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新聞網 logo



五百羅漢圖及講解第壹尊阿若憍陳如尊者   阿若 意為瞭解 五百羅漢圖及講解 - 趣味新聞網


五百羅漢圖及講解第壹尊阿若憍陳如尊者   阿若 意為瞭解 五百羅漢圖及講解


發表日期 2012-12-19T07:17:32+08:00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五百羅漢圖及講解第壹尊阿若憍陳如尊者   阿若,意為瞭解,或譯初知、已知、瞭教、瞭本際、知本際、無智;憍陳如,為其姓,意為族者。《佛所行贊轉**品》:“以彼知 ... 五百羅漢圖及講解 (五百羅漢圖 .....


    

五百羅漢圖及講解


第壹尊
阿若憍陳如尊者
阿若,意為瞭解,或譯初知、已知、瞭教、瞭本際、知本際、無智;憍陳如,為其姓,意為族者。《佛所行贊轉**品》:“以彼知法故,名阿若憍憐”。
尊者最初乃是佛陀為太子時的五位侍從之一。太子命名時,他斷言太子將會成佛。據《佛本行集經》捲二十五載,悉達多太子齣傢求道之初,他與其他四位侍從奉凈飯王之命,親伴苦行之太子在林中修道。後見太子廢苦行,遂與其他四人離去。佛陀成道後,於鹿苑初轉**,嚮他們講四諦法。成為佛陀所度五比丘之一。乃佛陀最初之弟子。據《增一阿含經·弟子品》載,他為佛陀聲聞弟子之一,寬仁博識,善能勸化,將養聖眾,不失威義,為最早受法味而思惟四諦者,他成為比丘後的事跡不詳,僅知在教團中為最長老,常居上座之位。
於佛弟子中最先第一悟。
阿若憍陳如,又作阿若多憍陳如、阿惹憍陳如、阿惹憍鄰、阿若拘鄰、阿若俱鄰。或作憍陳如、憍陳那、拘鄰若、枸鄰、俱鄰、居鄰、居倫等。


第貳尊
阿泥樓尊者
阿泥樓尊者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
古代印度迦毗羅衛國城之釋氏,佛陀之從弟,關於其身世。《起世經》捲十、《五分律捲》十五、《眾許摩訶帝經》捲二等載為斛飯王之子,《佛本行集經》捲十一、《大智度論》捲三則載為甘露飯王之子。據《佛本行集經》捲五十八、《佛五百弟子自說本起經·阿那律品》、《大智度論》捲十一等載,尊者與阿難、難陀、優婆離等於佛陀成道後迴鄉之時齣傢為弟子。齣傢後的阿泥樓,修道精進,堪為楷模。他曾於佛陀說法中酣睡,被佛嗬責,乃立誓不眠,以緻患眼疾而失明。然以修行益進,心眼漸開,終於成為佛弟子中“天眼第一”,能見天上地下十方域之六道眾生。佛陀入滅之際,他侍立於涅槃床前守護。佛陀涅槃後,他曾參加第-次結集,貢獻卓著。
阿泥樓,又作阿那律、阿尼廬陀、阿□樓馱、阿難律、阿樓陀。意譯作無滅如、無滅、如意、無障、無貪、隨順義人、不爭有無。


第叁尊
有賢無垢尊者
有賢無垢尊者,即無垢威德菩薩。垢,指妄惑汙穢凈心,即煩惱。佛教有六垢、七垢之說。
據《大方廣三戒經》捲上載,尊者位居普賢菩薩和文殊菩薩之下,但具有普賢、文殊二菩薩的慈悲與功德。他已遠離瞭一切煩惱,眼界清凈無所不見,能呈現佛祖所具有的一切非凡神通。智慧之光無所不照,並且能照及已往與未來。能在所有佛剎寺院顯現自己無量的功德身相。能不知疲倦地到達一切皈依瞭佛教的地方。他施慧於萬物,卻不居德自傲,依然心地寂靜、思緒不亂。在世間弘揚佛法,引導眾生脫離苦海,到達極樂的彼岸。


第肆尊
須跋陀羅尊者
須跋陀羅尊者,為佛陀入滅前最後接受教誡而得道的一位弟子。  據《大唐西域記》捲六等載,須跋陀羅尊者原為古印度拘屍那城的一名外道婆羅門,但聰慧多智,根機敏利,修習已得五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如意通)。年一百二十歲,始改信佛法。他聞佛將在娑羅林中涅槃,乃急奔佛所前往拜謁,於其夜齣傢受戒,凈修梵行。據稱,佛陀料其將至,預先告知大弟子阿難在夜裏將他引至床前,佛陀為他講授八聖道等佛教奧義,入夜未久,即成阿羅漢,並於佛陀之前行取滅度。
須跋陀羅,又作蘇跋陀羅、須跋陀、須跋。藪婆頭樓,意譯為“善賢”、“好賢”、“善好賢”。


第伍尊
迦留陀夷尊者
迦留陀夷尊者學問高深,為佛陀齣傢前的宮廷老師。為佛弟子中惡行多端之比丘,六群比丘之一。後與其妻子善歲皆皈依佛教,齣傢為僧。
據《增一阿含經》捲四十七、《四分律》捲十四等載,迦留陀夷其身極黑,嘗夜行乞食,時天黑暗,乞至他傢,他傢婦人正懷身孕,於閃電中乍見之,謂鬼神來,乃驚怖墮胎,後聞迦留陀夷為佛弟子,婦人乃發聲惡罵。如來知之,即製定過午不得乞食之戒。又,《中阿含》捲二十九《龍象經》、《長阿含》捲十二《自歡喜經》、《有部毗奈耶破僧事》捲二等諸經,迦留陀夷有同名異人數人。
迦留陀夷,又作迦樓陀夷、迦廬陀夷、迦路娜、迦廬。或作黑偉陀夷。意澤為大粗黑、黑曜時起、黑上等。

第陸尊
聞聲得果尊者
聞聲得果尊者,稽諸史實,實無其人。聞,謂可聽;聲,為五塵之一耳根所對之境;據《持地論》說:“從他聞聲而通達,故名聲聞,”《大乘義章》捲十七則謂“聞如來之言教而悟解,故曰聲聞。”得果,為三乘聖人各得自乘之果法。
聞聲得果尊者乃聞佛聲而豁然悟道,當下領會四諦之理,得到瞭修行的果實,斷見思之惑,證得阿羅漢果,往生於不生不滅的涅槃極樂境界。


第柒尊
旃檀藏王尊者
旃檀藏王尊者,即月支國國王迦膩色迦王。
迦膩色迦王係貴霜王朝之第三世王,是印度政治史上、文化史上之關健時代。據《大唐西域記》載,時值佛陀入滅後四百年,即公元一世紀左右。他繼阿育王之後支配全北印度。在印度佛教史上,與阿育王並稱為護持佛法之二王。。他開始信奉瑣羅亞斯德教,不信罪福,輕侮佛法。據《付法藏因緣傳》捲五載,王徵服中印度華氏城,和議時要求華氏城賠償九億金寶,馬鳴大師在摩竭陀國華氏城傳教,信者極眾,華氏王以馬鳴菩薩及佛鉢代替,王十分高興,於是迎請馬鳴迴國,並受馬鳴善薩之感化始歸依佛教,後來對佛教盡力護持,建立說一切有部之寺院,並召集脅尊者、世友、法救、覺天等五百聖眾,於迦濕彌羅結集三藏(經、律、論佛典)。在其統治的時期,月支國高僧輩齣,佛教得到普遍的弘傳,有力地促迸瞭大乘經典的編纂。
旃檀藏王又作罽膩迦王、旃檀罽呢吒、罽膩伽王、壇罽膩吒王、割尼屍割王、迦膩瑟吒王。

第捌尊、
施幢無垢尊者
施,布施;幢,名馱縛若,又稱計都,絲織之旗幡。置於佛前,藉以錶麾群生,製服眾魔;無垢,指清凈而無垢染。施幢無垢尊者,稽諸史實,實無其人。
施幢無垢尊者虔誠地歸依佛法,對佛陀極為尊敬,他一方麵布施一麵旗幡於佛前,以贊述佛法,另方麵又謹守戒律,刻苦修習,已臻於清靜無染、佛性純潔的境界,證得阿羅漢果。


第玖尊
憍梵波提尊者
梵波提,號牛相比丘。
他精通佛法,德行高尚。曾受捨利弗之指導。據雲:他在過去世,因摘一莖之禾,有數顆榖粒墮地,遂於五百世中受生牛身,所以還遺留有牛之習性,食後常如牛之虛哺咀嚼,故有“牛相比丘”之稱。由於其態度純重,因而錶現恬淡無爭之寬宏氣度。佛陀憐憫其常遭人毀謗,而墮於眾苦,乃命住仞利天宮屍利沙圓修習禪定。佛陀入滅後,迦葉等諸尊者結集法藏時,遣人至天宮將其迎迴,尊者始知世尊及捨
利弗等已入滅,未久,亦歸寂。
梵波提,又作憍梵跋提、笈房鉢底、伽為拔帝、伽梵波提、伽傍簸帝、迦為拔抵、憍恒鉢、房鉢底。意譯為牛跡、牛司、牛主、牛王、牛呞、牛相。


第壹拾尊
因陀得慧尊者
阿若,意為瞭解,或譯初知、已知、瞭教、瞭本際、知本際、無智;憍陳如,為其姓,意為族者。《佛所行贊轉**品》:“以彼知法故,名阿若憍憐”。
尊者最初乃是佛陀為太子時的五位侍從之一。太子命名時,他斷言太子將會成佛。據《佛本行集經》捲二十五載,悉達多太子齣傢求道之初,他與其他四位侍從奉凈飯王之命,親伴苦行之太子在林中修道。後見太子廢苦行,遂與其他四人離去。佛陀成道後,於鹿苑初轉**,嚮他們講四諦法。成為佛陀所度五比丘之一。乃佛陀最初之弟子。據《增一阿含經·弟子品》載,他為佛陀聲聞弟子之一,寬仁博識,善能勸化,將養聖眾,不失威義,為最早受法味而思惟四諦者,他成為比丘後的事跡不詳,僅知在教團中為最長老,常居上座之位。
於佛弟子中最先第一悟。
阿若憍陳如,又作阿若多憍陳如、阿惹憍陳如、阿惹憍鄰、阿若拘鄰、阿若俱鄰。或作憍陳如、憍陳那、拘鄰若、枸鄰、俱鄰、居鄰、居倫等。

第壹拾壹尊
迦那行那尊者
迦那行那尊者,佛祖的聲聞弟子。“迦那”為其名。“行那”,意為在逆境中,於所學諸法不得不失,不來不去,心身安住無所動,是一種好品德。
佛教戒律規定,僧眾必須著僧衣,免冠露頂。據《捨利弗問經》載:尊者為比丘時,曾外齣化緣,行至一個名叫大林的村落時氣候突變,酷寒無比,耐寒的鳥獸悉被凍死。值此危難之際,他內著僧衣,外罩俗衣,方免於一死。他能於睏境中知道權便,盡管身著俗衣,然身心安住,佛教信仰竪定不移,尊者具有上述品德,故稱“迦那行那”。


第壹拾貳尊
婆蘇槃豆尊者
婆蘇槃豆尊者,俗稱世親菩薩。古印度羅閱城人,姓毗捨。舊譯作天親,乃世人親近供養之意。為無著菩薩之同母弟,被禪宗尊為西天二十八祖之第二十一祖。
尊者父光蓋,母嚴一,傢富無子,父母乃禱佛塔求子,一夕,母夢吞明暗二珠,覺而有孕,後一月果産一子,即尊者。年十五,禮光度羅漢齣傢,感毗婆訶菩薩為其授戒。未師事闍夜多之前,常一食不臥,六時禮佛,清靜無欲,為眾所歸。闍夜多欲度之,乃對眾雲:“我不求道,亦不顛倒;我不禮佛,亦不輕慢;我不長坐,亦不懈怠;我不一食,亦不雜食;我不知足,亦不貪欲。心無所希,名之曰道。”他聞其說,遂發無漏智,後繼闍夜多衣鉢,宣通佛經,廣化眾生,行化至後那提國時,付法予摩奴羅,跏趺而逝。
又據考證,世親有同名之二人,即著《俱捨論》之世親和無著之弟世親。之所以將二人混同,係因真諦所譯之《婆藪槃豆法師傳》之載,以二人為一人。
婆蘇槃豆,又作婆槃豆、筏蘇槃豆、筏蘇畔徒、婆藪槃頭、婆修槃頭。


第壹拾叁尊
法界四樂尊者
法界四樂尊者即天台慧思(515--577) ,南北朝時代之高僧。武津(河南上蔡)人,俗姓李。世稱南嶽尊者、思大和尚、思禪師。為我國天台宗第二代祖師(一說第三祖)。
尊者自幼歸佛樂法,心愛《法華》。曾持經入墳塚中讀誦,讀畢深受感動,對經涕泣,於夢中受普賢菩薩摩頂戒,頂上遂隆起肉髻。年十五齣傢,師事天台初祖慧文禪師,得授觀心之法。曾因慨嘆虛受法藏,放身倚壁,遂豁然大悟,深得法華三味。他最早主張佛法之衰微即未法時期,故確立對阿彌陀佛與彌勒佛之信仰。註重禪法之踐行,亦註重義理之推究。
北齊天保五年(554),尊者至光州、不分遠近,為眾演說,長達十四年之久。又,尊者於河南南部之大蘇山傳法於智顗,智顗大師之眾門弟子中最為傑齣者。陳代光大二年(568)始入湖南衡山(南嶽),悟三生行道之跡,講筵益盛,鼎止十年,遂有“南嶽尊者”之稱。山中常有瑞兆顯現,天童為之侍衛。曾受到宣帝禮遇,尊稱“大禪師”。太建九年,言“佛來迎我”,晏然而化,世壽六十三。
著作有《法華經安義》一捲、《諸法無諍三昧法門》 二捲、《大乘止觀法門》四捲、《南嶽思大禪師立誓願文》一捲。

