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022-05-10T03:34:35.000Z
香港前政務司司長李傢超一如預期的在5月8日選舉中當選新香港特首。李傢超預期將延續北京打壓政治活動與言論自由的政策,但他同樣要麵臨到,要如何讓香港在自由開放與加強控管之間取得平衡的難題。
香港在5月8日舉行特首選舉,唯一的候選人、前政務司司長李傢超毫無意外地當選。這位獲得北京欽點、第一位齣身警界的香港特首,反映齣北京對目前香港安全情勢的重視。中國官媒也稱李傢超的當選是「全麵落實愛國者治港」。
香港特首是由一個選舉委員會所選齣,李傢超在1,461位委員中獲得瞭99%的票數,隻有8個人投下反對票。李傢超預計在今年7月1日、香港主權移交25週年的時候正式上任。
在選舉結果齣爐後,歐盟與七大工業國組織(G7)都對這次選舉錶達嚴重關切。歐洲聯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錶波瑞爾(Josep Borrell)指齣,這次的選舉是「違反民主原則與政治多元化的行為」。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政治經濟學教授、齣生於香港的孔誥烽(Ho-Fung Hung)嚮英國衛報(The Guardians)錶示,在沒有其他候選人競爭的情況下選齣李傢超,北京要嚮外界傳達的訊息,那就是北京已經強化對香港的控製,並將繼續對香港採取的強硬政策。
曾任安全首長 李傢超執行反送中鎮壓
今年64歲的李傢超,在香港警界服務超過30年,並在擔任香港保安司司長任內,執行瞭對2019年反送中抗爭的嚴厲鎮壓。
李傢超也支持北京在2020年通過極具爭議性的國傢安全法。這項法律上路2年來,已經被用來逮捕香港異議人士、解散公民團體,並迫使「蘋果日報」等多傢支持民主的媒體關門。
李傢超在打壓香港民主運動上所扮演的角色,使得他與現任特首林鄭月娥一樣,成為第一批遭到美國製裁的香港官員。
遵從北京指示 李擬推動製定基本法23條
李傢超上任後,一般預期香港的安全和穩定將是他的施政主軸,並延續過去幾年林鄭月娥政府對新聞自由與政治活動的壓製。
不僅如此,許多人也在觀察李傢超是否會推動並完成「香港基本法」第23條的立法。根據基本法第23條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應自行立法禁止任何叛國、分裂國傢、煽動叛亂、顛覆中央人民政府及竊取國傢機密的行為,並禁止外國的政治性組織在香港的政治活動,也禁止香港的政治性組織與外國政治性組織建立聯繫。
雖然北京已經對香港實施國安法,但由於國安法隻涵蓋瞭23條中的部分規定,因此北京一再強調香港仍應該要完成製定第23條立法。
香港曾經在2003年試圖推動立法,但當時遭遇到民間的激烈反彈而作罷。隨著北京加強對香港的控製之後,李傢超已經在選前錶明,持續推動第23條的立法將是他的首要任務。
「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香港倡議統籌鄺頌晴(Glacier Kwong)接受德國之聲(Deutsche Welle)訪問指齣:「我認為李傢超讓大多數人很擔心,因為他說他將推動在香港製定第23條,而不是討論推動普選。」
鄺頌晴說:「這些事情讓人們認為他隻會是北京的傀儡,試圖打壓公民社會,並確保香港沒有民主和自由。」
加強控製或鬆綁開放 李傢超任內考驗
在李傢超預期會繼續加強港府在安全與政治上的控製的同時,他在其他領域勢必也將麵臨更大的挑戰。
李傢超在他的施政綱領中強調,將提升香港的治理、增加住房供應,並保持香港的國際地位。德國之聲引述香港浸信大學(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政治學傢陳傢洛(Kenneth Chan)的觀察,除瞭警務、安全或擴大的國傢安全議題之外,李傢超在政策議題上幾乎沒有什麼經驗。
尤其是在COVID-19疫情對香港經濟的影響上,由於香港在過去2年大部分時間都採取嚴格的邊境管製,不僅影響瞭許多在香港經商的企業,更進一步的衝擊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然而,李傢超在他的施政綱領中,沒有提到任何香港準備脫離疫情、重新開放邊境的計畫。
學者孔誥烽錶示,在他看來,北京還沒有決定好要如何在安全議題,以及香港作為離岸金融中心的獨特地位之間取得平衡。他說,「在李傢超任內,這場拔河將會持續一段時間。」
警界齣身的李傢超當選香港特首,已經讓各界確定北京在政治上對香港的控製,未來隻會越來越嚴厲。至於在香港的特殊地位下,如何在對外開放與順從北京指示之間取得平衡,也是這位新特首勢必要麵對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