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新聞網 logo



鴉片戰爭是中國從古代轉嚮近代史的一個重要事件 從這次戰爭之後中國就在一步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而這場影響深遠的戰爭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鴉片戰爭時中英雙方曾簽訂《穿鼻草約》但後來兩國均不承認 - 趣味新聞網


鴉片戰爭是中國從古代轉嚮近代史的一個重要事件 從這次戰爭之後中國就在一步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而這場影響深遠的戰爭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鴉片戰爭時中英雙方曾簽訂《穿鼻草約》但後來兩國均不承認


發表日期 3/30/2022, 5:17:09 PM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鴉片戰爭是中國從古代轉嚮近代史的一個重要事件,從這次戰爭之後中國就在一步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而這場影響深遠的戰爭可以分為三個階段,期間兩國曾簽訂瞭《穿鼻草約》,結果後來雙方都對此不滿,然後戰事… .....


    

鴉片戰爭是中國從古代轉嚮近代史的一個重要事件,從這次戰爭之後中國就在一步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而這場影響深遠的戰爭可以分為三個階段,期間兩國曾簽訂瞭《穿鼻草約》,結果後來雙方都對此不滿,然後戰事又重新開始。中英之間的條約簽完之後美國和法國又接踵而至,不斷對我國進行宰割。

第一階段

第一階段從道光二十年(1840年)6月懿律抵達中國持續到1841年1月《穿鼻草約》的締結。

林則徐預料到英國人會進攻廣州,於是調集瞭一支約有 60 艘師船的“水師”,以200多門新購買的洋炮鞏固瞭虎門炮台, 並用巨型鐵索攔截瞭江麵。但英國人卻沒有進攻廣州,他們僅僅是封鎖口岸便嚮北進發。7月2日,懿律和義律試圖在廈門把巴麥尊(時任英國外相)信函送交給中國官員,信使打著白旗卻遭到射擊,中國人顯然不懂打白旗的意思。他們繼續北上,7月5日占領瞭舟山群島上的定海。7月10日,他們在寜波也無法投送信件,於是封鎖瞭該城,然後繼續北駛。8月29日抵達瞭白河,在那裏,直隸總督琦善收下瞭那封信。

林則徐

到此時為止,皇帝一直完全信任林則徐,他曾鼓勵林則徐說“朕不慮卿等孟浪,但戒卿等不可畏葸”。在舟山失陷和從寜波到吳淞口之間諸口岸被封鎖之後,各省大員開始批評林則徐,滿族大學士兼軍機大臣穆彰阿也非難林則徐的強硬政策。皇帝對林則徐的信心動搖瞭,而當英國人進抵天津附近的白河從而直接威脅到北京的安全時,他對林則徐的信任便崩潰瞭。

皇帝指責林則徐未能堵塞鴉片之弊卻又節外生枝,嚴厲申飭林則徐:“外而斷絕(鴉片)通商,並未斷絕;內而查拿犯法(走私犯),亦不能淨。 無非空言搪塞,不但終無實濟,反生齣許多波瀾,思之曷勝憤懣! 看汝以何詞對朕也?”林則徐上呈一份奏章稱,中國造船鑄炮, 至多不過關稅銀的十分之一,即不難肅清夷患;對此皇帝批注: “一片鬍言”。由於巴麥尊信函中的抱怨提及林則徐在廣州的舉動,並要求“從皇帝處獲得賠償和伸冤”,皇帝誤以為隻需為彼等的冤情昭雪即可平息事態,他於是授權琦善在天津接待懿律(時任英國全權代錶和英國遠徵軍總司令)和義律(駐華商務總監督),摸清楚他們究竟要些什麼。

琦善是一位狡猾的政客,也是一名詭計多端的外交傢,他很清楚北京宮廷暗地裏對英國海軍顯示齣的實力頗為焦慮。身為京城所在之直隸省的總督,他負責拱衛北京,但卻無防禦的手段。 中國的槍炮陳舊落後,那些布置在山海關的大炮還是從明朝繼承 而來的;相反,英國人卻擁有堅船利炮。由於武器裝備上的懸殊, 也由於那些稱長江及沿海地區已全被封鎖的沮喪消息, 琦善斷定,不僅開戰毫無道理,而且還必須籠絡住這些夷人。

查理・義律

鑒於英國人抱怨林則徐在廣州舉止失措, 琦善猶如抓住救命稻草似的認定,英國人或許並非是北上作戰,而僅僅是為伸冤昭雪而來。在他想來,局勢無非是義律與林則徐之間的一場官司,等候皇上的裁決。基於這種判斷,琦善友善地接待瞭義律,並大施恭維之術告訴義律,皇帝已獲悉瞭英國人的冤情,已派齣一名大員赴廣州勘察;英國人最好返迴南方,在那裏將可確定糾紛的真相並舉行談判。受談判及解決之前景的鼓勵,懿律和義律於9月15日離開瞭白河,這樣,琦善就兵不血刃地將敵人從華北打發走瞭。 皇帝對琦善的外交手腕大為贊賞,遂委命他為欽差大臣,而林則徐則被很不體麵地撤職,並發配至新疆伊犁。

英國的官階序列中也發生瞭統帥的變化,義律的權勢不斷上升,直到他於道光二十年(1840年)11月29日取代懿律成為首席全權代錶, 而懿律則據說患上瞭“急性重病”。道光二十年(1840年)12月後期,義律在廣州與琦善談判時,要求割讓香港並獲得賠償,琦善意識到局勢比 義律與林則徐之間單純的官司嚴峻得多,他雖然持和解的姿態但卻不作讓步,因為他知道,朝廷是不會同意割讓領土的。義律於是進攻穿鼻要塞,並威脅要占領虎門。1841年1月20日,他迫使琦善同意擬定一份《穿鼻草約》,該約規定:(1)割讓香港,但仍由中國政府徵收該地商業捐稅;(2)賠償洋銀600萬元;(3)兩國官員直接平等地進行交往;(4)於陰曆新年後十天之內,即在2月1日之前重開廣州商務。

琦善沒有在草約上加蓋他的官印,但同意將上奏皇帝以求陛準。與此同時,他確保瞭英國人同意撤齣定海、歸還虎門附近的 要塞,並將貿易限定於廣州一地;但是,英國人在草約還未經朝廷批準前就占領瞭香港。消息傳到北京,龍顔大怒,皇帝將琦善撤職並命枷銷押解迴京,對擅自割讓領土並同意賠償一事進行查辦。朝廷稱,琦善被派往廣州是去勘查因林則徐舉止失措而起的事態並矯正其過失,因此無權與洋人簽訂任何協定。他被處以抄沒傢産(計有1000萬英鎊之巨)和斬監候的懲罰,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5月改判為流放黑龍江。

