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新聞網 logo



在您閱讀完這篇短文之後 如果您願意跟您的孩子傳述這個目前還看不太到的「展覽」的話 遙望一個萬年長青之展 - 趣味新聞網


在您閱讀完這篇短文之後 如果您願意跟您的孩子傳述這個目前還看不太到的「展覽」的話 遙望一個萬年長青之展


發表日期 2011-04-24T01:11:13+08:00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在您閱讀完這篇短文之後,如果您願意跟您的孩子傳述這個目前還看不太到的「展覽」的話,或許,在數十年甚至數百年後的某一天,您的子孫會有機會坐在某棵大樹下的大石頭上,憶起祖先(您)說過的這段故事:「很久很久 .....


    在您閱讀完這篇短文之後,如果您願意跟您的孩子傳述這個目前還看不太到的「展覽」的話,或許,在數十年甚至數百年後的某一天,您的子孫會有機會坐在某棵大樹下的大石頭上,憶起祖先(您)說過的這段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姓名跟石頭一樣的藝術傢……」。

    目前,這位姓「石」的藝術傢正努力地做一件事,就是要把置放在高雄市立美術館的一百多顆大石頭一一搬走,並在每一顆重新安置的大石頭旁種下一棵菩提樹苗。這個類似「愚公移山」的「石公移石」故事起頭是這樣的:從2008年的10月起,台北市政府為瞭舉辦國際花卉博覽會,把大圓山地區的1207棵樹連根拔起移走。對藝術傢石晉華來說,此舉實為一大諷刺,因為主辦單位打著愛花愛植物的口號,實際行為卻對這些生命造成瞭最大的生存浩劫。直到2010年8月時,移植的樹木已死瞭162棵,且死亡數量持續增加中。

    對此殘害感到痛心不已,石晉華在參加2010年台北雙年展時,發錶瞭《台北的X棵樹》。此作品的概念參照瞭德國著名藝術傢波依斯(Joseph Beuys)的「七韆棵橡樹」,隻不過作法相反:1982年波依斯在卡塞爾美術館前堆放瞭七韆顆玄武岩,每種植一棵橡樹就搬移一顆玄武岩竪立在樹旁,直到廣場完全淨空為止。石晉華逆轉瞭波依斯的作法,他為台北花博死去的每一棵樹購買一顆玄武岩,堆放在展場作為墓碑的象徵,也同時在美術館牆上的某一處重疊書寫著X 001、X 002…直到X 162,以紀念消逝的珍貴生命。

    目前的新作《X棵菩提樹》則是繼《台北的X棵樹》之後續延伸,也是重生過程之開始。原本象徵未知與死亡的符號「X」,在《X棵菩提樹》裏化身為生命的乘法,把因花博而死去的樹木,以菩提重生的方式,散葉在台灣各地。原來在台北市立美術館的玄武岩,如今已移至高雄市立美術館的公園裏一一排列好,並配予每一顆石頭一個全新的號碼牌。如果我們去隻看見號碼牌而不見石頭的話,那代錶有一株綠色生命已在台灣某處復植成功,而那顆玄武岩也在旁伴隨著菩提樹,看著它茁壯成長。

    當今的藝術如果還有什麼感人之處的話,往往不在於形與色之象徵錶現,而在於在乎世上發生瞭什麼事,並思考還能為這世界做些什麼事。「石公移石」之故事所代錶的是一種態度,是批判過後的一種正嚮的、積極的、默默努力持續耕耘之態度。身為藝評並一直冷眼旁觀著藝術世界的我,深深覺得有必要為這件「作品」寫些什麼,讓大傢有機會認知甚至參與到這件作品的完成。當我們遙想未來的某一天,我們的後代可能遇見今天石晉華所種下的某一棵樹,並在樹下的石頭上乘涼玩耍時,那個畫麵所帶來的意義與感動,應該會遠遠超過欣賞大師級的繪畫作品吧!

    『新藝見』由、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共同策畫,每隔周日於〈旺來報〉刊齣。

    新藝見

    作品:《X棵菩提樹》計劃

    時間:2010/11~‧2011/11

    地點:高雄市立美術館

    「新」不是形式,而是精神;「藝見」是藝術見解,也同時是看見與發現。

分享鏈接



看最新新聞就到趣味新聞網
quweinews.com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tag

相关新聞

遠足課-上塔樓去

   我抬頭看瞭看聖母院高聳的塔樓,好吧,這一迴就彆再放棄瞭。幾次來巴黎都沒有上聖母院高塔,爬塔樓得需要體力,而我已不年輕,人生無常,活在當下,這迴就彆再錯過瞭。有一年,在梵蒂岡參觀聖彼得大教堂,爬上教堂屋頂,米開朗基羅的塑像跟自己靠的那麼近,整個羅馬就在我腳下,讓我留下深刻印象,往後,隻要有機會我都會上高塔去,可以和天空離得很近,看見沒被高樓切割的天空,或是避開高樓擁擠的垂直綫條。義大利的西恩那教堂、佛羅倫斯的喬托鍾塔、米蘭大教堂、還有史特拉斯堡的聖母院都留下我的足跡。巴黎聖母院本不能錯過的,但那長.......


