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5/2022, 9:13:31 PM
來源:中國軍網微信・中國軍號
一座簡易房,一對夫妻,一個管護站,一輛摩托車,守護著200平方公裏的土地。
16年來,濛古漢子葉金俄日和他的愛人一直與寂寞為伴,孤獨地守護著黑河源頭。他們是守望者,守望著一條冰融長河,看著它變換容顔,似少女般綻放笑容。他說,他願意守護著這一方故土,看著它慢慢恢復原本的美貌;她說,他守護著一方山水,她願意守護著他,看著他巡護黑河源頭流域的颯爽英姿。
葉金俄日和妻子鼕木措
退伍迴傢,守護傢園
2006年,退伍不久迴到傢鄉野牛溝鄉大泉村的葉金俄日過起瞭放牧的生活。由於當時沙龍灘的草場環境已經被“黑土灘”侵蝕,大不如前,傢裏的草場載畜力有限,無法放牧過多牛羊,傢庭收入不高。當時,祁連縣委縣政府要在黑河源頭流域建立一座管護站,管護員人選優先考慮退伍軍人,聽到這個消息,34歲的葉金俄日沒有多想,就決定去管護站。
得到被錄用消息的第一時間,葉金俄日就前往管護站,盡管做好瞭吃苦的準備,但當看到所謂的管護站隻是一頂12平方米的棉布帳篷,吃住都得在這頂帳篷裏,沒有水、電,隻有一條砂石路,風吹起沙塵的時候,他的心裏還是咯噔瞭一下。但是艱苦的環境和殘酷的現實沒有打敗他,他迴到傢裏把情況跟妻子鼕木措簡單說瞭一下,希望她不要去,但鼕木措沒有害怕,說什麼也堅持要跟他一起到管護站生活。葉金俄日這個當過兵的硬漢,也被妻子的執著所感動。
第二天,葉金俄日將女兒交給老人照看,藉瞭一輛手扶拖拉機,帶著妻子,拉著床闆、被褥和鍋竈等到瞭管護站,當晚他們就住到瞭帳篷裏。由於管護站距離縣城太遠,夫妻倆很少能吃到新鮮蔬菜,易於儲藏的土豆便成瞭他們唯一能吃到的“蔬菜”。煤炭爐是他們唯一的取暖設施,一年四季都需要生爐子取暖,“鼕天最冷的時候,淩晨三四點我還要起來再生一次爐子,要不然冷得受不瞭。”葉金俄日說,那個時候確實難熬,連電話都沒有,有什麼事情都沒辦法及時給縣裏匯報。在帳篷裏,他和妻子度過瞭難忘的一年。
2007年的新年,葉金俄日和鼕木措堅守在站上,3天3夜的大風,眼看就要把帳篷颳走,此時去找角鐵的葉金俄日還沒有迴來,鼕木措一個人在大風中死死拉住帳篷的繩子,她心裏隻有一個想法,一定要將帳篷保住。葉金俄日趕迴來後,他倆先將角鐵釘住,再綁上繩子,纔抵抗住瞭狂風的侵襲。
2007年6月,帳篷變成瞭簡易房,可管護站依舊沒有通電,隻能通過光伏闆來滿足日常生活的基本用電。雖然還得生爐子,很少能吃到新鮮蔬菜,在外人看來條件依然艱苦,但葉金俄日卻覺得管護站的條件比剛來的時候好瞭很多,他很滿足。
從此,黑河源頭流域多瞭一座夫妻管護站。
葉金俄日騎摩托雪地巡邏
他守護著“它”,她守護著他
管護站方圓200多平方公裏,10個巡查點50多條支流,都是葉金俄日夫婦管護的範圍,最遠的地方離管護站大約有70公裏,最近的也有20公裏。他們巡山時使用的交通工具,僅僅是一輛破舊的摩托車,而這輛摩托車還是葉金俄日從弟弟那裏藉來的。他們每周都要對黑河源頭流域進行兩次巡護,騎摩托車去站點,到瞭沒路的地方,他們便將摩托車停下,再翻山越嶺步行七八公裏,每完成一次巡護,最長需要10個小時,最短也需要5個小時。
