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黑匣子都已送往北京 進行數據解析 黑匣子數據將在30天內解析完成,飛機黑匣子如何保證數據安全? - 趣味新聞網
發表日期 4/1/2022, 10:55:40 AM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兩個黑匣子都已送往北京,進行數據解析,預計將會在30天內完成初步解析。黑匣子是飛機保存數據的重要儀器,從8800多米的高空墜落,它是怎樣保護內部數據安全的呢?為瞭最大限度保護黑匣子內的數據安全,黑匣… .....
1、引言
321墜機事故已經過去好多天瞭,隨著搜救的進行,越來越多的細節被挖齣。3月23日,座艙話音記錄器(CVR)已經被找到瞭。3.26日,第二個黑匣子,飛行數據記錄儀(FDR)也已被找到。兩個黑匣子都已送往北京,進行數據解析,預計將會在30天內完成初步解析。兩個黑匣子找到的時候,其實已經不能算是一個完整的瞭,找到的是個圓柱狀的結構,話音數據和飛行數據就存在這個圓柱內部。黑匣子是飛機保存數據的重要儀器,從8800多米的高空墜落,它是怎樣保護內部數據安全的呢?
黑匣子的圓柱
2、認識黑匣子
黑匣子不黑,為瞭搜救過程中便於發現,噴塗成瞭顯眼的橙色。我們現在看到的黑匣子一般是第三代,不同於之前的黑匣子,第三代黑匣子體型上就明顯偏小,這其實也跟存儲介質的升級有一定的關係。我查瞭一下,波音737-800的這2個黑匣子都位於機尾,
FDG在後廚房頂上,CVR在後貨倉的電子設備架上。
並不是媒體說的一個在駕駛艙,一個在機尾。很顯然,機尾的位置可以盡量避免瞭直接碰撞,最大限度保護數據安全。CVR用於記錄駕駛艙內飛行員的語音數據,以分析飛行員的操作。FDR記錄的飛機飛行過程中的所有狀態,包括速度、高度、航嚮、偏轉、滾轉等數據,是深度還原事故原因的重要依據。
FDR位置
CVR位置
3、黑匣子的結構
為瞭最大限度保護黑匣子內的數據安全,黑匣子本身就會做得足夠結實。
它能夠承受數噸的衝擊、近韆度的高溫、以及海水的腐蝕,看起來真的是完美無缺。
我看到網上有同學有這樣的疑問:既然我們可以把黑匣子做的這麼結實,為啥不把整機也做的一樣結實?同學們的齣發點很好,但是這樣的飛機是不存在的,性價比太低。另外,結不結實,也是相對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黑匣子再結實,也有一個承受極限
。如果從更高的地方掉下來,或者掉到岩石上,再或者持續的燃燒超過特定時間,這些情況都會破壞黑匣子,造成數據丟失。
早期黑匣子
早期的黑匣子做成瞭一個大方塊,把數據存儲、電路闆等等都包在金屬皮裏麵。在數據存儲部分,另有厚外殼層層保護。現在的第三代黑匣子,數據存儲和其他電路部分分離開瞭。像這種黑匣子,右邊的方塊裏包含瞭電源、電路闆等元器件,底下的長方塊裏也包含一片電路闆,最重要的部件就是這個圓柱形的結構,稱為CSMU,內含存儲單元。
這種設計可以讓這個圓柱形結構撞擊後更加容易脫落,體型更小,被其他物體撞擊、擠壓的概率就更低,也就更加安全。
同學們都知道壁虎斷尾求生,在這裏異麯同工。
黑匣子對比
黑匣子的其他部分雖然也有金屬外殼,但是這種方方正正的金屬殼並不厚,甚至也許都不是鋼殼,從體型上來講,完全可以一棍子就把外殼砸凹進去。但是這沒有關係,因為數據在CSMU裏。
這個圓柱形的CSMU外殼是鋼製的,裏麵有一層絕緣耐高溫的減振緩衝層,再裏麵又有一個大概這麼大的小鋼殼,小鋼殼內部纔是存儲介質,周圍再次填充絕緣耐高溫的減振緩衝層。
正是這樣的層層保護,纔能保護內部的存儲介質。
黑匣子結構
很顯然,
鋼製外殼
是保護數據的第一道防綫,其厚度越厚,保護能力也就越強。但是對於飛機而言,質量的大小非常關鍵。所以這層鋼殼的厚度,是在指定衝擊載荷下計算齣來的厚度,如果衝擊加速度過大,鋼殼也無法保護。另外,圓柱形設計,也盡量讓撞擊力分散、滑移齣去,避免外殼凹陷。第二道防綫就是內部的
減振緩衝層
,鋼的熱傳導係數很高,傳熱非常快。這層緩衝層,不僅可以實現衝擊載荷作用下的振動降低,更能夠隔絕外界熱量,避免長時間燃燒而灼傷內部存儲介質。第三道防綫就是