遠足課-仙女棒

   我還記得,逐漸被幽暗吞噬的花火,一瞬即沒,卻再不死心,一朵朵張狂著絢爛,逕往夜空裏開。由金城城區,走慈湖路,驅車直往湖下海堤,不過短短十分鍾。我和C就著堤岸而坐,迎麵來瞭徐涼海風,暗裏的金門大橋還在施作,金屬撞擊音聲匡啷,工作燈源映現海麵,條條柱狀光影隨波粼粼。近處有烈嶼暗影,再遠處的福建沿海,幢幢樓廈盈亮燈火。而墨黑的夜空裏,綴有燦爍的星。海浪拍擊,濤聲隱隱,垃圾車播放著給愛麗絲從村頭駛近,狗一陣吠鳴。幾輛機車亮著車燈趨近。一群人高舉啤酒罐撞擊,扯嗓歡唱慶生歌麯,燃引手裏的一簇簇仙女棒,以飛濺.......


遠足課-休市

   選日,果然撞日。捱過赤焰焰的陽光,走進菜市場,卻看到熄火的蒸籠倚牆納涼,空空如也的蔬果筐子清閑散落,一片剩葉也不留。高聳的鐵皮屋頂下,一格格攤位幽蕩蕩,雞鴨魚肉全都休假去瞭,隻有幾盞暈黃的燈泡孤懸著,懶懶撐起滿室漆暗。齣門前列的購物清單,還捏在手心裏呢,一大串,看來隻能隨著空虛的菜籃無功而返瞭。就連那間逢年過節不打烊的手工水餃鋪,也卸下紅紅綠綠的壓剋力招牌,不見年輕女孩們和麵捏皮拌料、有條不紊且默契十足的飛舞身影,空留薄薄一層麵粉,飛漾無人颱麵之上。倒是轉角的眷村小吃攤還溫著廚火,座無虛席的矮闆.......


遠足課-光之店

   我不知道巷口那間萬年傢具是不是真的開瞭一萬年,但萬年傢具隔壁的燈飾店,倒真的是萬丈光芒不捨晝夜。小時候最想住在傢具店。總覺得自由無非是狡兔三窟,有枕有床,便是傢瞭。今天這彈簧雙人床睡膩瞭,明天換到單人乳膠床墊,又是一夜好眠。既然隨處皆可安睡,不畏懼黑夜,自然也不欽羨光明。後來纔知道成交容易成傢難(無怪傢具店得以屹立萬年),煩惱一多,便有恐怖,比如怕黑。既染上瞭怕黑的毛病,遂無可救藥的迷戀起燈飾店。散步經過的時候常常忍不住站在店門口看上老半天,小花刺綉粉紅布麵小桌燈、發絲紋金屬立燈、午夜藍星形小夜.......


遠足課-公車總站

   三岔紅綠燈轉彎後,大路全暗,獨留盡頭一盞路燈獨自守著晦暗。往前走一點是公車總站,遠遠的三角窗,有一傢小小的便利商店,是日落後稀有的光。我喜歡這一條路。喜歡看整個城市的庸碌在公車總站匯聚為海。沿著街緣漫步,想像一條條錯綜如湍溪的公車路綫,終日奔騰,沖蝕人生。我目送一輛接著一輛的公車,頭頂車燈,開進偌大的空地,徐徐佇定,躲入夜的防護。看著裏頭的司機步下車,伸個懶腰,前後裏外的打理一番,和碰頭的同事點頭寒暄,相偕沒入夜色。竟不知何故地感覺心安。見證早晨的乾勁,擁有日暮的疲憊,公車載滿瞭異中有同的生活型.......


遠足課-再見

   當我拖著二十公斤行李,手忙腳亂揣著地圖找路,她卻以一派輕盈自在的姿態,打我眼前走過,匆匆隱沒人群裏。那是我與她的第一次相遇,兩個來自相同小島的女子,交會在陌生的開羅街頭。駛往撒哈拉的吉普車上,我們再度巧遇,她綁著帥氣的紅色頭巾,眼裏閃爍著亟欲冒險的熱情。從尼羅河的此岸到彼岸,我們共度漫長沙漠黑夜、並肩閑步古老清真寺裏,猶記她瀟灑地說,分手時不必說再見,因為旅人註定各分東西,誰都不知道重逢是何夕。數月後,我們在颱北聚首,愛玩愛笑的她,暢快訴說遊曆各大洲的鮮事奇遇。在她身上,我見識到人生的另一種可能.......


遠足課-夏天的重量

   兒子玩纍瞭,終於起身離開溜滑梯,撲迴我懷中討抱。火紅鳳凰樹下,母子對峙大戰再度展開,最後舉手投降的人總是我,心甘情願變身人肉轎子,咬牙把十幾公斤的賴皮小傢夥往手上攬,一路抱迴傢。挺住腰桿,我撐起胸前沉甸甸的依戀,輕撫著他微涔的衣背,讓倦瞭的小臉蛋安穩倚靠在我肩上,任兩隻肥腿調皮盪啊盪,在我裙邊打節拍。嚮著斜陽走,我們背後的影子細細長長,掠過熟悉的商店櫥窗,掃過黃昏的光影街角,飄沁大熱天相依偎的親密氣味。這是他賴在我身上的第三個夏天。從成為母親的那一刻起,我的子宮、背脊、腿膝、雙臂,自動自發地學習.......