亨利・約翰・坦普爾・帕麥斯頓

英國政府同樣對草約的條款不滿,認為:賠款太少,不足以抵償被收繳鴉片的價值;撤離定海太早;香港主權的割讓不完整。巴麥尊告知女王稱,義律沒有充分利用他手頭的軍事力量,而接受瞭“最低的”可能條款。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4月21日,他嚴厲斥責義律說:“你違背並藐視瞭給你的訓令……從你的整個行動看來,你仿佛從頭到尾把我的訓令視為廢紙……你好像在根據你自己的幻想, 任意擺布你的國傢之利益……你居然同意立即撤齣舟山。……你獲得瞭香港,一座幾乎沒有一間房屋的荒島;在我看來,即使是這個所謂的割讓,就其附加的條件而言,並非是該島主權的割讓(那種割讓隻能由中國皇帝簽字纔有效),而隻是一種讓我們在那襄居住的許諾而已,就像葡萄牙人在澳門所獲得的那種立足點一樣。”

義律膽敢藐視訓令一事, 或許可以從以下的事實中得到解釋:他在過去三年中一直沒有得到任何訓令,所以被迫在極其艱難復雜的局勢中自行其是。他已非常習慣於自作主張,以緻當他終於獲得特殊的指令時,竟意識不到他必須毫不含糊地執行這些指令。

喬治・懿律

義律為自己的立場辯護說,士兵中因痢疾、發燒和腹瀉導緻的高發病率和死亡率使撤離定海勢在必行;在締結草約後重開貿易使20000噸積壓貨物得以清理,其中包括3000磅茶葉, 這將給英國關稅帶來300萬英鎊的淨收入;恢復通商將造成一種 和平的氣氛,並將顯示英國的寬宏大量。但是,在他的申辯還未送達倫敦之前,內閣就在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4月30日決定將他撤職,並拒 絕接受草約,另派璞鼎查(Henry Pottinger)爵士為新的駐華全權代錶。

第二階段

雙方政府之否認《穿鼻草約》,宣告瞭新一階段戰事的開始。

皇帝任命侄兒奕山為靖逆將軍及欽差大臣,統領一支大軍對付英國人。在璞鼎查到任之前仍統率英軍的義律發動進攻,於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2月攻取虎門要塞,摧毀瞭中國人的防禦工事,占領瞭珠江沿岸的所有戰略要點,並包圍瞭廣州城,大股中國軍 隊被睏在城裏。行商和廣州知府繳納洋銀600萬元“贖城費”以 免該城塗炭,義律接受瞭贖金,以便能騰齣手來率部北徵,因為他認為應直接對朝廷施加壓力而不應在中國的邊緣耗費力量。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5月27日達成瞭第二次停火,條件是:(1)在一周內嚮英 國人支付洋銀600萬元;(2)中國軍隊在六天內撤至廣州城外60英裏以外地區;(3)英軍撤離虎門;(4)交換戰俘;(5)擱置香港割讓事宜。

三元裏抗英

在贖城費全部付清後,英軍於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5月31日開始撤退;此時,由當地士紳組織的一萬名憤怒的廣州人在三元裏發動瞭一場突擊,令撤退中的英國人大吃一驚,但未對他們造成多 大損傷。 史學傢將此事件看作是中國民族主義的第一次顯現。

第三階段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8月,璞鼎查抵達澳門,義律返迴英國, 這標誌著第三階段戰事的開始。

璞鼎查已受命繞開廣州北上重占定海;占領長江沿岸的一些要地;如有可能,嚮北推進至白河以 重開談判,談判中應要求獲取賠款、擴展通商口岸、保證英國臣 民在中國的安全、完全割讓香港。這些條款應寫入一份正式條約, 由中國皇帝批準,然後送呈英國女王。

璞鼎查不摺不扣地執行瞭給他的訓令,留下一些船隻守衛香港,然後於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8月21日齣發北駛,率有船艦10艘及汽船4艘、攜火炮336門與士兵2519人。8月26日占領廈門,10月1日攻取定海,10月13日剋陷寜波。當大為震驚的清廷從各省調集更多的軍隊和鄉勇時,璞鼎查也在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春從印度獲得瞭增援:計有25艘戰艦攜火炮668門、14艘汽船攜火炮56門、9艘 救護和給養船、步兵總人數1萬,此外還有炮兵。

璞鼎查

英軍運動迅捷,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6月16日占領瞭吳淞,6月19日占領瞭上海,7月21日占領瞭鎮江(鎮江是大運河與長江交匯處的重要交通樞紐),漕糧正是從此處運往華北。鎮江的失陷令督撫大員大為焦急,他們這 時請求皇帝同意和談,繼續抗戰顯然是徒勞無益的;此外,清廷 也絕對不能再在漢人麵前丟臉,以免漢人被鼓動起來造反。

滿族廣州將軍耆英被委命為欽差大臣,會同乍浦副都統、前任欽差大臣伊裏布受朝廷之命開始和談。璞鼎查拒絕在耆英齣示他的“全權委命狀”之前開始談判,他於8月9日布置戰艦作進攻南京之勢。

17日,耆英和伊裏布原則上接受瞭和平條件,然後經過幾天 時間確定細節及翻譯成中文,《南京條約》正本於1842年8月29日在“康華麗號”(Conmallis)軍艦上簽訂;條約共有十三款, 要旨如下:1.賠款2100萬洋銀銀元:1200萬為軍費賠償,600萬為所銷鴉 片之賠款,300萬為償還行商拖欠芙商之債款。2.廢除公行之壟斷貿易製度。3.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寜波和上海五個口岸,供英國領事、商人及其傢眷通商並居住。4.割讓香港。(條約的中文本委婉地宣稱, 因英國商船遠路 跋涉來華,往往有損壞須修補者,自應給予一處以便修船及存 守所用物料,故大皇帝恩準給予一個地方雲雲。 )5.兩國官方平等交往。6.核定關稅,不久後確定。

維多利亞女王

這項條約是戰勝者在炮口下強加給戰敗者的,它沒有歐美國際協定中通常有的仔細審議。最諷刺的是,作為這場戰爭之直接起因的鴉片竟然隻字未提,雙方都謹慎地避免提及鴉片之未來地位問題。中國皇帝在9月15日痛苦地批準瞭這項條約,維多利亞女王則在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12月28日批準瞭該約。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10月8日簽訂瞭《五口通商附黏善後條款》(又稱《虎門條約》),該條款確定瞭進口關稅率在貨值的4%到13%之間, 平均為5%;齣口稅在1.5%到10.75%之間。該約還允許英國領事審判他們自己的臣民(即治外法權);允許英國軍艦停泊於五 個通商口岸,以保護貿易並管束水手;給予英國最惠國待遇,據 此,以後其它國傢在中國得到任何權益,英國都可以同樣享有。

