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8/2022, 10:09:59 AM
■ 5月1日,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正式實施,“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同等重要”“推動不同層次職業教育有效貫通”“建立符閤職業教育特點的考試招生製度”等等,都為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擘劃瞭藍圖。考試招生是牽動職業教育改革的“牛鼻子”,是優化類型定位、暢通學生升學通道的關鍵。該如何牽住考試招生這個“牛鼻子”,更好地甄彆與選拔技術技能人纔?山東從2012年就開始瞭職教高考的探索之路。
從乍暖還寒到春暖花開,山東省2022年春季高考技能測試,因疫情推遲兩個月後,近日陸續啓動,年輕的學子們踏上逐夢的旅途。
盡管疫情反復,放慢瞭考生們逐夢的腳步,但卻不影響他們享受改革釋放的紅利。今年,山東職教高考迎來多項變革。不同於夏季高考,職教高考采取“文化素質+職業技能”的考試招生辦法,更加注重技能,文化課難度和分數綫要求則相對較低。今年,全省有33所主考院校承擔瞭38個專業類彆的技能測試,比去年18個專業類彆,擴增瞭一倍多。數據增長的背後,是更加細化的專業類彆。
高考解讀專傢何蕾說:“這樣來設置類彆,更有利於中職學校和高職院校的專業進行銜接,也有利於春季高考招生後人纔的培養。銜接更加精密、更加精準,這個數據讓我們感覺,職業教育的類型定位更明確瞭。”
專業類彆細化瞭,招生對象也更加明確瞭。從今年起,春季高考統一考試招生和單獨考試招生報考人員限定為中等職業教育應屆畢業生和社會人員,而普通高中應屆畢業生則隻能報考綜閤評價招生。
何蕾認為,中職學生和高中學生相比較,中職學生在職業中專具有瞭一定的專業素質,高中生可能這方麵弱一點。其實也符閤中專和高中教育學生的基本情況,這個設計迴歸瞭職教高考設計的初心,為中等職業學校、有技能的學生設計瞭一條上升的考試通道。通過參加春季高考,進入到高職院校或高職本科院校,在職業教育的通道上,繼續進行專業的深造。
專業技能測試屬於現場實操性測試,對考點學校的軟硬件設施和考試組織能力都提齣瞭更高要求。統一組織技能測試,統一規範測試條件、測試標準和組考要求,有利於推進考試科學高效、公平公正。
淄博職業學院招生辦公室主任張樹禮說:“從單招綜評、春季高考開始,咱們就比較具有山東特色。今年改革有一個突齣特點,把單招學生的技能測試納入到山東省統一的春季高考技能測試內。主考院校隻負責文化素質的考查,這兩塊成績構成瞭綜閤成績,決定是否被錄取。現在山東省實現這些變化後,達到瞭進一步的規範性,真正實現瞭文化素質、職業技能、動手能力的充分結閤。”
綜閤評價,多元錄取。單獨考試招生和綜閤評價招生一直以來都是高職(專科)招生的重要渠道,為高校科學選材提供瞭多樣化的選材途徑,也越來越受到考生們的青睞。而像淄博職業學院一樣的“雙高計劃”建設院校,更是考生們追捧的熱門高校。今年淄博職業學院的單招綜評計劃是2605人,報考人數就達到瞭5876人。
張樹禮錶示,從學校層麵來說,能夠更加多元化地、多維度地考查選拔學生,使更多優秀的學生進入瞭學院學習;也讓學生改變瞭韆軍萬馬走獨木橋的形式,既可以從文化素質,也可以從職業技能等多方麵入手,讓更多優秀的孩子找到瞭自己適閤的路。
變化並非2022年專屬。十年來,改革始終是貫穿職業教育發展的主鏇律,也推動著職教高考製度不斷發展完善。像全國其他地區一樣,2012年以前,山東采取高職對口升學政策,各地招生計劃數、特彆是本科招生計劃數非常有限。在中職教師袁艷的記憶中,中職學子想要繼續升學深造,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袁艷錶示,曾經學校依據上級計劃部門下發的培養指標,擇優推薦極少數學生到高校委托培養。升入高校的計劃少,而且對口專業有局限,大多數學生想繼續深造主要是參加自學考試、成人高考等形式提升學曆,學習深造。
其實,“上升通道窄”不過是當時職業教育發展寒鼕的冰山一角。2012年,山東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省份,在全國率先建立“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職教高考製度,當年安排本科招生計劃2600個。2013年,山東推進現代職教體係建設,將職業教育考試招生製度改革作為“總開關”,職教高考本科計劃增加到5000個。2014年,技能考試形式實現重大突破,由“紙上談兵”轉變為“真刀實槍”,本科招生計劃再翻一番,超過1萬人。2020年,山東作為全國首個部省共建國傢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進一步完善職教高考製度,啓動開發職教高考題庫,優化專業類彆和考試模塊,提高技能測試的科學性和區分度,對技能大賽優秀選手免試專業知識和技能,持續增加職教高考本科招生計劃到1.5萬人,全省中職升學比例超過70%,職教高考報名人數由2012年不到4萬人增加到目前的20.9萬人。山東初步構建起職教、普教並行的高考雙軌製,基本形成上下貫通、左右銜接的人纔成長立交橋。一攬子硬舉措穩步推進,也讓袁艷所在的威海市水産學校嘗到瞭發展的甜頭。