第壹拾肆尊
優樓頻螺尊者
優樓頻螺尊者,本名摩訶迦葉,又叫摩訶迦葉波。梵語“摩訶”意為“大”,故又稱為大迦葉。為三迦葉之一。尊者善行頭陀,熱心供養僧伽,被稱為“頭陀第一”。“供養第一”。
尊者生於古印度摩揭陀國王捨城郊的一個婆羅門傢庭。後信奉佛教,歸依佛陀。在十大弟子中,以嚴格遵守頭陀行而著名。“頭陀行”是古印度的一種苦行,修行者必須行腳、乞食、露宿,禁止各種欲望,即通稱的苦行僧。據說有一次佛陀曾勸他,年紀大瞭,不必再竪持苦行,被婉言謝絕。
相傳佛陀在靈鷲山為眾弟子說法,有大梵天王獻金色波羅花錶示敬意。佛陀拈花示眾,眾弟子不知何意,隻有尊者當下破顔微笑。於是佛陀高興地宣布: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付於摩訶迦葉。中國禪佛教以心傳心、“拈花微笑”的典故即齣於此。佛陀圓寂後,他召集各地長老,主持瞭佛教史上第一次結集,由阿難誦齣經文,優婆離誦齣律典,整理誦齣釋迦以往的教導,使大傢明確遵守。從而使佛教經典得以保存流傳。“據說他後來隱身於王捨城郊的雞足山中,等待將來彌勒佛降世時,再齣世轉交佛陀遺留的衣鉢,協助彌勒佛教化眾生。在佛十大弟子中,他與阿難被稱為”二賢者“,常被安置在釋迦佛像的兩邊。
優樓頻螺,意譯作木瓜林,因在林下修道而得名,此尊與第099尊法藏永劫尊者為同尊,可互參。


第壹拾伍尊
佛陀密多尊者
佛陀密多,古印度提伽國人,姓毗捨羅。著名禪師,為西天二十八祖中之第九祖
據《付法藏因緣傳》捲五、《傳法正宗記》捲二、《佛祖統記》捲五等載,尊者德厚而具大智慧,受佛陀難提(付法藏第八祖)付囑,善巧方便度化眾生,摧滅異學。其時,國王崇信外道,輕毀佛法;師自持赤幡,行於王前,經曆多時,王始召之,尊者至王所,求與外道對論,以無方論屈服對方:復與王論義,挫其邪心,令信正法;又教化尼乾子,令其弟子五百人歸佛。後付法予脅比丘而示寂。又據《婆藪槃豆法師傳》載,尊者為世親之師,(2640 下)著有《五門禪經要用法》。
佛陀密多,又作伏馱蜜多、佛陀蜜多羅、佛陀蜜,意譯覺親。此尊與第048尊為同尊,可互參。


第壹拾陸尊
那提迦葉尊者
那提迦葉,為三迦葉之一。迦葉,意譯飲光,因其通身光炎,能映餘光,使不現,故名飲光;那提為河名,尊者在河邊生,故以為名。
尊者即優樓頻螺迦葉之弟,伽耶迦葉之兄。據《增一阿含經》捲十五、《佛本行集經》捲四十、《過去現在因果經捲》四等載,尊者初為事火外道,領三百弟子住尼達禪河下遊。其時,佛陀成道,遊化苦行林,度其長兄,那提遂與其弟共率弟子歸佛入道。據稱,尊者習意寂然,降伏結業,精進修行。
那提迦葉,又作難提迦葉、曩提迦葉、捺地迦葉波,略稱那提。那提,意譯江、河、治恒。故或梵漢並舉為江迦葉。河迦葉、治恒迦葉。

第壹拾柒尊
那延羅目尊者
那延羅目尊者為過去世佛,早於佛陀之前齣世,弘傳教法。涅槃後有住持大塔
據《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捲十七載,佛陀曾對弟子們說:那延羅目等過去諸佛的住持大塔,是現在佛、菩薩、弟子依止處。以往的菩薩都盡心護持,現在我等也要恭敬地護持供養。無論現世抑或來世,眾弟子都要以塔寺為住處,護持供養,永誌不忘諸佛的教法。過去諸佛的寺塔遍布四天之下,眾佛弟子在四天之下居住,在四天之下弘揚佛法,傳播教義,猶如法雨普降,充滿世界。
那延羅目,又作那羅延窟。


第壹拾捌尊
佛陀難提尊者
佛陀難提尊者,古印度迦摩羅國人,被禪宗尊為西天二十八祖中第八祖。
尊者頭有肉髻,辨材無礙,以慧解善說勝服當世。據《景德傳燈錄》等書載,七祖伐蘇蜜多來該國說法,佛陀難提要求與他論義,伐蘇蜜多說:”仁者論即不義,義即不論,若擬論義,終非義論“佛陀難提聽罷大為欽服,說:”我願求道沾甘露味。“伐蘇蜜多便將他剃度而授具足戒,付正法眼藏於他。佛陀難提受教齣傢後,率徒眾四處弘傳佛法。行至提伽國城毗捨羅傢時,見屋捨上有白光上騰,知有聖人,求傢主施捨侍者,傢主遂捨令其子齣傢,是為伏陀蜜多。佛陀難提將法眼藏付囑於伏陀蜜多,偈曰:”虛空無內外,心法亦如此。若瞭虛空故,是達真如理“伏陀蜜多則以偈贊曰:”我師禪祖中,當得為第八。法化眾無量,悉獲阿羅漢。“其時佛陀難提即現神變,然後恢復本樣,儼然端坐,歸於涅槃。涅槃後,眾人塌造寶塔葬其全身。
又據《付法藏因緣傳》捲五載,彌遮迦以正法付尊者,令其流布勝甘露味,尊者轉大**,摧伏魔怨,然後付法予佛陀蜜多。另據《寶林傳》載,佛陀蜜多從尊者受法,尊者從婆須蜜受法,婆須蜜從彌遮迦受法。


第壹拾玖尊
末田底迦尊者
末田底迦尊者,阿難兩弟子之一。印度陀頗羅人,異世五師之一。相傳為阿難之最後弟子,付法藏之第三祖。末田,中之意;地那,日之意。因齣傢於日中之時,又因受戒於水中,故時人稱為日中、水中。
據《阿育王傳》捲四《摩訶迦葉涅槃因緣》載,尊者於阿難入滅時,在恒河中受戒,證得阿羅漢。又據《付法藏》捲二所載,阿難弟子中有末田提與商那和修二人得阿難之付法藏。然依《阿育王經》捲七則謂阿難弟子為末田地,商那和修則為末田地之弟子。如此,由摩訶迦葉至優婆毛鞠多,師資相傳凡五人,故異世五師之稱。
尊者曾赴迦濕彌羅國降伏龍王,弘傳正法。尊者遊化迦濕彌羅國之緣由,據《阿育王傳》捲四載,係因阿難之遺命。《善見律毗婆沙》捲二等載,阿育王迎帝須行第三次結集後,派遣諸師至邊境諸國興立佛法。尊者至迦濕彌羅國,降伏龍王,為大眾宣說”讀譬喻經“,令八萬眾生得道、韆人齣傢。佛陀升天後,他施展神通,將一巧匠送上兜率陀天見佛祖儀容,返迴後造像供奉,據稱,是為民間寺院供奉佛像之始。
末田底迦,又作末田、末田提、末田地、末田地那、末田鐸迦、未彈地、摩禪地。


第貳拾尊
難陀多化尊者
難陀,譯作”善歡喜“,亦名”牧牛“。
據說,尊者曾問佛陀牧牛十一事,知道佛陀具一切智,遂齣傢,修得阿羅漢果。他非常聰明,且聲音美妙。據《根本律》載,曾使五百比丘證得阿羅漢果。《薩婆多論》還說明瞭難陀與此五百比丘尼的前世因緣:”往昔惟衛佛齣現於世。為眾生說法,彼佛滅後,有王起牛頭栴檀塔,種種莊嚴。此王有五百夫人,供養此塔,各發願言:‘願我等將來從此王邊而得解脫。’爾時王者,今難陀是;爾時五百夫人者,今五百比丘尼是。以是本願因緣。故應從難陀而得解脫。“尊者以其美妙的聲音說法,度化世人。
難陀,又作難鐸迦,意譯曰善歡喜。又名牧牛,稱牧牛難陀。註釋掉的------

第貳拾壹尊
優婆鞠多尊者
優婆鞠多尊者,阿育王時僧人。禪祖尊為西天第四祖,異世五師之一。以阿育王之帝師而知名,為中印度摩突羅國鞠多長者之子。
尊者性慈敏聰慧,具辨纔。十七歲齣傢,付法藏第三祖商那和修知是法器,乃教以係念之法;若起惡心,則於左邊著黑石;若生善念,則於右邊著白石。優婆鞠多依教授念,最初黑石多,漸漸黑白石相等,至滿七日唯見白石時,商那和修遂為說四諦法,優婆鞠多當下證得須陀洹果,又觀諸法苦、空、無常,證得阿那含果,至二十歲齣傢受具足戒時,證得阿羅漢果。
其時阿育王聞尊者於摩突羅國優留曼荼山之那羅拔利阿蘭若處為眾說法,欲往觀之,尊者以其居處狹隘,遂率眾一萬八韆人至華氏城為王說法。曾為阿育王作偈:”三寶值遇難,王應常供奉,世尊付法藏,於王及我等,當守護佛法,為攝受眾生。“並告之佛陀諸舊跡。指示起塔供養,並建捨利弗、目犍連、大迦葉、阿難等諸大弟子之塔以供養之。據傳,阿育王因此於世尊經曆諸聖地建塔,共造八萬四韆塔,弘揚佛法。
據《阿育王傳》捲三載,佛陀曾於摩突羅國時對阿難言”我百年後,摩突羅國有鞠多長者之子名優婆鞠多,教授禪法。弟子之中最為第一,雖無相好,化度如我。“優婆鞠多大弘法化,度眾無數,化緣事畢,付法於提多迦,遂取滅度。《俱捨論光記》,捲五,謂尊者著:《理目足論》。
據考,目犍連子帝須即阿育王之師,與優婆鞠多或為同人。優婆鞠多,又作憂波鞠多、優波笈多、優波崛多、鄔波鞠多、優波鞠提、優波鞠、優波崛。略稱崛多。意譯作大護、小護。

第貳拾貳尊
僧迦耶捨尊者
僧迦耶捨尊者,為北印度迦濕彌羅國著名論師,西天二十八祖中之第十八祖。
據《因明大疏》捲一載,尊者為部派彆佛教時代之論師,尤擅長於說一切有部(即薩婆多部)之論典,及因明(論理學)、聲明(文字、音韻、語法之學)等學問。據《因明入正理論後序》《因明入正理論疏》捲上載,玄奘赴西天求法時,在迦濕彌羅國法救論師寺曾遇到他,他在因明方麵熱心幫助玄奘,為他詳細講解詮釋,使玄奘受益良多。
僧迦耶捨,又作僧伽耶捨,意譯曰眾稱。此尊與第040尊同尊。

第貳拾叁尊
教說常住尊者
教說常住尊者,當即為說法尊。
具有憐憫之心,有慈悲利益萬物之誌,不忍讓眾生陷入世俗之煩惱,立誌要用自己的所有智慧使眾生獲得佛果。因此,他常住於世間,為大眾說佛法。
大乘佛教主張,僧人不僅要求得自身的解脫,同時還必須廣施慈悲,普度眾生。其八正道之第四修行法為”正業“即要修行佛法的人不失時機地教化世間的一切眾生,幫助他們脫離世俗的憂煩苦惱,皈依佛教,升往凈土。《華嚴經探玄記》捲十二有”說法尊“,尊者具有憐憫之心,有慈悲利益萬物之誌,不忍讓眾生陷於世俗煩惱。他立誌要用自己的所有智慧使眾生獲得佛果,因此,他常住於世間,為大眾講說佛法。

第貳拾肆尊
商那和修尊者
商那和修尊者又稱捨那婆斯,與末田底迦為阿難兩大弟子。為西天付法藏二十八祖中第三祖。佛教第一次結集時。受阿難指派,往古印度中部地區弘揚佛教。
據《景德傳燈錄》捲一、《付法藏因緣傳》捲二等載,尊者係突羅國人,姓毗捨多,在胎六年而生。在阿難處受八萬四韆法藏,悉憶持之,又遊化諸方,於摩突羅國曼陀山化二龍子,於彼處營建僧住處,至黑罽賓現龍奮迅定等五百三味,化度優波鞠多及其弟子,後飛騰虛空作十八變,而入涅槃。時為周宣王乙未年。又彼由前生願力,於處母胎至入涅槃期間,常著商那衣,未嘗脫卻,因而得名。此蓋基於梵語,音譯商那、奢那、設若迦、奢搦迦、意譯大麻;音譯和修、意譯為衣而來者。按巴利文大史浮陀、三菩伽、參復多、意譯已生。嘗與離婆多等共詣毗捨離城,阻跋耆比丘之倡十事非法。
商那和修,又作捨那婆數、捨那波私、捨那和修、捨那婆斯、奢搦迦、商諾迦縛娑。意譯胎衣、自然衣、麻衣。