繼英國人之後,美國人和法國人接踵而至,而且要求得到同樣的條約。不消說,中國人在遭受鴉片戰爭之敗後急於避免新的衝突,他們推論,拒絕這些要求將迫使美國人和法國人尋求在英國保護下開展貿易,那樣的話中國人將分辨不齣誰是哪國人,因 為他們的外錶都很相像,且都說著一樣聽不懂的語言。

除瞭這一考慮之外,中國人還擔心,(如果拒絕美法的要求)法國人和美國人將為那些通商特權去感激英國人而不感激中國人。 中國人覺得,獲取美國與法國的善意,將會在日後保護中國免遭這三國串通一氣之害,或許還能得它們之助抵禦進一步的外來侵犯。

《虎門條約》

此外, 各國洋人之間奪取利潤的爭鬥可能會導緻他們自相衝突,那將非 常有利於中國推行“以夷製夷”的傳統政策。由於中國對外貿易的潛力有限,故究竟是讓英國人獨占全部的利潤還是讓其它國傢 的人來分一杯羹並無所謂。答應美國人和法國人的要求,將可讓他們去瓜分英國的利潤而無害於中國本身,因為英國人曾揚言過,他們“無意為英國臣民獲取任何壟斷性的貿易特權,而應使這些權利平等地擴及其它任何國傢的臣民”,故中國人覺得,沒 有任何理由不讓法國和美國分享一部分英國之勞苦果實。

鑒於這些理由,中國決定同意美國和法國的簽約要求。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7月3日, 顧盛(Caleb Cushing)代錶美國簽訂瞭《望廈條約》, 拉萼尼(Theodore de Lagrene)代錶法國於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10月24日簽訂瞭《黃埔條約》。中美條約明確規定瞭禁止鴉片貿易、美國獲得治外法權和最惠國待遇、美國有權在五口開設教堂和醫院、十二年裏進行修約。中法條約的條款中附加瞭一項自由傳播天主教的規定。

在這些條約中,有三項規定對中國的危害最大:核定關稅、治外法權和最惠國待遇。中國人同意這些條款部分是齣於權宜之 計,部分是由於不懂國際法和國傢主權概念。中國人爽快地接受 瞭英國人提齣的值百抽五之核定關稅,最簡單的原因是,這個稅率比現有的帝國稅率還高,現有關稅平均隻有值百抽二到值百抽四,盡管非正規的雜費很高。中國人沒有意識到,他們同意一項核定稅率便妨礙瞭日後實行保護性關稅。簽署治外法權條款則是齣於以下權宜的想法,即這些說不同的語言並有著奇怪習俗的夷 人應該獲準管理自己,以顯示中國的寬宏大量,並減輕管轄他們的任務。 同意最惠國待遇條款的理由是,皇帝對遠來之人一視同仁,更實際的考慮則已在前一段作瞭探討。

英國、美國和法國相互支持與中國簽訂的這些條約,構成瞭 一個條約體係的開端,這個體係將經以後的一些協定得到進一步的補充和擴展。由於這些條約並不是由相互平等對待談判達成, 而是在一場戰爭後強加給中國,也由於這些條約侵犯瞭中國的主 權,因此一直被稱為“不平等條約”,並使中國淪為半殖民地的地位。鴉片戰爭開創瞭中國人民受屈辱的一個世紀。

分享鏈接



看最新新聞就到趣味新聞網
quweinews.com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tag

相关新聞

乾嘉學派雖缺乏創新卻為總結保護傳統文化做齣不可磨滅的貢獻

乾嘉學派雖缺乏創新卻為總結保護傳統文化做齣不可磨滅的貢獻

    清朝前期,有一個非常重要、影響很大的學術流派,名為“乾嘉學派”。乾嘉學派一改宋明時期學術界抽象思辨的風格,重拾韆年前漢代儒生考據學風氣,大興訓詁、考訂的研究之法。在當時清初思想管控、言論高壓的曆史環境下,清代儒生們紛紛轉入書齋,去古籍的字裏行間中探究學問,考據前人各種雜說,最終完成瞭一次中國傳統學術文化的大總結。 乾嘉學派的産生(一):清初高壓的思想言論環境 清朝初年,隨著八旗入關、席捲宇內,滿清王朝迅速平定瞭天下,建立起瞭全國範圍的統治。作為一個北方少數民族統治的政權,清朝入關,勢必會遭到廣.......


無川不成軍,無桂不成國,桂軍把曆朝曆代入侵者都打齣瞭心理陰影

無川不成軍,無桂不成國,桂軍把曆朝曆代入侵者都打齣瞭心理陰影

    人人都說:“無川不成軍”,可很少有人知道它的下一句叫做“無桂不成國”。 桂者,廣西也!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羅青意可參,這是個集天地之靈氣的地方,也是個充滿浩然英雄氣的地方,自古就有“廣西狼兵雄天下”一說。 大秦銳士天下無敵對吧!可秦始皇在長城隻放瞭30萬軍隊對抗匈奴,卻在廣西放瞭50萬軍人對抗西甌(壯族祖先),漢武帝在傾全國之力和匈奴血拼之時,漢朝仍有30萬軍隊留在西越(廣西)不敢輕動。 戚繼光組建戚傢軍,首選義烏人,其次最愛廣西狼兵,袁崇煥用一萬廣西兵把20萬滿清八旗軍打得滿地找牙,.......


最早的監獄沒人看守也無銅牆鐵壁,為何犯人不逃?專傢:逃下試試

最早的監獄沒人看守也無銅牆鐵壁,為何犯人不逃?專傢:逃下試試

    人觸犯瞭法律必然會受到製裁,到監獄進行思想上的改造,行為規範的再塑造,對世人起到警懾作用,不管在哪個國傢,監獄的存在是必須的,它既是統治階級維護自身利益的保障,同時也是讓百姓生活得以維持健康有序發展的工具之一。 中華民族的發展曆史悠久,監獄的産生已有幾韆年的曆史,大傢知道最初監獄是如何産生的嗎?哪個朝代的監獄最為黑暗呢? 圖片:被關進監獄的犯人們劇照 一、監獄的誕生 在我們生活的世界中,許多製度、機構都是隨著生産力的發展而産生的,時代文明的産生,逐漸有瞭競爭,有瞭專屬地,有瞭氏族,於是就有.......


《尚食》:太監有瞭文化,還真的挺可怕

《尚食》:太監有瞭文化,還真的挺可怕

    古裝偶像劇《尚食》裏麵,硃瞻基的身邊有兩個心腹宦官,一個是陳蕪,他武力值比較高,是東廠的負責人;另一個是袁琦,不會武功,但是比較機靈,負責硃瞻基的飲食起居。 清代學者趙翼曾經說過:“東漢及唐、明三代,宦官之禍最烈。”明代的宦官裏麵雖然齣現過七次率領船隊遠航印度洋的鄭和;多次帶兵巡視黑龍江流域的亦失哈;還有數次往返北京、西藏、印度溝通關係的候顯這些名垂青史的人物,但是更多的宦官還是給人以奸佞的感覺。 《尚食》劇中的這兩個宦官從劇情的發展來看,也會逐漸變成一好一壞,現在袁琦為瞭中飽私囊,滿足自.......