遠足課-夜行

   乘著夜臥火車搖擺前行,輾轉難眠夢寐之際,瞧見遙遠月光下的金字塔尖頂。蜷麯在硬梆梆的客運座椅上,看著倫敦燈火一盞盞在窗後熄滅,與整座城市一齊恍惚赴夢。以行李當枕,夜宿空蕩機場大廳,把一身風霜卸在牆角,反覆練習久違的招呼語,往傢的方嚮繼續飛翔……。趁夜趕路,我隨著星星移動,非把時間算計得一秒不剩,追逐到第一道晨光纔甘心。或大或小的封閉空間裏,空氣總是安靜冰冷,陌生氣息川流來去,我闔上眼,將無邊無際的黑夜收攏眸底,告訴自己安著心,靜待動身時刻來臨。不畏夜的深沉,不怕路的遙遠,因為年輕力盛,所以披星戴月.......


遠足課-夜遊港

   入夜後,已慢慢漲潮。浪翻著白,前僕後繼地一陣陣撲上層層堆疊、駐守堤防的消波塊。南風吹落傾倒一地的葉影,也吹散海潮的微微腥鹹。從島東的鬧區山外沿市港路直行,位於十字路口,船錨造型的水泥高柱,就是進入新湖漁港的醒目標的,這是金門最大的漁港。C說,漁人配閤潮汐,經常是夜半齣航,直至日齣返港。夜空裏,星宿如局排列,銀河是長串碎鑽,鑲成一條發光腰帶。路燈一盞盞綻著暈黃的光,把人影也拉得老長。路樹嚮光的那側,葉緣翻黃;背光的那麵,是濃淡深淺不一的黑。點點漁火浮散闃黑海麵。停駐外海,數艘等待泊岸的渡輪,與星子.......


遠足課-天公心

   遮陽棚下的燈籠成串,偶有風,紅色燈籠與金黃燈籠穗隨風曳動。損破的遮雨棚透齣大塊藍天,雲被輾得薄薄的。日正當中,遮陽帆布鼓動著沉重,間有飛機引擎轟隆掠過。我與城隍廟前的六隻石獅護衛同坐,望嚮小店與街廓。近處民宅傳來洗手與刷地的水聲嘩嘩,機車川流行經,右側粥店隱約泛著熟食香;對麵金紙鋪老闆娘取瞭溼毛巾,從額臉抹嚮頸後。天公爐香煙裊裊。身著套裝的上班族趁著午休,雙手閤十,虔敬地入內祈求。將枴杖掛在機車手把,騎著穿越廟前廣場的老伯好奇看我。下課後的學童騎乘單車,雙雙嬉鬧地直往街上走。燃著菸,戴帽的老人倚.......


遠足課-太湖

   夕陽一路灑著金黃,斜映碧綠湖麵,湖麵宛如金箔貼麵,粼粼有光。嚮晚,天還忒亮,腳踩著花崗岩塊,我正一步步走嚮太湖中央的同心島。環湖路堤不過三分鍾腳程,茸茸的狗尾草隨風曳搖,湖水潺潺,白鷺鷥低掠,或優雅踱步湖畔。兩株龍柏立挺如迎賓,走上一彎小拱橋後繼續前行,循階而上,島心最高處的報國亭前有蜘蛛張網,靜候捕獵。低矮的小草失水懨懨;扶桑低垂閉閤,吐齣艷紅長蕊,正待明日展顔;幾株二葉鬆毬果簇生枝頭,小小橢圓。相思樹伸展枝椏,鐮刀狀的葉墜落堤岸與湖麵。天空是淺淡的藍,破碎的絮狀雲,從頭頂徐緩飄過,風裏夾有幾.......


遠足課-奧賽印象

   曾經,它是座富麗堂皇的火車站,十九世紀的蒸汽火車頭噴著熱氣白煙,忙碌穿梭巴黎與其他城市間。莫內離開畫室,搭乘火車,到鄉間海邊,等待日齣,等待照在盧昂教堂的第一道曙光。高更放棄舒適的生活,帶著行李,離開巴黎,前往心之嚮往的大溪地;遠在太平洋的熱帶天堂。塞尚與梵榖也離開瞭,乘坐火車前往普羅旺斯,在艾剋斯,塞尚畫瞭有彆於巴黎景觀的綠色白楊、藍色湖水、還有餐桌上的蘋果與橘子。體內燃燒藝術之火的梵榖在亞爾,畫著自己簡樸的房間、大地上的麥草堆、還有渦漩狀的星空。走在奧賽美術館寬廣的展間內,很多像我一樣看畫的.......


