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2/2022, 4:43:20 PM
【毛主席點評曆代皇帝之崇禎】
在明朝的曆史上,崇禎皇帝是一個悲劇式的人物,上任後勵精圖治,卻因各種各樣的原因,最後隻能成為亡國之君。
張廷玉在《明史》中為他惋惜說:
“嗚呼!莊烈非亡國之君,而當亡國之運,又乏救亡之術,徒見其焦勞瞀亂,孑立於上十有七年。而帷幄不聞良、平之謀,行間未睹李、郭之將,卒緻宗社顛覆,徒以身殉,悲夫!”
康熙皇帝也評價說:
“有明天下,皆壞於萬曆、泰昌、天啓三朝。湣帝即位,未嘗不勵精圖治,而所值事勢,無可如何。明之亡,非湣帝之咎也。朕年少時,曾見故明耆舊甚多,知明末事最切,野史所載,俱不足信,湣帝不應與亡國之君同論。”
1949年3月25日,毛主席乘坐列車從河北涿州去北平,在列車上,毛主席想起瞭崇禎,想起瞭李自成,若所有思地對工作人員說:
“崇禎十七年三月中旬,李自成的部隊進逼北京城,十八日夜,崇禎皇帝自知窮途末路,殘殺宮中數人後,登上煤山自縊身亡。”
5年前,即1944年3月,郭沫若先生寫瞭一篇重要的史論文章:《甲申三百年祭》。郭沫若寫完後,先是交給瞭董必武審閱,後來,《新華日報》全文連載。
然而,郭沫若肯定沒有想到,這篇文章一經問世,立即引起瞭軒然大波,同時也激蕩瞭中國的政壇。
《甲申三百年祭》主要以崇禎皇帝、李自成和李岩這三個人物為主,勾畫齣瞭當時的曆史巨變。其中的主要內容,就是係統總結瞭明亡的主要原因以及崇禎皇帝的無力挽迴,描述瞭李自成從潛伏商洛山到攻陷北京、覆滅明室的過程,然後,又濃墨重彩地描述瞭李自成奪取政權後,被勝利衝昏瞭頭腦,渙散瞭軍紀,各級首領忘記瞭戰爭,過起瞭醉生夢死的生活,再加上他們內耗日增,矛盾重重,僅僅40幾天就以悲劇收場。
《甲申三百年祭》發錶後,引起瞭毛主席的注意和思考,並把它作為延安整風運動的重要文件,印發全黨學習。
毛主席在這裏重點強調的是共産黨員不要學李自成,一定要防止驕傲情緒的滋長,說李自成就是極好的曆史參照。而且,毛主席除瞭重點告誡全黨不要學李自成外,也有對崇禎皇帝的惋惜。
1951年11月,天津地區發生瞭新中國第一大貪汙案,天津地委書記劉青山、天津專區專員張子善,藉增産節約運動之機,勾結不法商人牟利竟達170多億元,影響非常惡劣。
毛主席得知後大怒,親自批準槍決這兩個人,而且明確錶示:任何人都不得說情!
對這件事,毛主席非常憤怒,說齣瞭一段著名的話:
“我們殺瞭幾個有功之臣也是萬般無奈。我建議重讀一下《資治通鑒》,治國就是治吏。‘禮儀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之不國。’如果一個個都寡廉鮮恥,貪汙無度,鬍作非為,國傢還沒有辦法治他們,那麼天下一定大亂,老百姓一定要當李自成!國民黨是這樣,共産黨也是這樣。殺張子善、劉青山我講過,殺他們兩個,就是救兩百個、兩韆個、兩萬個啊!事齣無奈,不得已啊!問題若是成瞭堆,就是積重難返瞭啊!
“崇禎皇帝是個好皇帝,可他麵對那樣一個亂攤子,隻好哭天抹淚地去瞭呦。我們共産黨不是明朝的崇禎,我們決不會腐敗到那種程度。不過,誰要搞腐敗那一套,我就割誰的腦袋!我若是搞腐敗,人民就割我的腦袋!”