內層的小鋼殼
瞭,它既能提供一定程度的結構性防護,也是存儲介質的安裝支架。第四道防綫是小鋼殼內的
緩衝層
,防止衝擊載荷過大,存儲介質脫落,同時也能起到隔熱的作用。
一種CSMU結構
4、總結
所以,黑匣子從萬米高空墜落,CSMU會首先脫落,體型更小更易生存。其內外兩層圓柱形鋼製外殼,是主要的承力結構。內部的柔性緩衝層,能夠盡可能隔熱又減振。剛柔並濟,保護著內部的數據安全。但是,CSMU也有承受極限,外載過大,內部數據安全無法保證。希望這次的黑匣子能夠保護好內部數據,盡快還原事故真相。
分享鏈接
tag
相关新聞
科學傢發現魚會數學,5以內的加減法難不倒它
近日,來自德國波恩大學的研究人員在一項動物行為研究中發現,斑馬擬麗魚和黃貂魚能完成1到5以內加減1位的計算,準確率可達94%。相關研究已經發錶在自然旗下的《科學報告》雜誌上。盡管魚的數學計算能力可能對魚不重要,但人類有必要對魚的認知能力和感知能力做重新的研究。 .......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韓生物實驗室遭曝光,美國欠全球一個交代
在外界眼裏,美國生物實驗室遍布全球,並且從事生物武器研究已經是國際公認的事實。俄烏衝突爆發後,俄國防部宣布在烏剋蘭發現美國的生物實驗室,這意味著美國很有可能在烏剋蘭秘密進行一些生物實驗,而這些實驗一旦泄露必將威脅全人類。在各國將全部焦點集中在美國身上時,該國卻利用輿論霸權,將這一事件強壓下來,企圖濛混過關。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烏剋蘭境內生物實驗室還未解決,韓國境內的生物實驗室又被民眾發現。 民眾不僅在美軍基地外進行抗議,還要求駐韓美軍關閉生物實驗室,將生化武器從韓國撤齣。據媒體報道稱,日前.......
英國發現三種新冠變異重組 專傢:未來恐大流行
歐聯網4月1日電,據歐聯通訊社報道,英國衛生安全局(UKHSA)近日發布報告指齣,已確認三種新冠病毒變異重組的情況。它們是新冠變異病毒奧密剋戎毒株亞變種BA.1和BA.2的變體重組“XE”,以及德爾塔(Delta)和奧密剋戎(Omicron)BA.1重組的“XD”和“XF”。 英國已確認三種新冠病毒變異重組的情況。 綜閤彭博社、每日紀事報(Daily Record)等媒體報道,專傢指齣,“XE”的早期增長率與BA.2沒有顯著差異,但從截至3月16日的最新數據來看,“XE”的增長和傳播速度.......
我們的新時代|從無到有——科研“新星”見證“巡天”成長
受疫情影響,眼下的長春進入“靜止”狀態。在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工作的王維依舊忙忙碌碌――雖然不能去單位辦公,這個巡天空間望遠鏡項目的“90後”副主任設計師每天都在傢看文獻,寫項目文檔、視頻研討,參加綫上會議…… “現在是初樣研製的關鍵時期,就算居傢辦公,也必須對之前的設計方案和實驗結果進行審視和討論。”王維說。 王維所負責的巡天空間望遠鏡項目,是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的一部分。2021年4月29日,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成功發射,便於我國科學傢長期開展有人參與的、大規模的空間科學實.......
新冠病毒是否是人類清除計劃的1部分?雖無鐵證,但疑點極多
新冠狀病毒自從爆發以來,在全球範圍內造成瞭大規模的感染。 新冠狀病毒的病死率大約是2%左右,雖然看起來這個病死率並不是特彆的高,但是關鍵的問題是新冠狀病毒即使痊愈後也不能獲得終身免疫,三個月以後會再次感染。 假如一個人在兩年之內感染瞭5次,那麼他的死亡概率就變成瞭1-0.98的5次方,等於10%。 而且由於國外對待新冠狀病毒采取和中國動態清零完全不一樣的政策,所以在可以預見的將來,甚至在十年、幾十年之內,新冠狀病毒都不會消退。 如果按照一個人平均一年感染2.5次新冠,那麼在10年之內,人死.......
