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2/2022, 4:04:43 PM
在曆經瞭數周的戰事之後,烏剋蘭再度將戰火波及到瞭俄羅斯本土――4月1日淩晨5點左右,根據視頻顯示,俄羅斯的邊境城市彆爾哥羅德,遭到烏剋蘭空軍的兩架直升機襲擊,一處石油設施被空襲摧毀,燃起熊熊大火。
雖然這一次烏剋蘭對俄羅斯本土的襲擊,規模並不大。但對於俄烏戰局而言,卻是具有裏程碑式意義的。
因為在此之前,烏剋蘭雖然也有將戰火波及到俄羅斯本土,但依靠的大多都是導彈襲擊,鼓舞民心、士氣的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但這一次烏剋蘭空軍的軍事行動,卻是烏剋蘭精心布畫,掣肘俄軍重大戰略部署的一部分。
在4月1日之前,由於俄羅斯聲稱由於俄烏談判進程順利,所以為瞭錶示誠意,俄軍將減少基輔地區的戰事衝突。
可實際上,這不過是俄軍從“全麵攻破烏剋蘭”轉為瞭“達成區域目標”的姿態轉換而已。
在俄羅斯針對烏剋蘭發起“特彆軍事行動”前後,俄方曾有兩次“長篇演講”,而在這兩次的演講之中。俄羅斯方麵可謂“否定”瞭烏剋蘭作為主權國傢存在的閤法意義。這當然不是俄羅斯意圖占領烏剋蘭,而是“高調宣稱,落地談判”,實際是為取得烏剋蘭東南三州做輿論、閤法性和談判做鋪墊。
但很明顯,俄羅斯低估瞭烏剋蘭軍民的抵抗決心,更高估瞭自己軍隊的戰鬥力。
烏剋蘭戰事初期,俄軍本來想要速戰速決――2月24日下午,俄軍近衛空中突擊第31旅一部空降兵,襲擊瞭基輔郊區的戈斯托梅爾機場,結果烏剋蘭軍隊反應神速,戰力彪悍,居然讓“閤同兵”高達80%,實為俄軍精銳先鋒的空降部隊,沒能成功控製機場。
這直接就導緻,俄軍沒法利用先前空降兵,引導後續的大部隊利用機降運輸落地,完成神兵天降,直入基輔,活捉澤連斯基的戰略任務,以至於戰事遷延,今日仍然未完。
空降奇襲沒能成功不算特彆意外,畢竟烏剋蘭經過近年的現代軍事化改革,早非2014年的“吳下阿濛”,實是全球第一流的現代軍隊,真正的高度仿化瞭美軍架構――當然,武器裝備不可能跟美軍比,但在現代化軍事編組上,已經不同尋常,再加上有蘇軍傳統,其實遠不是俄軍在中東打的那些“民團級”軍隊可比。
可到瞭地麵戰上麵,俄軍本來有一定的軍力優勢,結果真刀真槍打起來,俄軍不僅在基輔未能取得任何重大戰果。本來守軍稀少,理應速下的蘇梅,更是至今沒能攻下。至於有重兵守備的哈爾科夫、頓巴斯地區、基輔和敖德薩更是穩如金湯,也就打瞭一座並不關鍵,防守極為薄弱的赫爾鬆。
隨著西方世界的一係列製裁,俄羅斯經濟經過短期震蕩後,雖有所好轉。但畢竟不能持久,所以剋宮傳齣要在5月9日二戰勝利紀念日前,結束“特彆軍事行動”。
而這其中除瞭經濟原因,既有“政治原因”,同時更有軍事久戰不下的原因。
事實上,在取得“全麵目標”不現實的情況下,俄軍已經開始轉入取得“基礎目標”――支持頓巴斯二州的兩個俄族共和國成功獨立並成功控製“聲索領土(原本州界)”、獲得剋裏米亞主權,即拿下烏剋蘭的東南三州,再加上烏剋蘭的“去軍事化”。
但戰事打到現在,現在俄烏雙方的軍力其實已經齣現極大變化,如今烏剋蘭在西部已經動員完畢瞭一大批國土防禦部隊。在戰場上,俄烏軍力比已經是二十萬對四十萬,烏軍倍於俄軍。
而且俄羅斯在此次烏剋蘭戰事中,采取的是非常典型的“大縱深戰術”,可這種戰術的關鍵在於,需要奇速、兵多還要攻占關鍵戰略要地。
一般來說,大縱深戰術是分成三個梯次,遞進交叉用兵,譬如第一個梯隊負責打開戰綫突破,第二梯隊負責擴大戰果,深入敵方。第三梯隊則進入敵人大後方挺進,瓦解或者阻遏敵人後方動員力量。
結果俄羅斯隻乾瞭第一梯隊的事兒,而第二梯隊、第三梯隊由於兵力不足,根本就不存在。
當然,就算有足夠的兵力,由於第一梯隊沒能拿下一座關鍵戰略要地,後續的梯隊其實也隻能繼續乾第一梯隊的活計兒。
而這也就是為什麼,一直盛傳的“頓巴斯大閤圍”沒發生的原因,壓根就不存在閤圍的基礎,真要強行繞過哈爾科夫、蘇梅等城,去閤圍烏剋蘭在東部的重兵集團,那就等著烏軍去反包圍吧...
所以戰事進行到現在,俄軍也開始調整部署,既然軍力不夠全麵齣擊,那就調動軍力,重兵攻擊一處――也就是衝著完成“基本目標”,拿下烏剋蘭東南三州的戰略,進行部署。
這也就有瞭俄方聲稱的“為錶誠意,在基輔地區降低衝突”,而澤連斯基反嗆一聲“烏剋蘭並不天真”的原因。
但俄羅斯想要從基輔、哈爾科夫等前綫調兵轉進,又哪裏容易?尤其是烏剋蘭軍隊並未遭遇重大打擊,俄軍想要敵前撤退,何其艱難?烏剋蘭為瞭阻擊俄軍撤退,不僅齣擊收復瞭基輔、哈爾科夫等城市的部分失地,在基輔一綫還積極破壞橋梁道路,尋求殲滅俄軍有生力量或者阻礙轉進的一係列軍事行動。
而彆爾哥羅德的石油設施遭到烏剋蘭軍隊空襲,其實也是烏剋蘭這一反擊行動的一部分。
總體來說,烏剋蘭戰事的接下來的關鍵,應該就是烏東戰局瞭。
- END -
記得點贊!
還有轉發、評論、關注喲!
本文為 真實星球 原創,未經許可不許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