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把大學稱為“整容醫院” 。這雖然是一句玩笑話,但不得不說,大學對於人的改變確實是顯著的。
比如原本醜醜的女孩仿佛一夜變漂亮,男孩子一夜長高....可以說, 大一VS大四,大學生顔值成功“逆襲”的案例比比皆是。
唯獨醫學生讓人“心疼”, 因為他們已經被醫學“摧殘得體無完膚”。
有種整容叫“大一到大四的變化”,大部分人逆襲,唯獨醫學生好笑又心疼
最近,有人發起瞭 “大學四年的變化” 話題,産生瞭熱烈的反響,大學生們紛紛發齣自己的對比照片。
剛上大一的時候,好像是個很普通的路人, 通過大學四年的學習,學會瞭打扮,也學會瞭化妝, 整個人都提升瞭一個高度,皮膚也變得很白,很有鄰傢姑娘的感覺。
這個學生的變化很大,大一的時候,麵色較黑,也不太會打扮,可以說是過路的路人,但大四卻美齣瞭新高度, 有一種大四學姐的氣質,整個人也變得很漂亮 。
大學一年級的時候比較胖,可以說是一個非常普通的胖女孩,但到瞭大學四年級, 同學已經完美的逆襲, 不僅瘦瞭很多,發型也變瞭,更精緻瞭。
所以說,不要小看身邊的胖女孩, 她們就是“潛力股”。
從大學生們曬齣的照片中不難看齣, 絕大多數的大學生都實現瞭“顔值逆襲” ,但醫學生曬齣照片後卻 畫風突變。
學醫前頭發濃密烏黑,大學四年過去, 正值青春的大學生竟然成瞭“地中海” ,這讓很多人感覺 既好笑又心疼。
實際上,醫學生要學的知識很多,在學習的過程中,很纍很苦,根本沒有精力去打扮自己。
不僅沒有變美,甚至有的學生頭發卻越來越少。
醫學生的辛苦,很多人都體會不到
事實上,任何一個專業都不容易,而醫學作為一項供人的難度大,學製長的專業, 醫學生的辛苦,很多人都體會不到 。我們就來看一看醫學生的那些“令人頭大”的難題。
地獄般的學習難度,醫生變程序員
很多醫學生都調侃自己需要 地獄般的學習難度,醫生變程序員 。如果瞭解醫學專業的話,就會知道臨床醫學的學習難度非常大。
從大一開始學習的負擔就非常重,包括最基本的解剖,臨床課程,綜閤起來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知識體係,需要背誦的東西很多。
比如各種概念機製,適應癥,藥物禁忌等。最害怕遇到期末考試,不知道要死多少腦細胞,天天發瘋般的脫發。
因此學習臨床醫學這門課程,真的很難,很多人抱怨說學醫不成天打雷劈,多半是指學習難。
學習任務重,學製時間長
除瞭學習難度外,醫學生還要麵臨 學習任務重,學製時間長 的睏難。醫學生中流傳著一句話:
勸人學醫,天打雷劈!
醫學生讀本科時要念五年製,而現在社會競爭激烈,大多數醫學生都要考研。繼續提高自己的學曆,畢業後纔會更有競爭力,為瞭成為一名醫生,隻有全身心地努力學習。
如想要當三甲醫院,就需要碩士,或博士學位。而當前,我國好點的三甲醫院還需要醫生有國外留學經驗。一般的傢庭還真負擔不起,所以這也是學醫最大的缺點和障礙。
從醫“有風險”,當醫“需謹慎”
盡管醫生是一項很神聖的工作,你也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拯救一條又一條的生命,但是在這個過程中,醫生本身也是很危險的。
至於加班熬夜,這是傢常便飯,如果遇到一些突發的傳染病之類,醫生這個工作還是要麵臨很大的風險;因此, 從醫有風險,當醫生要謹慎!
除此之外,屢次齣現的醫鬧,對於醫學生來說也是一種風險。因此,他們的壓力是很多人無法想象的。
醫學生如何平衡生活與學業?注意這兩點
那麼,在麵對如此多的外部壓力下, 醫學生如何平衡生活與學業?我認為應該注意這兩點內容!
醫學生應閤理分配學習時間
對醫學類學生來說,由於學習的知識內容較多,所以很容易學習和日常生活混在一起。
使自己感到疲倦和疲勞,所以要能閤理地分配好時間,認真聽課,跟上老師的節奏,計劃好復習的時間,還要讓自己有更多的日常生活時間。
要勤儉節約,適當消費
對醫學生來說,學習壓力大,課餘時間緊張,沒有精力打扮自己,因為大部分醫學生還要麵對考研。
但如今是個“看臉的社會”,如果提升自己的外貌,對於日後的工作是有好處的。要懂得勞逸結閤,讓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兩不耽誤。
寫在最後:
醫學生需要麵臨著巨大的學習壓力,並沒有太多的精力“梳洗打扮”。 但作為一個成年人,應該適當關注一下自己的健康。
畢竟,醫生這份工作是需要直接接觸患者的。隻有醫生健康瞭,纔能讓患者放心。
【今日互動】
你在大學四年期間,發生瞭怎樣的變化呢?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