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7/2022, 9:05:28 PM
毋庸置疑,當前移動設備操作係統市場中,Android 和 iOS 作為兩大陣營,在相互競爭的同時不斷演進。 不過一直以來,開源的 Android 吸引瞭無數的手機廠商湧入其中,為其生態帶來瞭百花齊放的盛景,但和神秘且閉源的 iOS 係統相比,不少網友仍然錶示,無論是從設計、性能,還是流暢度等方麵,總覺得 iOS 係統要比 Android 更勝一籌。
但實際上iOS並沒有我們想象中那樣完美無缺,它的BUG數量並不比我們想象中少,例如近日某論壇網友發帖錶示自己的iPhone齣現瞭一個相當神奇的BUG:更換瞭一張新的SIM卡後,原本發熱嚴重且卡頓的iPhone 13 mini如同重獲新生。
有網友錶示會齣現這個BUG很有可能是因為SIM磨損太嚴重需要頻繁搜索信號所導緻發熱和卡頓,跟iPhone本身應該沒多大關係。
這年頭,iOS要是不齣點BUG那簡直就不算更新,而且總能搞齣點你從沒見過的“船新版本”。接下來我就簡單盤點一下iOS近幾年齣現過哪些離譜且嚴重影響到用戶體驗的BUG吧。
Bug OS 名不虛傳
iOS 7可以說是iOS史上改動幅度最大的一個版本,它的扁平化UI風格也為不少手機廠商提供瞭靈感。但改動越大其背後的隱患也愈大,其中最著名的一個就是iPhone 5S升級之後導緻指紋識彆失靈的問題,具體錶現是有很大幾率無論如何也無法用指紋解鎖手機,隻能用密碼解鎖。這個BUG的存在可以說讓iPhone 5S最大的賣點變成瞭廢品。
另外當時還有不少用戶反映自己的舊機型升級到iOS 7後,手機就一直連接不上網絡,無論是重啓、重新拔插卡、還原網絡設置都無法解決。
到瞭iOS 8時代,iPhone又齣現瞭一個讓人感到匪夷所思的BUG,那就是尤為經典阿拉伯字符串炸機事件。當時隻要有iPhone用戶受到瞭這麼一串莫名其妙的阿拉伯文字符,而且點擊文本就會讓大幾韆買的iPhone變成“殘疾”:輕則短信閃退,重則死機變磚,隻能去蘋果官方售後去解決問題。
更糟心的是,不僅是短信/iMessage收到會齣這種問題,如果你在QQ或微信等社交平台裏打開這段字符也同樣會中招。 再加上當時有很多心懷不軌的網友到處發這串字符,成功讓這麼一件小事情慢慢發展成瞭iOS史上最嚴重的BUG事件之一。
對於不少iPhone 6用戶而言,iOS 9的麵世可謂是傷透瞭他們的心,因為蘋果在這一版本中強製降低瞭iPhone 6的性能釋放,讓不少用戶手中的iPhone變得卡頓,不得不更換到最新的iPhone,這一點算是蘋果官方搞齣來的BUG。
在2017年,蘋果為瞭適配全麵屏設計的iPhone X,帶來瞭變革程度堪比iOS 7的iOS 11,但正是iOS 11讓蘋果背上瞭“BUG OS”的美稱。簡單舉幾個例子,在iOS 11中,有不少用戶反饋自己的iPad收到瞭係統更新推送,但點進去後卻毫無反應,哪怕重啓也無法去除掉這個“小紅點”,這對於不少擁有升級強迫癥的用戶來說簡直是摺磨。
另外,雖說iOS 11是為iPhone X量身打造的一個版本,但事實卻是用戶錶示iPhone X的劉海兩端顯示情況經常齣現問題,很難說這是iOS 11本身的問題還是軟件開發者未及時適配。但總而言之,iPhone X作為蘋果首款全麵屏手機,在最重要的賣點上翻瞭個大車。
最讓人難以理解的是,在iOS 11上但依舊有很多老舊BUG沒有解決,例如:Live Photo實況功能無法關閉,自動鏇轉失靈、橫屏顯示竪屏畫麵,指紋識彆偶有失靈,無法完全關閉藍牙和Wi-Fi.....真的可以說iOS 11是“BUG OS”的萬惡之源,自從這一代開始,蘋果就開始瞭花樣百齣的BUG時代。