第貳拾伍尊
達摩波羅尊者
達摩波羅,譯作護法。六世紀印度達羅毗萘國建誌補羅城人,為該國大臣之子。印度十大論師之一。
尊者自幼崇信佛法,於數百裏外的寺院齣傢為僧。據《大唐西域記》捲五載,時佛教衰微,國王崇奉外道,特地請來一位外道論師與寺中僧眾進行辯論,如外道論師獲勝,將禁止佛教流行。僧眾害怕失利,無人齣場。值此危難之際,尊者挺身而齣與外道辯論,一舉獲勝。結果使外道論師皈依佛教,進一步擴大瞭佛教的影晌。尊者博學弘遠,與清辨菩薩爭有空之義,造世親菩薩唯識論三十頌之解釋,而弘其正宗。極大乘佛教瑜伽唯識之旨,被視為印度佛教十大論師之首。曾住持印度那爛陀寺,玄奘曾從其弟子戒賢為學。

第貳拾陸尊
伽那迦葉尊者
伽耶迦葉尊者為三迦葉之仲。生於中印度摩揭陀國之伽耶近郊。伽耶,城名,意譯為象城,位於尼連禪河邊,離菩提場不遠。據《法華經·湧齣品》:”如來為太子時,齣於釋宮,去伽耶城不遠,坐於道場,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善提“。因伽耶伽葉一直在此城修道,以其所住城為名。
尊者為佛陀之弟子。即優樓頻螺迦葉及那提迦葉之弟。據傳說,尊者昔日曾為外道論師,其人事火,收有五百弟子住在伽耶城中。如來教化於此,與兄優樓頻螺那提伽葉(即第十六尊者)閤謀陷害佛陀不成,方知佛法宏大,即捨邪歸正,率眾弟子皈依,終得羅漢果。
伽耶迦葉,又作迦夷迦葉、竭夷迦葉。

第貳拾柒尊
定果德業尊者
定果德業尊者,稽諸史實。實無其人。因以修禪定而生齣一切功德,故號定果德業。學修禪定,收攝散亂情思,見性悟道。使自己的心智與佛的真智融為一體,俱照萬物,使自己的俗身轉化為法身,以修得的佛智與神通普濟眾生,建立無量功德。
尊者遍謁諸佛賢聖,學修禪定,通過修禪而書攝散亂情思,清凈心性,滅障塵障,觀照事理,見性悟道而顯現佛的真智。隨心所欲地變化齣種種形象。其建立的所有功德,皆源於禪定。

第貳拾捌尊
莊嚴中天在綫尊者
莊嚴中天在綫尊者;稽諸史實,實無其人。
在佛教經典中,”莊嚴“具有十分豐富的內涵,一是具德義,一是衣飾義。也就是說,以善美飾國土,以功德飾衣身曰莊嚴。尊者達到瞭莊嚴與中天在綫的統一。其佛性的修煉達到瞭完善的境地。其中最常用的是裝飾美盛、端正尊嚴之義。端正尊嚴不僅體現在外在的形象上,更重要的是指內在的品德;內由外顯,隻有具備高尚的品格,纔能真正呈現莊嚴的麵相。”憂“是指憂愁煩惱,這是應該加以摒棄的,否則就會如《智度論》捲二所說,”心沒憂海,不能自齣“。尊者刻苦修習禪定,不僅自己擺脫俗世的憂惱,還盡力將眾生之心從”憂海“中拯救齣來,他莊嚴的麵相正是為瞭嚮眾生昭示擺脫憂惱之後的靜謐平和的心理境界。

第貳拾玖尊
憶持因緣尊者
憶持因緣尊者即僧護。為捨利弗弟子。
《因緣僧護經》載,有五百商人崇奉佛教,齣海貿易時將僧護邀請到商船上,以便在航程中為高人講經。他講經的聲音驚動瞭海龍王,龍王遂祈請他到龍宮為龍子講經,他應邀入海,為龍眾講解《四阿含經》商船返航時龍王父子將他送迴航船,同迴大陸。將近海岸咐,僧護又與五百商人失散,乃隻身來到地獄,曆見五十三地袱,見眾生隨各自之罪業而受苦,之後,他又來到五百仙人處,將地獄眾生拔度齣苦難境地。歸而問之於佛陀,佛陀為他講解因緣善惡之道,尊者牢記在心,並廣為大眾解說。得證阿羅漢果。

第叁拾尊
迦那提婆尊者
迦那提婆尊者,龍樹弟子。迦那,一目之意。被禪宗尊為第十五祖。
據《傳法正宗記》捲三載,尊者乃公元三世紀左右人,為南天竺婆羅門齣身,或謂執師子國人。博識淵覽、纔辨絕倫。嘗挖鑿大自在天金像之眼,後又自挖雙眼以迴施大自在天,故以為名。初謁龍樹,龍樹令弟子以滿鉢水置於前,尊者即以一針投入水中,兩人欣然契閤。齣傢為龍樹弟子,以智辯著稱,後遊曆印度各地,大振破邪之劍,調伏外道,度人百餘萬。後以構怨,為外教之徒所刺,遣偈:”諸法本空,無我無所;無有能害,亦無受者。“《寶林傳》捲三、《祖堂集》捲一、《景德傳燈錄》捲二等,亦載其事跡。著有《百論》二捲、《廣百論本》一捲等。
迦那提婆,意譯作單眼提婆。又作提婆、聖提婆、聖天。

第叁拾壹尊
破邪神通尊者
破邪神通,意譯為賢愛。名跋陀羅縷支。西印度人。
尊者對論法透徹貫通,學風淳樸,戒行嚴格,且心懷慈悲。以其摧破外道的邪論而受人尊敬,當時,摩臘婆國有一大慢婆羅門,遍覽群書,通曉各種宗教理論,他有弟子數韆,受到本國國王的敬重,國中百姓也莫敢怠慢。然而大慢婆羅門詆毀佛教,並辱慢佛祖雕像。尊者聞知此事,遂長途跋涉,找婆羅門辨論是非。摩臘婆國王主持論場,他理正法圓,清辨若流。大慢婆羅門理麯詞窮,辨論失敗。按理辨論失敗者當依法處斬,尊者以慈悲為懷,請求國王敕免其罪。國王免去死罪,下令其騎驢遊城,以宣告他辨論失敗。婆羅門當眾受辱,憤鬱而吐血。據《大唐西域記》捲十一載,尊者聽到婆羅門患病,前去安慰探望,婆羅門仍執迷不悟,破口大罵,並誹謗大乘佛教。這時,天地憤怒,大地開裂,將慢婆羅門從地穴墮入十八層地獄。

第叁拾貳尊
堅持三字尊者
堅持三字尊者即晉代僧人慧遠。俗姓賈,雁門樓煩(今山西省寜武附近)人。三字即”阿彌陀“,意譯”無量壽“。
尊者生於仕宦之傢少時即隨舅父令狐氏博覽六經,尤善《老》、《莊》。後慕名投奔道安,聽道安講解《般若經》,豁然開悟,嘆”儒道九流,皆糠紕耳。“齣傢後,在前往廣東羅浮山途中,路過潯陽(今 江西九江),”見廬峰清靜,足以息心“,便駐錫於此。初住西林寺,後弟子日益增多,刺史桓伊又為修東林寺;以後一直沒有離開。著名典故”虎溪三笑“即發生於此。他最主要的貢獻是創立瞭佛教凈土宗。倡導彌陀凈土法門,宣稱專念阿彌陀佛名即能往生凈土。奉行念佛三味。即以修定坐禪,息心忘念,心註西方,觀想念佛,為通往西方凈土的修行方法。傳說曾邀僧俗18人(”十八賢“)結成”白蓮社“,於阿彌陀佛像前建齋立誓,共期往生西方佛國凈土極樂世界。因此被尊為凈土宗初祖。這種修行方式筒便易行,吸引力極大,因而迅速流傳開來。並弘傳至日本,現在,日本凈土宗亦以尊者為始祖。八十二歲時圓寂。著有《法性論》等。

第叁拾叁尊
阿□樓馱尊者
阿□樓馱。甘露飯王之子,佛陀之堂弟,十大聲聞弟子之一。傳說他齣傢之初,因懈怠貪睡受責,後立誓不眠,精進勤勉,得天眼通,能見天上地下六道眾生,人稱”天眼第一“。
據載,他曾於過去時施捨瞭幾頓飯給闢支佛,從那時起,五十劫來亭盡天上人間的無勝妙樂。現在劫降生為甘露飯王之子,佛祖得延民佛後,他齣傢為僧,學習佛法。然齣傢之初,懈怠貪睡,受到佛祖嗬責。後立誓不眠,七日七夜不睡眠,至使眼睛一度失明。從此以後,他精進勤勉,得天眼通,能見天上地下六道眾生,人稱”天眼第一“。佛陀寂滅後,他勸導眾弟子收斂悲慟,努力於佛教事止,並讓佛陀的金棺停留七日,以滿足諸天神要求供養的心願。
阿□樓馱,又作阿那律、阿樓馱,意譯如意無貪。

第叁拾肆尊
鳩摩羅多尊者
鳩摩羅多尊者,據《大唐西域記》載,生於呾叉始羅國。時人以”日齣論師“尊稱之,而與馬鳴、龍樹、提婆並號”四日照世“。製論凡十數部,並盛宣行,被尊為經部本師,付法藏第十八祖,禪宗第十九祖。據《付法藏因緣傳》捲六載,尊者自幼聰慧,有”美名童子“之稱。後齣傢從僧伽耶捨受法。初於呾叉始羅國著述諸論,後至朅盤陀國專事教化,平生浸淫佛教典籍,極其玄旨”立正法,摧邪見,高論清舉。其後付法於闍夜多。據《齣三藏記集》捲十一《訶梨跋摩傳》等,尊者為罽賓之小乘學者,屬薩婆多部,係《成實論》作者訶梨跋摩之師。生卒年月,應在龍樹與世親之間,即於公元三世妃之未。著述凡十數部,《日齣論》《結發論》《喻鬘論》、《癡鬘論》、《顯瞭論》等。
鳩摩羅多,又作鳩摩暹多、鳩摩羅陀、鳩摩羅馱、矩摩邏陀、拘摩羅邏多、究摩羅陀。意譯作童受、童首、豪童、童子。

第叁拾伍尊
毒龍皈依尊者
毒龍皈依尊者,本名瞿波羅。意譯牧牛人。曾為毒龍,故以為名。
據《大唐西域記》捲二載,佛陀在世時,古印度那揭羅曷國有一牧牛人,每日嚮國王供應乳酪。一次獻乳酷時有失禮儀,遭到國王的譴責。牧牛人心懷忿恨,供奉鮮花祈禱神靈,發願來世變作龍王,摧毀京城,殺害國王及其臣民,發願畢,以頭觸石,氣絕身亡。不久,牧牛人轉生為大龍王,住在那揭羅曷城西南石嶺的洞穴裏。龍王飛齣洞穴,欲荼毒生靈。佛祖聞知,運用法力。降伏其心。龍王皈依佛教,並發誓永不殺生,扶持佛法,供養佛陀弟子。佛祖再施神力,將自己的身影留在龍洞石壁上,對瞿波羅說:我的影像具有慈悲神力,當你憤怒而毒心萌動時,靜觀影像。毒心自然消失。據載,石壁佛影成為佛教聖跡,獲阿羅漢果。

第叁拾陸尊
同聲稽首尊者
同聲稽首尊者,稽諸史實,實無其人。稽首,梵語畔彈南(又作婆南、伴談、伴題等)的意譯,也譯作敬禮、禮拜、歸命,即以頭觸地錶示極度禮敬,所謂同聲稽首,即一邊稱頌佛陀名號,一邊行稽首禮。
尊者深知自己既生為凡夫,或因三業而生罪,或眾六根而起過。或以內心自邪思惟,或籍外境起於染著,罪過無量,於是決心徹底懺悔,禮敬三寶,廣植福田。尊者不分日夜,口為是念,身為是作,終滅無量罪,成羅漢果。

第叁拾柒尊
毗羅胝子尊著
毗羅胝子尊者,名刪闍夜。是古印度苦行六外道之一,所以隻稱其母名。
佛教認為,世間眾生的一切苦樂,都是過去世的因果報應。據《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維摩經·弟子品》等載,尊者為外道六師中之第三師。苦行外道,淘槽飲汗,拔發灰身。經生死劫數間,自盡苦行,認為苦行如縷丸轉於高山,縷盡自止一般,因此,解脫要順應自然,既然過去世做瞭惡事,就要接受苦果的報應,待八萬劫苦果受盡,自然就能獲得解脫。後歸依佛教,成阿羅漢果。

第叁拾捌尊
伐蘇蜜多尊者
伐蘇蜜多尊者全名世友。世又是天名,與天為友,故名世友。佛滅後四百年齣世,娑婆四評傢之一。迦膩色迦王在迦濕彌羅國結集薩婆多部之三藏時,他為五百賢聖的上座。北天竺國人,姓頗羅墮。
尊者常穿乾凈衣服,手執酒器,遊蕩於大街,或吟或嘯,人謂之狂。彌遮迦(二+八祖之第六祖)行腳至此,尊者上前問曰:“師何方而來,欲往何所:”彌遮迦曰:“從自心來,欲住無處。”他又問:“師還識我否:”彌遮迦告訴他:“我師提多迦說:世尊曾遊北印度,語阿難:‘此國中吾滅後三百年,有一聖人,姓頗羅墮,名婆須密,而於禪祖當獲第七。’世尊記汝,汝應齣傢。”尊者於是投酒器而齣傢,四處雲遊,宣揚佛法。行至迦摩羅國時,遇到佛陀難提,將其剃度,並付正法眼藏於他,說偈曰:“心同虛空界,示等虛空法,證得虛空時,無是無非法。”說畢即入慈心三昧,其時梵王帝釋及諸天眾俱來禮敬,尊者從三味起示昧,示涅槃相。佛陀難提即於本座起七寶塔以葬全身。(五百羅漢)
伐蘇蜜多,又作筏蘇密呾羅、婆須密等。

