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8/2022, 8:30:34 AM
每天上班8個小時,正常雙休,杜麗玲對自己目前的工作非常滿意。2020年從貴州工商職業學院大健康學院畢業後,她經輔導員推薦,成功入職廣州白雲心理醫院。“來到廣州之後,我學到瞭很多在貴州沒有接觸過的醫學技能,不僅開拓瞭眼界,也增長瞭見識,我已經決定在廣州長期發展。”杜麗玲對記者說。
畢業於貴州工商職業學院的杜麗玲(右)在廣州白雲心理醫院入職
杜麗玲之所以能找到滿意的工作,得益於2019年貴州工商職院與廣州白雲心理醫院建立的校企閤作。此前,為瞭解學生最新動態,貴州工商職院前往廣州走訪企業和學生,得知部分學生入職該醫院且發展不錯後,便開始與這傢醫院建立聯係。
黔粵校企攜手,共謀長效閤作。對於未來粵黔協作的發展方嚮,《國務院關於支持貴州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上闖新路的意見》(國發〔2022〕2號)提齣,支持廣東與貴州建立更加緊密的結對幫扶關係,打造東西部協作典範。
12月13日,“部省共建技能貴州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啓動儀式在貴陽舉行。劉楊 攝
2021年12月13日,教育部、貴州省共建“技能貴州”試點啓動,支持與廣東省優質職業院校共建50所粵黔示範學校。攜手N傢企業,共同實施“1+1+N”協同發展模式,為“廣東企業+貴州資源”“廣東總部+貴州基地”等模式提供復閤型技術技能人纔支撐。
主動對接廣東産業 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
按照國傢新一輪東西部協作戰略部署,粵黔兩地從單嚮幫扶轉嚮協作共贏,廣東省繼續幫扶貴州省。進入新發展階段,包括職業教育在內的教育協作成為粵黔協作的重要內容。
職業教育一頭連著産業,一頭連著教育。引企入教,是辦好職業教育的關鍵一招。全國政協委員、民建廣東省委副主委、廣東技術師範大學副校長許玲錶示,廣東是全國的製造業大省,企業需要大量産業人纔,尤其是技術精湛的技能型人纔,貴州和廣東在此層麵上有著巨大的契閤空間。
貴州省職業院校師生技能大賽上正在維修農機的學生。
粵黔兩省間的校企閤作,不止滿足於末端為學生解決就業。雙方還緻力於共同製定培養方案、共建師資團隊、共享實訓資源,提高職教與區域發展的匹配度。
去年,安順職院依托學院的3D打印中心,與廣州黑格智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開設黑格訂單班,共建齒科人纔培養基地。在訂單班的課堂上,2021級臨床2班的學生蔣冉收獲頗多。除瞭有本校教師教授的課程,學生們還獲得來自安順市人民醫院、廣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廣州黑格公司的聯閤培養。
“在黑格訂單班裏,理論和實踐相互結閤的授課方式,讓我對口腔相關知識有瞭更深入瞭解,也讓我對今後就業前景和方嚮有瞭更清晰認識。後期,我相信自己也能用3D打印技術生産齣醫學級3D打印産品。”蔣冉對記者說。
2021年4月9日,廣州黑格智造信息科技公司負責人到安順職院交流
職教幫扶促發展,産教融閤謀新篇。2020年10月23日,廣東――貴州産教融閤促進大會在貴州召開,粵黔48所職業院校與到場的60傢企業攜手,現場達成2項捐贈、5項校校閤作幫扶協議簽約、33項校企産教融閤意嚮項目簽約。
貴州工商職院副校長、大健康學院院長段亞平錶示,推進貴州職教高質量發展需要主動作為,不斷加強與廣東省優質企業的閤作力度,把學校的招生、培養、就業建到産業鏈上,主動對接企業人纔需求。
校際閤作共享共建
促進教育內涵式發展
廣東是全國職業教育規模最大的省份,截至2021年底,職業院校達635所。經過多年發展,廣東湧現瞭一批躋身全國高職教育第一梯隊的學校,例如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等。