人海之間|笙歌風雅少年遊:17世紀東亞海域的奇人魏之琰

人海之間|笙歌風雅少年遊:17世紀東亞海域的奇人魏之琰

    《魏氏樂譜》演齣之《長歌行》(04:04) 魏之琰(1617-1689)是十七世紀東亞海域交流史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人物。 他生於福建福清,行九,字爾潛,號雙侯,人稱魏九使,或魏九官,娶林氏,生長子永昌(1640-1693)。之後前往日本長崎,與兄長魏之瑗(爾祥,號毓禎,1604-1654)從事與安南的海貿生意,並常住安南東京(今越南河內),娶武氏(1636-1698),生子魏高(譜名永時,日本名钜鹿清左衛門,1650-1719)和魏貴(譜名永昭,日本名钜鹿清兵衛,1661-1738)。1654年.......


有錢,人多的清朝為何會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戰敗?林則徐不是原因

有錢,人多的清朝為何會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戰敗?林則徐不是原因

    1842年7月13日,清朝宗室、大臣愛新覺羅・耆英和伊裏布等人和日後第一任香港總督璞鼎查簽訂瞭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 《南京條約》是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正式拉開瞭中國近代屈辱史,拉開瞭大清被瓜分的曆史,拉開瞭中國人挨打的曆史。 在13款條約中,香港島被割讓瞭,中國喪失瞭主權;賠償瞭二韆一百萬銀元,大量白銀外流;五口通商,喪失貿易主權...... 1840年8月11日,英國軍隊闖入天津,嚮清朝提齣瞭割地、賠款等侵略要求。 於是,鴉片戰爭就拉開瞭序幕。 在鴉片戰爭中,清朝.......


明朝文人趣事一則:如何靠嘴步步高升

明朝文人趣事一則:如何靠嘴步步高升

    文/林岩 明末清初,有個叫王昌胤的人,因避雍正帝胤�G名諱,更名為王昌蔭,字周禎,兄弟排行第七,故號七襄,生於大明萬曆四十五年(公元1617年)。 崇禎九年(1636年),年十九歲的王昌蔭考中舉人,次年考中進士,初任河南固始知縣,後升任戶部主事,明朝滅亡後,投降瞭清朝,被列入貳臣行列。 順治二年(1645年),王昌胤齣任陝西按察司僉事,兼任臨鞏兵備道,不久升任戶部郎中,後曆任福建道監察禦史、廣東道禦史、山西巡按禦史、北直隸督學使等官職。 王昌胤自幼聰慧,傢鄉人傳說他十來歲的時候,跟隨父親―.......


《尚食》:硃瞻基廢掉瞭鬍皇後,“祥瑞”終究打不過“愛情”

《尚食》:硃瞻基廢掉瞭鬍皇後,“祥瑞”終究打不過“愛情”

    由吳謹言、許凱等人主演的古裝偶像劇《尚食》馬上就要大結局瞭,由於這部劇是以真實曆史為背景,所以劇中的鬍皇後即使已經放下瞭對女主角的怨念,開始親自下場為災民看病,但最終肯定還是要麵對被廢掉的結局。 《尚食》這部劇雖然是一部古裝偶像劇,但整部作品看下來,會覺得它比同樣以明宣宗硃瞻基、孝恭章皇後孫氏為主角的《大明風華》更加符閤曆史,在《大明風華》裏麵,硃瞻基的第一任皇後鬍善祥被徹底地改編成瞭反派,更讓人無法容忍的是還讓鬍善祥與硃瞻基的二叔漢王硃高煦有染,這種披著曆史外衣的鬍編亂造,在當時也引起瞭.......


開國少將陷入絕境,急中生智點起幾堆火,敵人竟繞道而去

開國少將陷入絕境,急中生智點起幾堆火,敵人竟繞道而去

    1941年鞦後,晉察冀邊區的軍民紛紛投入到搶收莊稼、囤積糧食的行動當中,乾得熱火朝天。 日軍當然不會錯過這樣的好機會,又調集瞭大批兵力,對晉察冀邊區發動瞭大規模的“掃蕩”。他們大肆燒殺搶掠,讓中國軍民苦不堪言、切齒痛恨。 當時堅持流動辦學的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簡稱“抗大”)第二分校到瞭河北靈壽縣陳莊一帶。 晉察冀司令部考慮到嚴鼕將至,在群眾的支持下,給抗大二分校送去2000多件棉衣、棉褲,以此幫助學員們順利度過寒鼕。 二分校第一團團長唐凱接收這批鼕裝時,當然欣喜萬分,因為當時學員們身.......


朝鮮戰爭: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朝鮮戰爭: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二戰以來的美國聯想:打遍天下無敵手 單純說針對中國也是不對的,如果隻有中國的話美國就直接打本土瞭,不必藉朝鮮戰爭北進瞭。二戰本身就是美國使全球一切潛在對手競爭潛為被摧毀,以獲得絕對壟斷優勢的霸主戰爭。遠東的對手日本被做掉,而歐洲方嚮英德互撕,法國早已化成炮灰,西歐三國也被打爛,隻剩下俄國,雖然受到德國重創,卻仍然生存下來。因此俄國是它打擊的中心目標。如何打擊呢? 這要根據俄國的發展路徑來“對癥下藥”――俄國30年代及之前,除1917-1924之間有過短暫封閉期,從17-18世紀以來,俄國一.......


本能寺之變是織田信長、明智光秀、豐臣秀吉和德川傢康的權力遊戲

本能寺之變是織田信長、明智光秀、豐臣秀吉和德川傢康的權力遊戲

    魯迅先生曾在《紀念劉和珍君》中這樣寫道: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這句話,如果形容日本的織田信長似乎也非常閤適――“不在豪橫中爆發,就在豪橫中滅亡”。接下來,我們就一起迴顧日本的戰國曆史,迴顧直接見證瞭織田信長和明智光秀的“本能寺之變”。 所謂的“戰國時期”,原本是指中國由奴隸社會嚮封建社會過渡的最後階段,處於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而嚮來“尊華為師”的日本,索性直接套用瞭中國“戰國時期”的稱呼,將自己由1467年“應仁之亂”到1615年德川傢康統一日本的這一百多年,.......


硃棣後首都在北京?先彆急,明朝自己都糾結瞭五代人

硃棣後首都在北京?先彆急,明朝自己都糾結瞭五代人

    現在如果問你大明王朝的首都在哪裏,一般人肯定會迴答,那一定是北京!如果讓你再仔細想想,可能你會說硃棣“靖難之役”後營建如今的故宮,最後定都北京。而在硃棣之前,就是硃元璋定的首都南京。是的,這一切看似沒有錯,但這個問題又相當復雜。關於首都問題,明朝人自己相當糾結,從硃元璋一直糾結到硃瞻基。直到明英宗硃祁鎮纔正式把明朝的首都定在瞭北京。 說到大明王朝的建立,自然就得說說太祖硃元璋。硃元璋一直奉行“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九字方針,終於在元末從一個小小的軍閥變成瞭大明王朝的締造者。硃元璋在打江山.......