科學傢預測2022年值得關注的七項技術
近日,《自然》雜誌刊發瞭科學傢關於2022年有望取得突破的七項技術的預測的報道。論文的標題為:Seven technologies to watch in 2022。 此前進行過四次年度顛覆性科學工具預測,入圍的許多技術已取得瞭實質性的進步。今年名列榜單的分彆是:1、完整版基因組,長讀長測序技術為科學傢深入解讀基因組信息提供瞭新方法;2、蛋白質結構解析,人工智能的推算和低溫電子顯微鏡等技術拓展瞭人們對復雜蛋白結構的認識;3、量子模擬,為量子計算機在經濟學、物流和數字加密等領域的更廣泛應用鋪平瞭.......
給大腦繪製“高清圖譜” 中國科學傢新研究有助啓發新一代人工智能
小鼠前額葉195個神經元的全腦投射 中科院腦智卓越中心 供圖 中新網上海4月1日電 (記者 鄭瑩瑩)“人類的大腦,有1.5公斤的軟組織,裏麵有非常復雜的神經聯接網絡,我們對大腦的理解還處在非常初級的階段。”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學術主任蒲慕明在受訪時說。 繪製高分辨率的大腦聯接圖譜,有助於闡明大腦工作原理,是世界各國打造全球腦科學中心的重要基礎。3月31日23時,《自然-神經科學》期刊以封麵文章的形式在綫發錶瞭中國科學傢的一篇研究論文,這項研究在大腦圖譜繪製上取得新成果,主.......
平菇也能穿花衣?科學傢揭示菌蓋顔色調控機製
光明網訊(記者 宋雅娟 張蕃)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食用菌遺傳育種與栽培團隊聯閤荷蘭瓦赫寜根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共同開展平菇菌蓋顔色形成機製研究,解析瞭菌蓋顔色成份,並揭示瞭菌蓋顔色遺傳調控機製。相關研究成果發錶在《食品化學(Food Chemistry)》上。 據高巍副研究員介紹,食品顔色是影響消費者購買行為的重要因素,菌蓋顔色成為平菇的重要商品性狀。解析平菇菌蓋的色素成份和明晰其遺傳調控機製成為研究熱點。該團隊以深褐色的白黃側耳、黃色的榆黃蘑和紅色的桃紅平菇等為材.......
太奇妙瞭,美國宇航局毅力號發現,火星上的音速比地球音速慢
美國宇航局毅力號火星探測器發現,聲音在火星的傳播速度比在地球上慢得多,而且其行為方式齣人意料,換句話說,聲波在火星大氣中的傳播速度比在地球上慢。這是有道理的,因為音速取決於聲波穿過的材料的密度(此外,還取決於包括溫度在內的一些其他變量)。在68華氏度(20攝氏度)的地球大氣層中,聲音的傳播速度為每秒340米左右,但是美國宇航局科學傢錶示,火星的大氣層比地球薄100多倍,所以聲音在其中傳播的速度要慢得多,僅為每秒787英尺(240米/秒)。 其實美國宇航局的毅力號火星探測器在2021年2月登陸火.......
英國閤成新抗生素,可對抗耐藥超級細菌,或每年拯救數百萬人
英國科學傢閤成瞭一種“改變遊戲規則”的抗生素,可以拯救全世界每年因超級細菌感染而有性命危險的數百萬人。據悉,“超級細菌”是指由於藥物被過度開具或錯誤使用而對抗生素産生抗藥性的細菌。 據報道,英國利物浦大學領導的研究已經開發齣閤成版本的化閤物特奧巴肽(teixobactin),研究小組錶示,未來的病人可能隻需每天服用一劑特奧巴肽就能治療威脅生命的耐藥性超級細菌感染。 據估計每年有近700萬例患者因超級細菌感染而死亡。 特奧巴肽最初是在2015年從美國緬因州的一片田地中提取齣來後被發現的,是幾.......
中國國內規模最大古DNA研究揭示五韆年來新疆人群演化曆史
新疆塔什庫爾乾縣高海拔吉爾贊喀勒墓地俯瞰圖(閆旭光供圖) 4月1日,Science雜誌在綫發錶中國科學傢針對新疆地區古代人群開展的大規模、係統性古基因組研究。該研究被選為Science亮點論文,也是迄今為止中國境內最大規模的古基因組研究。 該研究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以下稱“古脊椎所”)付巧妹研究員團隊,和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國傢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閤作進行。 通過閤作,付.......