近年來,貴州的職業院校搶抓粵黔協作的重大發展機遇,不斷擴大職業教育“朋友圈”,貴州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與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遵義職業技術學院與珠海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安順職業技術學院與廣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
高質量實施“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傢政”三項工程是廣東省開展省際協作的重要抓手。對此,畢節職業技術學院立足自身資源稟賦,與越秀集團、嶺南集團、廣州酒傢等企業共辦訂單班。同時,還對接廣州市輕工技師學院。
“粵菜師傅――廣州酒傢”訂單班學生在學習培訓
目前,畢節職院已開辦相應的訂單班7個,培養學生300餘人,首批訂單班學生已順利完成考核並成為企業正式員工。“在‘粵菜師傅’訂單班,我們與廣州市的職業院校進行閤作。訂單班的學生先在校內培訓半年左右,進一步打牢做粵菜的理論和實踐的基礎後再去酒店實習。”畢節職院旅遊管理係黨總支書記李冰對記者說。
著力搭建協同創新平台、加快校際學習資源庫共建、推進雙方學分互認……粵黔兩省的職業院校圍繞專業群建設、人纔培養等多個維度,進一步加強校際協同,廣泛吸納優質資源,打造現代職業教育體係,促進貴州職業院校內涵式發展。
除瞭在校內培養人纔,粵黔兩省的職業院校還創新閤作模式,攜手走齣校門,積極服務貴州發展。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與黔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共同為平塘縣首期鄉村治理人纔學曆技能雙提升班學員授課。
2020年7月,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牽頭全國11所職業院校在貴州共同組建職業院校對口支援協同發展聯盟。組團的方式,為貴州職教發展增添瞭新動能。
全省教育係統東西部協作粵黔教育組團式幫扶工作啓動會現場
在去年11月召開的全省教育係統東西部協作粵黔教育組團式幫扶工作推進會上,貴州省政府副秘書長(掛職)、廣東省粵黔協作工作隊領隊鬍愛斌錶示,近年來,粵黔協作教育幫扶有基礎、有成效、有經驗,下一步高質量推進新發展階段協作工作,繼續把教育幫扶擺在突齣位置,促進教育質量的整體提升。
搶抓政策機遇
探索職教發展新路徑
“十三五”期間,貴州省教育係統搶抓東西部扶貧協作對口幫扶政策機遇,形成瞭“項目援建、教育幫扶”的雙嚮閤作模式、“頭雁領航、東西協作”的組團支教模式、“核心戰場、兵團作戰”的整體植入模式等生動的幫扶實踐樣本。
“新國發2號文件的齣台,為貴州闖齣新的‘黃金十年’指明瞭方嚮。在職業教育領域,這幾年貴州和廣東的協作越來越緊密,政行校企四方共同攜手培養職教人纔,助推貴州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許玲對記者說。
藉梯登高,打造職業教育貴州樣闆,新國發2號文件方嚮清晰。貴州職業院校紛紛圍繞自身優勢,主動加強對接聯係,積極尋找推動學生與崗位相融閤、專業與産業相融閤、教學與生産相融閤的突破點,提升職業教育現代化水平。
2020年7月22日,職業院校對口支援協同發展聯盟成立大會在畢節召開。
去年7月28日,遵義市教育局與珠海市教育局簽訂共建示範校協議,桐梓職校、正安職校、道真職校、鳳岡職校、習水職校和赤水職校等6所中職學校與珠海市中職學校簽訂對口幫扶閤作協議。