至於後麵的iOS 12、13、14、15由於篇幅問題就不在這裏一一展開講述瞭,雖然整體BUG數量和影響比起之前好瞭不少,但像什麼拍照鬼影、摘下AirPods後視頻不會自動暫停、頻繁殺後台等情況還是會影響到用戶的實際體驗。
小雷自己也曾多次遇到在微信呼齣鍵盤的瞬間手機直接卡住的情況,隻有殺掉微信的後台再進入纔能恢復正常,因此就BUG數量和體驗來看,蘋果和安卓隻能說是“臥龍鳳雛”,誰也不輸誰。
如何解決纔是重點
其實簡單想想也能夠理解,畢竟隨著機型數量和功能的增多,係統的底層代碼也愈發復雜,國外某安卓開發者曾在論壇上公開錶示如今的安卓底層代碼就是一個垃圾堆,想要加入新的功能還得保證這個垃圾堆不會倒塌。 至於iOS這邊,雖然整體代碼水平要比安卓強上不少,但開發者麵對如此繁雜的代碼,也難免會齣現各種各樣奇奇怪怪的BUG。
相當緻命的一點,不管是安卓還是iOS,在經曆跨大版本的升級,那麼用戶很有可能會麵臨無法迴退的尷尬情況,那就隻能等待官方的補丁或是第三方應用的適配瞭。 適配方麵,一些大型軟件公司可能速度還會快一些,而一些小型開發商和工作室,甚至個人開發者,恐怕到瞭2023年都無法完成大多數軟件的適配。
不知為何,小雷突然想到曾經口碑良好但在近一年迅速成為“人見人打”的MIUI 12,同樣是BUG一堆,發熱、降頻、降亮度、卡頓死機等情況層齣不窮,讓小雷一度認為自己花瞭六七韆買的頂級旗艦其實是個“半成品”。
也就是說,如今的iOS和安卓的BUG數量如此繁多的一大原因就是功能特性多、開發周期短、測試時間有限,有些細節上的東西很難照顧周全。很多設計上的漏洞隻有等到玩傢爆料齣BUG瞭以後纔能讓蘋果收集做齣反饋,所以說BUG的齣現一定早於開發者的意識。 而蘋果作為市麵上熱度最高的科技廠商,自然會被更多的消費者所注意到,也變相讓越來越多人認為iPhone的BUG數量越來越多。
作為普通消費者的我們,自然是無法左右這些手機廠商的想法和做法,在麵對各種韆奇百怪的BUG時,也隻能擺正自己的心態,少去摺騰自己的手機,也不要輕易嘗試轉發、復製、下載各種奇怪的字符/Emoji/圖片,不然很可能就要和自己愛機上的數據說拜拜瞭。
我們要的是穩定,而不是花裏鬍哨
但對於手機廠商來說,在這個硬件高度同質化的年代,操作係統反而成瞭部分消費者購機時優先注重的點,係統作為與硬件齊平的戰略高度重視,隻有發揮自己所長,充實人力物力,與目前市場上更優秀的UI係統共同進步,同時明確方嚮,不再被嘈雜的用戶意見所睏擾纔能讓更多的用戶被你的産品所吸引。
因此無論是對於蘋果也好還是小米OV也罷,它們目前或許需要重新梳理一下需求優先級,對癥下藥。 對於大眾用戶來說,一些不怎麼影響日常使用的酷炫的界麵、功能靠後,將所有的精力放在穩定性和功耗平衡上,打好係統的日常使用基礎,再去著重提升一些錦上添花的特效功能。
在文章的最後,小雷還是提醒一下大傢,如果你覺得當前的係統版本使用起來沒什麼問題,就沒有必要在第一時間選擇去升級自己的手機,最好在看完彆人的體驗報告後再去判斷自己到底需不需要這個新係統,新功能。
但這一切,都得建立在廠商公信力依舊存在的前提下 ,能保證升級係統之後新的特性達到瞭設定的目標,保證穩定性如升級之前一樣可靠。如果能滿足前提,那麼會有很多用戶願意將手中的設備升級,畢竟人總是喜歡嘗試新事物。
但要是新係統信用破産的話,那就怪不瞭用戶不愛升級不願升級,連最基本的正常使用都無法達成,還怎麼談升級後的新特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