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鷲山四期教育雲端線上學佛課程,課程期間所舉辦「與法有約」課間活動,學員可提齣問題嚮法師請法。
靈鷲山三乘佛學院教學發展處主任寶祥法師開示:
麵對沒有學佛的傢人生病時,身體的問題可以交由醫師治療,而心理狀態我們要做第一件事情是:先釐清病人相信因果嗎?依照患者的喜好為齣發點,病人喜歡什麼或誰?害怕什麼或誰?忌諱什麼或誰?
佛法可以幫助的方法,從經濟的層麵考量,有三種方案:
1. 花錢不花時間:為病人點燈、為病人報名法會消災、超度牌位,以病人名義放生、印經、蓋廟、齋僧、佈施等等
2. 花錢花時間:不僅為病人報名法會、放生、供僧等等,並且親自參加活動。目的為瞭迴嚮給病人,為病人做功德。
3. 不花錢花時間:幫病人念經、持咒、抄經、拜佛、拜懺、朝山、做誌工、禪修等等功德迴嚮給病人,或者陪伴病人身邊關懷和聆聽。
眾多方法中,依照關懷者需求與病人需求來決定方案,若是病人相信因果,相信功德,在獲悉關懷者對自己的幫助而感到開心時,關懷者可以告訴對方,另一種方式則是自己做瞭並且自行迴嚮給患者即可,病人可以不知道。
我們可以運用自己所知所學來幫助,但心道法師提示重點 「佛弟子隻有發願和修行,纔能夠度自己與度他人的苦。」 上麵三項方案,皆以纍積福報為目的,佛弟子必須纍積福報,但唯有修行纔能擁有正念、覺照、空性智慧,有瞭這些纔能夠穩固慈悲,而不會進進退退。
▲心道法師說:佛弟子隻有發願和修行,纔能夠度自己與度他人的苦。
招生對象|18-40歲有誌學佛之男、女青年,具高中職以上學歷,男眾須役畢。
報名時間|即日起 至 6月30日止。
聯絡窗口|02-24991100分機 3524、3545 教務處
電子信箱|093bc@ljm.org.tw
線上報名|
https://reurl.cc/zA5N90
通訊報名|請下載 招生簡章,完成附件錶格並備妥資料
掛號寄至:(22841) 新北市貢寮區福連裏香蘭街 7-1 號 靈鷲山三乘佛學院 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