美航天局:感謝俄方將美國宇航員安全送迴地球
美國宇航員馬剋・範德・海 海外網4月1日電當地時間3月30日,美國宇航員馬剋・範德・海與兩名俄羅斯宇航員乘坐俄羅斯“聯盟”飛船如期返迴地球。3月31日,美國國傢航空航天局(NASA)對俄方將馬剋・範德・海安全帶迴地球錶示感謝。 據今日俄羅斯網站3月31日報道,在當天的新聞發布會上,美國航天局人類探索和操作任務理事會副主任呂德斯將俄羅斯和美國的太空團隊形容為是一個整體,稱“感謝我們的俄羅斯航天局夥伴,馬剋・範德・海被安全帶迴瞭傢。”據悉,馬剋・範德・海在國際空間站連續停留355天,成為在國際.......
四川眉山、內江疑似神秘巨響,門窗劇烈抖動!原因可能會有哪些?
4月1日中午,四川內江、眉山等地齣現疑似不明原因的巨響,眉山市仁壽縣一居民傢中的監控就拍下瞭這驚險的一幕。 根據監控視頻,聽到遠處傳來兩聲巨響後,不少居民撒腿往外跑,伴隨著巨大的聲響,就連門窗都發生瞭劇烈的抖動,有市民傢的窗戶甚至也被震裂,說明産生的震動真的不小,仿佛“劈裏啪”那種“炸山”的聲音,周邊相鄰的內江資中、威遠等地的網友也錶示聽到瞭這樣的巨響。 除瞭視頻監控外,不少網友也說齣瞭當時驚人的一幕。一位來自內江的網友稱,他當時正在進行復試剛答到第二道題的時候突然聽到巨響,他完全被嚇得沒.......
土星火星近日將“擦肩而過” 44年來相距最近
4月5日,火星會閤土星示意圖 李德生 繪製 攝 中新網廣州4月1日電 (郭軍 李建基)據廣州市五羊天象館1日透露:今年4月5日,將齣現火星會閤土星的天象奇觀,奇在二者相距很近,“擦肩而過”的距離之短,為44年來之冠。如果天色晴朗,不僅中國各地可看到,而且幾乎世界各地(北極地區除外)都可看到。 天文專傢介紹稱,近日,火星和土星都位於摩羯座,火星由西嚮東追趕著土星。4月4日,火星將齣現在土星的西南麵,兩者相距0.9度;4月5日6時,火星將追上土星,二者位於同一條經綫上,兩者相距0.3度。但這還.......
美歐科學傢發現地球核心有很多氦-3,每年氦-3會從核心泄露齣來
一項新的模擬研究錶明,大爆炸後不久産生的一種極為罕見的氦正在從地球核心泄漏齣來。宇宙中絕大多數這種氣體叫做氦-3,是原始的,是在大約138億年前大爆炸發生後不久産生的。其中一些氦-3可能會與太陽星雲中的其他氣體和塵埃粒子結閤在一起――這是一團巨大的、鏇轉的、不斷坍塌的雲,被認為導緻瞭太陽係的誕生。 美國和歐洲科學傢解釋說,地核含有大量氦-3的發現進一步證明瞭地球是在一個欣欣嚮榮的太陽星雲內部形成的,而不是在其外圍形成的。“可以這麼說,氦-3是大自然的奇跡,也是地球曆史的一個綫索,在地球的內部仍.......
哈勃望遠鏡發現最古老恒星,距今129億年比太陽亮幾百萬倍
據最新一期《自然》刊發的論文,美國宇航局的哈勃太空望遠鏡探測到一顆可以追溯到129億年前的巨大恒星,這是天文學傢所見過的最古老恒星。據悉,這顆恒星的光是在宇宙9億年時産生的,亮度是太陽的幾百萬倍。 據報道,這個新發現的恒星被命名為Earendel,即古英語中的“晨星”,它比以前最古老的恒星的記錄高齣近40億年。基於哈勃太空望遠鏡收集的數據,這一觀測結果是時間上的一個巨大飛躍。 在古老恒星Earendel與地球之間,有一個星係團,扭麯瞭空間結構,以“引力透鏡”的方式放大瞭Earendel的光.......
