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窗台
前兩天,我在知乎上迴答瞭一個問題,大意寫的是身邊看到的一個老人,晚年以後的幸福生活。
然後,有一個人這樣告訴我:這是因為老人有錢,你去看看那些沒錢的老人,老瞭以後過得有多。
我想瞭一下,身邊這樣的例子有嗎?肯定有,但多嗎?說實話,老瞭以後過得特彆的情況,尤其是在自己的身體還能行動的時候,真不是普遍現象,也就是說不占據主要的比例。在實際生活中,我看到的更多情況是,老瞭以後可能過得不像年輕時候那麼舒心,但特彆差也不至於,孩子照顧老人,雖說不像父母照顧孩子那般麵麵俱到,但真的不管老人的孩子,也隻是少數部分而已。
我國是禮儀之邦,關於孝的文化,其實從很早的時候,就已經鎸刻在人的心中,關於你養我小,我養你和老的概念,我想多數人也都是贊同的,從這個過程上而言,我想更多人在主觀能力上,都會主動去孝順自己的父母。
所以,關於老瞭以後有所擔憂,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其實也沒必要過分杞人憂天,認為老瞭就是完全沒人管的。
尤其是在老人自己做得很好的前提下,老瞭以後的生活,更加具有一層保障。曾經聽到一個82歲的老人說,老瞭以後住在孩子傢,隻要能夠做到3件事的話,就沒人會嫌棄。他自己沒沒錢沒退休金,但晚年生活還是比較幸福,5個孩子爭著養,從來都沒人推過自己的責任。
01.在孩子傢裏要愛乾淨;
誰都清楚,人老瞭以後,新陳代謝會變慢,衛生問題在這個前提下,首先就被擺到瞭前麵。
很多人在老瞭以後,處於種種原因,也會下意識忽略這個問題,比如不喜歡刷牙,不喜歡,也不喜歡換衣服等等。
不喜歡做這些,一是歲數大瞭,做起這些事來也沒有年輕的時候輕鬆,自然就被放棄瞭;二是有些老人認為年紀大瞭以後,這些事沒必要做,所以自然而然就懈怠瞭。其實不然,人隻要身體還能自己動,越是年歲大瞭,越是應該注意自己的個人衛生。
不要以為孩子不會嫌棄,在有選擇的前提下,把事情做得更好,肯定對彼此關係的發展都有好處。
一個愛乾淨的老人,肯定比一個邋遢的老人,更加在子女麵前受歡迎。
02.不要去管孩子的任何事;
其實,我們必須要承認,父母和孩子之間,也擁有利益價值,但是這種利益價值,不一定指的是錢,也可以指彼此為對方帶來什麼。
小的時候,一個的孩子肯定更受父母喜歡,同理,等到父母老瞭以後,麵對明理不找事的父母,肯定也更容易受到孩子的尊重。
這話雖然說起來有點紮心,有些人聽來甚至可能會不同意,尤其是作為父母者,他們會認為:自己是長輩,憑什麼還特意去做齣一些行為,來討好自己的孩子?沒這個理。
但我們不得不承認,這個世界上的很多事,原本就不是純粹用道理來衡量,誰都不必去高估人性,也不必一味去放大父母的恩情,認為多麼大於天,可以抵消所有的和不和。
說實話,親情的本身,可能壓根沒有這麼大的作用。
尤其是作為父母,更不能用這份恩情來作為自己鬍攪蠻纏的底氣,認為自己不管做瞭什麼,孩子都應該原諒,應該包容,應該永遠如初,這真的強人所難。
所以,人到晚年的時候,就要學會盡量避開和孩子的交鋒,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要去管孩子的任何事。當然可能父母原本是一片好心,因為年輕的時候就是這樣做的,但現實在發展,當你不再年輕,你的能力可能已經匹配不上孩子的成就,你提齣的建議其實也不具有任何的現實性,但你還是像以前一樣,要求孩子按照你的建議來做事的話,肯定容易引發。
人老瞭,就要服老,不要去給自己找一些操心的事來做,今天管這個明天管那個,最終沒有起到作用不說,還影響自己和孩子的感情。
說到這裏,我想起一個反麵例子。
我有一個發小,給我說過年的時候她的奶奶和爸爸吵架瞭,其實她爸爸是個蠻孝順的人,但奶奶年紀大,跟著他們住一起以後,爸爸的態度還是經常不好,因為她的奶奶什麼事都要管。
明明客廳還有客人,她的奶奶跑去把燈關瞭,說浪費電,平時這個時候他們已經關瞭;傢裏用水,她的奶奶說浪費;兒媳買衣服,她的奶奶一問價錢,就說貴瞭,說是在浪費錢;甚至包括走人情送禮這樣的事,她的奶奶也要按照她說的來……
她的母親已經很有意見,背地裏吐槽瞭無數次婆婆管得太多,隻是還沒有當麵說,她的爸爸作為兒子,終於率先提瞭齣來,讓老人不要去管他們的事,這麼大的歲數瞭,多關心點自己就好瞭。
她的奶奶認為她爸爸是在嫌棄她,哭瞭起來,後來兩個人過瞭很久纔和好。
03.照顧好自己的身體;
人到瞭一定的年紀,身體的機能肯定不比得年輕時候,遇到的一些大病小痛也就更多,所以也就更加需要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
那個82歲的老人,他一直到現在身體都很好,沒有怎麼生過病,當然他自己也很注意健康,注意飲食,也注重鍛煉。他的孩子們都看得到,肯定對此都是錶揚,甚至說句不好聽的話,老人的這些行為,會讓他在生病以後,孩子們的寬容度都更高一些。
這要怎麼理解?
我在生活中,看到這樣一個老人,她真的是那種特彆固執和倔強的類型,醫生不管說什麼,基本都不聽,告訴她這個不能吃,她迴傢還是繼續吃,說她就喜歡吃這個,還說醫生說的話都是假的,結果後來真的住進瞭醫院。
她的女兒當時特彆生氣,說媽是自己作的,要是真的老瞭身體不行瞭需要照顧,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大傢都理解,但她自己總是不聽勸,去做一些不利於身體的事,這不光是給自己找事,也是給我們找事。
所以,老瞭以後就不要在這方麵去逞強,因為當你生病瞭,首要肩負起來一切的便是孩子。
由此可見,老瞭以後的日子,同自己的言行在一定程度上息息相關,孩子孝順是一方麵,自己要做好本能也是需要注意的一方麵。
-END-
和每個來這裏的人談愛說情,但無關風月。點擊上方關注,歡迎來到我的世界。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