第叁拾玖尊
闍提首那尊者
闍提首那,譯作“願勇”。《涅槃經》所說十仙之一。
尊者曾為古印度外道十大仙人之一,入山苦修,獲得外道果位,具有五種神通力。據《成唯識論瞭義燈》捲二本、《慧琳音義》捲二十六等載,闍提首那曾造《三彌叉論》。三彌叉意譯為“觀察”,又稱二十五諦,按照二十五諦修練,以求獲得智慧。執著涅槃是無常,所說屬於邪見外道。據《涅槃經》三十九載,佛陀誌尊者論議二+五諦與佛法的優劣,尊者理屈詞窮。佛陀為說四真諦法,即得正見而皈依佛法,由憍陳如《參見本書第1尊)為之剃發,下手時須發與煩惱俱落,於坐處得阿羅漢果。

第肆拾尊
僧法耶捨尊者
僧法耶捨尊者,即僧邠耶捨,意譯眾稱,又作伽耶捨多、僧邠耶奢。著名論師,為僧伽難提之弟子,鳩摩羅多之師,西方二十八祖之第十八祖。
根據禪宗排列的西天傳法世係,十六祖羅睺羅傳十七祖僧伽難提,僧伽難提傳十八祖伽耶捨多,伽耶捨多傳十九祖鳩摩羅多。但也有另外的說法,即十八祖為僧邠耶奢。《摩訶止觀》捲一:雲“法付羅睺羅,羅識鬼名書,降伏外道:法付僧邠耶奢,奢遊海見城說偈,據《止觀輔行傳弘決》捲一之一:”法付僧邠耶奢,奢遊海畔,見有一城,詣城乞食,而說偈雲:‘行為第一苦,飢為第一病,若能見法實,則得涅槃道。’城主於是請進與食。因見二鬼,昔是兒婦,由彼慳貪,我乃誓雲:見汝受報。復見一城,共食齊整,食竟即以其鉢相擲,火起燒身,於客惜食,故緻斯苦。“尊者是一位雲遊弘揚佛法的高僧。此尊與第022尊同尊,可互參。


第肆拾壹尊 悲察世間尊者
悲察世間尊者,即地藏菩薩。梵名乞叉底蘗沙,據《地藏十輪經》講,由於此菩薩”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秘藏“,所以稱為地藏。密號悲願金剛。
據《地藏菩薩本願經》載;地藏菩薩曾受佛陀的囑托。要在佛陀滅度後、彌勒佛降誕前的無佛之世留住世伺,教化眾生,度脫六道眾生。並發誓”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念誦其名號,禮拜供奉其像,能得到無量功德的救濟。
安徽九華山是其說法的道場。據說唐代有新羅國(今朝鮮)僧人金喬覺泛舟航海,來到中國。見九華山峰巒疊起,於是在山中擇地而居,潛心修行。後來,又得人捐助,修佛寺、闢道場。金喬覺去世後被認為是地藏菩薩的化身,因此九華山被認為是地藏菩薩道場,成為與普陀、五台、峨眉齊名的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中國佛教寺院中,一般菩薩為天人相。而地藏菩薩則多為光頭或是頭戴毗盧冠、身披袈裟的齣傢僧形。據《地藏菩薩儀軌》等載,此是因為他在無佛的”五濁惡世“(即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濟渡眾生,為瞭使眾生能深信因果,尊敬三寶(即佛、法、僧)之故。對地藏菩薩的信仰,在民間廣為流行。每年農曆七月三十,即傳說地藏菩薩誕辰之日,前來朝拜的佛教徒摩肩踵足,絡繹不絕。

第肆拾貳尊
獻花授記尊者
獻花授記尊著,稽諸史實,實無其人。
獻花,即獻花座印,據《立印軌》介紹,此種手印”名金剛蓮花,定慧鞭蓉閤,水(無名)火中俱散開,猶如蓮花葉,二風頭屈附火初節之側住,奉諸佛菩薩。“授記,亦即佛對發心之眾生授與將來必當作佛之記彆。尊者對佛法信仰堅定,每日皆結跏趺坐,以獻華座印言禮敬諸佛菩薩,因此功德;濛佛授記,將來當為佛。


第肆拾叁尊
眼光定力尊者
眼光定力尊者,稽諸史實,實無其人。
尊者眼放光明,遍觀十方世界,目光所觸,使愚者生智、癡者復慧,破除世俗的憂愁、煩惱及憤怒等種種亂想,使善良眾生入於清凈福德之道。尊者既能施惠於蕓蕓眾生,亦能驅除世間邪惡。其灼灼目光能摧除惡魔、降伏惡鬼、令外道皈依,惡跡昭著者心生恐懼,大漸大愧而痛改前非。


第肆拾肆尊
伽耶捨那尊者
伽那,仙人名;捨那,乃盧捨那(佛名)之略,即盧捨那佛身之意。伽耶捨那,意即(毗)盧捨那佛之尊身。當即伽耶捨多,摩提國人,姓鬱頭蘭。西天二十八祖之第十八祖。
據說其母夢大神持鑒而孕,凡七日而生,肌體瑩如琉璃,自然香。西天二十八祖之第十七祖僧伽難提率徒眾行化至此,忽有涼風吹來,令人身心悅適,僧伽難提說:”此道德之風也,當有聖者齣世,嗣續祖燈乎!“於是與徒眾在山榖中尋覓,找到瞭手持圓境的伽耶捨多。齣傢後,一次聞風吹銅鈴聲,僧伽難提問:”鈴鳴耶,風鳴耶?“答:”非風非鈴,我心鳴耳。“問:”心復誰乎?“答:”俱寂靜故“僧伽難提遂付正法藏於他,說偈日:”有種有心地,因緣能發明。乾緣不相礙,當生生不生。“說畢踴身虛空現十八種種變,化火光三味自焚其身。眾以捨利起塔供奉,尊者惡業滅盡,功德圓滿,得阿羅漢果。


第肆拾伍尊
莎底比丘尊者
莎底,意譯為吉祥。
佛陀在捨衛國祗樹給孤獨園時,有一新齣傢不久的比丘名莎底,為園內僧眾燒水沐浴。據《佛說大金色孔雀王咒經》載,他正劈柴時,一條黑蛇從朽木孔穴竄齣,咬傷其右腳拇指,蛇毒沿血脈嚮全身四溢,他兩眼上翻,口吐涎水白沫,昏絕於地,阿難見狀,急往佛陀處,以額著地,嚮佛行禮,請教解救方法。佛陀說,我有大孔雀明王咒,威力極大,能除一切諸毒、災難、恐懼、煩惱,保護世間一切有情眾生獲得安樂,阿難用咒語依法救治。吉祥獲救後,潛心學佛,終得正果。


第肆拾陸尊
波闍提婆尊者
波闍提婆尊者,本名難生,通稱脅比丘或脅尊者。中印度人。被禪宗尊為西天第十祖。
根據佛教傳說,尊者在母胎中呆瞭六十年,將誕生時,其父夢一白象背有寶坐,坐上安一明珠,從門而入,光照四眾,醒來尊者正好齣生。禪宗西天二十八祖之第九祖伏陀蜜多遊化至此,其父攜他前往緻禮說:”此子處胎六十歲,因號難生,復嘗會一仙者,謂此兒非凡,當為法器。今遇尊者,可令齣傢。伏陀蜜多遂將其剃度。他隨師修行,未嘗睡眠,因“其脅不至席,遂號脅尊者焉。”他率徒遊化,至華氏國,在一樹下小憩 ,以右手指地說:“此地變金色,當有聖人入會。”語畢,地果變金色,適逢富那夜奢前來,尊者即將其剃度,並付於正法眼藏,偈曰:“真體自然真,因真說有理。領得真真法,無行亦無止。”說畢即現神變而入涅槃,化火自焚,徒眾各以衣襟盛捨利,隨處興塔供養。據北傳佛教載,他在膩色迦王時曾發起五百僧人在迦濕彌羅舉行第四次結集。
波闍提婆,又作波粟濕縛、波奢等。

第肆拾柒尊
解空無垢尊者
解空無垢尊者,即無垢光菩薩。為密教理圖胎藏界曼荼羅文殊院中尊文殊菩薩右方第三位之菩薩。是文殊菩薩的使者,顯文殊菩薩的空智。又稱無垢光童子。密號離塵金剛。
尊者以文殊特有的智慧斷除眾生的煩惱,引導過去、未來、現在一切眾生開空慧道、入法明門。 為文殊院菩薩眷屬八大童子之一,主文殊畢竟空之理,以本性清靜無垢,外放光明,故稱無垢光菩薩。密號離塵金剛。形象為童子形,右手掌持瑪瑙之寶鉢安於臍下,竪左手掌,屈食指、中指二指,持未開敷之青蓮花,趺坐於赤蓮上。印相為舒左手之五指,微屈第三節,乃錶由畢竟空智放五智之光明,如五道眾生入無垢本性之掌中。真言為:歸命係矩忙囉微質怛囉蘗底矩忙囉麼弩娑麼囉莎訶。據《大日經疏》捲十三載,其真言係顯示此菩薩以種種本誓願行,示現童子身、壯年身或老年身等,以利益一切之義。

第肆拾捌尊
伏陀蜜多尊者
伏陀蜜多尊者,大西天二十八祖之第九祖。提伽國人,姓毗捨羅。
根據佛教傳悅,尊者年至五十,口未曾言,足未曾履,西天二十八祖之第八祖佛陀難提率徒眾行化至此,見其傢屋上有白光上騰,便說:“此傢當有聖人,口無言說,真大乘器,不行四衢,知觸穢耳”。尊者見到佛陀難提,便起來禮拜,說偈曰:“父母非我親,誰是最親者。諸佛非我道,誰是最道者。”佛陀難提亦以偈相答,尊者聽後便行七步,佛陀難提對其父說:“此子昔曾值佛悲願廣大,慮父母愛情難捨,故不言不履耳。”其父遂令齣傢,佛陀難提付於正法眼藏。他既受付囑,四處行化,至中印度,遇脅尊者,即與落發授戒,後又付正法眼藏於他,偈曰:“真理本無名,因名顯真理。受得真實法,非真亦非僞,”說畢,即入滅盡三味而涅槃,眾人以香油旃檀闍維真體,收捨利建塔於那爛陀寺。
伏陀蜜多,又作伏馱密多等。此尊與第015尊同尊,可互參。


第肆拾玖尊
富那夜捨尊者
富那夜捨尊者,古印度華氏國人,姓瞿曇。脅尊者之弟子,馬鳴之師。為西天二十八祖之第十一祖。
其父寶身,虔誠崇奉佛教。受其影晌,他熟悉佛教理論及各種戒律。一日,佛教十祖脅尊者行化至華氏國,憩一樹下,突然以手指地,告眾弟子說:“此寺變金色,當有聖人入會。”言訖,地變金色,有長者子富那夜捨閤掌立前說偈,說道:“我心非往尊者,我心非止尊者,我心不定,諸佛亦然。”尊者聞言大喜,當即度其齣傢。既具戒,以如來大法眼藏付之。說道:“佛祖如來的大法藏,今天我已傳給你瞭,你要誠意爰護,勤奮修念,傳給後人要慎重,傳法畢,脅尊者化火自焚,富那夜奢成為佛教第十一世傳人。之後,尊者將法藏傳給馬鳴尊者。


第伍拾尊
伽耶天眼尊者
伽耶天眼尊者,稽諸史實。實無其人。
佛教將眼分為五種:一肉眼,肉身所有之眼;二天眼,色界天人所有之眼,人中修禪定可得之,不問遠近內外晝夜,皆能得見;三慧眼,謂二乘之人,照見真空無相之理之智慧;四法眼,謂菩薩為度眾生照見一切法之智慧;五佛眼,佛陀身中具備前四眼者。尊者通過修持禪定而得天眼通。據《智度論》捲五雲:”天眼所見,自地及下地六道中眾生諸物,若近若遠,若粗若細,諸色莫不能照。“尊者之名由此德行與神通而來。


第伍拾壹尊
不著世間尊者
不著世間尊者,名虛空無邊遊步金剛。
諸佛修行初斯,也有無數心障煩惱,他們須經長期修行,以強力的智慧破除煩惱,修成正覺,功德圓滿纔能證得佛果。尊者感諸佛的勇健菩提心化生而成,呈現暴怒可畏相。尊者以大威大智摧毀一切難以降伏的邪惡,可使群魔束手、兇鬼斂跡,大惑魔主也因其威攝而屈身歸服。而使世間善良眾生則安樂吉祥。

第伍拾貳尊
解空第一尊者
解空第一尊者,即須菩提。"空"是佛教理論的核心之一,悟"空"是進入涅槃的重要法門。尊者在佛的十大弟子中被稱為"解空第一"。
尊者齣生於捨衛國一個婆羅門傢庭,其父鳩留富有無比。惜年老而膝下無子。鳩留每天虔誠地祈禱諸佛,一天突然空中顯現一位天神,對他說:"你當得福子,不久有一天王奉命將投胎長者傢。"後其妻果然懷孕,取其"善現"、"善見"、"善吉"、吉祥之意,名須菩提。又據《法華文句》二稱,其生時"傢中倉庫筐篋器皿皆空。問占者,占者言'吉'。因空而生,字曰'空生'。"
尊者自幼聰慧齣眾,但性情暴躁,所見人畜皆嗔罵。後離傢入山,見山中鳥獸、風吹草動,仍嗔罵不止。後隨山神見佛陀。其時佛陀於祗園精捨講法,他當下睹佛相而生歡喜心。佛祖為他演說嗔怒果報之苦,尊者聞法後皈依佛門,經過多年精進修習,對空有著獨特的體悟和透徹的理解。一次,有人問他是誰,尊者迴答說:"我是世間人假立名稱為'須菩提'的那個人。"終獲阿羅漢果。


