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9/2022, 8:56:57 AM
(全文共5076字)
1938年6月,武漢會戰前夕,侵華日軍把一位熟悉華中地理的老牌軍官調往前綫,擔任第十一軍司令官,此人就是臭名昭著的岡村寜次。由於近一年的戰爭消耗,日本在常設師團之外,又以第六師團的留守師團為基礎新增瞭106師團,並將其劃入華中派遣軍11軍序列。
新官上任,又得強援,岡村寜次躊躇滿誌,發誓要在華中地區乾齣一番大事業,沒想到僅僅在金官橋一戰中,106師團就損失過半,逼得老鬼子破口大罵
:一群“社畜”,根本打不瞭仗!
而這支讓岡村寜次破瞭大防的中國軍隊,就是湘軍第19師,師長名為李覺。
湘軍名將李覺
一、保定軍校抱團史
翻閱李覺的身世,其實與金庸筆下的郭靖頗有幾分相似之處。1900年,他齣生在湖南長沙,兩歲時父親就去世,小時候傢境十分貧寒,全靠母親省吃儉用將其拉扯大,甚至供他念瞭好幾年書。
客觀來講,李覺並非什麼天纔,雖然勤勤懇懇,但成績相當一般,好在母親的督促很管用,需要識記的文章就反復背,頗似郭靖跟著江南七怪學武;21歲時,靠著這股拗勁兒,他考入瞭
保定軍校
第九期,跟董振堂等人當瞭同學。
在黃埔成立之前,保定軍校就是中國最高軍事學府,隻要能考取,哪怕是個肄業生(如鄧锡侯),也相當於鍍瞭一層金,所以剛剛畢業,李覺就被一期的老學長唐生智召迴瞭湖南,
起步官階是排長
。唐生智給學弟們上的第一課,就是放下架子,跟戰士打成一片,事後證明,隻有李覺一個人聽進去瞭。
1925年,李覺遇到瞭第二位學長,唐生智的頭號大將何鍵。何鍵也是保定三期畢業,看中瞭這個小學弟的質樸上進,把長女何玫嫁給瞭他,並不斷提攜這位好女婿。北伐戰爭中,何鍵任第八軍第一師師長,李覺也被越級提拔為團長,隨後因功升為旅長;等到何鍵擔任湖南省主席時,李覺更兼任瞭長沙警備司令。
嶽父從政瞭,自己的軍事生涯卻還長著呢。1930年,中原大戰這頁剛剛翻過,國共內戰成為瞭新焦點,李覺被劃歸湘軍劉建緒手下,跟彭德懷、賀龍等紅軍將領打瞭好幾年交道。巧瞭,劉建緒也是保定三期的學長,跟著他,李覺達到瞭人生第一個巔峰,升為國民革命軍二十軍十九師師長。
短短十年內,李覺由一個窮學生,連續跳級成為湘軍主力師師長,不得不說,保定軍校的金字招牌還真是好使。
李覺何玫夫婦
二、淞滬戰場顯威名
1937年,全麵抗戰爆發,湘軍19師被擴編為70軍,李覺任軍長兼19師師長,率部駐守杭州灣,依然配屬老領導劉建緒的第10集團軍。看起來好像升官瞭,實際上70軍隻轄一個師,隻不過多瞭一些軍直屬部隊,總共一萬來人。
隨著戰爭規模的不斷擴大,中日雙方陸續嚮上海增兵,19師於10月初被調入戰場,駐守蘊藻浜以南、大場以北的核心地帶。隻不過在淞滬會戰的國軍序列中,19師屬於三綫部隊,是稅警總隊和中央軍36師的預備隊。
被劃為三綫,是有曆史原因的。早在紅軍長徵時,李覺就曾因作戰不力被陳誠處分過,所以六年多沒升官,即使抗戰前被整編為理論上的中央軍,但從心底依然被輕視。這次他憋著口氣,一定要證明給總指揮看看自己的實力。
這個機會很快就到來瞭!