突破人類身體極限,美國宇航局宇航員在太空工作瞭355天後成功返迴地球
美國國傢航空航天局宇航員馬剋迫不及待地想見到他的妻子,他在完成瞭創紀錄的355天太空任務後已經成功返迴地球。3月30日,馬剋與他的俄羅斯同事安東・什卡普列羅夫和彼得・杜布羅夫一起安全地返迴瞭地球,在打破紀錄的355天太空飛行後,馬剋最終將再次見到他的妻子和傢人,在離開國際空間站之前,他分享瞭自己的心情。 3月29日,他在國際空間站的一段視頻中說,“我非常希望迴到地球上,看到我的傢人和我的妻子在一起,在那裏……我從去年1月起就沒有在她身邊瞭。”但這位太空旅行者也承認返迴地球是苦樂參半,因為這標誌.......
曆時22年,超2億個缺失的人類基因組首次破譯|鈦媒體科普
研究完整人類基因組的DNA堿基,以字母A、T、C和G為代錶(來源:NHGRI) 曆時22年,研究人員終於從頭到尾破譯瞭完整的人類基因組序列。 鈦媒體App 4月1日消息,據科技日報,全球頂級期刊《Science》(科學)雜誌今天淩晨連發6篇論文報告,公布瞭人類基因組測序的最新進展:國傢人類基因組研究中心(NHGRI)組成的端粒到端粒 (T2T) 聯盟科學團隊,通過新的技術研究齣全球第一個完整的、無間隙的人類基因組序列,首次揭示瞭高度相同的節段重復基因組區域及其在人類基因組中的變異。 這是對.......
新華全媒+丨難說再見!天舟二號為何要受控離軌?
來源:新華網 3月31日晚間,天舟二號貨運飛船按照既定任務計劃,實施受控離軌,再入大氣層,順利迴到地球懷抱。天舟二號為何要受控離軌?背後有何意義? 3月31日,在北京航天飛行控製中心拍攝的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受控再入大氣層任務模擬圖像。這是天舟二號貨運飛船俯仰角調整。(新華社記者郭中正 攝) 按國際慣例對完成任務後的在軌航天器實施離軌操作,是中國履行航天大國責任的必然選擇。 “對在軌航天器來說,一旦撞上10厘米以上的空間碎片,就是滅頂之災。”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天舟二號貨運飛船總體主任設計師楊.......
給大腦繪製“高清圖譜” 中國科學傢新研究有助啓發新一代人工智能
小鼠前額葉195個神經元的全腦投射 中科院腦智卓越中心 供圖 中新網上海4月1日電 (記者 鄭瑩瑩)“人類的大腦,有1.5公斤的軟組織,裏麵有非常復雜的神經聯接網絡,我們對大腦的理解還處在非常初級的階段。”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學術主任蒲慕明在受訪時說。 繪製高分辨率的大腦聯接圖譜,有助於闡明大腦工作原理,是世界各國打造全球腦科學中心的重要基礎。3月31日23時,《自然-神經科學》期刊以封麵文章的形式在綫發錶瞭中國科學傢的一篇研究論文,這項研究在大腦圖譜繪製上取得新成果,主.......
研究發現UV LED可在30秒內有效消滅新冠與艾滋病毒
3月30日,外媒報道,多倫多大學士嘉堡分校的研究團隊發現,UV LED燈可在30秒內消滅新冠病毒與艾滋病毒。 用UV LED燈消除病毒傳染 UV LED燈是通過紫外綫輻射作用來消滅病毒,而研究團隊在實驗初期通過UV LED燈照射對此類輻射具有抗性的細菌孢子。 這項研究的資深專傢Christina Guzzo解釋到,若UV LED燈消滅瞭對輻射具有抗性的細菌孢子,那麼可以閤理地說明UV LED燈可消滅在環境中常見的大多數病毒。 外綫照射下,僅 20 秒內,這些抗輻射細菌孢子的生長量就下降瞭99%.......
三峽老大它老二!白鶴灘所有機組就位,即將成為全球第二大水電站
近些年我國在水電建設事業上喜訊連連,嚮傢壩、溪洛渡、龍灘、糯紮渡、小灣、烏東德、兩河口等大型水電站相繼投用,其中不乏溪洛渡、烏東德這樣的世界級水電站,就在今年的3月31日,我國第二大水電站,同時也是世界第二大水電站――白鶴灘水電站的最後一颱發電機組吊裝完成,標誌著這座裝機容量高達1600萬韆瓦的巨型水電站所有發電機都基本就位,下一步將開啓16颱發電機組全部並網發電的時刻。 白鶴灘水電站位於四川省涼山州寜南縣和雲南省昭通市巧傢縣境內的長江乾流上,功能以發電為主,兼有防洪、攔沙、改善下遊航運條.......
想住在火星上嗎?火星城市長什麼樣?2054年開始建設火星城市?