第伍拾叁尊
羅度無盡尊者
羅度無盡尊者,即無盡意菩薩、無量意菩薩。賢劫十六尊之一,依《大方等大集經》捲二十七《無盡意菩薩品》載。此菩薩居於東方不眩國普賢如來之世界。
尊者為密教金剛界曼荼羅三昧耶會外壇北方五尊中西端之菩薩。此菩薩因觀一切事象之因緣果報皆為無盡,而發心上求無盡之諸佛功德,下度無盡之眾生,故稱無盡意菩薩。
尊者佛理高深,曾為眾生講說八十無盡意法門,即《無盡意菩薩經》,度無數有情離諸垢染,其形像呈白肉色,左手握拳置腰間,右手持花雲。
羅度無盡,音譯阿差未底,意譯無盡意,密號定慧金則、無盡金剛。


第伍拾肆尊
金剛破魔尊者
金剛破魔尊者,稽諸史實,實無其人。金剛,金中最剛,佛教中用以譬喻牢固、銳利、能摧毀一切的智慧。魔,梵文魔羅的筒稱,意譯為殺者、奪命、能奪、能奪命者、障礙,有十魔、四魔、五蘊魔之分。破魔,這裏指破滅四惡魔:一是煩惱魔,如貪、嗔、癡諸煩惱能損害身心;二是五陰魔。如色、受、想、行、識五蘊能生種種苦惱;三是死魔,能斷人之命根;四是他化自在天子魔,即欲界第六天之魔王。此魔之本,能害人之善事。
尊者經過長期苦修,心性智慧堅如金剛,四魔不侵,魔根斷絕。能用佛性佛理破除四種魔障,提高人們的覺悟,行佛教化眾生之目的。


第伍拾伍尊
願護世間尊者
願護世間尊者,為護世四大天王之一。
佛教宇宙觀認為,有三韆大韆世界。大世界內包含無數個小世界;小世界之數猶如恒河沙數一般多而不可數,每個小世界內教有一尊佛主宰。每個小世界都以須彌山為中心,四周是大海,海的四麵各有一洲,東麵叫東勝身洲,南麵叫南瞻部洲,北麵叫北俱羅洲,西麵叫西牛賀洲。須彌山的半山腰又有一山,名犍陀羅,犍陀有四個山峰,每一山峰住一護世天王,每王各率二十八部眾鎮守一方。若有兇神惡鬼殘食世間眾生,天王便率本部神兵神將前往剿滅,保護世間眾生,使他們不受迫害。


第伍拾陸尊
中天在綫禪定尊者
中天在綫禪定尊者,稽諸史實。實無其人。中天在綫,即破除瞭憂愁煩惱。人生在世,往往不能擺脫貪、嗔,癡的影響,生齣無窮的憂惱。
佛教認為,修習禪定能除去煩惱。禪定,即止一處而拂去妄念。禪定有四種,由淺入深,亦稱四禪:初禪脫離欲惡不善法,可感覺到離開欲界的喜和樂,但心中仍有尋(覺)、伺(觀);至二禪時,尋、伺斷滅,達到內等凈,得定生喜樂,即所得喜樂是對禪定自身的感受;三禪捨去二禪之喜樂,任住非苦非樂的行捨境界,修成正念、正如,産生離喜妙樂;四禪達緻清凈和念清凈,即捨去三禪的妙樂,唯念修養功德,住於不苦不樂的境界。
尊者通過循序漸進地修習禪定,徹底離棄諸種憂惱,不苦不樂,終成阿羅漢。


第伍拾柒尊
無作慧善尊者
無作慧善尊者,即無作菩薩。
"無作"是佛教為人處世的規範之一,本世不做惡事,來世就聰慧善良。無作有三:一名身無作,要愛護世間的一切生命,不做任何有損於生命存在的事,否則就是罪惡;二名口無作,不說汙穢的語言;三名心無作,心要清凈,排除對財物及感情貪戀,消除對他人的怨恨,也不要因為任何不順心的事而萌生憤怒。身、口、心以"無作"為本,一切都改惡從善,來生就不會有苦果的報應。據《大方廣菩薩藏文殊師利根本儀軌經》捲一載,尊者以佛教無作、無用、無受、無智、無慧的規範教化眾生,做齣無盡的功德事業。


第伍拾捌尊
十劫慧善尊者
十劫慧善尊者,稽諸史實,實無其人。劫,意為極久遠的時節,《智度論》捲五雲:"四十裏石山,有長壽人,每百歲一來,以細軟衣拂拭此大石盡,而劫未盡;又四十裏大城滿芥子,有長壽人,每百歲一來,取一芥子,芥子盡而劫尚不盡。"慧,指分彆事理,決斷疑念之心理作用,"《俱捨論》捲四雲:"慧謂於法有簡擇"《大乘義章》捲二十雲:"真心體明,自性無暗,目之為慧。"善,與惡相對,《大乘義章》捲十二曰:"順理名善,違量名惡。"
尊者具有極高的智慧和慈悲的品德,是經曆瞭極長的時間獲得,也是說佛的濟世度人的事業是永恒的,不可變易的。自強不息,經曆十劫,慧善日增,證得阿羅漢果。

第伍拾玖尊
旃檀德香尊者
旃檀德香尊者,即旃檀德佛;
佛教以救苦救難為大德。《觀虛空藏菩薩經》載有旃檀德,其德之馨,若蓮花之清香。故又稱為旃檀香佛。旃檀德佛主救世間的一切苦難,眾生如有睏難。嚮他禮敬,均能得解。如身患疾病,痛苦難忍,在其前述說自己種種的病痛,及醫生所開的處方,疾病便可迅速痊愈,此外,世人若想獲得超人的智慧,或使自己的手藝精巧過人,或使自己的子女健康,或對他人作齣功德,或對寺院有所施捨,或無惡而增加財産,或脫離各種罪惡與災難,清除憂愁與煩惱,或健康長壽,傢庭美滿等等,隻要雙手閤十,誠心誠意地嚮其禮拜,均可讓你滿足心願。

第陸拾尊
金山覺意尊者
金山覺意尊者,為佛陀弟子。金山,喻佛之身如同金山。在佛教經典中,佛陀有時被稱金山王,意即金山之勝妙者。《往生要集》雲:"遙以瞻望彌陀如來如金山王。"有時也直接以金山譬喻佛身,《法華經序品》曰:"身色如金山,端嚴甚深妙。"尊者常在佛陀身邊聆聽妙法,有如佛祖般的覺悟,摒棄人世間的一切煩惱,專意修習佛法,遵守佛祖教導,終獲阿羅漢果。


第陸拾壹尊
無業宿盡尊者
無業,唐代著名法師。俗姓杜,上洛(陜西商洛)人,少小齣傢聰慧過人,十三歲就能暢讀《華嚴》、《法華》諸經,並能為眾講經,世稱神童。無業成年後,譽滿海內,然而尊者視名如垢染,畏而遠之唯求佛道精進。他長途遠涉,去江南拜訪當時的名僧玄素,盡學其教法,然後遊訪長安。長安眾僧敬仰其名,想推舉他為"西街大德"(僧官),無業聽說此事後,當即離開長安,北遊上黨。駐上黨節度使李抱真依佛教禮儀接待他,請教佛法的要旨,心生敬意,想請他主持當地的教務。無業又離開上黨,居於汾州開元寺。唐憲宗曾兩次召他進京,他都予以謝絕,長慶元年(821年),唐穆宗備禮緻聘,使者再三催促,無業見無法推辭,決定離開世間,升往凈土,便笑著對使者說:"行即行矣!"當天夜晚,端坐而化。穆宗得知無業示寂,不勝哀惜,封為國師,謚號"大達禪師"。


第陸拾貳尊
摩訶剎利尊者
摩訶,意為大。剎利,意為田主。摩訶剎利尊者,即經剎利賢者。
尊者為大田主齣身,後歸信佛法,在傢修好。據《佛說無量清凈平等覺經》捲一載,尊者曾參加佛陀在捨衛國王捨城舉行的法會。他修行精勤不懈,勇猛精進,終成阿羅漢。

第陸拾叁尊
無量本行尊者
無量本行尊者,阿彌陀佛之前世身。本行,指菩薩修煉能使自己成佛的方法。尊者原為國王,後放棄王位,齣傢修行,法號法藏。
據《無量壽經》載,尊者曾對世自在王佛發願說:我要在世間廣泛地宣講佛法,誠心修行,獲得無上正果。當我成佛之後,要救眾生於苦難之中。於是,世自在王佛為廣說妙法,法藏聽後大悟,在佛前發四十八大願,四十八願實現後即可成佛,法藏的誓願感動天地,天空為他雨花。經曆無數次轉世之後,終於遂願。名無量壽佛。阿彌陀佛為接引佛,接引有心成佛的眾生,參學佛理,獲取果位。
阿彌陀佛,意譯無量光佛、無量壽佛。密教以阿彌陀佛之應化身為無量光佛,其報身為無量壽佛。《無量壽經》捲上言,無量壽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觀無量壽經》亦謂,無量壽佛,身量無邊,非是凡夫心力所及。

第陸拾肆尊
一念解空尊者
解空,悟解諸法之空相。一念解空尊者,即宋代高僧解空。名可觀,字宜翁,號竹庵,江蘇華亭人。生於北宋元佑七年(1092年)。法嗣有北峰宗印、智地守(日文)、神辨清一等人。著有《楞伽說題集解補註》四捲、《山傢義苑》二捲、《竹庵草錄》一捲。尊者好學深思,他深信世事皆空、眾生之不二法門,身體力行,並教化眾生。
尊者齣傢後從車溪擇卿禪師受教,後又於湖州見慧瀋法師,雪窗下讀書時悟得"世間文字語言皆糠秕"之旨。宋高宗紹興八年,主持當湖德藏院,至孝守乾道七年鞦,應邀移住北禪天台寺,九月九日入寺,指法座曰:"胸中一寸灰已冷,頭上韆莖雪未銷。老步隻宜平地去,不知何事強登高。"聽眾無不悅脫。八十九歲時又移住延慶祖庭,不到二年又迴當湖竹庵,不久圓寂,世壽九十一,僧臘七十八。園寂後,焚化日無風無雨,煙所到處皆捨利,眾建塔於德藏院供奉。(五百羅漢)


第陸拾伍尊
觀身無常尊者
觀身無常尊者,觀音菩薩的變化身。
觀世音大慈大悲專門觀察世人苦難聲音,人普現色身三昧,示現三十三變化身,即:佛身。闢支佛身、聲聞身、梵王身、帝釋身、自在天身、大自在天身、天大將軍身、毗沙上身,小王身、長者身、居士身、宰宮身、婆羅門身、比丘身、比丘尼身、優婆塞身、優婆尼身、長者婦女身、居士婦女身、宰官婦女身、婆羅婦女身、童男身、童女身、天身、龍身、夜叉身。乾闥婆身、阿修羅身、迦樓羅身、紫那羅身、摩睺羅伽身、執金剛神身。眾生有難,誦其名號,即有相應的化身前往拯救。

第陸拾陸尊
韆劫悲願尊者
韆劫悲願尊者,稽諸史實,實無其人。劫,佛教錶示十分長久的時間單位,人壽每百年減一歲,直到減盡後又每一年增一歲至一百歲為一劫。韆劫,錶示時間相當長久。《菩薩瓔珞本業經》捲下曰:"譬如一裏二裏乃至十裏石,以天衣重三銖,人中歲數三年一拂,此石乃盡,名一小劫;又八十裏石,以梵天衣重三銖,梵天日月歲數三年一拂,名大中劫;又八百裏石,以凈居天衣重銖,凈居天日月歲數三年一拂,此石乃盡,故名一大阿僧祗劫。"悲願,即佛度人於生死海之船筏,故佛教有"悲願船"之說
韆劫悲願尊者久已發無上正等正覺,他悲憫眾生,遂發下弘誓,韆劫之中不離世間,以自身大船筏,載眾生脫離苦海。

第陸拾柒尊
瞿羅那含尊者
瞿羅那含尊者即瞿師羅,意為美音。為古印度憍賞彌國之長者,乃優填王三大臣之一。
尊者身長三尺,佛陀現身為三尺以化彼,令歸正法。又因尊者傢中富有,歸依佛教後,在自傢園林建造精捨奉施佛祖及其弟子居住,名"瞿師羅長者園"。據《中本起經》捲下:"美音心念欲請世尊,佛知其念而告之曰:'彼無精捨,汝願不遂。'美音悅解,喜白佛言:'我有彆宅,願為精捨。"佛祖在園中講經多年,著成《唯識論》據考,園址在今印度硃木那河畔的柯桑村
據《賢愚經》捲五載,尊者過去世曾轉身為一隻小狗,以吠聲引闢支佛到主人傢中供養,故世世轉身,皆報得美妙好音,成羅漢果。
瞿羅那含,又作瞿私羅、夠史羅、具史羅。意譯為音美、妙音聲。

第陸拾捌尊
解空定空尊者
解空定空尊者即東晉著名法師僧肇。長安人,俗姓張。人稱"解空第一"。師從鳩摩羅什,參與翻譯、評定經論,著有《般若無知論》等,後被後秦國主姚興所殺。臨就弄前說偈曰:"四大元無主,五陰本來空。將頭臨白刃。猶如斬春風。"
尊者傢貧,以租書為業,遂得博覽經史。初好老莊,及讀《維摩經》感悟而齣傢。善方等大乘經典,兼通三藏,冠年名聲已震關中。纔思幽玄,精於談論。聞鳩摩羅什羈留涼土,前往從之,羅什視為奇纔。及至姚秦破涼,乃隨侍羅什入長安,稟姚興之命,與僧叡等於逍遙園禪定經論,解悟彌深,被稱為解空第一。弘始六年,羅什譯齣大品《般若經》,尊者乃撰《般若無知論》呈之,頗受鳩摩羅什及慧遠之贊賞。後又撰述《不真空論》、《物不遷論》、《涅槃無名論》,後人題名為"肇論"行世。《註維摩詰經》十捲等。惜英齡遽摺,義熙十年示寂,年僅三十一。著述相傳又有《維摩詰經序》、《長阿含經序》、《百論序》等。

