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5/2022, 2:38:50 PM
2022年2月22日,快手發布公告,宣布因第三方電商平台與快手閤作協議變更,自3月1日起,淘寶聯盟商品鏈接將無法在快手直播間購物車、短視頻購物車、商品詳情頁等發布商品及服務鏈接;京東聯盟商品鏈接將無法在快手直播間購物車發布商品及服務鏈接,可在短視頻購物車、商品詳情頁等發布商品及服務鏈接。
快手“斷鏈”究竟是一種正當的商業行為,還是一種超齣瞭必要限度涉嫌排除限製競爭行為?《互聯網法律評論》邀請特約專傢譚袁從法律視角展開分析。
在當前監管部門推動“互聯互通”的大背景下,快手的這種切斷外部鏈接的行為顯得尤為突齣。因為 快手拒絕淘寶和京東商品的鏈接在快手直播間等進行展示,本質上是一種拒絕交易行為。
一般來說,是否與交易相對人展開交易,是經營者所享有的一種經營自由,不能強迫經營者與交易相對人展開交易。
但是, 在某些特殊情形下,經營者的這種經營自由將受到限製,負有與交易相對人進行交易的義務。
最為典型的就是自然壟斷領域的公用事業企業如電力、燃氣公司等,再者就是競爭領域中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經營者。
在這兩種情形中,經營者如果不與交易相對人展開交易,則交易相對人將無法獲得基本的服務或者被迫退齣市場。
快手公司顯然不是公用事業企業,其是否具有市場支配地位,也涉及十分復雜的認定。
不過,隻需要對中國互聯網數字市場有基本瞭解,就能夠得齣一個相對安全的初步結論,那就是 快手在電商市場並不具有市場支配地位,而且即便是在短視頻市場,快手也並不具有市場支配地位。
但是,這並不意味快手切斷淘寶和京東的外鏈就是一種完全正當的商業行為。
筆者認為, 快手“斷鏈”至少要麵對外界三大詰問。
一、是否利用優勢地位,涉嫌從事自我優待行為?
雖然自我優待並不是一種獨立的壟斷行為,但美國、歐盟等司法轄區都對平台企業所從事的自我優待行為錶達瞭較大的競爭關注。我國亦不例外。
2021年10月29日,國傢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瞭由網絡交易監管司所起草的《互聯網平台分類分級指南(徵求意見稿)》《互聯網平台落實主體責任指南(徵求意見稿)》,其中《互聯網平台落實主體責任指南(徵求意見稿)》第二條明確規定:“ 超大型平台經營者應當遵守公平和非歧視原則。提供相關産品或服務時,平等對待平台自身 (或關聯企業) 和平台內經營者,不實施自我優待 。”
根據《互聯網平台分類分級指南(徵求意見稿)》, 快手至少達到瞭大型平台經營者的標準, 即在中國的上年度年活躍用戶不低於5000萬,具有錶現突齣的平台主營業務,上年底市值(估值)不低於1000億人民幣,具有較強的限製商戶接觸消費者(用戶)的能力。
快手的最新經營數據顯示:2021年第3季度,快手的月活躍用戶達到瞭5.7億,正常而言,2021年度的年活躍用戶肯定要遠遠高於5000萬;快手具有突齣的平台主營業務,即短視頻;2021年底,快手的市值超過2000億元人民幣。
從上述數據看,快手在短視頻市場具有較高的市場份額,具有較強的限製商戶接觸消費者的能力。
雖然上述兩個指南尚隻是徵求意見稿,但仍然具有很大的藉鑒意義。 快手之所以要切斷淘寶和京東的鏈接,主要還是希望發展自己的電商業務,利用自身在短視頻市場上的優勢地位,進行自我優待。
二、是否會損害第三方商傢的正當利益?
快手最初隻是純粹的短視頻平台,之後纔進入電商行業,得以實現巨大的流量變現。
在電商市場已經被淘寶、京東等占據的情況下,快手最初選擇與淘寶等打通,允許快手平台上的主播能夠在直播、短視頻等中展示淘寶等平台上的商品。從這個角度切入電商市場,既不會與淘寶等既有電商平台形成競爭,而且還能夠給淘寶等引流,快手也由此實現瞭流量變現,消費者也能夠更加直觀地瞭解商品。
在上述“多贏”的局麵下,快手與淘寶等傳統電商平台互相成全,快手推動瞭淘寶等的商品銷售,而淘寶等也同樣能夠對快手直播、短視頻具有正反饋作用,即那部分通過觀看直播、短視頻而購物的消費者停留在瞭快手平台。 藉船齣海,讓快手在電商直播市場上占據的市場份額也越來越高。
在這種情況下,快手將淘寶、京東等曾經在客觀上幫助其進軍電商行業的經營者一腳踢開,不免有“過河拆橋”之嫌。
假設快手從一開始就沒有接入淘寶、京東等的鏈接,而是獨立自主的發展自己的電商業務,在快手發展到今天這種規模的情況下,淘寶、京東等請求接入到快手的直播間等,則快手自然有理由拒絕,因為它並沒有與其他競爭對手展開交易的義務。
但是,實際情況卻與此相反, 快手一開始是選擇與淘寶、京東等展開交易,現在是為瞭發展自己的業務而拒絕與淘寶、京東等繼續展開交易。
之前是否具有交易關係,對於評判拒絕交易一方的拒絕交易行為是否正當具有重要意義。
在美國Aspen Highlands Skiing Corp.訴Aspen Skiing Co.案中,被告之前與原告存在閤作關係,而後被告終止瞭與原告的這種閤作,這一因素對於美國最高法院認定被告拒絕閤作行為構成排他性行為具有重要影響。
三、是否會損害消費者的利益?
一旦快手切斷淘寶、京東的外部鏈接,則消費者在通過觀看快手直播或者短視頻時將無法再直接通過鏈接購買到淘寶、京東等平台上的商品。
盡管快手能在一定程度上填補這一空缺,這也是其切斷鏈接的目的之所在,但是, 相比於淘寶和京東上完備的商品而言,快手很難在短時期內進行完全替代。
這不僅會限製消費者的選擇權,還會影響消費者的消費體驗。正如快手在公告中所言:“為保障消費者體驗,建議商傢朋友們提前做好結算和售後訂單處理。”顯然,快手對於切斷淘寶京東鏈接給消費者體驗造成的不利影響是清楚的。
四、結語
快手如能對上述三個質疑給予否定答案,那麼快手可以堅定地“斷鏈”。 如果不能,就應避免“零和博弈”,繼續構建和維護良好的發展生態,利人利己。
互聯網平台流量變現本身無可指摘,也符閤互聯網經濟商業模式的發展邏輯。但是,流量變現應當顧及為這種商業模式的發展直接或間接作齣貢獻的相關主體的正當利益,不能損人以利己。
涸澤而漁、自我優先式的發展,盡管從短期來看會有利於自身利益,但從長期來看則可能動搖自身長遠發展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