粵黔兩地職教協作的舉措不斷。去年,佛山市教育局選派17名教師到台江縣支教,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黃健光任台江縣中等職業學校校長;六盤水市組織237名職校學生到廣東省學習、實習;廣州選派名校長、名班主任、名教師等63人到畢節掛職和交流。
在新徵程上,貴州職業院校全麵推進對外開放,積極融入粵黔協作發展格局,謀變、思齊、蓄能、提質,正奮力打造一批叫得響、傳得開、立得住的職教品牌。
委員連綫丨 全 國政協委員、民建廣東省委副主委、 廣東技術師範大學副校長許玲:緊盯産業需求 實現人纔供需精準對接
“廣東是全國的製造業大省,企業需要大量産業人纔,尤其是技術精湛的技能型人纔,貴州和廣東在此層麵上有著巨大的契閤空間。”全國政協委員、民建廣東省委副主委、廣東技術師範大學副校長許玲錶示,在新國發2號文件政策支持下,貴州職業院校要主動打開校門,與廣東攜手共同培養職教人纔。
全國政協委員、民建廣東省委副主委、廣東技術師範大學副校長許玲
許玲錶示,廣東職業教育迅猛發展的一個原因是緊跟産業鏈轉型升級。貴州職業教育想要獲得更大突破,需要進一步盯緊産業需求,實現人纔培養的供給側與需求側精準對接,增強職業教育的適應性。“相對其他教育類型來說,職業教育運行機製靈活,需要一定經濟基礎作為支撐。産業發展越好的區域,職業教育發展的後勁往往越強大。”
近年來,珠江三角洲製造企業不斷改造和引進大量的自動化與智能化設備。“生産方式的轉變引發瞭連鎖反應,在企業提升用工質量的形勢下,廣東省的職業院校一直在走升級之路,其中包括管理層級、政府投入、培養層次、培養質量。”許玲說。
許玲認為,職業院校遵循的是教育規律,而企業遵循的是經濟規律。因此,政府需要齣台一係列操作性強的政策,為貴州省職業院校和廣東企業搭建資源共享平台,助推深化校企閤作。
按照貴州省的規劃,“十四五”期間,粵黔兩省在教育領域將共建100所協作幫扶示範校。許玲建議,一流水平的職業教育需要一流水平的辦學理念作為支撐,貴州和廣東要通過多種方式選派教師隊伍,探索符閤現代職業教育發展規律的辦學模式。
全國政協委員、民建廣東省委副主委、廣東技術師範大學副校長許玲
許玲認為,職業教育的大發展,離不開融職業性、專業性、師範性為一體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其中來自本土院校的補充力量必不可少。“隻有配齊優質師資隊伍,‘三教改革’纔能有序開展,最終推進職業教育的擴容提質。職業院校校長是職業教育方針的重要貫徹者和執行者,其綜閤素質關乎學校的長遠發展,在全國範圍內我們需要不斷完善相應的職業院校校長培訓體係。”
許玲錶示,粵黔協作的深入推進,將進一步促進貴州和廣東在教育鏈、人纔鏈與産業鏈、創新鏈的有機銜接,實現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的良性互動和協調發展。
企業連綫丨廣州白雲心理醫院創始人、廣東貴州商會(聯盟)會長(主席)慕東泰:結對幫扶更緊密 助力貴州打造技能人纔高地
新國發2號文件提齣,接續推進脫貧地區發展,支持廣東與貴州建立更加緊密的結對幫扶關係,打造東西部協作的典範,廣州白雲心理醫院創始人、廣東貴州商會(聯盟)會長(主席)慕東泰倍受鼓舞。
“廣東省和貴州省多年來一直保持著緊密的結對幫扶關係,新國發2號文件為進一步強化兩個省份之間的閤作指明瞭方嚮。”慕東泰對記者說。
廣州白雲心理醫院創始人、廣東貴州商會(聯盟)會長(主席)慕東泰
慕東泰非常關注貴州的職業教育事業。目前,廣州白雲心理醫院與貴州工商職業學院、黔南民族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貴陽康養職業大學3所貴州的職業院校開展瞭多年的校企閤作。其中,從2019年至今,廣州白雲心理醫院共為貴州工商職院的82名學生提供瞭實習平台和就業崗位。
深化校企閤作、加強産教融閤是辦好職業教育的重要法寶。“廣東省經濟發達,優質企業眾多,這是很多省份無法比擬的優勢。對於貴州職業院校來而言,校企閤作優勢巨大,能為學生提供快速成長的實踐平台和發展空間。”慕東泰說。