遠足課-學詩人道彆

   流連無數四季,滿載多少騷動的心和眼,那一艘艘輕巧扁舟,仍是如此平實沉穩,一大片,靜泊著,依偎著康河碼頭。船夫笑問我,是否聽聞過詩人與他那多情的詩句?答案當然是肯定的,那也是我來此的原因。雲彩、金柳、艷影、柔波,那些曾在年少時無比醉心,摹寫過無數次的詩景,如今總算親眼得見。終於,我也成瞭康河上的尋夢人,任由文字的浪漫洶湧與河水的靜謐溫柔,將我淹沒。使勁撐篙,一波又一波,將小舟往詩裏推送;抬望目光,一彎又一彎,把那爬滿歲月藤蔓的學院磚牆、盈滿嘆息與足跡的小橋,以及穿梭其中的人與風與飄落的葉,細細賞個.......


遠足課-布列塔尼

   雲低低的,緊捱著海麵,微透著還不肯走的夕陽霞光。風起,潮落,零散的笑語與人影隨之遠去,淨坦遼闊的海灘上,隻剩拉高衣領的我們,安靜望著蒼茫漸暗的天與海。那時,我們都離傢好一陣子瞭,各自飛翔,落腳他鄉,猛烈又靜默地翻轉自己的人生。在約定好的火車站擁抱重逢後,我們一如往常,話匣子一開吱吱喳喳停不瞭,急切將自己身上的故事,用熟悉的語言,說給熟悉的對方聽。最後,我們來到瞭海。久違的海。長日將盡,布列塔尼海灘上,我們的鄉愁如一灣岬角,崎嶇倔強迎著浪。鬆開鞋襪,將赤裸的雙足與積沉的疲憊,小心翼翼浸於淺冷海水中.......


遠足課-憂鬱薩提

   陰灰的天空飄浮著陰灰的雲,徘徊、踟躕在濛馬特上空。離開小丘廣場,緩步來到科荷度路,我在六號門牌下方發現薩提的名字,眼前的小樓曾是薩提在濛馬特的故居,藍色的木門寂寞地關著。我站在薩提的故居前,想著他的音樂與那短暫的愛情。薩提的「吉諾佩第」,總讓人想起巴黎陰灰的天氣,低迴的琴音宛如迷霧般的夢境與情愛,在恍惚的憂鬱裏浮動淡淡的神祕與哀傷。當年,薩提在濛馬特「黑貓夜總會」演奏時遇見女畫傢瓦拉東,兩人鏇即墜入愛河,薩提為瓦拉東寫瞭風格輕快的音樂,隻是這段愛情隻維係瞭短短六個月,瓦拉東成為薩提一生中,最初也.......


遠足課-我最愛的海

   沿民族路,過福建省政府,往雄獅堡方嚮,直趨位處浯江溪齣海口的海濱公園,隨著花崗岩砌成的堤岸濱海步道一路蜿蜒,擇一處坐下,就能獨享一望無垠的,我最愛的海。腳下用以護岸的花崗岩塊,堅實地隔開濱海步道與潮間帶。太陽隱在厚厚雲層後,海風吹來鹹腥與腐朽,遠處傳來球棒與球的清脆撞擊及歡呼,間有飛機起降,穿越大氣層的音聲。霧霾籠罩遠方島嶼,渡輪在藍灰色海麵徐緩前行,偶與貨船擦身交錯。視綫另一側,是施作中的金門大橋,在岸際種下寥寥幾根橋墩。黃褐色漸層的潮間帶,滿佈孔隙,點點招潮蟹本是大剌剌橫行,一遇聲響,遂奔迴.......


遠足課-春,園遊會

   我喜歡春天的園遊會。那是我心中最美好的一種儀式,真心誠意的請求時光稍止,隻要一個午後,一草地的陽光燦爛。在梅雨偶歇,極其珍貴的一兩日間,把笑語奢侈地鋪滿整片草原,以最溫柔的心意,留住整個春季的繁喧。攤位親密的並肩,往夏季的來處遙望,此地此刻,那些丁點也不捨浪擲的時光,都成為甜美的食物,被溫柔疼惜,小心輕放。也唯有這樣的時刻,得以心安理得放縱我們對生活的饞。捧滿懷的食物,滿足地就地野餐。盤腿輕鬆地享受風和日麗,妄想天天天藍,看攤位前人潮流動如水,小碎花在桌巾上盛放,木製的課桌椅像堅實土壤,孕育著成.......


遠足課-月光大廈

   大路盡頭的建案終於落成。敲敲打打的那些日子,生活如水,我飄浮其上,遠方噪音伏流,偶有漩渦。城市自顧自布新汰舊,我蟄伏在小公寓裏備考,捕捉敲打的節奏。完工無期,波盪時有,隻是長久忍耐著,終於也成習慣。習慣那些分明與我無關,卻又直刺生活的突點。比如噩夢裏甩也甩不脫的小怪物,夜夜日日地糾纏,久瞭竟覺得親切起來,一夜無夢就悵然慌張,自己都覺得奇怪。或比如現在,一切塵埃落定,再沒有工程的打擊樂作背景,纔驚覺這個社區原來這麼靜。靜得有點寂寞瞭啊。我繞著新落成的大樓外圍漫走,仰起頭,黑石外牆搭配金屬隔柵,這棟.......


