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10/2022, 1:36:14 AM
1988年,蔣經國突然離世,作為繼母的宋美齡有何反應?他們之間有著怎樣的愛恨情仇?宋美齡是蔣經國的繼母,這對母子之間有著十分微妙的關係,二人時而親近,時而疏遠。
蔣經國是蔣介石與原配毛福梅唯一的兒子,蔣介石對他寄予厚望。蔣經國時常痛恨父親蔣介石拋棄瞭自己的母親,而在外麵沾花惹草,給蔣經國不斷帶來繼母。隻是蔣經國礙於父親的威嚴,敢怒不敢言罷瞭。
蔣介石共娶瞭四個老婆,原配毛福梅、陳潔如、姚冶誠、宋美齡。這些人當中,與蔣介石相處時間最長的是宋美齡,其他的則是“過眼雲煙”,蔣介石最對不起的人則是毛福梅。
蔣介石與毛福梅的婚姻是由母親一手操辦,他早年喪父,是由母親一手帶大。父母包辦的婚姻,注定是沒有感情的,蔣介石對毛福梅內心是排斥的,而毛福梅則任勞任怨操持傢務,替他孝敬母親,並且給蔣介石生下一個兒子。盡管如此,毛福梅也沒能拴住蔣介石那顆躁動的心。
在1939年,毛福梅在浙江老傢被日軍炸死,作為兒子的蔣經國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趕往老傢處理後事。為此,他與繼母宋美齡關係一度鬧僵,蔣介石從中不斷調和,蔣經國與宋美齡也隻是錶麵維持著和平關係。
接下來說說,蔣介石與宋美齡的婚姻。
宋美齡於1898年齣生於上海的豪門傢庭,他的父親宋嘉樹牧師齣身,後來投身於商界,創辦實業積纍大量的財富,成為一位富豪。他常常資助孫中山鬧革命,辛亥革命勝利後,他的傢族開始在民國崛起,成為一個顯赫的傢族。
宋嘉樹所生的三個女兒:宋靄齡、宋慶齡、宋美齡,都是在民國赫赫有名的人物,影響著中國近代史的走嚮。
宋美齡齣生在這樣的傢庭,無疑是非常幸運的,從小衣食無憂,也養成她刁蠻任性的性格。為瞭接受良好的教育,12歲時,她跟隨姐姐宋慶齡去往美國留學,她接受的完全是西方教育,自幼學習英語,英語講得很流利。這也是她以後成為蔣介石的“外交大臣”的基礎。
1917年,宋美齡迴到上海,但由於從小在美國長大,對中國的漢字不怎麼熟練,於是她請私教苦練中國漢字,苦學中國古典文學,以求熟練掌握流利的漢語,精通祖國的古典文學。幾年之後,她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成為一位既有西方的浪漫又有中方的古典知性的美女,活躍在民國的高級交際圈中。
溫文爾雅、知性大方又不失浪漫的宋美齡,引來很多民國“公子們”的追求,其中不乏有蔣介石。
1922年12月的一天,宋美齡的哥哥宋子文在上海莫裏哀路孫中山寓所舉辦瞭一個彆開生麵的晚會,蔣介石也應邀參加。就是在這次晚會上,蔣介石第一次見到瞭年輕漂亮、氣質齣眾的宋美齡,決心不惜一切代價娶她為妻,但遭到宋慶齡的堅決反對。
此時的蔣介石事業纔剛剛起步,取得瞭孫中山的信任,礙於宋慶齡的威望,他與宋美齡的戀情暫且擱置。
直到1927年蔣介石率領北伐軍殺到上海,對宋美齡展開猛烈的追求。宋美齡剛開始錶示拒絕,後來在大姐宋靄齡的勸說下,同意瞭這門親事。
在1927年12月1日,蔣介石拋下前三任妻子,與宋美齡在上海結婚。在外人看來這是一場“政治聯姻”,但蔣介石看來,或許是被宋美齡的纔情所吸引,至於後來幫助蔣介石那是水到渠成之事。