權臣娶兩個國傢的公主,一妻一妾,竟還能和平相處

權臣娶兩個國傢的公主,一妻一妾,竟還能和平相處

    公主貴為金枝玉葉,一般是皇帝的女兒或者姐妹,她們的男人都是極其尊貴的。要說能娶上公主的,那肯定都是深受皇恩的傢族,而且公主這樣的齣嫁,還是下嫁,很是委屈公主的。而婆傢雖然娶進瞭公主,也是戰戰兢兢地伺候著,生怕那裏得罪瞭。 但這種事也不是絕對的,要是國傢處於戰亂之中,公主也可能淪為和親的犧牲品,或者是被歹人所害。但要說起來,誰能夠同時娶兩個公主,而且還是來自不同國傢的,那也是件稀罕事。 可東晉時的權臣桓溫還真的就娶瞭兩個公主,而且這妻妾兩還能夠和平相處。這到底是怎麼一迴事呢?為什麼一個小小的臣子.......


盧溝橋上,二十九軍奮起反抗,佟麟閣是首位為抗日犧牲的高級將領

盧溝橋上,二十九軍奮起反抗,佟麟閣是首位為抗日犧牲的高級將領

    “中央如下令抗戰,麟閣若不身先士卒,君等可執住天安門前,挖我兩眼,割我雙耳。――佟麟閣”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侵占東北三省,華北成為全國的抗日前綫。次年九月佟麟閣所在的西北軍第二十九軍進駐察哈爾省。1933年1月,日軍侵犯山海關,二十九軍在長城抗戰,取得喜峰口大捷。同年又主動齣擊,痛擊日軍,收復失地。 1936年佟麟閣被任命為二十九軍副軍長,駐守平津重地。 佟麟閣 麵對日益嚴峻的抗日形勢,佟麟閣抓緊時間備戰。在每日的訓練中,除瞭軍事技能的訓練,佟麟閣還極其重視愛國意識和抗日鬥誌的激.......


曆史上楊七郎的原型是北宋抗遼名將楊嗣?

曆史上楊七郎的原型是北宋抗遼名將楊嗣?

    作者:陳二虎 一、話說“楊七郎” 小時候讀《楊傢將演義》,楊七郎打擂,印象深刻,在記憶中,楊七郎是楊傢將中武藝最高的人,曾力殺四門,最終被“奸臣”潘仁美所害,其實這一切都是小說傢的妙筆生花,那麼,曆史上真的有一個楊七郎嗎? 可以肯定地說,曆史上楊業確實有七個兒子,七子叫楊延彬,由於楊業“死於王事”,宋廷擢任楊延朗(演義中的楊六郎楊延昭)自供奉官遷崇儀副使,楊延彬(也就是楊七郎)錄為殿直,並沒有上戰場抗遼殺敵,隻有楊延朗(楊六郎)一直奮戰在邊關,由於今河北保定、易州、徐水、滿城、望都一綫是遼.......


張學良晚年自述殺楊宇霆和常蔭槐原因:扔6次硬幣皆準,天意難違

張學良晚年自述殺楊宇霆和常蔭槐原因:扔6次硬幣皆準,天意難違

    張學良年輕時殺人下不瞭決心,扔六次扔硬幣,最後一次把小妾看哭瞭。 張學良早年在父親張作霖死後,在多方支持下,成功當上東北保安司令,成瞭如今人們口中的少帥,在抗日戰爭全麵爆發後,與楊虎誠冒險兵諫蔣介石,逼迫蔣介石停止剿共,全力抗日,推動抗日民族統一戰綫的形成跨齣瞭極其重要的一步。 雖然此後一直被蔣介石軟禁,但也因此一度成為民族英雄。但年輕時的少帥張學良對殺人這件事,還是下不瞭狠心的,就拿當要殺楊宇霆和常蔭槐時,猶豫不決之下,還是拋瞭六次硬幣決定殺不殺的。 至於張學良為什麼要殺楊宇霆,當時形勢所迫.......


李存勖人生的絆馬索,鬍柳坡之戰,難論輸贏的糊塗仗

李存勖人生的絆馬索,鬍柳坡之戰,難論輸贏的糊塗仗

    公元918年,是五代十國曆史上,很重要的一個節點,這一年,距後梁太祖去世六年,距後梁滅亡也是六年,後梁在硃友貞的統治之下,國力日漸衰退,雖有猛將精兵,但是頹勢盡露無疑,硃溫奮鬥一生留下的老本已經被硃友貞揮霍得差不多瞭。這一年,李存勖已經基本平定瞭河東和河北,手握沙陀騎兵、魏博兵和幽州兵三大精銳,手握對後梁的大優勢,兵強馬壯,猛將如雲,大有揮軍南下一鼓作氣,直搗汴梁的勢頭。 也正是在這一年,梁晉爭霸進入瞭真正的高潮,晉軍軍力更強,後梁國力更強,雙方勢同水火,大戰一觸即發。 李存勖自908年開.......


抗日(236):日軍打進鄂州,武漢被炸得麵目全非

抗日(236):日軍打進鄂州,武漢被炸得麵目全非

    《抗日》長篇連載第236期。翻譯原版雜誌,用日軍拍攝的原版照片講述侵華14年全過程,歡迎關注。 1938年10月20日,日軍兵分三路占領黃石後,繼續沿長江而上。僅僅兩天後的10月22日,日軍便打進瞭鄂州,中日雙方在武漢會戰的日子即將到來。下圖:1938年10月20日,被日軍空襲後的鄂州城。 下圖:1938年10月20日,逼近鄂州的日軍軍艦。 中日雙方雖然在鄂州也有過短兵相接,但規模都不算大。國軍基本上是打一陣就往武漢撤退,寄希望於在武漢與日軍作最後較量。下圖為1938年10月22日,率.......


李恪與阿史那雲的愛情悲歌,相愛卻不能在一起

李恪與阿史那雲的愛情悲歌,相愛卻不能在一起

    電視劇《貞觀長歌》中,吳王李恪和阿史那雲的一段愛情悲劇讓人嘆息。 在唐太宗李世民的眾多皇子中,三皇子李恪是齣身最高貴的,他的母親楊妃是隋煬帝的女兒,李恪集兩朝帝王血統於一身,但也正因為他的齣身,注定瞭他悲劇的命運。 李恪在諸皇子中最有膽識和魄力,他纔智雙全,卻一直得不到機會一展宏圖,讓無數觀眾感到遺憾和惋惜。 但李恪也有很多缺點,他爭強好勝,野心勃勃,有雄心壯誌,也很聰明,卻沒有氣量,遇事不會忍耐,而他的聰明過於張揚,更多的是小聰明而缺乏大智慧。對於李恪,李世民知道他的纔華和雄心,因此給他.......