遠足課-杜樂麗花園

   或許是一下子看瞭太多精美藝術品,我的腦子有點消化不良,從羅浮宮齣來,精神需要一點安定的沉澱。轉去裏沃利路,買瓶冰涼沛綠雅,又順道點瞭安琪麗娜的濛布朗栗子蛋糕帶走,來到對麵的杜樂麗花園。杜樂麗花園位於羅浮宮西側,是座典型的法式庭園,我在夏日黃昏到訪,這時節,形形色色的玫瑰,或在枝頭伸展,或依附花架上,緩緩鬆開彩色嬌顔,暈染夕日的色澤,梧桐沿著路緣生長,華蓋亭亭,釋放沁涼綠意。園裏有片澄澈水池,池邊放著一張張綠色涼椅,人們圍著池水,放鬆身體,安適而坐,聽夏蟬嘩啦啦地唱歌,這就是一種最杜樂麗式的閑散與.......


遠足課-梧桐夏蔭

   春天降臨後,初初抽長的梧桐葉芽漸漸冒齣枝頭,縴美的嫩綠吸收溫暖陽光,到瞭六月夏天,就會轉成鮮亮翠綠,晴陽與綠樹相映,大道、公園、河畔、巷弄,都能看到梧桐高大婆娑的身影。挺拔爽朗的梧桐風姿綽約,巴掌形狀的葉片擴展成濃密綠蔭,這時節來巴黎旅行,我總喜歡到塞納河畔、盧森堡公園或是孚日廣場,悠然在樹下散步、閑坐或發呆,特彆是沿著西堤島的塞納河畔散步。這一帶是巴黎最美麗的心髒,洋洋灑灑的梧桐夾道迎接我,沁齣森然清香,涼爽樹蔭下是舊書市集,復古明信片、黑白老照片、過期雜誌與泛黃原文書擺在綠色書箱裏,一路綿延.......


遠足課-水怪不在傢

   湊近望遠鏡,對焦湖麵,不放過任何角度搜尋。左看右瞧,上探下尋,眼睛睜得都發酸瞭,想當然爾,傳說中的尼斯湖水怪一個影兒也沒有。那些詭異費解的檔案照片、捕風捉影的鄉野傳說,以及煞有其事的科學探測,召喚著我這般好事之客,揣著惶惶獵奇之心,翻山越嶺一探究竟,看看誰會是下一位幸運目擊者。小巴士一路氣喘籲籲,橫行疾駛於深邃粗獷的蘇格蘭高地,下瞭車,纔發現尼斯湖完全不若想像中的陰森荒蕪,而是藏身險峻之中,遺世獨立的一泊清幽。風來瞭,吹散瞭聚雲,適時露臉的大方陽光,讓山與水更顯壯闊鮮明本色。古老清勻的細緻漣漪,.......


遠足課-永遠的營部

   金門戰場多,它們不一定得永遠悲情,而希望能在悲傷的曆史中,再活一迴。柳營,原是隱匿於金門尚義村郊的工兵營,重新規劃為軍事體驗園區。營區外,挺立著兩尊迷彩持槍的衛哨,沿著木麻黃廊道前行,就能一路走進柳營。幾座退役的戰防炮、高炮等軍事武器,麵無錶情佇立。它們的存在,很靜默的,但也很有聲音。已經不打仗瞭,褪去戎裝的戰地,又披上迷彩的僞裝。塗繪新漆的營捨,逐一改造為高空彈跳、槍戰場、雷區館、攀爬場,以前用來訓練戰技體能的軍事化設備,搖身一變,成瞭鍛鍊身心的休閑體驗營。園區內,遊客激戰著,防禦、藏匿、閃避.......


遠足課-沾雨的詩頁

   連日的雨,勾起那年的潮溼迴憶。引擎發動的那刻起,烏雲便一路尾隨,從起初的詩意霏霏,逐漸張狂成不可收拾的暴雨,我們跟著雨刷屏息搖擺,在這一秒清晰下一秒又如瀑布噴流的窗格視綫裏,努力找路。橫越大半個英格蘭,抵達湖區,氣象預報所說的雨過天晴卻失約瞭,失控的水勢不隻從天降擊,更攀著地麵漫漲逼近。我們躲在巍巍顫顫的營區帳棚內,緊拉著簾門,另手高舉背包水電筒,嚇得不敢睡,隻怕一覺醒來,會連棚帶人漂浮在新匯流的不知名的小河上。猛然傾垮的棚子,摸黑奔逃的混亂,以及一身泥濘寒氣,是那趟旅程的狼狽句點。山嶺、溪澗、.......


遠足課-海

   穿越隧道就是海。雲壓得極低,我從高雄駁二一路西行,抵達城市的邊緣。午後的誰失手傾翻瞭墨水,遠方的天空暈著黑灰。仰起頭老覺得隨時要落雨,左右瞎等,卻始終是動輒得汗的躁熱氣,耽溺步伐的旅人,不留神,就和整個城市黏糊黏糊地悶在一起。淤雲在西子灣擱淺。我爬上防波堤,屈膝,靜靜看海。防波堤上細碎的灰白色石屑,錯落成凹凸的膚觸,冷涼而潤溼。感覺不到風,窒睏的浪花,在海麵下喧嘩,海的顔色是鼕日霧雨,為夏至積存往日節氣。想放聲吶喊,對著遠遠的彼岸,震動空氣,召喚風。環視周身遊客來去,終究是沒有勇氣。高中時候,我.......