稅警總隊是宋子文拿錢喂齣來的精銳,走的是美軍體係,早在第一次淞滬抗戰中,就曾大齣風頭,但隨後就被老蔣換血,用黃埔一期的黃傑當瞭領導,改走德日體係,最終搞成瞭一個四不像。即使有孫立人這樣的猛人(第四團團長),也掩蓋不瞭整體的低迷,由於防綫垮塌過快,接防的36師還沒做好準備,就被打瞭個稀裏嘩啦。
稅警總隊
三綫瞬間成瞭前綫,李覺非但不慌張,反而有些興奮,男兒禦侮待何時?他命令最前沿的55旅109團主動齣擊,從正麵和側翼攔截蜂擁而上的日軍,順便幫友軍解圍。強將無弱兵,109團團長劉湘輔也有股子蠻勁兒,端著機槍猛打猛衝,不僅打退瞭敵人,還收復瞭大部分陣地。
麥傢宅、獅子橋、郭傢牌樓......19師接過的防區太大,李覺不得不把各團分散來,一人守一片,天上日機盤鏇、地下重炮齊鳴,三湘子弟隻能以血相抗,沒有人撤齣戰鬥。守衛郭傢牌樓的113團,從團長到士兵堅守陣地至全軍覆沒,在十餘天的血肉相搏中,
19師全師傷亡超過六韆人,從上海撤退後隻能勉強編成一個團。
但湘軍男兒的英勇善戰已經得到瞭廣泛認可,就連總指揮陳誠也不得不承認,19師確實是響當當的部隊,國府軍事委員會將其評為淞滬會戰錶現最佳的十個師之一,為瞭錶彰李覺的功績,曾先後將同為湘軍的16師、128師並入70軍,一起撤到浙江金華附近修整。
淞滬會戰
三、九江會戰再救火
終於當上正兒八經的軍長瞭,可李覺對著死傷殆盡的部下,實在難言高興,兵力實在太少瞭。由於主力16師隨後調齣,而128師在嘉善之戰中跟日軍血戰七晝夜,同樣死傷過半,所以70軍攏共還不到一萬人,都比不上戰前的一個師。
補充兵員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按照國民政府軍委會的分派,地方軍基本都是從原籍募兵,可湖南兵源還要優先供中央軍嫡係募集,且新兵也需要長時間訓練纔能拉上戰場,否則根本不頂事。
戰事不等人,就在70軍整補時,華北、晉中相繼失守,徐州會戰也是先勝而後敗,日軍下一個目標顯然是華中重鎮武漢,他們打算來一個南北閤圍,岡村寜次就是這個時候接管瞭日本第十一軍。在北綫,一戰區祭齣
炸開花園口
這種狠招,傷敵八百自損一韆,但稍稍阻礙瞭日軍南下;因此南綫的九江,就成瞭保衛武漢的最後防綫,128師也被率先抽調參戰,先行加入九江攻防。
九江之外,還有一個馬當要塞,號稱“東方馬奇諾”,可我們知道,凡是稱作馬奇諾防綫的,基本都沒發揮過作用。駐守馬當的主力16軍軍長李韞珩犯瞭個離奇的失誤,大戰臨頭瞭,居然為自己所辦的抗日軍政大學搞瞭個畢業典禮,把所有的將領都拉過去大吃大喝,日本人就在這一天發動突襲,幾日之內就占領瞭馬當要塞。
馬當要塞
馬當失守,九江危急!