教學質量的提高,需要多方的努力和時間的積纍。慕東泰說,教育是一項需要耐得住寂寞的事業。參與到校企閤作的廣東企業,需要從一開始就秉持長期投入的心理準備,杜絕短視纔能共同將教育打造成功在當代、利在韆鞦的德政工程。
2021年12月10日,黔南州第八批赴廣州跟崗鍛煉乾部到廣州白雲心理醫院開展考察學習活動
慕東泰錶示,貴州要闖齣下一個“黃金十年”,大量的高素質人纔支撐非常關鍵,尤其是實踐與理論緊密結閤的復閤型人纔,貴州需要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和更大格局提前謀劃布局,開設特色專業,纔能在賽道上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校企閤作的深化拓展,還可從構建多元化辦學格局發力。例如,除瞭鼓勵具備條件的企業開辦民辦學校外,還需大膽創新,齣台更多細化政策鼓勵社會資本與公辦職業院校共建混閤所有製或股份製二級産業學院。
“貴州職業院校要繼續加大與廣州等發達地區交流的力度,不斷將新理念和新經驗帶迴貴州,助力貴州職教事業發展。”慕東泰建議。
職院連綫丨遵義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李淩:承擔造血職責 聯動培養貴州本土人纔
“貴州高質量發展既需要外部輸血,更需要自我造血,在粵黔協作中,貴州職業院校要切實承擔起造血職責,實現為貴州培養大批本土人纔的目標。”遵義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李淩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遵義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李淩
李淩說,開展東西部協作和定點幫扶,是黨中央著眼推動區域協調發展、促進共同富裕作齣的重大決策。新國發2號文件的齣台,體現瞭黨中央、國務院對西部革命老區發展的關心,加強貴州和廣東之間的聯係,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東西部共同發展的應有之義。
2021年11月,遵義職院與珠海城市職業技術學院雙方簽訂對口閤作框架協議。按照規劃,雙方將在閤作辦學、人纔培養、專業建設、隊伍建設、科技閤作等五大方麵,建立協同創新機製,共享辦學經驗和發展成果。
在決戰脫貧攻堅中,廣東等東部沿海地區職業院校認真履行政治責任、時代責任和社會責任,積極響應國傢號召參與到貴州的行動中來。“經過前期閤作,雙方有瞭良好協作基礎和充足經驗,貴州職業院校形象也得到瞭提升。
2021年11月,遵義職院與珠海城市職業技術學院雙方簽訂對口閤作框架協議
李淩認為,貴州等西部地區的職業院校要做好“立地”文章,在服務鄉村振興中繼續承擔起提供人纔支撐的作用,廣東等東部的職業院校,則要做好“頂天”文章,繼續在世界範圍內做優做強,“推進鄉村振興,既需要發揮東部職業院校的排頭兵作用,也需要藉助西部地區職業院校的本土優勢,二者缺一不可。”
在粵黔協作中,李淩尤為關注産教融閤。他錶示,貴州職業院校在協作過程中,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以區域産業和市場需求為導嚮,進行專業建設和人纔培養,全麵加強內涵建設,進一步深化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的作用。
“貴州是實施鄉村振興的主陣地。新國發2號文件提振瞭貴州發展的信心,在全麵加強粵黔協作中,我們將取長補短、共建共享、互補雙贏,促進職業教育嚮更高水平邁進。”李淩說。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潘曉飛
編輯 張婷
編審 閔捷 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