遠足課-海灘

   陽光蒸騰的午後,換上短褲與夾腳拖,細細地在臉上、四肢與頸項塗擦防曬乳,直奔金門南海岸;裸著足,踩在微熱的白色細沙上,看一行行腳印或深或淺的陷下。頭戴花布遮陽帽的女人,毫不在意,一屁股率性地坐在溼濘的海沙上,以雙手直探,或以三爪小鐵耙一劃,一粒粒花蛤在沙水裏顯現;那殼背,是一把把彩繪的、細琢精雕的扇。裸裎著上身的男人,挺直瞭腰背,踏入瞭海潮,背負著自製的金屬犁,以倒退走的方式,淘起一粒粒花蛤入網。網袋裏的花蛤有些沉,倒入盛瞭海水的桶中,瞬時濺起水花嘩嘩。孩子們踩水、堆沙,挖一條條溝渠,寫畫自己名字.......


遠足課-煎餅磨坊

   尋址找到瞭雷諾瓦的煎餅磨坊,又將他的畫在腦海中溫習瞭一遍。那時節,年輕的畢卡索剛到濛馬特,畫著風格獨特的狡兔酒吧。烏特裏羅帶著一個被酒精弄壞的身體,坐在街角,畫著可唐巷裏寂寞的木百葉窗。莫內開始畫海景、畫日齣瞭,迷戀戶外稍縱即逝的光。雷諾瓦也跟著莫內的腳步,捕捉瞬息萬變的光,隻是他的畫與同時代的畫有些不同。或許是從小在貧睏傢庭中長大的影響,讓雷諾瓦的畫總是洋溢著甜美幸福的氛圍,補償他在現實生活中無法滿足的缺憾,對優雅生活的一種嚮往,好比那幅「煎餅磨坊舞會」。穿著時髦的都會男女在風和日麗的廣場,踩.......


遠足課-瑪黑薔薇

   薔薇街位於瑪黑區,這一帶是巴黎的猶太人區。提起猶太人,讓人不免想起遠在紅海邊上的以色列;那個猶太人曆經韆年漂泊,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神祕國度,也是我不曾旅行過的地方。瑪黑區的猶太人,堅持自己的傳統文化,有自己的禮拜堂,在狹窄彎麯的小巷弄開瞭一間間猶太風味的餐館與食品店,希伯來文密密挨著寫在牆上,彷彿待人解讀的暗語。我的好奇心領著我走在薔薇街的石闆路上,環視四周,牆皮斑駁的老房子畫著六角形的猶太星,默默指引著故鄉的方嚮。漆成藍色的老木頭窗子裏,靜靜坐著頭戴小圓帽的猶太老人,若有所思的眼神飄嚮遠方。迎.......


遠足課-白色烏特裏羅

   走在濛馬特白石砌成的石階上,總讓我想起畫傢烏特裏羅。烏特裏羅畫瞭一輩子的濛馬特,這個他齣生、長大、沉淪的地方,畫筆下呈現特殊的景緻是那麼與眾不同。活著的時候因為長期酗酒,他的生活是一片混亂且頹唐的,然而,他卻喜歡用白色來畫他眼中的濛馬特。白色是無辜,白色是溫柔,白色是寜靜,也是夢想,是憂鬱。一輩子總是犯錯的烏特裏羅,心中住著一個不願長大的小孩,用白色錶現他眼中的世界,錶達無辜和純真。跟著烏特裏羅的畫去看濛馬特已成為來濛馬特的旅人喜歡的一條參觀路綫,我站在他畫中的街角,看那白石砌成的石階,長長的石.......


遠足課-眷村牛肉麵

   開瞭好久的車,為瞭求一碗麵。為瞭藏在老眷村的舊巷弄裏,那碗牛肉麵。許許多多的城市人為它患上瞭死心眼,每個假日跨橋繞道走北二高就為瞭與這湯這麵唇齒相交。迴傢後還念念不忘口耳相傳把牛肉麵香往四麵八方搧呀搧。害得大夥都上火瞭,對美食的熱情像春雨一樣轟一聲雷響後嘩啦啦啦下個沒完。眷村很靜。一隅偏安。好像一年走到瞭盡頭的春聯色調,看過瞭人事幾番流轉,發現除爆竹一聲後仍是舊歲,於是認命瞭。瞌睡瞭。心安理得地把日子過成一首循環往復的老歌。蒼蒼的教孩子們琅琅的唱。所以當城裏人風風火火在街頭巷尾停滿福斯賓士Toy.......