宋美齡的介入,讓父親與母親離婚,蔣經國心中不免傷感起來,對這位繼母也是非常忌恨。但礙於蔣介石的麵子及宋傢的勢力,自然要裝得畢恭畢敬。
蔣介石與宋美齡結婚後,蔣經國與宋美齡成為老蔣身邊最親近的人,很多事情讓宋美齡去處理,在宋美齡的幫助之下,蔣介石成為民國的大總統。
蔣經國也不負眾望,從1937年蘇聯迴國後,在父親身邊擔任軍中要職,逐步進入國民黨高層決策中心。
蔣經國沒有辜負蔣介石對他的期待,很快便成長瞭起來,進入國軍內部並且進行學習,而且在父親蔣介石的幫助下,還在國軍內部迅速站穩瞭腳跟,此時的宋美齡內心是極其的慌張,因為她和蔣介石二人雖然結婚多年,但是最終卻一直沒有生下一個屬於自己的孩子,蔣經國重新迴到國軍無疑是一個極大的挑戰,可此時的宋美齡卻已經沒有瞭其他的辦法,因為蔣介石把這個大兒子當成瞭自己的接班人培養。
宋美齡沒有其他辦法,隻寄希望於她的外甥孔令侃,曾經因為孔令侃的事情與蔣經國翻臉。
1942年,蔣經國去淞滬“打老虎”,派人查封瞭孔令侃的公司大批物資。而孔令侃是宋美齡的外甥。
聽到倉庫被封的消息後,孔令侃立即報告給瞭姨媽宋美齡。
宋美齡對蔣經國打瞭招呼:“你把這件案子撤銷!”
蔣經國卻說:“不行吧,不辦孔令侃不能服眾,整個經濟管製會前功盡棄,父親的殷切期望會付諸東流……不辦孔令侃,我的臉往哪裏放……”
盛怒之下的宋美齡掉頭而去,立即找到蔣介石哭訴,蔣介石隻好發話:揚子公司一案撤銷,經濟管製結束。就這樣,孔令侃依舊我行我素,大發國難財。
宋美齡乾預蔣經國打虎,這使得蔣經國黯然神傷。
1949年,蔣介石帶著妻兒敗退至台灣,蔣經國與宋美齡的關係有些緩和,但也是錶麵上維持這種關係,始終過不去心裏的那道“坎”。
他們共同襄助蔣介石,宋美齡為丈夫積極奔走赴美遊說,尋求美國的支持。蔣經國則在蔣介石的身邊任勞任怨、忠心扶持。在蔣介石的扶持下,他逐漸成為父親的左右手。
1975年4月5日,蔣介石在台灣病逝。在他彌留之際,始終放不下妻子與兒子蔣經國。將他們叫到床邊,兩人的手疊放在一起,囑咐兒子蔣經國:對待宋慶齡要像對待自己的母親一樣孝敬她。
蔣經國麵對父親的臨終囑托,自然應允。蔣介石去世後,宋美齡為避免陷入權力的鬥爭,離開台灣赴美國療養。
宋美齡自主放棄對權力的追逐,蔣經國很是感激,母子之間的關係再度緩和,或許是宋美齡厭倦瞭對權力的明爭暗鬥。
在1985年,宋美齡應蔣經國的邀請,再次迴到台灣入住士林官邸。隻可惜歸來時,蔣經國年老體衰,強忍著身體的疼痛麵對這位遠道而來的繼母。
1988年1月13日,蔣經國去世,享年78歲。去世後,他的親屬陸續到場吊唁,宋美齡最後一位到場,但她隻到瞭房門口,未見蔣經國最後一眼,也未流淚。在門囗站立許久,宋美齡說瞭一句讓人心酸的話:真是人生無常,連個招呼都不打,就這麼爽快地走瞭!
更令人心酸的是,第二年她的長孫蔣孝文去世,1991年蔣孝武去世。白發人送黑發人的蒼涼,給她的心裏留下瞭陰影,蔣孝武的去世也意味著蔣傢正是退齣政治舞台。
於是,宋美齡再次離開台灣赴美療養,2003年10月24日,她在美國病逝,享年105歲。她與蔣經國的恩怨從此煙銷雲散!
宋美齡為什麼不去見蔣經國最後一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