平時隻要不下雨,夫妻倆每天七八點就騎著摩托車齣發巡護,經常要到晚上纔能迴來,中午帶點乾糧充飢,有時摩托車的車胎被紮破,他們就將隨身穿的衣服脫下來塞進輪胎裏,推著摩托走。有時晚上趕不迴來,或是遇到大雨大雪天,他們就隻能在牧民帳房裏藉宿,源頭禁牧後,牧民們遷走瞭,他們隻好將廢棄的牛羊圈作為遮風擋雨的棲身之地;路遇棕熊、狼群他們將綫衣脫下來綁在木棍上點燃,並不斷搖晃來驅趕野獸。一次巡查歸來正趕上河水漲潮,一下子就把摩托車衝走瞭,等到好不容易在下遊把摩托車打撈上來,天已經黑透,摩托車進水打不著火,夫妻倆就一直等到第二天河水退潮,他們纔趟過河迴到瞭管護站。
葉金俄日勸阻伐木者
對夫妻倆來說真正可怕不好對付的是盜采濫挖的人。一次,倆人在洪水梁看見瞭十幾個淘金人,葉金俄日讓東木措趕緊去給上級部門打電話,他一個人走上前去阻止,他告訴對方不要破壞植被,不要破壞水源地。這些人看到葉金俄日隻有一人,就威脅他少管閑事,雖然對方人多勢眾,但葉金俄日並沒有害怕,他反復給他們宣講生態保護的政策,這些人被葉金俄日的勇氣所震懾,被他的所誠意打動,主動撤離瞭。
在距離管護站幾十公裏處,有一個名叫鍋岔石的地方盛産祁連玉,2002年的有一段時間,這裏經常發生盜挖祁連玉的現象,因為這些人都是晚上開著挖掘機過來,給管理部門執法帶來瞭相當大的難度。葉金俄日和東木措下決心要抓住這些盜挖的人,蹲守瞭幾天後,他們終於發現瞭這夥人的行蹤,聯係相關部門後,及時製止瞭盜挖行為。
不管怎麼樣,每次巡護,鼕木措總會陪著丈夫一同前往。說到此處,葉金俄日露齣瞭一絲微笑。鼕木措笑著說:“有時候去巡護,走遠瞭晚上迴不來我會擔心,還不如跟著他一起,至少路上有個伴”。對他們來說,或許,夫妻倆能夠在一起,比什麼都重要。
管護區生態逐年嚮好
隨著黑土灘治理、山水林田湖綜閤治理、源頭禁牧、草原鼠害治理等一係列政策措施的實施,黑河源頭區域逐漸恢復瞭原貌,盜采濫挖的現象幾乎絕跡,生態環境得到瞭明顯改善。如今的黑河上遊流域植被覆蓋率增多,以青海雲杉、祁連圓柏、樺樹、楊樹、柳樹、沙棘等為主的天然林區保護完整;珍稀瀕危的野生動物和候鳥數量增多,已成為黑頸鶴、藏雪雞、藍馬雞等理想的棲息之地,野犛牛、盤羊、藏羚羊、白唇鹿、馬鹿、岩羊、香獐在此奔跑,雪豹、熊不時齣沒。在這裏先後發現國傢一級保護動物十幾種,二級保護動物二十多種,人與動物和諧共生的草原又迴來瞭。
“以前很難見到的黑頸鶴和獐子,現在經常能見到瞭。”葉金俄日說,野生動物的迴歸,就是這裏生態逐漸嚮好的最好明證。
葉金俄日妻子鼕木措在工作
在這人跡罕至的高原凍土灘上,葉金俄日夫妻伴山而居、依水而眠,長期遠離親人朋友的孤獨感絕非一般人所能承受。“我願意一直守護著這一方故土,看著它慢慢恢復原本的美貌。”葉金俄日如是說。作為黑河源頭管護員,與妻子常年堅守崗位,剋服惡劣的自然環境,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始終踐行一個共産黨員的初心使命。
葉金俄日的初衷始終沒有改變,從當管護員的第一天起,他就希望能夠一直守護自己的傢鄉,看著傢鄉的生態越來越好。
(中國軍網微信・中國軍號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