第陸拾玖尊
成就因緣尊者
佛傢將善事善報稱為成就因緣。成就因緣尊者,當即超度因緣如來。
超度因緣如未,原為王太子。據《正法華經》捲四載,過去有十六個國的王太子,個個聰慧絕頂。十六國國王都信奉佛教,諸太子也廣行善事,供養過無數僧眾,為世俗大眾作齣無盡善業,後來他們一起齣傢為僧。為尋求無上正果,前去求見佛祖佛陀,請佛祖講解佛教深奧的道理,希望以無邊的智慧指齣解脫的方法,佛祖以法眼看齣他們意誠心慧,便為他們講解佛法。諸太子聽完講法,心懷歡喜,繼續入靜室精思閑定,終獲菩薩果位。後十六太子都獲佛果,分彆住於世界八方,其中尊者居於東方,為眾說法,救護世間,成就諸善因緣。廣行善事,後齣傢,曾請佛祖講說無上正法,因獲佛位,居於東方。

第柒拾尊
堅通精進尊者
堅通精進尊者,稽諸史實,實無其人。堅謂竪固,指如樹之根株不能拔動;通謂通達,指自在礙之作用。精進,《輔行》捲二亦雲:"於法無染曰精,念念趣求曰進"指勇猛修善法、斷惡法之心作用。精進又作勤,《唯識論》捲六雲:"勤謂精進,於善惡品修斷事中勇悍為性,對治懈怠滿善為業。"
尊者對佛法具有堅定不移的信仰,艱苦修行。持善除惡,永不鬆懈,終獲羅漢果。

第柒拾壹尊
薩陀波侖尊者
薩陀波倫尊者,即常啼菩薩。即大品《般若經》捲二十七所說之菩薩。此菩薩得稱為常啼者,有諸神說法:或謂菩薩因見惡世之人身受貧苦老病苦惱而悲哀哭泣;或以菩薩生於無佛之世,然為利益眾生,追求佛道,於空閑林中憂愁哭七日七夜,天龍鬼神遂號之為常啼;或以幼時喜啼而得名。
尊者常以勇猛心,修般若波羅蜜之行。據《道行般若經》捲九《薩陀波倫菩薩品》載,尊者於夢中聞東方有般若波羅蜜之大法,為求法乃嚮東行,途經魔所樂國,為供養其師乃賣身,遂過二萬裏到達犍陀越國,見曇無竭菩薩而得其法。其中,犍陀越指北印度健馱羅,又《大毗婆沙論》編纂以前,般若流行於健馱羅地方,以此推之,尊者可能是實有其人,於當時從遙遠之印度西方來健馱羅求般若波羅蜜之法。據《大智度論》捲九十六載,尊者拯救眾生脫離苦海,積難苦之行以求般若波羅蜜,而被列為般若守護十六善神之一。
薩陀波倫菩薩,又作普慈菩薩、常悲菩薩。

第柒拾貳尊
乾陀訶利尊者
佛典中有乾陀訶提菩薩,當即此人。關於乾陀訶提的意義,說法不一。《翻譯名義集》捲第一:"乾陀訶提,此去不休自,念念流入薩婆若海,初無休息。"《阿彌陀經要解》 :"此雲不休息,曠劫修行不暫停故。《阿彌陀經疏》:"不休息者,即教眾生不絕。"《阿彌陀經通贊疏》捲上:"不休息,即化利有情,更無止息也。"又《阿彌陀經義述》:"乾陀訶提,此雲赤色。"《佛說阿彌陀經疏》:"乾陀訶提者赤色。"又《阿彌陀經義記》:"乾陀訶提,翻為香意。"可見,乾陀訶提,意為他是一位於永不止息地自我修行。化導大眾的高僧。

第柒拾叁尊
解空自在尊者
解空自在尊者,名不空金剛;祖籍北天竺,先祖唐時率族人船海來中國定居。
尊者自幼聰慧過人,十五歲齣傢,拜長安大慈恩寺印度名僧金剛智為師,深受金剛智器重,獲五部三密之法,成為當時名僧。他佛學博奧,悟解諸法無有疑礙。開元二+九年(741年)金剛智圓寂後,為履行金剛智遺囑,乘船由廣州去印度,深入探求佛法奧義。在印度遊曆名寺,遍訪高僧,天寶五年(746 年)返迴長安受到僧俗的倍加崇敬,親為唐玄宗舉行灌頂儀式,並受命遷居大興善寺。安史亂時 ,長安失守,留於興善寺的不空常遣弟子齣京,嚮唐皇帝問候平安吉祥;唐肅宗也時時派密使來興善於寺,嚮不空請教佛法的疑難。安史亂後,不空被授予試鴻臚卿的職銜,將翻譯的七十部佛經進獻給朝廷。代宗大曆九年(744年)圓寂。

第柒拾肆尊
摩訶註那尊者
摩訶註那尊者,佛陀弟子。
據《四分律》捲第十二載:"爾時世尊在捨衛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五百人俱,與中夏安居,盡是眾所知識,如捨利弗、大目犍連,尊者大迦葉、尊者大迦旃延、尊者劫賓那、尊者摩訶拘羅、尊者摩訶硃那……"可見,尊者是經常隨侍在佛陀左右的大弟子之一,是當時僧眾中聲眷很高的一位名僧。
摩訶註那,又作摩訶硃那等。

第柒拾伍尊
見人飛騰尊者
見人飛騰尊者,即唐代名僧"騰騰和尚"仁儉。其籍貫、俗姓及生辰年月僧史侍記等均失於載。
尊者齣傢後入嵩山修學佛法,數年後悟法得道,身心寂然清凈深入禪定,通達諸法,×××見性,永斷疑悔,視生死涅槃無有去來。然而處世坦然,放曠不拘,漂遊於城郊村野,居無定處,被世人稱為"騰騰和尚",作有《瞭元歌》廣行於世。他曾與武則天有過接觸。天冊萬歲年中(695),武則天訪得其行蹤,召他入宮內詢問佛學奧旨。仁儉仰視武良久,對雲:"這就是佛的奧意,明白瞭嗎?"武後笑答道:"不明白。"仁儉說:"老僧持不語戒,隻宜意會,不宜言傳"言罷轉身而去。次日,仁儉進上短歌十九首,略說佛教真諦,武後讀後欣然歡喜,敕命仁儉住持洛陽福先寺。不久,又失其行蹤。

第柒拾陸尊
不空不有尊者
不空不有尊者,稽諸史實,實無其人。"空"和"有"在佛教中是相對而立的概念。空,指因緣所生之法究竟虛而不實,有如鏡花水月。有,指空並非龜毛兔角那樣虛無,故又稱假有。據《註維摩經弟子品》曰:"小乘觀法緣起內無真,主為空義,雖能觀空,而於空未能都泯,故不究竟;大乘在有不有,在空不空,理無不極,所以究竟宛義也。"不空不有乃是佛教的"中道觀",與中土無過無不及之中庸相類。佛教認為,一切事物遷流無常,而又相續不斷,纔是離開邊見的中道,因此認為"夫法者,非空非有,難用詮敘"。
不空不有尊者經過長期禪定觀照,悟瞭空之真諦,達到"在有不有,在空不空"的大乘境界。

第柒拾柒尊
周利盤特尊者
周利盤特尊者,侍統十八羅漢之第十六尊。
尊者係佛世時捨衛城一婆羅門之子,後與兄摩訶槃特同為佛陀弟子。因前世為僧時精通佛典而秘不傳化,所以轉世後魯鈍無比,凡學之教法,隨誦即忘,故時人戲稱為愚路。後得佛陀加以點化,教示以筒短之"拂塵除垢"一語。尊者於日清掃寺院,深悟"除垢"二字真諦,業障漸除。某日忽然開悟,證得阿羅漢果。證悟之後,具大神通,能示現各種形像,嘗現大神力為六群比丘尼說法。據傳,尊者與其一韆六百阿羅漢眷屬共住於持軸山,護持正法,饒益有情。
唐代善繪羅漢之貫休,曾為尊者作畫,其形像為身坐於枯樹中,舉齣左手,手指或屈或伸。又大阿羅漢難提蜜多羅(慶友)所說《法住記》,將師列於十八羅漢之第十六位,西藏所傳者,則列師於第十一位。
周利盤特,又作周利槃特、周利槃陀伽、註荼半托迦、掉利槃物、周羅般陀,略稱般陀、半托伽。意譯為小路、路邊生。此尊與第322尊周陀婆尊者、第498 尊註荼迦尊者同尊,可互參。

第柒拾捌尊
瞿沙比丘尊者
瞿沙比丘尊者,為婆娑四評傢之一。瞿沙,意譯曰妙音、美音。《俱捨光記》二十稱他音聲妙,故名妙音。
相傳,瞿沙前世為狗,曾用犬聲將佛請到傢中供食,因此善舉,轉世為人,聲音美妙。阿育王時,他住在善提樹伽藍中修行。時阿育王的太子拘浪拿雙目失明,瞿沙應邀為其誦經,太子雙目重見光明,明亮如昔。塑像右手持洞簫狀,正是象徵瞿沙美妙悅耳,且能醫治各種疾病的聲音。尊者著有《甘露味阿曇論》二捲。

第柒拾玖尊
師子比丘尊者
師子比丘尊者,被禪宗尊為西天第二十四祖。婆羅門種姓,為中印度王子。
尊者博聞強記,聰慧過人。其父崇信佛教,由於受到傢學的熏陶,尊者自幼立誌學佛。一日,佛教二十三祖鶴勒那進宮說法,尊者嚮他請教如何使用心力學佛,鶴勒那語意玄妙且引人入勝,講解得非常清楚,尊者的身心當下決心齣傢為僧,師事鶴勒那。鶴勒那隨即傳正法眼藏給尊者,並預示師子後半生的劫數所在,囑咐他要善自護持,言畢,鶴勒那滅度。其時,罽賓國有五位修禪僧人,悟性過人,能言善辨。尊者遠遊罽賓與五眾論道,挫敗五僧,其令摺服,由此尊者名聞遐邇。罽賓國有一童子,自降生左手握拳不得伸展,與尊者相見後,拳手伸開,並將握於掌心的後顆珍珠獻給師子。尊著認定與童子前生有緣,遂將法衣傳給童子,是為佛教第二十五祖。但終為外教所汙陷,被罽賓國王所殺。當地白象山仙人以神力探知尊者被冤,遂建塔禮葬比丘。此尊與第438尊同尊。可互參。

第捌拾尊
修行不著尊者
修行不著尊者,稽諸史實,實無其人。修行,修行,即遵循三世諸民說義理而行之戒定慧。即按佛教規定修習戒、定、慧三者,在身、口、意三方麵進行修煉。著,即心情纏綿於事物而不離,如愛著、執著、貪著等。佛陀在《法華經.方便品》中說:"吾從成佛已來,種種因緣,種種譬喻,廣言演教,無數方便,引導眾生,令離諸著。"《釋門歸敬儀》捲中亦說:"著是病本"。可見,修行的首要目的便是破除"著"以拔掉病根。不著,不執著於外部俗事的乾擾,心胸開朗,一心行善,方能證得阿羅漢果。
修行不著者能通過戒定慧的實踐,對任何事物不執著,心如明鏡止水。(五百羅漢)故人們稱之為修行不著者。

第捌拾壹尊
畢陵伽蹉尊者
畢陵伽蹉尊者,於五百世生在婆羅門貴族傢。
依巴利文載,畢陵為捨衛城之婆羅門種,初學隱身咒,得名聲,後遇佛,失其咒力,遂齣傢為佛弟子。《增一阿含經》捲三《弟子品》謂其言語粗獷,不避尊貴。《大智度論》捲二載,畢陵曾渡恒河乞食,對恒河神說:"小婢住莫流",水即兩斷,得以走過乞食,因而得罪瞭恒河神。神到佛所訴告,佛使尊者道歉懺謝,他即時閤掌嚮恒水神說:"小婢莫嗔,今特嚮你錶示懺悔和歉意。"並謂其因五百世以來生婆羅門傢,常自驕貴,輕賤餘人,故為本來所習之口言而已。蓋"餘習"又有"惡口'之稱,係基於此。又尊者亦擅長神通,有部《毗奈耶樂藥事》捲一謂其身患諸疾。
畢陵伽蹉,略稱畢陵伽、畢陵。又作畢陵伽婆蹉、畢陵伽筏蹉、畢鄰陀婆蹉、畢蘭陀婆遮。又梵漢文並舉,稱為畢鄰陀子。意譯餘習、惡口。

第捌拾貳尊
摩利不動尊者
摩利不動尊者,稽諸史實,實無其人。為密教諸尊之一。摩利即未利,香花。摩利,又作摩梨、摩羅耶、摩羅延,意譯曰除垢,山名,在南印度摩利伽羅耶國。山中齣産一種獨特的旃檀香,入此山者身心香潔,故雲除垢。《智度論》捲二曰:"如旃檀香齣摩梨山,除摩梨山無齣旃檀"。不動,菩薩名,譯作不去尊。摩利不動意謂此尊者佛法芳香,為眾生所親近。
摩利不動尊者經過修行,已鏟除瞭貪、嗔、癡等毒垢,心性清凈香潔,定於一處而不散亂,安穩如山,不為任何外物所動,遂至無苦無樂的境界,成阿羅漢果。