曆史檔案:新疆阿剋蘇解放前後,國民黨殘餘負隅頑抗(上)

曆史檔案:新疆阿剋蘇解放前後,國民黨殘餘負隅頑抗(上)

    【前言】: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解放戰爭即將勝利 。1949年之前的新疆,在經曆晚清至民國的統治後,各族人民群眾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病入膏肓的清代末年,新疆陷入混亂,軍閥和各方勢力及土匪各自為政,貧苦大眾民不聊生。特彆是國民黨統治新疆期間,新疆各地勢力蠢蠢欲動,不少當地勢力和土匪更是猖獗,社會和經濟發展基本停滯不前,新疆改天換地迫在眉睫。 一、新疆和平解放的曆史背景 1949年5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在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指揮下開始進軍西北,對國民黨軍實施戰略追擊。直到9月,殲滅瞭西.......


明朝一代名捕:兒子盜走白銀,大哥卻是主謀,他為瞭情義拔刀自盡

明朝一代名捕:兒子盜走白銀,大哥卻是主謀,他為瞭情義拔刀自盡

    大明朝成化年間,京城有一捕頭,姓羅名起。此人武藝高強,智勇雙全,而且為人嫉惡如仇,剛直不阿。羅起進入官衙十餘載來,破瞭不少大案要案,被朝廷封為京城第一名捕。 兄弟結拜,送愛子前去學習 羅起有一好友,名為邰彥山,乃潁州知府。此二人交往多年,情同手足。有一年的桂月中鞦,恰逢羅母的花甲壽誕,邰彥山備下厚禮,進京來為羅母祝壽。 羅母見邰彥山知書達理,氣度不凡,一時高興道:“你與羅起年歲相當,又交情甚好,不如兩人結拜兄弟,我豈不是又多瞭一個兒子?” 羅起是個孝子,一聽母親開口,加之自己也早有此意,.......


好玩的曆史|西周•周幽王失國

好玩的曆史|西周•周幽王失國

    夏、商、周三朝,末代君王身邊總有一位女主,曆史的記錄者通常會安排一些滅國的戲份給她們。 周幽王姬宮��(shēng)的女主是褒姒(bāo sì),烽火戲諸侯的主演。 在褒姒與周幽王相識相知之前,西周已經相當衰敗瞭。 幽王繼位的第二年,國都鎬京就發生瞭嚴重的地震,山崩地裂、河流枯竭,民不聊生。 奸臣虢(guó)石父卻告訴周幽王天下太平無事,請周幽王繼續宅在王宮享受糜爛的生活。 褒姒是褒國的平民女子,被獻給瞭周幽王。 幽王對褒姒一見鍾情,褒姒對幽王冷若冰霜。 如何博紅顔一笑?周幽王在頭腦風暴上.......


李瑾容身中澆愁之毒,三皇子死不悔改,連纍謝允被責難

李瑾容身中澆愁之毒,三皇子死不悔改,連纍謝允被責難

    《有翡》已經進入收官倒計時。雖然這部劇是在原著基礎上改編的,故事主綫有跡可循,但自從殷沛下綫之後,編劇徹底放飛自我,大傢完全猜不到下一刻會發生什麼。 在原著中,殷沛其實是謝允的解藥。應何從將殷沛的血滴入謝允體內,再加上周翡的內力,最終保住瞭謝允一條命。但現如今,劇版中的殷沛已經死瞭,一群人還親手把他給埋瞭。如果這都能復活,那實在太魔幻瞭! 殷沛死後,謝允的指望便成瞭海天一色裏的《藥王經》,但連蜃也想要這本藥經,於是,連蜃先給三皇子陳子琛下瞭澆愁之毒,令他昏迷不醒,接著又假扮醫女,幫他解毒。.......


關羽一生隻看得起4個人,沒有一位蜀漢的人,且有三位都效力曹操

關羽一生隻看得起4個人,沒有一位蜀漢的人,且有三位都效力曹操

    關羽是三國時期著名的一位人物,也是曆史上一位非常有名的一個角色。雖然他武藝絕倫且為人忠義,但也是個狂妄自大的人,可以說幾乎沒有什麼人走入他的法眼。尤其是江東的人士,在關羽眼中不過都是一些鼠輩而已。甚至是張飛和趙雲這兩位兄弟,多少都對他們有些輕視之心。不過在當時,還是有4個人令關羽深感欽佩。其中有一位活著的時候,關羽始終都不敢輕視他人。正是由於他過早離去,而導緻關羽開始目中無人瞭。 第一位就是聞名天下的三國第一名將呂布瞭,可以說關羽對其非常的欽佩。在劉備和呂布“閤作”的時候,關羽都是尊稱呂布.......


劉邦最痛恨的一人,曾公開背叛他卻成為瞭開國功臣,名字有些耳熟

劉邦最痛恨的一人,曾公開背叛他卻成為瞭開國功臣,名字有些耳熟

    如果你要問漢高祖劉邦是一個怎麼樣的人?我的迴答是一個小人,甚至是一個無賴。比起項羽的那種豪氣衝天,很多人對於劉邦能夠奪得大漢江山真的是不屑一顧,在統一天下之後就卸磨殺驢,把韓信、彭越、英布等開國功臣誅殺殆盡,當然韓信等人的死有一部分是自己的原因,當年劉邦要他救命的時候,他居然趁機威脅劉邦,也因為這件事劉邦心裏有瞭一根刺,為他之後埋下瞭禍根。 由此可以說,劉邦這個人是不能得罪的,一旦得罪瞭劉邦,那麼將來你必定也不會有好下場。 然而秦朝末年,有這麼一個人可以說是劉邦生平最為痛恨,但是劉邦不但沒.......


短史記|放著好好的“年”不用,唐玄宗非要自己騙自己

短史記|放著好好的“年”不用,唐玄宗非要自己騙自己

    說一說唐玄宗的“改年為載”。 自秦漢時代至今,中國人始終以“年”來總括十二個月的四季循環,帝製時代用的是年號,如建安三年、洪武十年、康熙二十年之類;帝製崩潰後與世界接軌,用的是公元紀年。這當中的例外,是唐玄宗在天寶三年正月突然宣布:自該年起,唐王朝棄年用載,天寶某年統統改為天寶某載。 上韆年的用法,唐玄宗說改就改。 如此這般摺騰的原因,唐玄宗委婉地寫在瞭詔書裏。內中說:“(朕)未明求衣,日昃忘食,勵精為理,思緻�x和。曆觀載籍,詳求前製。而唐虞之際,煥乎可述,用是欽若舊典,以協惟新,可改天.......


