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4/2022, 3:39:06 PM
前言
在我們眼中,刀槍的威脅顯然要比盔甲的威脅大得多。畢竟一個是傷人的武器,一個是保護自己的防具。因此我們不會質疑一個擁有防護道具的人,但是見到手裏拿著刀具的人便會遠遠繞開。
然而在我國古代,佩刀並不會被認為是極端危險的事情,藏甲卻能招來死罪。這又是為什麼呢?
盔甲的作用
冷兵器時代,刀槍雖然鋒利,但是其穿透性與如今的熱武器相比,顯然要小得多。因此在古代,盔甲的防護作用便非常明顯。
這種作用在戰場上錶現得極為突齣,有沒有盔甲甚至能絕對一場戰爭的勝敗。在戰場之上,擁有盔甲的戰士,麵對刀槍的襲擊,能夠抵擋大部分傷害,護好重要部位之後,要想輕易將其擊倒便要難得多。
春鞦時期,吳王夫差滅勾踐所在的越國,便有約三韆多個披甲的士兵作為主力存在,也正是這批主力軍隊奠定瞭他的霸主地位。
唐朝時期,唐朝時期,李世民的玄甲軍威震四方,甚至在虎牢關之戰中麵對竇建德的十萬大軍活捉瞭竇建德,而他的玄甲軍人數滿員都纔3500人。
擁有盔甲的部隊,顯然不僅能有效降低軍隊的損失,甚至擁有以一當韆的實力。
而用鐵騎踏入關中的女真族也是如此。努爾哈赤起兵造反的時候,憑著手裏的十三副盔甲一步步將自己的實力壯大起來,最終奠定瞭自己的滿清霸業。
雖然盔甲隻有防護的作用,但是僅憑防得住這一點便能讓敵方多費許多心思。
而假使一個普通民眾擁有盔甲,那麼當他犯事之後,要想抓捕他便需要耗費更多的人力物力。不過,一個普通民眾要想擁有盔甲也有一定的難度。
得之不易的盔甲
盔甲的作用很大,但它也是極其昂貴的物品,製造一副盔甲,所耗費的財力甚至比一個普通傢庭一年的收入還多。
先秦時期是皮革為主,但是單這皮革所製的盔甲,便需要耗費很多的工序。盔甲所用的皮,要從動物身上剝下來,之後要對動物的皮進行處理,好瞭之後再進行縫製。一副披甲做好之後,還得細心保養,以備戰時隻需。
一副皮甲的工序便如此之多,也就可以明白為什麼夫差隻有三韆皮甲軍就能滅瞭越國瞭。
等到冶煉技術發達之後,鐵質盔甲逐漸齣現。與皮甲相比,也就更為珍貴。首先不同於皮甲的是,鐵甲之上是有葉片的。皮製還能用工具進行剪割,而鐵製的甲片卻隻能有專門的匠工將其一個個打造齣來,然後打磨好瞭之後人工穿孔將其縫製在一起。
雖然它的防禦功能更好,但是他的造價以及所需的人力也就更多。正是如此,擁有的盔甲越多,其所代錶的戰力也就越強,因此李世民的玄甲軍人數雖然極少,但是在當時已經耗費瞭無數的財力。與竇建德沒有盔甲的士兵比起來,自然也就不在一個檔次。
自古以來,盔甲作為一種珍貴的防具,都是極為稀少的存在。
藏甲為什麼是死罪?
在古代,士兵的來源很復雜,但除瞭北魏時期到唐朝的府兵製之外,其他士兵都是戰時由政府提供兵器和防具,打完瞭之後又解甲歸田。
在這種徵兵製度之下,普通民眾參軍便隻是帶著乾糧和自己這個人去就行,在作戰完畢之後,遺失瞭兵器和盔甲都會被懲罰,從戰場之上藏甲就更無可能瞭。
另外,盔甲本身的造價便十分昂貴,尋常傢庭根本無力承擔這麼大一筆的財力支齣,更何況造完之後還得保養。自己的生活都成問題,造甲藏甲更是不可能。
因此最有可能造甲藏甲的便是一些不法之徒。他們承擔著巨大的財力支齣造齣盔甲,其用途自然要能讓他們有所迴報,這其中又有哪些心思自然不言而喻。
作為一個普通民眾,在生活之中根本就用不著盔甲,自然也就不會買盔甲,更不會藏盔甲。傢裏有刀劍還可以解釋為自衛或者收藏,而當被搜到傢中有盔甲的時候,便會被認為蓄意謀反或者與謀反的人相勾結,一經查證,自然是死罪。
不過也是有例外的,就是上麵所提到的府兵製。建立在均田製之上的府兵製,便是民眾自己的齣武器和防具,閑時齣徵,農忙耕種。但總體來說,府兵製存在的時間比較短,這種特例自然也就少瞭。
尾聲
與現代認知不同,在冷兵器時代,防禦力顯然要比殺傷力重要的多。畢竟刀槍的傷害有限,而盔甲的防禦力卻能隨著社會的發展與工藝的進步越發完善,甚至讓一般的刀劍無法傷人。
具有如此高防的裝備,所耗費的財力也不在少數,因此對於國傢而言,它還是非常珍貴的東西。也正是如此,珍貴的作戰防具藏在普通人的傢中纔會顯得可疑,那時的它不僅是防具,更是對統治者的一種威脅。所以藏甲,纔會令統治者如此忌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