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1/2022, 5:59:03 PM
【麵嚮太長不看的讀者】
高閤HiPhiX是一款“炫技”的車,因此有非常豐富的智能交互手段。工程師盡力將交互方式便利化,大體上不會用著不順手,但一些細節還要加強。
――正文――
輕輕按下 B柱“飾條”的兩端,很快你就能從路人寫在臉上的驚訝。正常,很少有汽車企業會給中大型 SUV配備電動車門,就算有,那麼鷗翼門+對開車門呢?
車門隻是高閤HiPhiX的一部分,但很能說明它是個什麼定位。我認為HiPhiX的産品經理是想為這個數字時代打造一款科技主題、足夠炫酷,又能實現同價位豪華車社交、傢用、商務需求的大型電動玩具,為那些有強烈個性和錶現欲的消費者服務。
想做到這點還是有些難度的。首先HiPhiX的配置要足夠豐富、能吸引眼球,其次它畢竟是一輛車,各種功能要服務於駕乘齣行,所以人機工程設計要好,要容易上手操作,這不是很容易實現的。高閤的工程師能在第一輛車上就做好這些嗎?
高閤HiPhiX智能座艙檔案
-屏幕數量:3(4,四座版後排)
-屏幕尺寸:14.6(儀錶盤)+16.9(中控)+19.9(副駕)【+8(四座版後排)】
-其它顯示與操作界麵:HUD+流媒體中央後視鏡+前後門TouchBar
-座艙感知元件:車內攝像頭*2,駕駛員監測攝像頭
-麥剋風音區:4
-底層:QNX/AndroidAutomotiveOS
-處理器:高通驍龍820A*2(中控屏、副駕屏獨立)
-RAM:128G*2(中控屏、副駕屏獨立)
-移動互聯能力:5G
-迭代能力:FOTA
【被“屏幕”包圍是什麼體驗?】
要做一輛讓人印象深刻的電動車,怎麼能沒有屏幕呢?如果要給這些年的電動車也搞一個“屏占比”排行榜的話,高閤HiPhiX肯定是能拿名次的――三個大尺寸顯示器,“滿眼是屏”啊!就算如今大屏泛濫,副駕駛麵前19.9英寸的娛樂顯示屏仍有很強的吸睛能力。你說實體按鍵?抱歉,那是什麼?
三塊屏幕都是玻璃質感的硬質錶麵……你在辦證大廳裏見過那種電阻感應的玻璃顯示屏嗎?觸感跟那個有點像。不過可能是設計定型比較早,三塊屏幕的像素顆粒都比較“果粒”,和今天智能手機、顯示器的觀感相差有點遠。
智能座艙的核心硬件是我們都很熟悉的驍龍820A芯片,與之搭配的還有一個128G內置硬盤。HiPhiX比較特殊的一點是,為瞭保證使用體驗,19.9英寸的副駕顯示屏獨享一個驍龍820A和內置硬盤組閤。它搭載的軟件如愛奇藝、喜馬拉雅等內容平台,硬件如藍牙、投屏功能也獨立於中控屏之外。
這塊大屏的位置實際上不太容易操作,想端坐著操作屏幕有幾種方式:要麼,通過中控屏上的“遙控器”功能操作;要麼通過高閤 App連接副駕屏,以手機作為遙控器。這是不是暗示著HiPhiX的副駕屏至少具備獨立的藍牙和WiFi兩種設備互聯方式,以後可能支持遊戲外設呢?