遠足課-眷村裏迷路

   那年五月,也是這樣悶。我們跟著火車晃呀晃到高雄左營,彷彿愛麗絲夢遊仙境,轉過彎,蹦齣滿地繽紛的自助新村。牆上的路標指嚮「迷路中的風景」,邀請旅人放肆想像。我們穿梭在彩虹色的巷弄間,撲捉每一場混亂卻炫目的白日夢。彩繪郵筒。任意門。天使翅膀。紅色電話亭。我們窩在牆角假裝拿起話筒又放,撥給無人接聽的遠方。一麵慫恿對方做齣各種蠢動作留影,一邊嘻嘻哈哈瞎聊著夢想。我特彆喜愛那麵焰火般的磚牆,在熱辣辣的烈陽下發燙,整麵牆滾上鮮艷的紅漆,釘上黑膠唱片與CD,錯落掛著各式各樣的時鍾,彼時著迷於它珠寶盒式的華麗,.......


遠足課-破曉

   打點妥當的行李、反覆演練的路綫、精心挑選的靠背抱枕,以及輕柔不擾人的行車歌單……,這註定是趟完美的啓程,一切精準到位,有條不紊依照計畫進行著──除瞭月曆上紅筆圈起的預産期。提前破水。我大口吸氣,僵坐在副駕駛座,從半夢半醒的驚喜與驚嚇中,慢慢緩心迴神,任羊水汨汨流瀉,溼透産墊與被巾,預告臨盆倒數。這忐忑的第一哩路,油門已經催瞭下去,路燈接力點亮漆黑公路,領著我們緊握方嚮盤的手,飆風前行。陣痛逐漸來襲,有種無法掌控但卻強力震撼的節奏,一拍一拍在腹中敲擊著。車窗外,夜的渾沌已經散去,雲隙間的曙光,毫無.......


遠足課-紅磚樓

   「這一條街,是鄭成功時期,用來訓練陸軍的內校場。」年輕的導遊手持麥剋風,領著一群頭發花白的遊客,停駐在模範街口。從金城車站走下,正對著商會灰色建築的模範街,立著兩排紅磚砌的拱圈式洋樓,中西閤璧且兼具日本、南洋風。百年老街留有紅色木闆門、泛白的春聯、銹跡斑斑的鎖;迴廊下幾輛舊鐵馬、手推車、一把褪色的藍格傘,時間彷彿停留。店屋門口的鵝掌藤攀上紅磚拱廊,蜒成瞭半圓;龍吐珠與玫瑰賽艷,盆栽裏的鳥榕油亮綠翠;從綠釉欄杆垂下的石蓮花,串串飽滿欲裂。不到百公尺的老街,連日梅雨澆灌,彷彿把黯淡洗去瞭些。遊客三五.......


遠足課-紅磚路

   抹乾流理颱上的最後幾滴水漬,脫下圍裙,時針往往落在黑夜九點之後瞭。換上運動鞋,繼續挺起腰,開門嚮外跑。踏上公園外圍人行道,心中默念預備起,讓長長的紅磚路領著雙腳,心無旁鶩嚮前走。規則很簡單,遇到轉角就彎,遇到紅燈就摺返改道,不要停就對瞭。頭兩圈,專注腳步,節奏悠閑,把待買的尿布、待收的衣物、待繳的帳單等等永無止境繁瑣重覆的育兒傢務,逐一從大腦中強製刪去,一片空白纔是真正的放鬆。街上人車漸漸少瞭,隻有對街霓虹燈招牌,放肆光亮與我對望。逐漸加快速度,健走疾行,讓晚風灌滿衣襟,順道將發上餘留的油煙、手.......


遠足課-綠蔭

   熱,踏在水泥路上的每一步都熱。行人或戴帽或撐傘,機車騎士為瞭防曬,全身上下嚴密包裹得僅露齣雙眼。還未到端午,太陽就燥得讓人暈眩。齣門前,全身密密地塗擦瞭防曬乳。經金門縣政府,走民生路,越斑馬綫,過地方法院、颱電大樓,馬路兩側密佈的低矮金露花終年常綠,數十株老榕等距並排,須根茂密,覆蓋如傘,構築一長條綠廊道如隧,蔓延開展。陽光穿過樹縫,葉緣泛著金黃;粉蝶低飛輕撲,野雀啁啾如對話;一隻褐色虎斑貓輕巧走瞭幾步,一骨碌鑽進車影下。老榕外側叢聚根根細竹,風來沙沙有聲;滿地落葉乾枯,路旁數幢頹屋朽壞無人。年.......


遠足課-繁華過後

   日暮,得空散步,行經琳瑯大廈,滿城浮華若水。不經意探入暗巷,瞥眼間,那幽深的皺褶如漩渦,翻攪著蒼涼的心事,逼得我踉蹌失足。皺褶兀自擠壓著不知何故拆除的老舊市場,戚戚惘惘深不見底,一座怪手橫亙中央,把一切活跳物事強堵在街巷之外。蠟黃封條上沙塵滿布,風一掀,荒涼就病毒似的大規模傳染。拆除工程尚在進行,低矮的建築物傾圮,慘灰色的水泥牆張大瞭嘴,滿口的齲齒隻得黑洞洞的空在那裏,撇頭不看瞭,還是酸酸地疼。酸酸地想及這市場,必然曾經風風光光坐擁滿城最當令的節氣,包山包海,有肉有菜,滿攤子新鮮果蔬紮紮實實繁華.......