如何在火星上建設城市? 歡迎來到有史以來最先進的城市。 一座火星城市的俯瞰圖。圖源:ABIBOO/SONet 幾個世紀以前,當艾薩剋・牛頓談及他的眾多發現,他說如果他能看得更遠,那隻是因為“站在瞭巨人的肩膀上”。21世紀,當各個大國和航天公司正在竭盡一切的技術、試圖在火星上建立第一批人類城市時,或許很快就要産生和牛頓同樣的感受。 這意味著科學傢仍需在許多不成熟的前沿領域進行開拓。“有一些關鍵的技術我們依舊沒有解決,隧道――就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我們必須找到正確的解決方法。” ABIBOO建.......
天舟二號光榮退休,它作齣瞭哪些貢獻?
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已於北京時間3月31日18時40分受控再入大氣層。飛船絕大部分器件被燒蝕銷毀,少量殘骸落入南太平洋預定安全海域。 戳視頻,瞭解天舟二號在軌十個月不平凡的太空之旅! 天舟二號是中國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發射的首艘貨運飛船,於2021年5月29日發射入軌,這也是我國空間站貨物運輸係統的第一次應用性飛行,為空間站送去6.8噸補給物資。在軌運行期間,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先後與天和核心艙進行瞭4次交會對接,按計劃完成瞭飛船繞飛、機械臂轉位艙段驗證、手控遙操作交會對接等多項拓展應用試驗。與空.......
探索“大腦森林”奧秘,上海科研團隊建立小鼠神經聯接數據庫
大腦結構的神秘宛若寶藏,吸引著前沿科學傢的探索。 “全腦介觀神經聯接圖譜”大科學計劃於2020年啓動,該計劃由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學術主任蒲慕明和中國科學院院士、海南大學校長駱清銘共同推動發起,將繪製具有單細胞分辨率的全腦神經聯接圖譜,力爭在2025年完成小鼠,2035年完成獼猴的全腦介觀神經聯接圖譜繪製。 2022年3月31日北京時間11點,《Nature Neuroscience》期刊以封麵文章的形式在綫發錶瞭題為《小鼠前額葉單神經元投射圖譜》的研究論文,.......
送彆天舟二號!返迴地球前神十三乘組還要完成這些事……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已於北京時間3月31日18時40分受控再入大氣層。 飛船絕大部分器件被燒蝕銷毀,少量殘骸落入南太平洋預定安全海域。 天舟二號是中國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發射的首艘貨運飛船,於2021年5月29日發射入軌,這也是我國空間站貨物運輸係統的第一次應用性飛行,為空間站送去6.8噸補給物資。 在軌運行期間,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先後與天和核心艙進行瞭4次交會對接,按計劃完成瞭飛船繞飛、機械臂轉位艙段驗證、手控遙操作交會對接等多項拓展應用試驗。 與空間站分離後,.......
史上最難判斷題,你能猜對算我輸!
愚人節企劃迴歸:又到瞭玩看圖猜真假的季節啦! 以下每道題都會齣現一張圖片,以及對應圖片的一小段文字介紹。猜猜看,這些對圖片的描述是真的還是假的? 例行警告 以下部分段落是一本正經的鬍說八道 看答案之前,不要輕信任何一句話!! 準備好瞭嗎?答題時間現在開始~ 是真是假? 這種微小的分支狀藻類是目前發現最古老的綠色植物化石,它生活在大約10億年前的海底。 點擊看答案 是真是假? 有人在北卡羅來納的海岸邊釣起瞭一條長著“人牙”的魚――天生如此,絕非PS。 點擊看答案 是真是假? 這是.......
清明將至,緬懷一年來逝去的27位院士
◎ 科技日報記者 陸成寬 去年清明至今,中科院和工程院的已故院士名單上,又添瞭27個名字。他們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瞭我國的科技事業,或解決重大原創的科學問題,或勇闖創新“無人區”,或突破製約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麵對他們的離去,我們以文字遙寄哀思。 2021年5月22日,是讓億萬中國人無比悲痛的一天。 這一天,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長沙與世長辭;中國科學院院士吳孟超因病醫治無效,在上海逝世。 一天之內痛失兩位院士,人們的哀思如潮水般奔湧。 齣生於1930年的袁隆平,從小跟著傢.......
最完整的人類基因組序列,今天淩晨公布瞭!
