聲叫著:“媽?媽呢?”
靈堂內,李素華握著周誌剛的手,端端正正地坐著,隨著一個近景的鏡頭,看到她的眉毛和睫毛上是一層白白的霜,嘴角上揚,帶著和周誌剛同樣的笑容。
這是電視劇《人世間》最為催人淚下的一幕, 眼淚擦乾又落下,內心的酸楚一陣一陣,揪扯著,痛著,卻又迴味著其中達到的極緻浪漫與幸福。
這一段情節,與原著小說中描寫得很是不同。原著中,周誌剛死後很久,李素華纔過世。而且,李素華由於糊裏糊塗,周誌剛的死並沒有給她帶來很多痛苦。她若是問起周誌剛來,傢人告訴她一句去瞭哪裏哪裏瞭,她也就信瞭。
擅長寫婚戀傢庭的編劇王海�_,卻將這一對平凡夫妻的死,升華到瞭愛情的至美境界,並影響瞭後續故事的發展。
馮�h與周楠雖沒有任何血緣關係,卻是名義上的錶兄妹。二人從小一塊吃飯,一個炕上睡覺,一起上學放學,在得知真相後,兩人對彼此都産生瞭感情。
十六七歲的年紀,情竇初開之際,愛情來得很快,也許消失得也很快。在周楠考上清華之後,周秉昆與周蓉便不再乾預兩人的感情,任由其自然發展,說不準哪一天他們就變瞭。
然而,姥姥姥爺的死,給馮�h帶來瞭巨大的衝擊。在火車站送彆周楠時,她嚮周楠錶示對於姥姥姥爺的羨慕之情:
“其實我挺羨慕姥姥姥爺的,生同枕、死共眠,多幸福啊。”
馮�h與周楠的愛情,並沒有因為誰的變心給變質,卻因為周楠的意外死亡而中斷。
從此之後,馮�h的世界從此空空蕩蕩。當初,她兌現瞭給周楠的承諾,全力以赴考入瞭清華,可周楠離開瞭,沒有再歸來。
周楠的離開,並非變心,他隻是為瞭離開光字片。他需要帶著他的父母離開光字片,隻要離開光字片,就不會有人知道那些前塵往事,他和馮�h纔可以正大光明地牽手走在一起。
馮�h隻想在傢裏安靜地等周楠,可她的媽媽帶她來到瞭貴州。正因為有瞭這次貴州之行,馮�h用瞭另一種方式來愛周楠。
她把自己對周楠的愛,投注到對貴州山區兒童的大愛之中。
當她拿齣金壩村小學的照片給媽媽看時,周蓉小心翼翼地提及她的感情,怕她放不下過去,她很平靜地說:“你是說楠楠哥哥嗎?這麼多年瞭,大傢都很少提及他,生怕說齣來會傷著誰,可是他永遠都活在我們心裏呀。”
周�h的愛情理想,是像姥姥姥爺一樣“生同枕,死共眠”。周楠的意外離世,並未摧毀她的愛情。隻是,曾經如一團火焰般的初戀,被冰冷的意外澆滅,成為她隱藏的憂傷,熄火之爐般將她的心燒成灰燼。
她羨慕姥姥姥爺,也羨慕媽媽。周蓉年輕時,和馮化成轟轟烈烈,中年時,還有蔡曉光的癡情守候,並和他一起相守到老。
她感慨自己在感情上的運氣差,其實是她早已封閉瞭自己的內心。
她想要換個環境,留瞭一張字條給彭心生,不打一聲招呼就去瞭機場。彭心生到瞭機場,言語之中分明有情,可她卻字字句句都在拒絕。
“放心,我天生適閤寄居。”
沒有瞭周楠,她不管在哪裏,都是寄居。
年少時,目睹姥姥姥爺同生共死的愛情,經曆瞭和周楠的青梅竹馬,她實在難以接受太過平淡的愛情。當年,周楠去美國之前,他們共有的理想,就是離開光字片,然後就可以“生同枕,死共眠。”
福剋納的《野棕櫚》結尾這樣寫道:
“她不在瞭,一半的記憶也已不存在,如果我不在瞭,那麼所有的記憶也將不在瞭。是的,他想,在悲傷與虛無之間我選擇悲傷。”
馮�h也做齣瞭自己的選擇。
原著中的馮�h,其實有一個美滿的結局,嫁給瞭一個企業老闆,隻是過程坎坷,開始她有段不光彩的“小三”經曆。
電視劇另一對夫妻的結局,也與原著中的不大一樣。小說中,周秉義患胃癌去世後,郝鼕梅另嫁他人,當然這也是秉義的意思。電視劇中的結尾,周秉義與郝鼕梅來到瞭當年的兵團,故地重遊,迴憶過往,他們也用一生的時間,愛瞭對方一輩子。
周秉義當年為郝鼕梅放棄瞭升職的機會,他說瞭一句“苟富貴,勿相忘”,想到這裏,鼕梅對他說:“你做到瞭,周秉義。”
秉義迴答:“我們都做到瞭。”
“苟富貴,勿相忘”這句齣自《史記・陳涉世傢》中的話,原是陳勝對身邊窮兄弟的話,起義成功後,陳勝稱王,他沒能兌現當初的承諾。
周秉義把這句話當成瞭他和郝鼕梅的結婚誓詞,兩個人都做到瞭。
“無論疾病還是健康,貧窮還是富貴,或任何其他理由,都愛他,照顧他,尊重他,接納他,永遠對他忠貞不渝直至生命盡頭?”
周秉義和郝鼕梅攜手一生,正是對這句話的最佳詮釋。
同樣的,還有周秉昆與鄭娟,周蓉與蔡曉光,肖國慶和吳倩……
他們身處的階層不同,文化程度不同,麵臨的生活問題不一樣,但他們卻都用一生的時間,來踐行這個樸素的真理――生同枕,死共眠。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