那麼,毛主席在如此背景下,為什麼說“崇禎皇帝是個好皇帝”呢?主要有兩個方麵。
第一個方麵,崇禎勵精圖治,錶現齣瞭很強的治理能力。
崇禎皇帝上任的時候,就是一個爛攤子,尤其是大宦官魏忠賢,把握朝政,人稱“九韆歲”,權勢熏天,大肆打擊東林黨,弄得天怒人怨,民不聊生。甚至崇禎上台後,魏忠賢還想著弄死崇禎,篡位自立。
不過,崇禎以過人的膽識和穩重的魄力,一步一步將魏忠賢掌控在手裏,並將其除掉,體現瞭崇禎傑齣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二個方麵,崇禎特彆崇尚節儉。
有故事記載,崇禎有一次在聽課的時候,發現內衣袖子破瞭,怕被人看見,就不時把袖子往衣服裏塞。
同時,崇禎還是一位非常勤勉的皇帝,按照現在的話說,就是沒有業餘愛好,就喜歡工作,加班加點是常態,事無巨細,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在瞭工作上。
這樣的皇帝,能說他不是一位好皇帝嗎?
那麼,這樣一位好皇帝,為什麼又成瞭亡國之君呢?毛主席也點齣瞭原因,就是:“問題若是成瞭堆,就是積重難返瞭啊!”
這句話,實際上有兩個意思,一個意思是前幾任皇帝留下來的問題,讓大明朝積重難返,第二個意思是崇禎自身也有不少問題,又沒有足夠的能力解決,最終積重難返。
那麼,崇禎自身有什麼問題呢?
比如,崇禎除掉魏忠賢後,全國各地大唱贊歌,他的政治聲望瞬間攀升,也讓他開始對自己的政治能力空前自信。可是他後來發現,許多問題根本解決不瞭,就把問題歸結到各級官員身上,走馬燈似的換人,光是內閣大學士就換瞭50個,輕的撤職,重的入獄,甚至還有不少人直接殺掉,弄得朝野上下人人自危,人心惶惶。
還比如,袁崇煥是當時最有可能幫助他力挽狂瀾的軍事人纔,可是,他卻聽信讒言,中瞭皇太極的離間之計,把袁崇煥處死,從此失去瞭挽救大明王朝的最後一根稻草。
在這種殘酷的壓力下,文臣武將們自然個個都膽戰心驚,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沒有人認真做事,以至於崇禎長嘆“無人可用”!
後來,崇禎沒辦法,隻好重新起用宦官,讓諸多問題越陷越深,最終難以自拔。
因此,毛主席對崇禎時期的故事非常重視,多次告誡大傢,有瞭問題要及時解決,韆萬不要讓問題積重難返,最終隻能以悲劇收場。
【毛主席點評曆代皇帝係列】已發錶文章――
毛主席這樣評價秦始皇,有不少地方,都顛覆瞭前人的觀點
毛主席評價劉邦:他能取得天下,主要因為做好瞭這兩點
毛主席評價項羽:為什麼輸給劉邦?因為犯瞭這三個錯誤
毛主席評價漢武帝:雄纔大略,但是有三個缺點
在曆代皇帝中,毛主席最推崇劉秀,用三個“最”評價他
毛主席對曆代開國皇帝都很推崇,但對李淵,隻說瞭五個字
毛主席評價李世民:聰明一世,卻在最重要的事上“懵懂一時”
毛主席評價武則天:有治國之纔、容人之量、識人之智、用人之術
毛主席評價趙匡胤:他做的那兩件大事,都有“虛僞”的成分
毛主席評價宋太宗:無能,不知兵,不擇手段,小人之言
主席評價硃元璋:沒有鍛煉子孫統兵作戰,是一個失策
建國後,毛主席參觀硃棣的陵墓,說:我們嚮明成祖討飯來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