負責九江城防的總指揮本來是北伐名將張發奎,可老張昏招頻齣,把所有部隊都擺在一綫,繞著九江排瞭一圈,沒想到日軍除瞭正麵進攻的106師團和台灣旅團外,還有一支海軍陸戰隊,一點被突破後,各軍都有腹背受敵的危險,隻能棄城而走,最終九江僅僅三天就已淪陷。
此戰中,由於錶現過於糟糕,128師乾脆被撤銷瞭番號,這下好瞭,70軍又隻剩下19師,李覺實際上又成瞭師長,好在這是自己的基本盤,指揮起來得心應手,他要幫湘軍兄弟證明,湖南人是能夠打好仗的。
岡村寜次拿下九江後,沒有將全部主力直奔武漢,而是分齣106師團沿著南潯鐵路(南昌――九江)包抄,試圖在武漢外圍兜住幾十萬中國軍隊,途中需要經過廬山,而廬山有個金官橋,李覺將在這裏給日寇重重一擊。
四、巧設陣地遛狗玩
19師進入九江戰場時,正逢張發奎的部隊全綫潰退,李覺再度祭齣淞滬會戰的戰術,頂住日本前衛部隊,幫助友軍撤齣重圍。接替張發奎擔任總指揮的,就是大名鼎鼎的薛嶽,憑藉對廬山地勢的熟悉,他決定把這裏變成日軍的墳場,而金官橋就是最重要的陣地。
薛嶽
1938年7月31日,106師團抵達金官橋前沿,此地的守軍是粵軍64軍155師,湘軍19師為其擔任預備隊。由於在九江攻防戰中,李漢魂的64軍消耗過大,155師以敗軍迎戰強敵,僅僅兩天時間後就有些吃不消瞭。64軍和70軍都編在第29軍團內,李漢魂以軍團長的身份,命令19師跟155師掉瞭個個,預備隊改主力瞭。
薛嶽也是廣東人,他默許瞭這種變更,其實稍有保存嫡係之嫌,不過李覺毫不介意,19師本來也不是來看戲的,早上晚上都得上,而且比起粵軍,湘軍有一大優勢,
山地戰
!李漢魂把155師堆在一起防禦,其實是平原地區作戰的路子,在山地上,由於移動不便,日軍一顆炸彈就能炸死一片人,傷亡豈能不大?
經曆淞滬會戰後,李覺仿佛又是融匯瞭九陰真經的郭靖,各種組閤套路玩得很溜,他把陣地一分為二,前沿陣地隻留下二百來人阻擊,在更高的位置設立瞭新的主陣地。一來可以增加日軍野炮和迫擊炮的仰角,減少炮轟的傷亡,二來也能組織兩道火力防綫,成掎角之勢,進行立體式的防禦;另外撒齣零星的小分隊,天天到側翼搞破壞,炸毀瞭好幾輛日軍汽車。
日軍的106師團是新編師團,簡單來說,就是由現役軍官擔任各級指揮,以新兵跟退伍兵充實部隊,這樣的師團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過於依賴指揮官的戰場經驗,碰巧,師團長鬆浦淳六郎就是個實戰經驗不足的將領。鬆浦雖然有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和陸軍大學的標準履曆,但卻是個理論派,親臨前綫的指揮不多,直到5月16日纔恢復現役,齣任軍團長,跟李覺這剛剛在淞滬戰場殺齣來的狠人相比還差得很遠。
鬆浦淳六郎
戰場是最好的鑒定師,指揮官的能力第一時間就能分齣個高下。鬆浦淳六郎命令部隊猛轟金官橋前沿陣地一整天,纔發現19師主陣地轉移瞭,可前沿陣地也不能不管,等到他調整過來分兩路進擊時,李覺又在旁邊的雞窩嶺設立第三個陣地,以數門迫擊炮居高臨下往日軍頭上砸,把106師團打頭陣的113聯隊炸瞭個血次呼啦。
聯隊長田中聖道一臉懵逼,之前你們不是這麼打的啊,難道換人瞭?於是聯隊長報旅團長,旅團長報師團長,師團長報岡村寜次,一番查探後,纔知道中方阻擊者由李漢魂變成瞭李覺,戰爭也進入瞭焦灼狀態。
五、金官橋畔敵膽寒
陣地雖多,等對方適應瞭,還是會被逐個擊破的,畢竟19師隻有幾韆人和少量重火力,從兵力到裝備都比不上106師團,好在李覺還有第二大秘密武器,即單兵作戰掩體。這是把整個山地挖成一個個獨立的陶罐式的工事,可以容納一人進齣,鬼子的炮彈一來,官兵們低頭鑽進去即可,為瞭方便運輸,在掩體的下方挖成瞭連通的交通壕。
看齣來瞭吧,後來的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中,中國軍隊曾多次使用這一掩體戰術,不過在當時,對於隻會打陣地戰的國軍來說,這種戰術可是個稀罕物,就連戰後岡村寜次派工兵專傢去現場勘查,也對此贊嘆不已,足以證明日本人同樣不會。
實際上,“單兵掩體+交通壕”也不是李覺自創的,而是由蘇聯教官手把手教的。蘇聯教官隻有軍團一級纔有,但你李漢魂都讓我19師頂雷瞭,給兩個教官不過分吧?沒想到,一嚮老實的李覺也學會耍心眼瞭,不過效果的確是好!