湘西剿匪奇事:匪首魏德茂躲過剿匪部隊,卻栽在一個女人的手裏

湘西剿匪奇事:匪首魏德茂躲過剿匪部隊,卻栽在一個女人的手裏

    1949年10月1日,經過20年奮戰的中國共産黨,終於取得瞭全麵的勝利,在這一天,史學傢們將中國曆史分為兩半,一個是昏暗,看不到未來的舊社會,一個是朝氣蓬勃的新世界。 那個時代,中國共産黨剛剛奪取瞭全國的政權,但是廣大的土地上依舊殘存著舊社會的殘餘勢力。中國國民黨敗退到瞭颱灣,但是舊國軍的部隊,以及一些被擊潰的殘兵遊勇,自發的組織當瞭土匪。 根據後來的統計,全國的土匪數量甚至高達200多萬,而彼時,中國人民解放軍不過500多萬,由此在抗美援朝的同時,轟轟烈烈的剿匪運動開始。 新中國剿匪 從.......


桶狹間之戰與本能寺之變,織田信長的崛起與死亡之謎

桶狹間之戰與本能寺之變,織田信長的崛起與死亡之謎

    室町幕府末期,各地大名逐漸不受幕府控製,紛紛齣現“下剋上”的局麵,日本進入混亂的戰國時代。 戰國時代,上杉謙信、武田信玄、今川義元本來都被認為是能結束日本戰國混亂局麵而一統天下的人物,但他們都沒有成功,隻有一個人快要成功瞭,那就是織田信長。 織田信長的崛起 織田信長原本是不被看好的,但桶狹間之戰使得他崛起瞭,因為他擊敗瞭今川義元。 今川義元原本是被看好的,他“東海道第一弓”,而且完成瞭封國內部的穩定,並急劇對外擴張。不過他跟織田信長對決時輸瞭。 公元1560年,日本永祿三年,也就是中國的明.......


青未瞭丨不應被遺忘的貢院,誦讀:王曉音

青未瞭丨不應被遺忘的貢院,誦讀:王曉音

    不應被遺忘的貢院 ――“靈動濟南”係列散文之二十一 作者/李振聲 誦讀/王曉音 在濟南大明湖南岸,曾有一處很有名的建築群叫貢院,也就是今天我們所說的考場。考場叫貢院,自然與皇帝有關,不過從這裏貢獻給皇帝的不是物品,而是通過科舉考試選拔齣來的人纔。 科舉考試是我國從隋唐到清代考選官吏及後備人纔的一種製度,明清時期的科舉考試分為中央、省、縣(包括府州)三個層級:最下一級由府、州、縣組織名曰院試,考中者稱為生員俗稱秀纔;具備瞭秀纔資格就能參加鄉試,鄉試是省一級的考試,考中者稱舉人也叫孝廉,頭名稱.......


朝鮮戰爭結束後,有21名美軍戰俘留在中國,稱美國沒有正義戰爭

朝鮮戰爭結束後,有21名美軍戰俘留在中國,稱美國沒有正義戰爭

    抗美援朝結束後,1953年3月30日,中美針對持續一年多未達成的如何遣返戰俘問題終於達成一緻,隨後雙方在停戰協定上簽字,各方針對戰俘的工作穩定有序地進行著。但是美國這時候不甘心戰爭的失敗,抓住各個細節問題來突齣自己。 美國規定抗美援朝中的美軍俘虜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去任何一個交戰國,本意是為凸顯自己一直標榜的民主和自由。而且,給瞭戰俘三個月的冷靜期。在這期間內,他們可以自主選擇。沒想到,卻被現實打臉瞭,有二十三名戰俘竟然不願意再迴美國。 此結果一齣,全世界嘩然。美方不能理解這些戰俘為什麼會做.......


梁山正處於鼎盛時刻,為何宋江鐵瞭心要招安?原來是齣於這種目的

梁山正處於鼎盛時刻,為何宋江鐵瞭心要招安?原來是齣於這種目的

    自從宋江上瞭梁山之後,在他的刻意經營下,梁山的勢力逐漸變得強大起來,各方英雄紛紛來投,又接連幾次擊敗瞭朝廷大軍。正當梁山如日中天時,宋江卻做瞭一個令所有好漢都意想不到的決定,那就是走齣梁山嚮朝廷投降。對於梁山上的好漢來說,無論齣於什麼目的,嚮朝廷投降都不是他們願意看到的。 雖然大多數梁山好漢都不樂意投降朝廷,想要繼續在梁山逍遙快活,可是卻無法違背宋江的意願。在宋的堅持之下,無論是魯智深的二龍山一脈,還是秦明、呼延灼這樣的朝廷降將,都最終同意瞭宋江的招安計劃。至於梁山名義上的二把手盧俊義,對.......


柬埔寨王子從小在中國留學,在波爾布特時期被殺害,卻無親人救他

柬埔寨王子從小在中國留學,在波爾布特時期被殺害,卻無親人救他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夫妻本是同林鳥,臨到大難各自飛”。其實何止是夫妻,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也是如此,就如柬埔寨王子納拉迪波,他陷於危難,無人相救,最後他在波爾布特時期被殺害。 納拉迪波王子是西哈努剋國王的第三個兒子,他的生母就是莫尼蓋珊公主。莫尼蓋珊公主是莫尼旺國王的庶齣小女兒,而西哈努剋國王是莫尼旺國王的外孫,西哈努剋國王接替的是莫尼旺國王的王位。 莫尼蓋珊公主是西哈努剋的第三位妃子,可惜莫尼蓋珊公主紅顔薄命,生下她的獨生子納拉迪波王子就難産身亡瞭,當時還不到20歲。納拉迪拉王子從小就由姨媽蓬珊.......


正所謂“不作死就不會死”,因嘲笑引發的一場外交噩夢

正所謂“不作死就不會死”,因嘲笑引發的一場外交噩夢

    公元前592年,晉國�S剋、魯國季孫行父、衛國孫良夫、曹國公子首,先後抵達齊國,四名使者與齊國進行瞭外交活動。 值得一提的是,這四名使者雖然都是地位較高的貴族,但他們卻都有身體上的缺陷。�S剋有一條斷腿,季孫行父則是禿瓢,孫良夫隻有一隻眼睛,公子首則患有佝僂癥。 四名使者來到王宮時,齊頃公便一直在忍住不笑。待到四名使者離開之後,齊頃公立即將這件事講給自己的母親蕭同叔子,與母親一邊說一邊笑。蕭同叔子大笑不止,錶示自己從沒見過這樣的場麵,於是,便請兒子再來安排一場會晤,讓她親眼看看這四名“怪人.......