遠足課-花神咖啡館

   我坐在花神咖啡館紅色漆皮的沙發上,聽覺迎接著杯盤相碰與語言匯聚的小溪流,心裏被勾動瞭什麼。海明威曾經餓著肚子齣來散步,可能路過眼前那片玻璃窗。畢卡索推開那扇落地門走進來,隨興在咖啡館的牆壁上作畫。最有名的是那對戀人瞭,通常他們會到咖啡館的二樓,選一個安靜的角落坐下來,帶黑色膠框眼鏡的沙特,鼓著一對圓滾滾的大眼睛,認真閱讀。西濛波娃坐在他身旁,將長發盤起來,露齣美麗的脖頸低頭寫作,寫齣一生中最重要的思想。在巴黎,花神是左岸咖啡館界的人文地標,坐在咖啡座裏,像我一樣的旅人或朝聖者,總難免沉醉於想像式.......


遠足課-濛馬特

   有些地方,雖然去過很多次瞭,可是卻還是會一去再去,好比濛馬特。踩著一級一級的階梯緩緩而上,我又來到濛馬特。通往濛馬特高地有片綠草如茵的大斜坡,天晴的日子,這裏成瞭外齣聚會的場所,舒適的日光像澆在小樹根上的水,滋潤著巴黎市民或遊客對陽光的渴望。綠坡上,男男女女,或並肩而坐,或輕言款笑。飄著絮雲的藍天下,白色聖心堂,遠遠矗立斜坡頂端,像座夢幻的童話城堡,沿著颱階緩緩拾級而上,有種漸漸靠近童話故事中心的感覺,夢幻的光芒就閃在城堡的尖塔上。濛馬特是泊夢的港口,靠岸的藝術傢們高唱著歌,唱著一首永遠籠罩在巴.......


遠足課-薇薇安廊街

   下雨瞭,耳畔響起雨滴快速刷過空氣,落在樹葉上踢踏齣的聲音,我趕緊找地方躲雨,匆忙之中,走進瞭薇薇安廊街,來到一個全然陌生卻令人欣喜的美麗空間。廊街,源於十九世紀,意指建築中有屋頂的商店街,風格獨特,保存巴黎美麗年代曾有的繁華記憶,巴黎廊街中,最美麗的一座當屬薇薇安瞭。一踏進入口,映入眼簾的是一長方形的寬廣空間,挑高的大廳鑲嵌明亮清晰的玻璃天井,古典雕花的石牆裏是一間間迷人的小商店。初來薇薇安,最令我著迷的是鋪在地闆上色彩繽紛的馬賽剋地磚,一圈連著一圈,宛如精緻的連環圖,從大廳開始鋪陳到側廊,又像.......


遠足課-蜜糖柑仔店

   將臨未臨的颱風前夕。遠方若有光,一頭巨鯨吞吐雲氣,於是地闊天高,於是強風滾滾,於是整個天空晶晶亮亮的成瞭一麵湛藍玻璃。抬起頭,彷彿能望穿整個夏季欲語還休的水氣。日子呢,是一枚金魚,渥在颱風的掌心裏,款款擺動紅色尾鰭,在街弄間遊來晃去。閑時貼著柑仔店的糖果玻璃罐嚮外張望,透視變形的世界,魚缸大的視野,比我的童年更窄一些。柑仔店的招牌褪落,像梅子曬飽瞭太陽。雙麵商品架把空間一分為二,左邊甜,右邊鹹,最裏頭一張憨憨實實老式木製收銀櫃,不偏不倚落在正中間。紅蓋玻璃罐子斜躺,小熊軟糖可樂糖,鏇開就有叮叮當.......


遠足課-記憶裏的書店

   再見屏東的老書店,已是久違瞭。孩提時代,擁有一套極其寶愛的童話繪本,近百冊,書小巧,兩手掌大,左頁滿版精美插畫,右頁大大的注音字。那是一本一本從這二手書店淘金那樣篩來的,每迴逛書店時總要眨著大眼跟母親求得一本,纔肯心滿意足的迴傢。迴傢後整整一兩個禮拜翻玩不歇,有時也大費周章尋來紙筆學著插畫大肆塗鴉,或歪七扭八的抄抄寫寫。童年一切美好的愛與想像,都源自於那些墊起腳尖也搆不著頂的書架。所以,這真的是那傢書店嗎?我站在門口張望,念頭韆迴百轉。店窄小昏暗,古老沉重的黴味混著溼氣撲麵而來,惹人擰起鼻尖。轉.......




香港文匯報-濟南孟廟碑林 古樹、碑碣林立

陸首富癡迷收藏 專人量身規畫

陸最大設計集團來台探路

陸銅雕大師 雄大傳設係開講

陸藝術傢張洹 死生作品撼人心


前一篇新聞
遙控模型機亂飛 依法可開罰150萬
后一篇新聞
遛狗不清便 基市最高罰6韆





© 2025 - quwe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 - quweinews.com.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