在這種三陣地+無數單兵掩體的立體打擊下,日軍106師團是進不得退不得,田中聖道一度使用瞭國際公約禁止的芥子氣(毒氣),讓前沿陣地一百多號壯士陣亡,但依舊突破不瞭剩餘的防綫。田中聯隊的官兵大多來自大阪,這些人曾經是商業精英,奈何隔行如隔山啊,打仗確實差點勁。
交通壕
你如果要問106師團為什麼不繞開金官橋的話,其實薛嶽構築的陣地分左中右,19師居中,剩餘的兩大主力軍分彆是歐震第四軍和李玉堂第八軍(泰山軍),哪個都不是好惹的,且在他們背後,還有一支強大的後援隊74軍;而仰攻的日軍缺乏最重要的山炮,野炮則是仰角不足,不適宜山地作戰,所以隻能空耗著,等到岡村寜次要來山炮聯隊時,已經是9月14日,中國軍隊早就撤瞭。
從月初打到月末,日軍106師團在整個金官橋戰役中,足足傷亡瞭八韆餘人,超過瞭作戰部隊的一半,鑒於新兵太多,日本指揮官不得不親臨火綫,直接導緻軍曹大量傷亡,前後損失瞭兩個聯隊長、五個大隊長,中小隊長這級彆的都快過半瞭,稱得上毀滅性的打擊,而其中的絕大部分都是李覺率領19師乾的,當記頭功。
即使我們拿著攻略,也很難復製李覺的戰績,因為湘軍上山時還穿著夏天的單衣,可廬山早晚溫差大極易患風寒,且山裏的蚊蟲肆虐,給日軍就造成瞭韆餘人的非戰鬥損失,更彆提後勤保障遠遠不如的國軍。戰後統計,總共幾韆人的19師,隻剩下780個全須全尾的,因生病失去戰力的人甚至還略高於戰鬥損失,可以說是以命換命、以血償血!
岡村寜次既不能承認自己指揮和情報有誤,又不想誇贊李覺精妙的戰術配置,隻好把氣撒在106師團上,他找的藉口也頗有新意,說這些新兵都是當瞭多年“社畜”的工作奴,身上早就沒瞭戰士的銳氣,怎麼能打仗呢?恐怕這樣的復盤總結,在古今中外的戰史上也算獨一份。
金官橋阻擊粉碎瞭岡村寜次快速通過廬山包抄南昌的計劃,從一戰到“九一八”,他指揮過這麼多部隊,唯獨對106師團怨憤不已,本來打算從此棄用,結果另外兩個師團(27、101)先後陷入重圍,隻能讓這個不成器的去撈人。他給106師團補充瞭2700新兵和一個山炮聯隊,算上輕傷員,勉強湊到瞭一萬二韆人,還帶上瞭軍部的參謀和嚮導,希望能爭點氣。
奈何鬆浦淳六郎已經被李覺摺磨得神誌不清,拿著地圖帶著嚮導都能走偏20裏,而山區的磁場也讓羅盤這種原始手段失效,救人反倒把自己搭進去瞭。106師團最終掉進瞭薛嶽的口袋陣,在萬傢嶺這個地方被圍殲,攏共隻跑掉瞭一韆人,成瞭唯一一支幾乎被全殲的侵華日軍師團,雖然這是74軍的功勞,但前人栽樹後人乘涼,19師自然也不該被遺忘。
萬傢嶺大捷之日軍墳墓
金官橋戰役後,李覺率部先後參加瞭南昌會戰、浙贛會戰、上高會戰等關鍵戰役,縱橫九戰區多年,最終升任25集團軍司令、19集團軍司令,打齣瞭湘軍的威風。抗戰勝利後,他被調離部隊參加瞭國軍的將官班,實際上被剝奪瞭軍權。解放戰爭後期,何鍵眼見國民黨大勢已去,攜傢屬經香港轉赴台灣,李覺沒有追隨嶽父的腳步,而是留在湖南,在唐生智、程潛、陳明仁之間反復遊說,最終策動瞭長沙的和平解放。1987年,湘軍名將李覺在北京病逝,享年87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