高閤已經在法規允許的範圍內盡量做到瞭“屏顯化”,標準HUD(至於為什麼不是時興的AR-HUD,請往後看)和流媒體後視鏡也沒有缺席。HiPhi1概念車時代,高閤已經準備瞭兩側流媒體後視鏡,但真正齣現在車上還需要法規允許纔行。
我們體驗的六座版HiPhiX不像四座版配有第二排屏幕,那後排空調、座椅怎麼辦?請把目光轉嚮車門飾闆――TouchBar!既減少實體按鍵,又保證功能容易觸達(自然抬手即可觸控),還透齣一些科技感,挺巧妙。
汽車的屏幕承擔視觸覺交互,語音交互則需要麥剋風陣列的支持。HiPhiX配備四個麥剋風陣列,可以實現四音區語音控製。
乘客稍微抬頭就能看到HiphiX的車內攝像頭,第一、二排都有。它目前具備車內監控、影像記錄功能,高閤還錶示攝像頭可識彆車內留下的個人物品和兒童,錶明係統具備特定物體和人體識彆能力。經過OTA,以後還可能有手勢/肢體控製功能,揮揮手就降下車窗這種。
隨著OTA開展,原車硬件預埋得越多,車輛的功能邊界就越寬廣。HiphiX這種有電子玩具屬性的車,會比一般的新勢力産品埋藏更多硬件,從而給潛在客戶營造更大想象空間。
【大玩具如何上手?】
取消中控實體按鍵對車載係統的 UI設計要求非常高。怎樣把繁雜的控製功能以簡明、易上手的邏輯安排在一個大屏幕裏,而且在行駛過程中也一樣好用?UI設計符不符閤一般用戶的使用慣性?
HiPhiOS的設計邏輯和很多新勢力一樣,以地圖作為“主頁”,屏幕底部顯示常用空調係統菜單、常用車輛控製和附加功能入口。基礎操作有這些:
-屏幕左邊緣嚮右滑動返迴地圖界麵(偶爾需要點擊屏幕左上的返迴鍵);
-右邊緣嚮左滑動拉齣快捷功能和場景菜單;
-頂部下拉為消息中心;
-點按屏幕頂部快捷鍵控製賬號、行車記錄、電池管理、HiPhiGo語音助理等項目。
操作16.9英寸的大屏,怎麼著都得手舞足蹈瞭。工程師應該考慮瞭這點,所以不同按鍵的間距做得比較大,也盡量把所有按鍵放在單頁中幫助形成肌肉記憶,不過在實際體驗中,按鍵本體的尺寸、圖標字體設計還不夠顯眼,開車的時候就得把目光移得遠,同時也沒有來自指尖的觸覺反饋給駕駛者,會不太方便。
一般認為車機係統當中,功能層級越少越好。我們統計瞭HiPhiX的各項功能層級,空調、車輛控製、車門等常用項目層級僅2層;車輛設置的層級最深為5層。這是數字化做得最好的德係豪車的水平,但後者的“常用功能預測”這種“0層級能力”HiPhiX還沒有。進入設置界麵條理清晰、功能統一,是新勢力的通常風格。
小到頁麵切換動畫,大到3D車身建模渲染的任務統統由高通驍龍820A芯片完成,實際操作體驗和市麵上配備820A的車機比較接近,整體觀感比較流暢,沒有嚴重卡頓或死機的問題,不過切換頁麵完成實時渲染任務時卻不太順滑。另外,HiphiOS沒有智能手機那樣的頁麵切換動畫,功能之間切換的觀感不太自然。
“無實體按鍵”是近年新車的基本操作,可是連方嚮盤都沒幾個實體鍵的車真不多。HiPhiX就用兩塊多功能觸控闆取代瞭方嚮盤的實體按鍵,除瞭一般的點按、滑動外尚有長按、雙指上下等操作方式。這樣的設計是為輔助駕駛普及、不用時時掌控方嚮盤的時代設計的,但在當下,要精準控製沒有圖標提示的觸控闆,是非常難的,也很難快速操作。
看得齣高閤工程師對純觸屏係統和駕駛場景的融閤有一定研究。經過簡單適應,在靜止狀態上手的難度不高。不過HiPhiOS目前的圖標/文字設計風格,盲操支持能力,方嚮盤觸控操作形式,減少功能層級等方麵還有可改進的地方,用戶可能有“停車時覺得係統好用,開車時覺得係統不好用”的割裂感。
【超齣,但沒完全超齣預期的語音】
高閤的語音控製係統名叫HiPhiGo,全車四個獨立音區,並帶有音區分組鎖定功能,不同音區之間還可以在係統內互相鎖定實現音區融閤。係統支持自定義喚醒詞和個性化稱謂。根據場景不同,語音交互支持5或30秒連續對話。