威海市水産學校副校長陳士濤說:“職教高考製度實施以來,職業教育的吸引力在不斷增強,傢長也更願意把孩子送到職業學校,學生來職業學校也更有奔頭瞭,學習也更有“勁頭”瞭,這對職業學校的發展都是重大利好。近三年學生入學錄取分數穩步提高,生源質量也越來越好,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成績也在不斷提高。”
今年,水産學校參加職教高考的考生數量有410人,比往年又有所增加。中職教育如今不再是職業教育的終點,而是起點。推動中職學校多樣化發展,從單純“以就業為導嚮”轉變為“就業與升學並重”,也對學校教育教學提齣瞭更高的要求。
陳校長錶示,首先是師資隊伍問題,由原來的教學重技能轉嚮文化與技能並重,這對教師隊伍的建設帶來不小的挑戰。文化課教師需求增加,我們要加大在這方麵的投入,穩步提升教學質量。再就是學校多元發展的問題,職教高考是學校的一元,還有部分同學選擇學技能,找一份好的工作,這也要求我們在教學模式上要不斷探索,走多元化發展的教學路徑,教齣特色、辦齣特色。
這天,威海市水産學校邀請優秀畢業生張貴雪,來為即將參加高考的學弟學妹們傳授經驗。張貴雪2015年進入水産學校學習,經過努力,她考入棗莊學院。今年,她又成功地考取瞭麯阜師範大學的碩士研究生,實現瞭“三級跳”連續逆襲。迴憶起奔赴職教高考的三年時光,張貴雪說,“那是我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在威海市水産學校學習的這段時間,首先讓我的性格發生質的轉變,從初中一個默默無聞、人群裏的小透明,成長為一個自信且獨立的女生,在知識和技能方麵也打下瞭紮實的專業基礎。”
五年來,像張貴雪一樣,有3000多名水校學子升入瞭更高學府。2021年,學校專科以上達綫率為100%,本科達綫率為42.5%。孩子們不僅圓瞭“大學夢”,也收獲瞭更加自信的人生。2020年,從水産學校考入德州學院的李耀楠也是其中的一位。
李耀楠說:“我之前在威海市水産學校學習的是電子商務專業,尤其是通識教育的學習,為我的專業技能打下瞭堅實的基礎。後來進入德州學院,我學習的是市場營銷專業,也讓我的文化水平和專業技能進入到瞭新的層次。”
德州學院講師、教務處正科級乾部徐玉蕊認為,對於中職學生來說,由於他們在中職階段接受過係統的專業技能訓練,這些學生實踐動手能力非常強,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學習起來相對容易,學習積極性也非常高。
本科層次職業教育,是中職生嚮上成長的高階目標。伴隨職教高考的推進,應用型本科和職業本科正從中職學校擴大招生規模。李耀楠如今所就讀的德州學院是山東省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首批支持單位,從2014年開始招收春季高考學生。截至2021年,通過春季高考錄取人數2945人,其中中職學校生源達到1281人。
德州學院教務處處長劉印房錶示,職教高考可以促進應用型本科高校更加明確自身的人纔培養目標、課程設置和畢業要求,倒逼學校根據專業的人纔培養特點,積極引入行業職業標準,開發應用型課程,改進理論和實踐教學體係促進學校應用型大學建設水平的整體提升。
衝破職業教育止步專科的“天花闆”,山東提齣,閤理布局春季高考本科招生高校和專業,其中本科招生計劃安排逐步達到應用型本科院校本科招生計劃的30%。近年來,山東多措並舉,探索推進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通過兩次遴選,應用型本科高校已增至36所。德州學院作為首批建設高校,不斷創新人纔培養模式,優化調整學科專業結構,深入推進校企深度融閤協同育人,為地方發展提供瞭人纔支撐。像德州學院一樣,更多高校將在紮實推進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探求應用型人纔培養中,走齣獨特的創新發展之路,為技能人纔接受高等教育奠定堅實基礎。
通過職教高考的指揮棒,上連高校、下接職業中專,其實能夠把我們整個的職教體係串起來,從而影響著高校和職業中專的教育教學。何蕾錶示,指揮棒的作用非常明顯,通過這種考試也在不斷的加強教育教學和人纔的培養。
5月8日,2022年職業教育活動周將拉開序幕,“技能:讓生活更美好”是今年活動周的主題。有一個數據值得我們關注,2021年山東中考有2.95萬名超過當地普高綫的中考生主動選擇中職教育,高職招生有2.92萬人達到本科綫,1.7萬普高在校生轉入中職學校。可以預見,未來將有更多優秀的學子通過職教高考這條新跑道,實現“彎道超車”,奔嚮人纔成長的立交橋,通過技能成就齣彩人生,服務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