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2/2022, 3:04:40 PM
撰文/ 《財經天下》周刊作者 施苑文
編輯/ 陳芳
3月21日,拼多多發布瞭2021年四季度及全年度財報。在這個電商大盤並不太平的2021年,拼多多依然保持瞭較為穩健的增長。
2021年全年,拼多多營收為939.499億元,較2020年增長瞭58%,與同行低雙位數增長形成巨大反差。截至2021年12月31日,拼多多持有的現金、現金等價物和短期投資為929億元。
財報顯示,在通用會計準則下,2021年第四季度,拼多多經營利潤69.070億元,而2020年同期的經營虧損為20.478億元。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為66.195億元。
對於越來越追求高質量發展的拼多多來說,會賺錢重要,會花錢更重要。下一步,按照2021年8月的計劃,第四季度的利潤也將投入“百億農研專項”。1月15日,拼多多還啓動瞭“2022多多新國潮”行動,聯閤美的、上海傢化、立白等百餘傢國産品牌,號稱也將給齣百億補貼。
拼多多開始脫虛嚮實,不再像過去那樣追求高速增長,而是追求高質量增長。
從重營銷到重研發
對於拼多多來說,2021年是一個交接之年。陳磊接棒黃崢齣任董事長,拼多多也迎來瞭一次大轉變,從“重營銷”走嚮“重研發”。
2021年四季度,拼多多研發費用為20.226億元,全年研發費用高達89.926億元,同比增長30%,主要原因是招聘瞭更多經驗豐富的研發人員。
而天平的另一端,營銷費用卻同比下降瞭23%,這主要是由於促銷和廣告活動的支齣在減少。
“在我接棒董事長的這一年,我們從‘營銷’轉嚮‘研發’。我很高興看到這一轉變正如期推進。這將為我們的長遠發展打下堅實基礎。”3月21日晚,拼多多董事長兼CEO陳磊在電話會議上感慨。
近年來,移動互聯網用戶規模見頂,電商增長放緩也成為既定事實。QuestMobile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2月,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規模已達11.74億。在此背景下,電商平台想要新增一個用戶,比以往越來越難,付齣的成本也越來越高。
對此,陳磊錶示,相比業績增長,拼多多更關注策略和結構性的優化,拼多多去年開始調整發展策略,更加關注科技投入,追求長期的高質量發展。“業務的發展和調整過程中增速可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但業務周期和財報周期並不是平滑對應的。”
拼多多財務副總裁劉�B說到,“收入增長如果有明顯的放緩,在某種意義上說明我們沒有非常好地滿足瞭用戶的需求,用戶需求是多元化、不斷變化的,我們需要快速響應。如果這方麵可以做得更好,我想未來收入的增長依然是可以做得非常好。”
不過,即便增速放緩,拼多多依然用數據證明著自己的賺錢能力。在通用會計準則下,拼多多第四季度經營利潤為69.070億元,已經連續三個季度盈利。
劉�B解釋稱,“這要歸功於我們在成本支齣上控製得當。”
用戶活水還以另一種姿態低調進場。2021年第四季度,拼多多月活躍用戶數為7.334億,同比增長2%;年活躍買傢數8.687億,同比增長10%。這兩項數據的增長幅度和同行相比都不算高,但每個活躍買傢的年度支齣很有看頭,達到瞭2810元,同比增加瞭33%。
對於拼多多來說,這是一個從重增長到重復購,讓平台進入內涵式高質量發展的階段。拼多多年度訂單量610億件,年度活躍買傢8.687億人,平均每個買傢一年在平台下單瞭70次,相當於一個月下單接近六次。
因此,2021年全年,拼多多年成交額(GMV)為24410億元,同比增長46%,增速遠超同行。
涉農訂單增幅顯著
拼多多還是一如既往地在農業科技上深耕。
“四季度的利潤也將用於農研科技領域,繼續深化拼多多在農業數字化方麵的努力,以推動更多的農産區、農戶直連數字經濟。”陳磊強調。
2021年全年,拼多多平台纍計産生瞭610億件訂單,同比增長59%。劉�B透露,在農産品“零傭金”以及重投農業策略下,平台涉農訂單的增幅尤為顯著。
往前追溯,拼多多和農業的淵源尚不止如此。2015年拼多多誕生之時,就是靠著水果拼團,攬下瞭巨大的流量池,在格局已定的電商領域站穩瞭腳跟。就連早期員工的花名,也大都取自水果名和蔬菜名。
在産業鏈前端,拼多多推動種植標準、銷售標準、大農及農民閤作社的發展,提升農業供應鏈的效率和質量。拼多多推動采用的AI種植技術,與傳統種植方法相比能將草莓産量提升196%,投入産齣比平均值高齣75%。
拼多多推齣的“多多農研”,也在不斷為田間地頭提供新案例、新經驗,推動智慧農業的落地,為未來五年甚至十年的發展做足準備。
在末端服務能力上,拼多多在全國範圍內持續重投入建設冷庫、生鮮冷鏈物流體係等基礎設施,初步打造齣瞭一套高效的農産品物流體係,在提高流通效率的同時降低損耗,並使其直連超過1000個農産區,帶動超1600萬農戶參與到數字經濟之中。
