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政策落地後,很多補課機構都紛紛倒閉,沒有辦法再開下去。 同樣受到影響的還有小學各個科目。
大傢都知道,雙減政策實施前, 小學科目中,語文數學和英語是最重要的三門課程,這和中考與高考相契閤。
但雙減政策實施後,小學的語文和英語差距開始擴大, 甚至發生瞭翻天覆地的變化 ,很多傢長都很疑惑, 小學英語還有學習的必要瞭嗎?
雙減政策後,小學各科目地位有何影響?英語語文差距不是一星半點
全國各地的中小學已經開學瞭,新學期伊始,必將迎來新的課程。 近日,網上齣現瞭關於雙減政策對於中小學學科地位的影響,引起瞭網上市民的關注。
網上認為英語這門課程在中小學的比重將逐漸降低。 盡管英語是主要的三門學科之一,它的地位卻遠低於中文。
從新學期安排來看,某小學的中文課程每周8節,英語課是每周3節,明顯低於前一學期的安排,可見英語課與中文課的地位差距非常明顯。
實際上,在小學階段,學生學習英語是很難的,主要有三點原因:
英語使用的並不廣泛。 雖然英語的地位很重要,但大多數人進入社會後並不會使用英語。
隻想去留學的人和想進外資企業的人纔會使用英語。 因此英語的使用率低,地位逐漸下降是不可避免的現象 。
學習外語是很睏難的。 英語是一門外語,不是每個人都能學好的, 但大傢天天在學校學習英語,所以取得高分可能會比較容易 。
然而,進入社會後就不會用英語瞭,因為長時間不復習,很多單詞都忘光光瞭。
小學英語補課不便宜。要學好英語,就必須依靠外力,因為英語是外語,孩子在童年接觸機會很少。
所以,父母要想送孩子上補習英語,就得依靠金錢的力量。 但是相對於産齣比,英語補課的成本太過於高昂 ,因此,很多傢長都放棄瞭。
英語不受重視並非突然,各地區的考試政策已經齣現苗頭
在雙減政策實施前,英語一直是傢長們關注的主要話題,也是傢長們最擔心的學科, 但實際上,我國教育弱化英語學科的苗頭早就有瞭。
時代在不斷發展變化,所以不能用過去的思維來看這個時代。 當然,就算不取消英語課,它的地位也不如以前瞭。
不僅僅是課程錶,各種政策都顯示英語的地位正在下降。例如, 上海和北京連續發布瞭小學考試的要求,將英語剔除瞭考試中。
此外,2021年遼寜省中考英語分數比例下降,也錶示該省份的義務教育中,將會降低英語的分數占比。
盡管這些政策並不能代錶全國,但反映瞭英語地位下降的一種趨勢。
或許在未來,英語科目的分量可能不會像現在那麼重,地位也會大大下降, 甚至有可能從主科變成瞭副科,因此父母們需要提前做好準備 。
當然,傢長們還是要平常心對待,英語的地位不會一下子一落韆丈的, 畢竟作為國際交流語言,英語對我國的對外交流和國際貿易非常重要。
因此,如果想要培養孩子英語能力的傢長,還是應該按照原定計劃, 做好英語相關的教育,技多不壓身, 如果有一天政策變化瞭,會英語就是一種優勢。
英語主科的地位無法動搖,學生還是要學好英語
部分專業人士需要英語。 在大學裏有名氣的專傢大多數要求英語。比如,醫學專傢,國際貿易人員,翻譯人員等等。
希望學生在專業的發展中成長,積纍經驗,因此學習英語是重要的,對於學生技能要求也是很好的。
推動國際交流。 學生如想 留學、齣國旅遊 ,都必須學習英語。英語是一門國際性語言,應用非常廣泛。 如果英語學得很好,可以毫無顧慮地周遊世界。
雖然近幾年漢語普及率也很廣,但是和英語相比,使用的範圍還是比較狹小。 因此,學習英語能夠讓自己在齣國後更加方便。
在工作中使用。 有些涉及國際貿易或引進國外設備和技術的大型企業或單位,會在談判中,運用到英語。要得到這份工作,學生就得學好英語。
比如,製藥公司和醫藥專業的學生英語不好,不懂許多專用名詞,根本就無法參與交流和溝通 。
考研或者考博需要應用到英語。近幾年來,由於考研和考博的人數越來越多,英語也就越來越重要,英語是一個必考項目 。
英語的應用範圍很廣,所以學好英語是非常必要的。 如果想要考研考博,一定要有好的英語成績。
對於一些討厭英語的人來說,希望中小學教育中不要齣現英語的身影。
但實際上,英語是國際語言,如果我國想要與外國交流,一定要通過英語。 因此,如果能夠好好學習英語,日後總是有好處的 。
【今日話題】如何看待小學英語地位下降的現狀?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