今天淩晨,《科學》雜誌一連上綫瞭6篇論文,第一次公布瞭人類基因組的完整序列。這項跨越3年的研究成果,填補瞭20年前測序結果留下的空白,是人類基因組研究的一個重大裏程碑。 這次的完整測序和分析,是114位科學傢共同完成的。這些科學傢來自不同國傢的33個科研機構,他們也被稱為“端粒到端粒聯盟”(Telemere-to-Telomere Consortium, T2T)。 填補8%的空白 對人類基因組的研究,已經有50多年的曆史。其中最有名的研究項目,是1990年啓動的“人類基因組計劃”。2003年.......
一綫探訪|四大關鍵步驟完成檢測!半島記者揭秘新冠病毒基因測序實驗室
半島全媒體記者 齊娟 青島市曾公布青島病例病毒基因組序列,並公布瞭青島的疫情全基因測序結果與我國本土和入境人員病例基因庫比對情況。通報中這些專業結論是如何得到的?新冠病毒的全基因組測序工作又是如何開展的?2022年3月30日,半島記者跟隨青島市疾病預防控製中心應急檢測組,瞭解新冠病毒全基因組測序的方方麵麵。 全基因測序確定病毒的基因型彆 來到青島市疾病預防控製中心的微生物檢驗科,長長的走廊兩邊都是不同功能的實驗室。根據工作劃分,實驗室配備瞭核酸提取儀、核酸定量儀、熒光定量 PCR 儀、普通.......
背好機械製圖口訣,想學不會都難!
為瞭使機械製圖的愛好者快速撐握機械製圖的理論方法,本文收集瞭一些快速撐握機械製圖方法的口訣,一共7大類,可以很好的鞏固基礎―― 1、三視圖的位置關係的口訣: 正麵畫齣主視圖,俯視圖就畫在它下邊。 右邊畫著左視圖,三個視圖位置不能變。 2、三視圖的投影關係的口訣: 主視俯視長對正,主視左視高平齊; 俯視左視寬相等,三個視圖相聯係。 平麵平行投影麵,整個投影原形現; 平麵垂直投影麵,投影結果變成綫; 平麵傾斜投影麵,形狀大小有改變。 3、視圖的綫框與物體錶麵的關係口訣: 物體錶麵圖上見,每個綫框都.......
英國發現奧密剋戎新毒株XE,傳播速度比BA.2還快約10%
據英國太陽報近日報道,英國衛生安全局(UKHSA)證實,目前已監測到一種新的新冠病毒突變株,名為XE,這是兩種奧密剋戎子毒株的重組變體。目前已在英國境內發現瞭637例這種病例。 重組變體即兩種菌株混閤形成一個新版本,是奧密剋戎BA.1和奧密剋戎BA.2的重組體。從截至3月16日的最新數據來看,XE的增長率/傳播速度比BA.2高9.8%。 目前科學傢沒有足夠的證據錶明,該重組變體是如何演變的以及它具體的傳播能力。 “XE這種特殊的重組變體已經顯示齣變化的增長率,但我們還不能確定它是否具有真正的增.......
280億光年!哈勃發現迄今為止最遙遠的恒星!
值得信賴的哈勃又一次震撼瞭我們,它最近發現瞭一顆有史以來最遙遠的恒星,這個古老的天體位於太空深處,以至於它的光需要129億年纔能到達地球,它是在宇宙隻有當前年齡的7%時誕生的,考慮到宇宙的不斷膨脹,預測它目前漂浮在約280 億光年之外,其質量可能比我們的太陽大500倍。 天文學傢將其昵稱為“Earendel”,在古英語中譯為“晨星” 這顆恒星的正式名稱是WHL0137-LS,在引力透鏡效應下,恒星被放大瞭數萬倍,纔得以讓哈勃發現瞭它。 引力透鏡效應示意圖 當我們凝視宇宙時,我們也是在迴.......
你對太陽瞭解多少呢?太陽內核又是怎樣的?一起來探索吧!
太陽的內核是什麼樣子的呢?這個問題太問得太好瞭。我們需要去冒險纔能迴答! 簡介:這是篇趣味科普,以太空旅行的視角解讀太陽內核和結構。 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一起探索太陽核心 太陽的內核是什麼樣子的呢? 我們將要 段到太陽中心的旅程。乘著宇宙飛船到達距離地球148億公裏的太陽錶層,開始我們的旅程。太陽錶層很熱,這裏的溫度大約有5700攝氏度,並且太陽光特彆亮,令人目眩。當我們靠近看時,錶層齣現瞭氣泡,就像沸騰的水。有些氣泡看起來比其他的更暗,因為它們比其他的氣泡稍微要冷,但是太陽錶麵的任何.......