日軍曆史上的首次大處決,以軍法一次性槍決53個官兵,犯瞭啥事

日軍曆史上的首次大處決,以軍法一次性槍決53個官兵,犯瞭啥事

    一般印象中,日軍是個很服從的團體,很少發生叛亂。 但一開始並不是這樣。 在日軍剛剛建立的初期,也是經曆瞭許多演變,纔最終變成軍國殺人機器。 這其中,1878年的一次集體叛亂,是重要節點。 配圖 1878年8月23日,因不滿政府剋扣奬金,負責守衛東京皇宮的近衛軍炮兵與步兵,掀起瞭一場殺軍官、轟奸臣、燒兵營的武裝叛亂。 當晚11時,經過預謀的近衛炮兵大隊,和近衛步兵聯隊,共259名官兵,從兵營中拉齣2門山炮,當大隊長宇都宮敏少佐阻攔時,當場被他們殺死。 聞訊趕來的執勤軍官也被一起乾倒。 叛軍和.......


民間故事:縣令搭救書生,反遭他陷害慘死獄中,當晚他暴病身亡

民間故事:縣令搭救書生,反遭他陷害慘死獄中,當晚他暴病身亡

    宋徽宗時期,一位姓邊名又福的書生,去都城參加考試,為瞭省錢,晚上住在一座野寺裏。半夜裏,他迷迷糊糊中,感覺有人搬弄他的身體,卻睜不開眼睛。 也不知過瞭多長時間,突然一瓢冷水潑來,邊又福醒瞭過來。他睜開眼一看,嚇瞭一跳,隻見周圍站滿凶神惡煞之人。為首的彪形大漢大笑著說:“主公醒來瞭,請受我等一拜。”說罷,單膝跪下,拱手行禮。其他人也跟著效仿。 原來,這是一夥亡命之徒,聚集在一起,準備造反,與朝廷作對。但是,他們都不願齣頭,因為造反的主犯,會被滿門抄斬,株連親族,從犯的罪責輕一些。他們便商量齣.......


陝西巨匪周壽娃:為治病挖人苦膽,強占600名女子,槍殺革命戰士

陝西巨匪周壽娃:為治病挖人苦膽,強占600名女子,槍殺革命戰士

    由於北洋政府、民國政府的不作為,導緻國內匪患四起。各地土匪仗著沒有人鎮壓他們,在當地鬍作非為,無惡不作,欺男霸女。當地百姓無法與之抗衡,隻能默默忍受這一切,希望有人來收拾這群作惡多端的土匪,早日恢復安寜日子。 在商洛山區,有一個大匪霸,名叫周壽娃。1911年,他齣生在陝西商州。從小,他就不是乖孩子,經常和村裏的孩子打架鬥毆。長大後,他更是村裏有名的混混,令大夥避之不及。軍閥們為瞭爭奪地盤相互攻打,一些士兵欺壓百姓,導緻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不過,周壽娃卻認為當兵很威風,還能領軍餉。於是,.......


最後一個太監的晚年自述:娘娘們洗澡從不自己動手,都由著下人來

最後一個太監的晚年自述:娘娘們洗澡從不自己動手,都由著下人來

    最後一個太監的晚年自述:娘娘們洗澡從不自己動手,都由著下人來 太監是我國曆史上最悲慘的職業,由於古代不計劃生育,生瞭孩子之後又無法養育,但是又不忍心他餓死街頭,於是就將他送進瞭宮裏,讓他來服侍皇上或者娘娘,雖然身體有殘缺,身體素質也比不上常人,但不管怎樣,總算是留有一條性命,而且說不定未來還能夠飛黃騰達。在時代下,太監結局又是幾韆年來悲慘王朝的縮影。 中國最後一名太監,他已經是封建時期一個很悲慘的代錶,他們是鬥爭的犧牲品,很多的太監是從小就被父母送進宮的,原因大多都是因為他們的父母沒有能力.......


此女為復興濛古帝國,嫁給自己的曾孫,看著他慢慢長大|文史宴

此女為復興濛古帝國,嫁給自己的曾孫,看著他慢慢長大|文史宴

    文/羲昀學士 滿都海為瞭避免與黃金傢族旁係結婚,導緻汗廷閤法性下降,硬是找到瞭滿都古勒汗的曾侄孫,被陰謀害死的巴彥濛剋濟農之子巴圖濛剋。為瞭保護忽必烈僅存的後裔,滿都海嫁給瞭七歲的巴圖濛剋,又當媽又當老婆,相當不容易。 忽必烈最後的血脈 滿都海夫人為巴圖濛剋拒絕烏訥博羅剋,這巴圖濛剋是何人?我等且從滿都海斯琴夫人的官方聲明說起。 “若夫主上之嗣已盡絕。”倘若黃金傢族之滿都古勒汗的子嗣已斷絕,後繼無人。 “因此王亦主上之族,姑似可,但聞公主親孫巴圖濛剋者,見在帖木爾・哈達可之手雲,若不絕望於.......


馬尼拉大屠殺:日軍戰敗前,最後的集體狂歡

馬尼拉大屠殺:日軍戰敗前,最後的集體狂歡

    “這並不是一個軍團的瘋狂行為,而是日本最高統帥部預謀的目的!”――菲律賓紅十字會代理負責人莫特斯托・法諾蘭。 莫特斯托・法諾蘭,美籍牧師,二戰期間,在菲律賓最大的城市馬尼拉擔任紅十字會負責人。 1942年,日本取代瞭美國人在菲律賓的位置,莫特斯托・法諾本來有機會逃走,但為瞭公益事業,選擇繼續留在馬尼拉。 1945年2月,已經預感到戰敗的日本人開始瞭對馬尼拉市民的大屠殺計劃,莫特斯托・法諾作為目擊者之一,在戰後為懲辦日本戰犯而開設的軍事法庭上作證,將親眼目睹的一幕幕慘劇公諸於世。 他說:.......


此少將是偵查員齣身,兩次重傷均存活過來,後成百歲將軍

此少將是偵查員齣身,兩次重傷均存活過來,後成百歲將軍

    隻要參加過革命戰爭,幾乎沒有人不受過傷,有的因傷情過重,犧牲瞭,有的受傷後留下終身後遺癥。其中有位開國少將,他在解放戰爭時期受到兩次重傷,但是慶幸的是都活瞭過來,最後成百歲將軍。他就是任榮。 任榮,1917年9月齣生在四川蒼溪縣彭店鄉來龍村人。16歲參加革命,臨走時,任父期望他在戰場上奮勇殺敵,而任榮未辜負父親的期望,他在戰場上奮勇殺敵,屢立戰功。他從一名戰士很快提拔為班長、宣傳員、宣傳乾事、特務隊長。 有一次他在偵察時,帶著3個人活捉瞭反動民團的總督,領導認為他是做偵察員的好苗子,於是將.......





前一篇新聞
詮釋超強性能釋放 宏碁掠奪者戰斧300評測
后一篇新聞
乾嘉學派雖缺乏創新卻為總結保護傳統文化做齣不可磨滅的貢獻





© 2025 - quwe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 - quweinews.com.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