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3/2022, 8:35:33 PM
上海疫情仍處於高位流行
撰文 | 汪航
來源 | “ 醫學界 ”公眾號
“這次疫情的規模,比武漢還要大,但疾病的嚴重性比武漢要低。”
昨日,上海集中隔離點醫療救治組組長陳爾真在接受《人民日報》采訪時錶示,奧密剋戎變異株毒力下降、傳播力增強,傳播速度很快,造成無癥狀感染者越來越多,防疫難度加大。
當前,上海疫情仍處於高位流行。4月2日0-24時,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438例和無癥狀感染者7788例。3月1日至今,上海市纍計本土感染者已超5萬例,新增病例數仍在激增。
為盡快盡快遏製疫情擴散蔓延,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從吉林趕赴上海調研疫情防控工作。她強調,要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不猶豫不動搖,“強力支持上海防控工作,同心協力盡快打贏這場大仗硬仗。”
孫春蘭:用最短時間遏製疫情擴散
“在2500萬人口的特大城市應對奧密剋戎疫情,還要保持核心功能的正常運轉,任務艱巨、挑戰巨大。”
孫春蘭聽取瞭國傢專傢指導組匯報,到上海市疾病預防控製中心調研並主持召開有關專傢座談會。她錶示,要盡快提升核酸檢測能力,周密組織開展全員核酸篩查,不漏一戶、不落一人,抓緊摸清疫情本底。
在今日上午召開的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衛生健康委一級巡視員吳乾渝介紹,根據前期核酸篩查情況,決定今天在全市進行一次抗原檢測,4日進行全市核酸檢測。
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
自“半城”輪流封控以來,3月28日至4月2日,上海共篩查超3200萬人次,浦東浦南相關轄區的全員核酸檢測纍計篩查1832.9萬人次。
浦西相關轄區於4月1日啓動篩查,纍計核酸采樣1441.16萬人次,此外,浦西地區抗原檢測共計篩查超過1000萬人,通過抗原檢測發現瞭一些檢測異常人員。
隨著檢測速度和頻率不斷提高,激增的感染數使上海醫療機構麵臨沉重負擔。來到上海後,孫春蘭還實地考察瞭世博展覽中心方艙醫院、長寜區新涇五村,瞭解流調排查、轉運收治、社區管控等措施的落實情況。
她強調,要改擴建方艙醫院和定點收治醫院,備足隔離房間,快速轉運收治感染者,及時開展流調排查,追蹤管控風險人員,做到日清日結。
疫情以來,上海陸續啓用後備定點醫院,改建瞭一批方艙醫院,現有定點醫院、後備定點醫院、方艙醫院10餘傢,同時也改建瞭一些大型公共設施。
吳乾渝錶示,上海也正在努力實現感染者的應收盡收。“在已開設的定點醫院和方艙醫院,我們在原派駐的10傢醫院基礎上,又增加瞭龍華醫院、嶽陽醫院、曙光醫院、肺科醫院、楊浦區中心醫院等多支醫療隊進駐。”
4月2日晚,上海目前最大的方艙醫院――新國際博覽中心方艙醫院已完成半數場地投用,總收治量達15000人,當晚即收治1500人。而迪士尼毗鄰區隔離點、臨港新城隔離點也正在加緊建設中。
此外,孫春蘭還指齣,要從嚴從緊加強社區管控,保障好居民基本生活和正常就醫需求,開展區域協查,嚴防疫情外溢。對關鍵行業、重點機構等要實行嚴格的閉環管理,確保核心功能正常運轉、供應鏈産業鏈暢通。
上海疫情規模比武漢大,
多地馳援上海
“兩次‘戰爭’麵對的都是呼吸道傳染病,跟當年的武漢相比,上海在準備上、經驗上要好一些。這次疫情的規模,比武漢還要大,但疾病的嚴重性比武漢要低。”
昨日,上海集中隔離點醫療救治組組長陳爾真接受瞭《人民日報》的專訪,他曾是上海第三批援鄂醫療隊隊長,眼下的新身份是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臨時集中隔離收治點總指揮。
據介紹,目前住進集中隔離醫療點的,大部分是無癥狀感染者,還有一部分是有一定癥狀的輕癥患者。而在此輪上海疫情中,無癥狀感染者占超過95%。
陳爾真分析,無癥狀感染者多可能與主動篩查、疫苗接種率,感染人群特點和其他方麵的原因有關。“也要注意到,這兩天上海有癥狀感染者數量占比增高瞭一些,接近10%瞭。”
對於無癥狀感染者,上海集中隔離醫療點主要采用監測體溫和癥狀,適當對癥處理的方式,而對於有癥狀的患者,特彆是對有基礎疾病的患者,也有相關預案、措施,確保治療能夠繼續進行。
由於臨時隔離醫療點的條件和正規醫院不能比,上海正建立聯動機製,整閤現有的公共衛生臨床中心、老年醫學中心等醫院院區的資源,以實現病人的分類、分級管理。
“集中隔離醫療點以收治無癥狀感染者為主,一旦有嚴重的、需要更多醫療資源支持的,我們建立雙嚮聯動機製,把醫院的無癥狀感染者往這裏轉,把有癥狀或者嚴重基礎疾病的往醫院轉,確保每一個患者能在這種特殊時期有很好的醫療救治。”陳爾真說。
當前,上海市醫務人員已全力投入疫情防控、核酸篩查、醫療救治、疫苗接種和麵上醫療服務工作。為進一步做好疫情應急處置任務,國傢也已組派醫療隊援助上海。
他們中很多醫務人員有過援鄂經曆。今日下午4時,天津醫療隊抵滬接受培訓,隨後將加入方艙醫院的醫療服務工作;來自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的6名隊員組成湖北省支援上海醫療隊,也已從武漢站齣發前往上海……
“非常感謝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市衛生健康委一級巡視員吳乾渝說。
來源:醫學界
責編:汪航
校對:臧恒佳
製版:薛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