神舟13號航天員即將凱鏇,飛船著地後,為何要等近40分鍾纔齣艙?
曾是空間站一部分的天舟2號已受控墜毀,空間站上的神舟13號航天員即將凱鏇,神天舟4號、神舟14號和神舟15號蓄勢待發,兩批航天員都已經選齣來瞭,中國空間站很快就要迎來中國航天史上最輝煌的時期。 現在,神舟13號航天員正在加強鍛煉身體,“太空跑步機”,“太空單車”等多種體育器材都用上瞭,鍛煉時間也由之前的2個小時增加到現在的3個多小時,甚至有可能是4個小時,這都是為瞭更好地去適應返迴後的重力環境。 飛船著地後,搜救人員和拍攝人員將會以最快時間趕到著陸點,很多人都希望第一時間能看到凱鏇.......
人類基因組最後一塊拼圖完成!Science罕見6篇連發
夢晨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眾號 QbitAI 人類基因組測序迎來新的裏程碑! 首個完整無間隙人類基因組測序,由近百位科學傢閤作完成,填補上最後8%的空缺。 最新一期Science罕見地以特刊形式連發6篇論文,另外兩篇介紹研究方法的論文同日登上Nature Method。 作者之一、華盛頓大學教授Evan Eichler稱: 我們在生命天書中讀到瞭前所未有的新章節。 迴看2003年,人類基因組計劃(Human Genome Project)首次完成92%的人類基因測序,創造瞭曆史。 .......
為什麼天體都是球形的?
抬頭望天我們就可以看到星星,那你們有沒有好奇過,為什麼天體大多都是球形? 一是,球形對應著液滴錶麵勢能最小的狀態,而勢能最小時,係統最穩定。這被稱為“最小勢能原理”:對任何一個係統,如果它的勢能沒有達到“最小”,它總要設法變化到其相對最小的勢能位置。 電磁力和引力塑造瞭物體的形狀。在宏觀尺度中,主要作用力是電磁力。物體受到的重力,則是來自於地球的引力。一般情況下,電磁力要比引力強得多。以一個邊長為10厘米的正方體石塊(密度取為2.5剋/立方厘米,總質量為2.5韆剋)為例,石塊內部的分子通過.......
600萬年前貓頭鷹竟然不是“夜貓子”!
600萬年前青藏高原的貓頭鷹不是“夜貓子” 貓頭鷹是一類非常有特色的鳥類,它們不僅擁有像貓一樣的圓臉,而且還有一雙錚亮的大眼睛。除瞭獨特的外形,貓頭鷹還喜歡在夜晚齣來覓食,是名副其實的“夜貓子”。最近,古生物學傢在青藏高原上發現瞭一種史前貓頭鷹,它竟然是在白天活動的。 中國甘肅省的臨夏盆地位於青藏高原的邊緣,有著豐富的古生物化石資源。古生物學傢已經在臨夏盆地中發現瞭大量古獸的化石,相對而言,鳥類的化石卻並不多。 圖注:臨夏盆地,圖片來自網絡 就在幾年前,古生物學傢在臨夏盆地中發現瞭一具.......
天舟二號受控再入大氣層 在軌期間它都乾瞭啥?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已於北京時間3月31日傍晚18時40分受控再入大氣層。 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受控再入大氣層任務完成 再入大氣層的過程中,飛船絕大部分器件被燒蝕銷毀,少量殘骸落入南太平洋預定安全海域。今年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立項實施30周年,也是空間站建造之年。目前,工程全綫正全力開展神舟十三號返迴和空間站建造階段飛行任務各項準備。 就在4天之前,也就是北京時間的3月27日15時59分,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完成瞭空間站組閤體階段的全部既定任務,順利撤離中國空間站。 隨著天舟二.......
子非魚焉知魚能不能做加減法?國際最新研究發現算術好的兩種魚
斑馬擬麗魚實驗裝置:1)起始盒2)實驗區3)閘門4)決定區5)展示圖形6)喂食管7)投影儀(論文作者 施普林格・自然 供圖 中新網北京4月1日電 (記者 孫自法)“子非魚焉知魚之樂”是中國古人提齣的哲學命題,子非魚焉知魚能不能做加減法?這是當代科學傢研究解決的一個科學問題。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開放獲取學術期刊《科學報告》最新發錶一篇動物行為研究論文稱,斑馬擬麗魚(慈鯛魚的一種)和��魚能做加減法,可完成數字1到5以內加減1位的計算。這項研究結果錶明,魚的算術能力和其他脊椎動物及無脊椎動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