前不久,拼多多還因為在創新物流上的舉措,被全球知名商業雜誌《Fast Company》評選為“2022年十大創新物流供應鏈公司”之一。在入選名單裏,拼多多是唯一的中國企業。
問及堅持投入農業的原因,陳磊在電話會議上說到,相比於更早被綫上化、更高綫上化率的品類來說,農業的綫上化率仍然很低,在現有履約體驗下用戶的很多需求沒有被滿足。“在競爭加劇的環境下,拼多多會繼續以用戶為導嚮,提升用戶的滿意度,並持續加大對農業的投入。“
一個現實情況是,農村電商正在成為尚待開掘的藍海,為拼多多觸達更廣闊的市場。
據拼多多發布的《2021新新農人成長報告》顯示,以95後為代錶的“新新農人”已經成為推動農産品上行的嶄新力量。截至2021年10月,拼多多平台“新新農人”數量已超過12.6萬人,在涉農商傢中的占比超過13%。其中,女性占比超過31%,達到39060人;00後占比超過16%,達到20160人。
多年來,隨著投入力度的不斷加大,拼多多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農産品上行平台。而作為農業大國,我國的農業發展,在農業傳感器、農業模型、核心算法、智能農機裝備等核心關鍵技術領域,都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
新國潮品牌激增兩倍多
走到2022年,新國潮,成瞭拼多多“數實融閤”的另一個新引擎。
1月15日,乘著農曆新年快要到來的喜慶之氣,拼多多啓動瞭“2022多多新國潮”行動,錶示要在未來一年裏聯閤100個産業帶,至少助力1000傢國潮品牌、新銳品牌、老字號擁抱新消費,並將投入百億量級的 “扶持資源包”,培育10個百億新國潮品牌,100個十億國潮品牌,探索數實融閤的新模式。
目前,這項行動已先後聯閤美的、格蘭仕、立白、君樂寶、百雀羚、上海傢化、馬剋華菲、譚木匠、艾萊依、特步、RIO、九陽、飛躍等國産品牌,先後走進傢電、服裝、運動、美妝、日化、奶粉、傢居等多個製造業領域。
活動發布一個月後,在國民傢電格蘭仕的現代化智能製造基地,拼多多為195萬網友帶來瞭一場中國製造溯源的直播。
格蘭仕電商負責人介紹,過去一年,格蘭仕多款産品均成為平台爆款,僅單一型號機械款微波爐的單品銷量就超過20萬台。此外,拼多多還與格蘭仕進行瞭全鏈路閤作,聯閤推齣定製款微波爐,該産品過去一年纍計銷售突破10萬台。
▲2022多多新國潮走進格蘭仕,現代化工廠,讓很多網友直呼“中國製造瞭不起”。
給一代國人帶來鮮榨豆漿的九陽,也在藉此放大品牌勢能,將小傢電帶到更多年輕人群體中。九陽營銷副總裁葉勇說到,拼多多的消費者畫像是以小鎮的中年和青年為主,他們占比可以高達40%。他們的消費習慣還是以剛需為主,注重性價比,他們對於産品的功能,尤其是科技是有需求的,“這對我們做産品的研發及産品的營銷宣傳來講,非常有意義。”
有60多年曆史的老國貨海鷗手錶,在2021年11月底入駐瞭拼多多。海鷗手錶負責人錶示,海鷗手錶針對拼多多客群研發瞭平台專供款,推齣瞭高質量、高性價比的機械錶,其自産機芯可媲美瑞士高端腕錶,一經推齣即獲得瞭平台用戶強有力的支持。
2021年一年,入駐拼多多的新國潮品牌數量同比增長瞭270%,平台先後湧現齣50多個過億的老字號品牌、30多個過億的新國潮品牌。其中,百雀羚銷售額位列老字號品牌第一,上海傢化位列老國貨集團前三甲,張小泉、譚木匠、迴力、海鷗手錶等均呈現爆發式增長。
▲2021年,入駐拼多多的新國潮品牌數量同比增長270%。
除瞭給用戶帶去更好的國貨體驗,拼多多扶持國貨還有更為現實的意義。2019年11月,拼多多聯閤創始人達達在接受《中國企業傢》采訪時透露,拼多多接近一半用戶都是來自一二綫城市,從年齡分布看,35歲以下用戶占比最高,接近七成。
而根據3月17日拼多多發布的《2022多多新國潮消費報告》顯示,在新國貨的用戶群體中,年輕化恰好是最顯著的特點。
報告顯示,以濟南、寜波、東莞、南昌、廈門、瀋陽、長沙、無锡等為代錶的二、三綫城市,國貨訂單過去一年增長瞭近一倍,訂單規模是北上廣深的3.5倍,新一綫城市的2.4倍,成為國貨崛起新動能。在廣大的縣城和農村地區,國貨訂單規模增長依舊穩健,但訂單金額勁增130%。
反觀當年,拼多多殺入淘寶、京東等巨頭腹地時,正是另闢蹊徑,依靠高性價比打入瞭龐大的下沉市場。
藉助新國潮,拼多多正在成為老字號品牌強勢增長的新高地。經濟學傢何帆說到,智能製造不一定要從生産端開始數字化,也可以通過互聯網洞察到用戶的真實需求,再來反推生産過程,“現在看來,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的融閤,無疑是中國製造業進一步轉型升級的新引擎。”
但不論是助農還是助國貨,在互聯網行業整體脫虛嚮實的當下,曾經輕快奇襲的拼多多,也開始邁齣瞭穩重深入的步伐。
本文由《財經天下》周刊旗下賬號AI財經社原創齣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台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