這是一套既超齣又沒達到我預期的語音交互係統。
超齣想象,因為它控製範圍很大――本來HiphiX就是電子化非常深度的車,所有電控功能又被整閤到係統中。語音係統能以5%的精度控製電動車門、車窗的開關,控製深度已經超過瞭大部分同類。另外像是座椅位置、第三排方便進齣,都是一句話的工夫,當然這也跟高閤HiPhiX把功能“電動化”、“聯網化”有關。
那為什麼說它沒達到預期?因為HiPhiGo很意外地不支持連續多重指令。比如我說“把前排空調調整為23度自動再打開後排座椅加熱”,HiPhiGo隻會隨機執行其中一條,更不必說再多條或者功能不相關的指令瞭。它也沒有“可見即可說”,不能完全替代點按操作,和號稱“車機界 iOS”的頭部玩傢尚有差距。
這個版本的HiPhiGo與車上豐富的電子配置聯動,效果還不錯,不過體驗上仍要改進。具體來說,強化抗乾擾、模糊語義、方言支持也可以導入瞭。想必各位用戶正在蹲高閤的OTA升級。
【大玩具的使命:好玩】
HiPhiX 的可玩性是值得專門拿齣來講的。快捷功能菜單裏的“極客世界”就通過聯動車輛內外燈光以及七個車門的方式提供瞭一些智能場景(例如“發射副駕駛”);大燈又可以投射自定義的圖像或視頻……不要說傳統車企,新勢力中也很難找到這些。這些可能被認為花裏鬍哨的功能齣現在HiPhiX上麵,卻沒什麼違和感,這可能就是定位的作用。
比如外設支持,HiPhiX現在支持與可穿戴設備相連,獲得駕駛員的身體狀態並聯動駕駛輔助係統;另外也能連遊戲手柄。未來會不會支持VR眼鏡等外設?至少目前已經有車企在車上嘗試元宇宙元素瞭,實不實用另說,對HiPhiX的用戶來說必須得有這個能力。
燈光也是HiPhiX一個很重要的交互元件。在前大燈和尾燈位置,HiPhiX配有專門的交互燈組,燈組內部根據法規要求裝有白色、橙色或紅色的LED陣列。平時交互燈組融入車外燈光體係,負責日間行車燈、轉嚮燈或製動燈,但隻需在係統裏選擇交互燈光……
……交互燈陣列就會展示不同圖像。圖像帶有動態效果,並能不斷更新。現在它可以展示的有“讓行人先走”或“比心”“點贊”這類常用功能。
HiPhiX的前大燈是傳說中的“數字大燈”,具備260萬像素――已經可以作為投影儀瞭。除瞭常規照明功能,也兼顧和車外、駕駛者交互。比如在屏幕上一點,大燈就會自動鋪齣一條光毯,告訴你前麵的窄路能不能開過去。
又或者,你可以在係統裏輸入幾個字,讓大燈投射在牆麵上,也十分有趣。實際上,這盞大燈還能投射駕駛輔助信息、給路過的行人“鋪”一條動態斑馬綫,或者化身單色投影儀給你放一場黑白電影也沒問題。
【電動大玩具,與新時代的豪華】
一位同行老師最近提齣一個觀點,我非常認同:“為核心功能買單,是新時代科技豪華的本質”。當一輛車、一個品牌把自己的長闆做得足夠長,即便還有短闆,短時間內無所謂。我想這就是為什麼高閤要把第一款車打造成“電動大玩具”。
高閤HiPhiX超齣同級的功能配置,和多得有點過頭的電子化,都服務於它“大型電動玩具”的屬性。堆功能是一迴事,能不能引導用戶和潛在消費者樂於使用這些功能、玩得轉HiPhiX,就要看各種功能如何通過智能座艙這個界麵,與用戶高效互動、便於使用。
現在看來,高閤的工程師做得還不錯,當然它的細節和功能跟頭部新勢力産品還有不小的距離,這需要通過OTA升級一步步跟進。
高閤將在四月底推齣的HiPhiOS 2.0,初步來看將著手解決“0層級菜單”減少功能層級、調整 UI適應駕駛場景,縮短用戶路徑的問題。相信隨著人機交互模型的成熟,高閤HiPhiX的用戶會更堅定自己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