第捌拾叁尊
三昧甘露尊者
三昧甘露尊者,即軍荼利明王,按其梵名本意為甘露,所以又稱為甘露軍荼利明王。為密教五大明王之一。
尊者為南方寶生如來的忿怒身。據說尊者能示現韆手,手執種種金剛器杖,摧伏各種兇神魔鬼,調伏一切外道。同時,他還將甘露灑嚮人間,降福於一切佛教修行者。
尊者形相一般常見的有八臂像和四麵四臂像。其中,四麵四臂像,據《甘露軍荼利菩薩供養念誦成就儀軌》,四麵錶情各異,正麵作慈悲相,右麵作忿怒相,左麵大笑,背麵張口微怒,分彆象徵息災、降伏、敬愛、增益。此像以毒龍為瓔珞,虎皮為裙,身有威光焰鬘,坐於磐石座上。以慈悲方便之心顯現大忿怒形,能使眾修行者速得成就。以尊者為主體所修之秘法就稱為軍荼利明王法,據說修此法能降魔息災,驅除蛇障熱惱等各種疾病。
又,按尊者在胎藏界曼荼羅內所處位置不同而有金剛軍荼利、蓮花軍荼利等不同名號。

第捌拾肆尊
解空無名尊者
解空無名尊者,稽諸史實。實無其人。佛教認為所謂空,意為世界上一切事物皆由因緣而生,剎那生滅,究竟而無實體。《註維摩經》捲九曰:"觀於空無,而不捨大悲"。註引僧肇之言曰:"諸法之相,唯空唯無,然不以空無捨於大悲也。"解空無名尊者通過對佛藏的研習修持,瞭解世間一切現象皆是因緣所生,剎那生滅,"諸法究竟無所有",一切皆虛幻不實,隻有理體空寂明凈。
尊者解悟世事之空幻而思考自身之疾苦。對於眾生,他亦關懷備至,心存哀憫,以眾生之苦痛為己身之苦痛,盡力加以救度。

第捌拾伍尊
七佛難提尊者
七佛難提尊者,佛教第七祖。古印度北天竺人。七佛,指佛陀及以前的七個佛祖。為人乞食耐勞,不避寒暑,行化各地,救度眾生,超升佛土。
佛陀在世時,攜弟子遊訪北印度時,曾對大弟於阿難說:"我滅度後三百年,當有一個名叫佛陀難提的聖人在此降生人世,並在這裏弘揚佛法"。至時,佛陀難提齣世,智慧超群,辨纔無礙,勝過當世口辨之士,善於理解一切道理。他能記憶前世的經曆,曾對人說,過去劫曾親自嚮如來敬獻一寶座,由此因緣,現在劫我將在釋迦佛教中弘揚佛法,因此,他立誌齣傢。
一日,佛教六世祖彌遮迦尊者遊訪北天竺,遙望京城上空有金色祥雲,便驚喜嘆道:祥雲之下必有大士,可以嗣承佛法;入城後果然尋到佛陀難提,為之剃度齣傢。佛陀難提聰慧過人,一經指點,對佛法全然貫通。於是,彌遮迦將法藏傳給佛陀難提,囑咐他廣傳法,利益世間。佛陀難提成為佛教七祖,最後,他在一次化乞食將要完畢時進入涅槃。眾人收其捨利,加以建塔供養。
七佛難提,又作佛陀難提。

第捌拾陸尊
金剛精進尊者
金剛精進尊者,稽諸史實,實無其人。金剛,指牢固、銳利、能摧毀一切的智慧,正如《大藏法數》捲四十一所說:"百煉不銷,至堅至利。"他佛性堅定,有如金剛之鋒利,能摧毀一切塵障與惡魔。精進,指勇猛嚮前、修善斷惡的毅力,正如《慈因上生經疏》捲下所說:"精謂精純無惡雜故,進謂升進不懈怠故。"《華嚴大疏》捲五亦雲:"精進,練心於法名之為精,精心務達目之為進。"即於佛性的鍛煉精純無汙染,念念趨求,永無止息。
金剛精進尊者皈依佛法之心如金剛一般堅固鋒利,心中諸魔悉皆摧毀,諸垢悉皆滌除,功德與日俱進,永無懈怠。

第捌拾柒尊
方便法藏尊者
法藏(643一712),唐代僧。俗姓康,字賢首,號"國一法師",祖先康居國。至其祖父時,舉族遷至長安,為華嚴宗第三祖。
尊者早年師事智儼,深入《華嚴》玄旨。智儼示寂後。乃依薄塵剃度,時年二十八。初以能通西域諸國語與梵文經書,參與義凈之譯場,先後譯齣《大乘入楞伽經》等十餘部。曾為武則天演述《華嚴》十玄緣起之義旨,而指殿隅金獅子為喻,武後遂豁然領悟,後乃因之撰成《金獅子章》。尊者一生宣講《華嚴》 三十餘遍,緻力於《華嚴教學之組織大成,又註釋《楞伽經》、《密嚴》、《梵網》、《起信》等經論,並仿天台之例,將佛教各神思想體係分類為五教十宗,而推崇華嚴之組織為最高者,華嚴哲學於現實世界中乃屬理想世界之實現。於玄宗先天元年十一月,示寂於大薦福寺,世壽七十。著作甚多。計有《華嚴經探玄記》二十捲等二十餘部。他為弘揚佛法作瞭大量有益的功德,故稱方便法藏。
方便法藏尊者,又稱香象大師、康藏國師。

第捌拾捌尊
觀行月輪尊者
觀行月輪尊者,稽諸史實。實無其人。因之其德性像清冷而又明亮的月亮一祥,無暇無垢。故名。
佛教以月輪明晦譬喻人心中的清凈佛性的顯晦。《摩訶般若經》曰:"一切有情於心質中有一分凈性,眾行皆備,其體極微妙皎然明白,乃至輪迴六趣亦不變易,如月十六分之一。凡月其一分明相若當閤宿際,但為日光奪其明性,所以不現。後起月初,日日漸加,至十五日圓滿無礙。"故現心中之月輪為重要修行方法,《秘藏記本》曰:"唯一嚮觀月輪周遍良久以後,月輪周遍法界,俄須忘身與月輪,專註無分彆智。然後為利眾生,住大悲門齣觀,捲縮月輪,收劍自心?quot;  觀行月輪尊者依此修行,常用佛法的原理原則,對照反思自己的行為,有過則改。達到瞭"月即是心,心即是月,塵翳無染,妄想不生"境界,正象《證道歌》所說:"心鏡明,鑒無礙,廓然瑩徹周沙界,五象森羅影現中,-顆圓光非內外。"

第捌拾玖尊
阿那邠提尊者
阿那邠提尊者,古印度捨衛國城人,與佛陀生活在同時代。
尊者傢中富有,樂善好施,救濟貧窮孤寡之人,被人稱作"給孤獨者"。崇信佛教,凡佛祖及弟子有所需求,皆施捨不吝。曾嚮波斯匿王太子祗陀購花園建祗園供佛陀作說法道場。傢中的女僕認為須迷愚癡,被齣傢人的幾句話迷惑,至使僧眾乞求無厭,她發齣惡願,希望早日看不見這些僧人,聽不到他們的名字。捨衛國波斯匿王的妻子未利夫也崇信佛教,聽到此事後氣憤異常,命令須達將女僕趕齣門去。據《觀佛三味海經》捲六載,須達嚮未利夫人提議說,佛象太陽一樣潤養萬物,大惡人鴦掘摩羅、賤人尼提,都被我佛感化而調伏,何況這個老婢不能調伏呢?未利夫人采納瞭須達的意見。一日王宮施齋飯給佛陀及其弟子,女僕受命持寶瓶前來助興,由於受佛的感化,對僧眾的誤解頓然煙消雲散。
尊者對佛陀的學說有全麵的體會,不僅自己信奉佛教,還使他的七個兒子也皈依佛門,他終得正果,升為大阿羅漢。
阿那邠提尊者又稱須達長者,須達阿那邠提。

第玖拾尊
指塵三昧尊者
指塵三味尊者,即唐荊州當陽山度門寺禪僧神秀。汴州尉氏(河南開封之南)人,俗姓李。身長八尺,龍眉秀目,有巍巍威德。
尊者少覽經史,博學多聞。既剃染受法,尋師訪道,後至蘄州雙峰山東山寺,受心於弘忍。忍深加器重,令其為上座、教授師。據《宋高僧傳》捲八,唐高宗上元二年十月,弘忍寂後,尊者往江陵當陽山傳法,道譽響四海。錙徒靡然嚮風。武則天聞之,召至京城內道場,特加敬重,曾肩輿上殿,親加跪禮。敕於當陽建度門寺,以錶旌其德。中宗即位亦厚重之,中書令張說執弟子之禮。神龍二年二月示寂於洛陽天宮寺,世壽一 二。敕號"大通禪師",為禪門溢號最早者。
尊者原與大鑒慧能互有啓發,後亦曾數度奏請武則天召請慧能。但在闡揚禪旨上力主漸悟之說,與南宗禪慧能主頓悟恰成對照,故禪史上有"南頓(能)北漸(秀)"之稱。法嗣著名者有嵩山普寂、京兆義福等。其法行盛於長安、洛陽一帶,門庭隆盛,世稱北宗禪之祖。然其法流僅數代即衰。

第玖拾壹尊
摩訶俱絺尊者
摩訶俱絺尊者,即唐代婺州金華山俱胝和尚。生卒年、俗姓、籍貫等均不詳。
尊者屬洪州南嶽懷讓之係統。常誦俱胝(準胝)觀音呪,世人遂之為俱胝。嘗止於浙江婺州金華,後因無以答復實際尼之質問,遂起勇猛精進之心。未久,大梅法常之法嗣天龍禪師到庵,尊者乃迎禮陳其事,天龍一指而示之,尊者當下開悟。其後逢有參學僧前來問法,尊者皆一指以答之,除此彆無提倡,世稱"俱胝一指"、"一指禪",尊者於入寂前,嘗謂:吾得天龍一指頭禪,一生用不盡。《景德傳燈錄》捲十、《無門關》第三則等皆載有其事。

第玖拾貳尊
闢支轉智尊者
闢支轉智尊者,稽諸史實,實無其人。
闢支,舊譯為緣覺,新譯為獨覺。指未經佛指導就獨自覺悟,卻又不對人說或教化的聖者。《智度論》雲:"初發心時值佛,而思惟世間之法,後得道,身齣無佛世,性好寂靜,加行滿而無師友之教,自然獨悟,故名獨覺;又觀竺內外之綳,而悟聖果,故名緣覺。"可見,獨覺是謂闢支佛雖生於"佛法已來"的無佛之世,但因其前世修行的因緣,遂依靠自己的智慧證得正道:緣覺是謂闢支佛"自覺不從他聞",觀悟十二因緣之理而得道。藏經中有《闢支佛因緣論》二捲,說八闢支佛覺悟之因緣。佛教有八闢支佛,其首為波羅捺國王,或即其人。

第玖拾叁尊
山頂龍眾尊者
山頂龍眾尊者,佛祖弟子。
迦葉波佛在世時,蘇娑伐窣堵河(今印度河上遊)的源頭有個名叫殑祗的人,此人精通咒語,善於調禦惡龍,禁止龍王暴雨成災,使得當地風調雨順,五榖豐收,糧食年年有餘。當地百姓感激殑祗的恩德,每年每傢自願送一石榖子給他,作為報酬。年歲既久,居民對殑的感激心情漸漸淡漠,有人忘記瞭送榖子。殑祗心懷憤怒,發願化作毒龍,用狂風暴雨毀壞禾苗,令田畝無收。他死後轉生為一條地龍,潛伏山頂的泉底,每年雨季泉流白水,禾苗觸白水盡皆枯殆,至使當地百姓缺衣少食,苦不堪言。佛陀降臨世間,憐憫這裏百姓遭受苦難,前來教化此龍,隨行力士用金剛杵敲擊山崖,龍王畏懼,浮齣水麵皈依佛教,靜聽佛祖講法,頓時心地清凈,惡念全消,並聽從瞭佛祖的勸導,不再毀壞當地莊稼,從此,百姓無不豐衣足食,此龍也證得羅漢果位。

第玖拾肆尊
羅網思惟尊者
羅網思惟尊者,即寶思惟。北印度迦濕彌羅國之剎帝利種。唐代譯經傢。
據《開元釋教錄》捲九、《宋高僧傳》捲三等載,尊者自幼齣傢,修習禪要,受具足戒後則專習律品。尊者慧解超群,學兼真俗;尤擅長呪術,而以化導為誌。長壽二年至洛陽,奉敕住天宮寺。未久,於天宮、佛授杞、福光等寺譯齣《不空瞭魍勇弈峋貳ⅰ端媲蠹吹麼笞栽諭勇弈嶸裰渚罰ㄓ殖啤端媲缶罰┑繞卟烤啪懟L觳嵬蛩暝輳

分享鏈接



看最新新聞就到趣味新聞網
quweinews.com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tag

相关新聞

五花八門----搞笑

    本帖最後由 oisac2004 於 2012-12-13 17:03 編輯 新鮮的蘋果,包甜!我都試過的!! 三年前在寵物店買瞭隻小狗,店主說長不大,老可愛瞭。現在。。。              這不是坑爹嗎? 評委,怎麼評分你們自己看著辦吧 一般來說,坐著的都是傢裏管錢的 性感小屁屁。。。總有一個迷倒你~太可愛啦 這年頭連雞都不好當哈 喵星人果然是裝可憐的賣萌高手.... .......


五花八門射擊姿勢[11P]

              .......


五花八門獨具特色相當雷人的古怪汽車[22P]

                       .......


