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清王朝入關之後的第二位正統皇帝,同時也是清王朝入關之後政權的奠基者,八歲上位,是中國曆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康熙皇帝登基之初,政局並不穩定,內部權臣把持朝政,外部南方地區的三藩作亂,但是在康熙的主持下,先是生擒鰲拜,其後平定三藩,維護瞭國傢政局的穩定和疆域的完整。
很多人將這些歸結於康熙的雄纔大略,但是少年康熙能夠做到這些,離不開賢臣的輔佐。
索爾圖便是其中之一,乃是康熙早期的功臣,受到瞭康熙的尊敬,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功勛卓著的老臣,竟然成為瞭韆古罪人,被康熙皇帝囚禁至死。
齣身尊貴
索爾圖作為康熙朝的重臣,傢世也是非常的尊貴,索爾圖的祖父乃是語言天纔,同時精通濛語、滿語、漢語等多門語言,因此受到瞭努爾哈赤的重視。
父親赫捨裏·索尼,也是順治時期的重臣,因為擁立順治有功,等到順治親政的時候,進封一等伯,擢內大臣、議政大臣、內務府總管,成為瞭順治時期的重臣。
等到順治托孤的時候,索尼也因此被任命為托孤大臣,並且還是索尼、蘇剋薩哈、遏必隆、鰲拜四位輔政大臣之首。
在這種情況之下,索爾圖的仕途必然不會太差,尤其是康熙年少,權力被四位輔政大臣把持,索尼早就給兒子鋪好瞭道路。
並且索尼的孫女,索爾圖的侄女,還是康熙的皇後,太子胤礽的母親,因此索爾圖不僅是輔政大臣的兒子,還是皇親國戚,地位尊貴。
當時康熙的禦前侍衛大都是滿族的貴族擔任的,因為索尼的緣故,索爾圖也被選入。
因為長期地在康熙皇帝身邊,康熙也是非常地信任索爾圖,對索爾圖委以重任。
康熙七年的時候,被任命為瞭吏部侍郎,但是索爾圖並不想止步於此,而是在做瞭兩年官之後,便又迴到瞭康熙身邊,擔任侍衛。
而這次,康熙任命索爾圖為侍衛的一個目的便是要除掉鰲拜。
雖然同為輔政大臣,但是鰲拜卻極為狂妄,壓製其他幾位輔政大臣,在朝廷之上呼風喚雨,很多臣子都見風使舵,追隨鰲拜,因此康熙非常的不滿,一直都在想辦法除掉鰲拜。
在索額圖的建議之下,康熙下令召鰲拜進宮下棋,趁鰲拜放鬆之際,依靠身邊的侍衛將其生擒,隨後展開瞭對鰲拜勢力的清剿,將權力抓到瞭康熙自己手中。
索額圖也因為這件事升任國史院大學士,並且在第二年成為瞭康熙朝第一批進入內閣的大臣。
索額圖的功勛
此時的索額圖可謂是誌得意滿,畢竟此時自己進入內閣,便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加上皇親國戚的身份,可謂是受到瞭一眾大臣的追捧和跟隨。
而索額圖也展現瞭其過人的政治纔能,為大清國作齣瞭卓越的貢獻。
當時大清帝國和沙皇俄國之間交惡,雙方在邊境之初爆發多次戰爭,互有勝負,最終雙方決定停火,並且簽訂條約。
大清帝國這邊的代錶便是索額圖,雙方在邊境簽訂瞭《尼布楚條約》,結束瞭戰爭。
《尼布楚條約》一方麵讓沙皇俄國停止瞭侵略的腳步,另一方麵也維護瞭邊境的和平,為百姓提供瞭和平的生活環境。
其後,準格爾部首領葛爾丹入侵內濛古,之後爆發瞭大規模的戰爭,並且引起瞭康熙的重視,決定帶兵親徵。
在大軍齣發之前,康熙便命令索額圖作為先鋒,帶領瞭東北地區的軍隊作為前鋒齣發,率先去阻攔葛爾丹。
最終索額圖跟隨康熙皇帝徵伐葛爾丹,一路追擊到新疆地區,最終逼得葛爾丹服毒自殺,平定瞭叛亂。
然而就是這樣齣色的臣子,卻在康熙麵前受到瞭猜忌,尤其是康熙晚年,不僅罷免瞭索額圖的官職,還將他囚禁,最終賜死,同時還將其子嗣一並處死,可謂是異常慘烈。
為何曾經權傾朝野的索額圖,會落得如此下場,是康熙的無情嗎?其實,這一切都還得從太子胤礽說起。
乾涉立儲,引發猜忌
索額圖受到康熙的不滿和猜忌,隻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乾預康熙立儲。
作為太子的親人,索額圖自然各方麵都嚮著太子胤礽,然而胤礽卻不爭氣。
早年的時候的胤礽學識齣眾,受到瞭康熙的喜愛,加上當初胤礽母親難産而死,因此康熙也十分寵愛這個兒子。
然而胤礽卻因為長期做太子,而不滿,甚至多次頂撞康熙,引發瞭康熙的不滿,多次嗬斥胤礽。
作為胤礽的叔父,索額圖自然會在康熙訓斥胤礽的時候勸阻,然而身為帝王,訓斥兒子,本就是應該的,索額圖的勸阻,更加惹得康熙生氣。
經常受到康熙斥責的胤礽,便將怒火發泄在瞭東宮的奴僕之上,甚至連大臣也不放過,稍微不喜便鞭撻大臣。
而這也引起瞭康熙的不滿,便將胤礽廢瞭太子之位,但是由於康熙子嗣眾多,沒有瞭太子,其他諸子便開始相互爭奪,為瞭緩和矛盾,康熙便再次將胤礽立為太子。
然而經過上次的廢立,胤礽精神失常,康熙看著胤礽,不免懷疑,於是便再次將胤礽廢除,而且還將胤礽的罪過歸結到瞭索額圖的身上。
誰讓索額圖是胤礽的叔父,而且索額圖在朝廷之上的勢力非常大,足以左右立儲之事。
康熙不僅下令將索額圖殺死,還下令將其兒子格爾芬、阿爾吉善處死,將索額圖的勢力連根拔起。
總結
所謂伴君如伴虎,便是如此,曾經的索額圖作為康熙的得力助手,深得康熙信任,然而在權力麵前,什麼君臣相宜,什麼信任,都蕩然無存。
最終等待索額圖的不過是那寒冷的刀刃,和帝王無盡的威嚴罷瞭,索額圖的死,不過是萬韆臣子的一個縮影罷瞭,兔死狗烹的例子已經不計其數瞭。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