五花八門的入水動作[23P]

    9月9日,在金堂舉辦的“2012中國成都國際鐵人三項”比賽現場,當天比賽主要是業餘選手參賽,由於水平參支不齊,訓練不規範,在第二圈入水時,業餘選手呈現齣瞭五花八門的入水動作,現場現場笑聲不斷。                       .......


五花八門的動物葬禮

    本帖最後由 oisac2004 於 2012-12-14 12:06 編輯 動物學傢發現,有的動物對死亡的同類存在“悼念之情”,並會有五花八門的奇特葬禮。 灰鶴     當灰鶴發現死亡的同類,便會久久地在屍體上空盤鏇徘徊。然後由首領帶著大隊飛落地麵,默默地繞著屍體團團轉,悲傷地“瞻仰”死者的遺容。最後,停立在屍體跟前,發齣淒楚的叫聲,並低垂著腦袋,似乎在召開肅穆的“追悼會”。 野山羊     野山羊若見到同類的屍骨,便會傷心不已,它們會用頭龍角猛烈撞擊樹乾,並發齣陣.......


五花八門的廁所標誌,你看得懂嗎?[29P]

    廁所是每天大傢都會去的地方,不過你注意過廁所的男女標誌有什麼特彆的嗎? ▼這個應該很明顯,很有氣質的標誌。 ▼繩子!? ▼公、母,真是簡單明瞭。 ▼一字兩意! 這應該是酒吧的廁所吧 ▼小男孩和小女孩 ▼這也是一目瞭然 ▼不懂英文就糟糕瞭 ▼另外一個是? .......


亞當和夏娃,其實他們不認識

    我們都有壹個共同的祖先。但妳知道嗎?其實全人類的共同的父係祖先“亞當”和共同母係祖先“夏娃”兩人其實隔瞭幾萬年。全人類共同祖先離我們有多遠?數學傢可以告訴妳。 最近有這樣壹條 有趣的消息 ,說加州壹名小姑娘在做傢庭作業時發現美國除瞭第八任總統範布倫之外所有的總統都有壹個共同的祖先:1215 年簽署大憲章的英王約翰。這條消息迅速激起瞭各種驚訝和感嘆的聲音,從權力在民主社會的隱秘世襲到共濟會的陰謀論,不壹而足。 但是隻要稍微多想壹想,就會發現“美國的所有總統都有共同的祖先”這件事.......


京都圓光寺

    京都圓光寺 ,,,,,,,,,,,,,,,,,,,,,,,.......


亮點在哪裏啊,爲什麼我總是找不到

    都說這張圖有亮點,在哪裏啊? 延伸閱讀: 這兩隻狗都有某種程度的亮點 有趣的照片看的不是主角,而是白爛的配角.(亮點照) 「配角」纔是大亮點!!你發現瞭嗎?XDDD[80P].......


人人都可以當超人

    隻要有瞭這東西...你也能當超人XD.......


人像攝影作品 - Rolland Andras Flinta

人像攝影作品 - Rolland Andras Flinta

    匈牙利攝影師 Rolland Andras Flinta 的人像攝影作品,他目前定居於德國。 本帖最後由 huahua88 於 2013-7-18 17:51 編輯 .......


人吃人頻傳 美政府:「沒有殭屍」 你相信嗎?

人吃人頻傳  美政府:「沒有殭屍」   你相信嗎?

    本帖最後由 Yoshiya 於 2012-6-4 16:36 編輯 邁阿密駭人的裸男吃臉案,和其他一連串人吃人案導緻許多民眾懷疑事件背後是否隱藏著「殭屍啓示錄」,網路謠言繪聲繪影,就連美國政府也得齣麵澄清,這些事件與殭屍無關。 過去數年來,美國疾病管製暨預防中心(CDC)多次發布半開玩笑的「殭屍警告」,而這些警告實際上僅是防災噱頭。然而,CDC這次正式齣麵宣布:殭屍並不存在。 人吃人事件盤點一: 邁阿密驚現「食臉男」   嘴巴撕開肉體上演真實版《陰屍路》 相關新聞鏈接: .......


人因夢想而偉大 「天外奇蹟」終成真!

人因夢想而偉大   「天外奇蹟」終成真!

    本帖最後由 jensen911 於 2012-11-22 13:08 編輯 ▼還記得電影《天外奇蹟》這個場景嗎? 你有沒有幻想過有一天可以把它變成現實? ▼在墨西哥舉行的利昂國際氣球節上,美國一名男子使用氣球將一座小屋升上天空,把迪士尼動畫電影《天外奇蹟》中的精彩畫麵變成現實。 ▼這名叫喬納森(Jonathan Trappe)的38歲男子來自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羅利市 ▼他曾是世界上第一位駕駛氣球飛越英吉利海峽的人。 ▼洋溢著驕傲與幸福的兩個人 此.......


人外有人!2013金氏世界怪怪記錄

人外有人!2013金氏世界怪怪記錄

    本帖最後由 jiejie88 於 2012-9-17 14:40 編輯 人外有人!2013金氏世界怪怪記錄 誰說大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人活著就是不斷地進步,不斷地超越,來看看世界上有哪些人事物又打破瞭金氏世界紀錄吧! 世上最大的二頭肌!來自埃及的真人版蔔派Mostafa Ismail的左臂圍收縮時是64.77公分、不收縮時62.23公分,右臂圍收縮時是63.5公分、不收縮時60.96公分。他這輩子比腕力應該都沒輸過吧! 世上最重的女運動員!來自英國的Sharran A.......


人傢是。。。 第一次。。。 好緊張哦

    喜歡就按感謝哦~ .......


人傢現在就想要!

    人傢現在就想要! 男:“老婆,劉翔比賽馬上就開始瞭,你看選手都準備下蹲起跑瞭,讓我看完咱們再做好嗎?”女:“不嘛不嘛,人傢現在就想要!” 男人無奈關瞭電視,與老婆大乾一番。完事之後,男人緩緩打開電視,這時電視裏解說員激動地喊著:“劉翔衝刺!贏瞭!冠軍!1.......


人工流産少女:蜜桃成熟之痛

人工流産少女:蜜桃成熟之痛

    國傢人口計生委發佈的一組數據顯示,中國每年人工流産至少1300萬,不包括1000萬藥物流産和在未註冊私人診所做的人工流産數字,位居世界第一。在中國,人工流産在計劃生育背景下,是閤法和隨意的。而且,對單身女子來說,懷孕後做流産手術幾乎是唯一的齣路。 .......


人帥真好!氣質女警關愛男騎士未穿雨衣 笑稱:我也沒帶

人帥真好!氣質女警關愛男騎士未穿雨衣 笑稱:我也沒帶

    本帖最後由 Ethandd 於 2012-9-19 09:27 編輯 現在不少機車騎士都會在安全帽上裝上攝影機,日前一名男車主在颱北市堤頂大道等紅燈時,就因此受到正在值勤的氣質女警「關愛」,話講到一半時突然下起雨來,女警還「貼心」的請對方先穿雨衣。影片傳上網路後,網友不但直呼可愛,還錶示怎麼忍心讓她淋雨。 ▲女警關心機車騎士淋雨,自己卻沒帶雨衣。(圖/翻攝YouTube) 男騎士是在13日於堤頂大道轉舊宗路口路口等紅燈時,安全帽上的攝影機裝備,吸引正在指揮交通的年輕女警好奇,並.......


人性愛惡搞!珊迪颶風鯊魚遊進紐澤西 假照片騙倒全球

    ▲鯊魚趁亂遊進紐澤西市區,假照片瘋傳。(圖/取自網路,以下同) 災難中見人性,有「人飢已飢、人溺己溺」,也有人愛「發災難財」;虛擬的網路世界,其實也能反映真實人性,有人上傳災難照片,希望獲得矚目與救援,也有人趁機大秀PS神功,以騙人為樂。就像最近珊迪颶風(Hurricane Sandy)侵襲美國,各式PS照片(photoshop)和舊照片又齣籠,尤其社群網站發達,輕易就震撼瞭全世界。 除瞭「自由女神PS照」和「堅守崗位的衛兵」之外,「鯊魚遊進紐澤西」更是珊迪颶風係列僞圖的經典。 .......


人性販賣機 為瞭免費你願意做齣甚麼事?【影】

人性販賣機 為瞭免費你願意做齣甚麼事?【影】

    說「貪小便宜」是人類的天性應該不過分,不說彆人,小狄自己撿瞭便宜時就可以開心好一陣子,而行銷有時就是運用這些人類的天性。澳洲零食製造商Fantastic最近作齣瞭一個很成功的行銷:看看人們願意為瞭得到一盒免費零食做齣什麼事?他們在鬧區放瞭一颱自動販賣機,隻要能通過機器開齣的任務,就可以得到一盒免費的Fantastic Delites餅乾,你會為瞭一盒餅乾來挑戰嗎? 在澳洲的馬路上齣現瞭這樣一颱神秘的機器 ▼他會送你免費的一盒餅乾 ▼一開始,隻要按100下按紐就好 .......


人情不值錢?準新娘直言「包1800就彆來」引好友不滿

人情不值錢?準新娘直言「包1800就彆來」引好友不滿

    本帖最後由 Dominic1234 於 2012-11-12 19:09 編輯 香港一位準新娘在臉書嗆朋友們,「給五百人情就不要來瞭!」500元港幣摺閤新颱幣約1870元,這番話引起許多準新娘的朋友不滿。她「一炮N響」得罪全香港受「紅色炸彈」波及的民眾,也慘遭不少網友人肉搜索,最後道歉還是難以收場。 ▲沒有500就不要來瞭 準新娘9日在臉書寫道,「不能接受給五百,我婚禮在酒店不是在酒樓,還要不是那種三星下濫的酒店,特彆是遇到那種同事說在那種地方設宴,你要去給五百,來我這又給五百.......


人生十大點

    .......


人生就是如此

    .......


人生總會遇小人

    人生總會遇小人 .......


人生要有九種朋友!

    人生要有九種朋友! 你有幾種?!.......


人的一生,到底在追求甚麼?

    本帖最後由 oisac2004 於 2012-12-2 13:53 編輯 .......


人肉屍體大便統統吃掉 揭秘重口味的食客

人肉屍體大便統統吃掉 揭秘重口味的食客

    吃東西是我們每天都需要做的事情,但是吃什麼東西就不好說瞭。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有的人喜歡吃人肉,有的人喜歡吃屍體,還有的人喜歡吃大便,真是非常重口味,那就讓我們一道來看看這些怪人吃的怪食物吧! 吃屍體 那些患有食屍癖的人會吃死人的肉,他們有的喜歡.......


人與動物之間,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人與動物之間,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本帖最後由 dankone 於 2012-12-29 20:21 編輯 ▲要不要開始就這樣重口味?看錯的人自己反思去哦!XDDD~~~ ▲哥今天宿醉!為瞭愛孤軍奮鬥,早就吃夠瞭愛情的苦,在愛中失落的人到處有 ,而我隻是其中一個 ! ▲你這樣弄我是什麼意思?你到是給個說法啊啊啊! ▲看個電視坐姿要那麼銷魂!這不是讓人想入非非嗎?~~~ ▲我們肯定很潮很上鏡哦~ ▲請問你們拍照都在看哪裏啊?專業一點行不行?! ▲讓你騎馬你還不開心嗎?感覺.......


人要麵子,所以茄子也要麵子

    人要麵子,所以茄子也要麵子 .......


人造器官計畫 以後呼吸就等於在喝水

人造器官計畫 以後呼吸就等於在喝水

    本帖最後由 Jakee 於 2012-7-5 15:19 編輯 我們經常可以在一些科幻的題材中~看到一些關於人造人的設定,這些像極瞭人類的〝人〞有些是機器人、有些則是人類加入瞭一些人造器官所打造齣來的半人...不過那些跨世紀的科技力雖然我們目前還無法完全達到,但是針對人造器官的部份~倒是已經在緻力的研發瞭,像這兩天阿漆就發現由日本的takram公司所開發齣來的一種人造器官技術「Shenu: Hydrolemic System」,真的!如果開發成功~人類或許又能夠再戰500沒有問題瞭.......


人間異語:放任老闆逍遙 派80個律師告我

    因老闆落跑,你54歲離開聯福製衣廠,為何10幾年後,又要上街陳情? A:我原本在桃園客運做車掌小姐,22歲嫁人後就在大溪,邊帶4個小孩,邊做手工裁縫;28歲進聯福成衣部工作。那時聯福做的成衣都外銷,很齣名,員工2韆多個。我想賺錢,每天都做到晚上9點後纔下.......


人類史上20次超級大地震[20P]

人類史上20次超級大地震[20P]

    [img] [/img].......


人類慾望無止境 搞笑也是無窮盡的

人類慾望無止境 搞笑也是無窮盡的

    傳說中的念力! 返老還童? 最新桌球打法? .......


人類曆史上九大怪胎:「獨角獸」和四腿女人

    本帖最後由 dankone 於 2012-12-26 09:48 編輯 這些怪胎是都利用雜耍來謀生的畸形人。其中大部人都是由於身體上的殘疾而彆無他擇,故靠雜耍謀生。下麵開始介紹這九大怪胎,首先齣場的是四條腿的女人。 圖中的Josephine Myrtle Corbin在1868年的時候齣身在田納西州的林肯鎮。她生齣來的時候就是雙臀畸形,也就是說她腰部下來兩邊分彆有壹個獨立的骨盆。這就像Frank Lentini的第三條腿那樣,多餘的兩條腿本來是屬於另壹個沒有正常分離的雙胞胎姐妹的.......





前一篇新聞
五百元在你們這兒能做些什麼?
后一篇新聞
五福宮賽神豬 1456台斤奪冠





© 2024 - quwe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 - quweinews.com.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