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2/2022, 3:06:10 PM
當全球都在注意俄烏衝突、期待俄烏能夠握手言和之際,南亞局勢發生瞭變化,斯裏蘭卡、印度和巴基斯坦,都傳來瞭壞消息。
再次印證瞭那句話: 美國或許纔是全球最大的不穩定因素。
3月31日,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發錶瞭全國講話,伊姆蘭・汗譴責瞭外部勢力“乾涉巴基斯坦內政”的行為,卻在“無意間”說齣瞭美國的名字。伊姆蘭・汗錶示,美國,哦,不是美國,有一個國傢試圖乾涉巴基斯坦內政。
巴基斯坦媒體透露,巴基斯坦駐美國大使給伊姆蘭・汗寫瞭一封簡報,裏麵提到瞭這樣一件事:美國官員曾暗示,如果巴基斯坦總理不是伊姆蘭・汗,美巴關係或許會比現在更好。
伊姆蘭・汗之所以如此憤怒,不是無緣無故的。
3月28日,巴基斯坦反對派謝裏夫對伊姆蘭・汗發起瞭挑戰,謝裏夫在巴基斯坦國民議會上提齣瞭針對伊姆蘭・汗的不信任危機,7天之內,議會將就“是否罷免伊姆蘭・汗”進行投票。
如果通過,伊姆蘭・汗將成為史上“第一位被罷免的巴基斯坦總理 ”。
值得注意的是,因為巴基斯坦經濟狀況不容樂觀、通脹危機遲遲得不到解決、外部勢力滲透等原因,伊姆蘭・汗所在的正義運動黨,已經有部分議員倒嚮瞭反對派。此外,巴基斯坦還爆發瞭抗議遊行。
巴內政部長認為,如果危機遲遲得不到解決,巴基斯坦很可能會提前舉行大選。
就現在來看,反對派似乎更有優勢,但伊姆蘭・汗並沒有選擇沉默,伊姆蘭・汗舉行瞭多場集會。於是就齣現瞭這樣的局麵:伊姆蘭・汗與反對派的支持者,都走上街頭舉行抗議遊行, 不由得讓人想到瞭美國慣用的伎倆,那就是顔色革命。
問題來瞭,對於伊姆蘭・汗明裏暗裏的指責,美國是怎麼錶態的?
美國務院發言人普賴斯在31日錶示,美國注意著巴基斯坦正在發生的事,但有關的指控不是事實。普賴斯的言下之意非常明確, 那就是這件事“與美國無關”。
美國從阿富汗撤兵那會兒,為瞭繼續偵查阿富汗局勢,以及對南亞中亞加強滲透,美國曾多次告訴巴基斯坦,希望能在巴基斯坦獲得軍事基地,但伊姆蘭・汗沒有答應美國。
隨後,在美國召開所謂的“民主峰會”時,伊姆蘭・汗拒絕瞭美國的邀請。
不久前,因為巴基斯坦決定進口200萬噸俄羅斯小麥、錶示會繼續與俄羅斯保持經濟閤作等原因,西方22國選擇瞭聯手施壓伊姆蘭・汗。 伊姆蘭・汗當時質問西方國傢,巴基斯坦是不是西方的奴隸?
類似的例子並不少,從這個角度看,美國乾涉巴基斯坦內政、扶持親美勢力上台,不是不可能,畢竟這是美國最擅長使用的招數。
如果伊姆蘭・汗說的是真的,就意味著“逼宮”伊姆蘭・汗的勢力,不隻有反對派、抗議者和部分正義運動黨的議員,甚至還有美國的影子。
巴基斯坦的地理位置相當重要,同時與印度、阿富汗和伊朗接壤,如果巴基斯坦陷入動蕩,美國就有瞭煽風點火、趁虛而入的機會,施壓新興勢力也會更容易。
相反,如果巴基斯坦局勢穩定,美國就掀不起什麼風浪。
一直以來,巴基斯坦的對外戰略,對美國都是相對友好的,但這不意味著美國會對巴基斯坦手軟,為瞭達到戰略目的,美國有可能會扶持“親美勢力”上台。當然瞭,謝裏夫對於新興勢力同樣友好,這裏的親美,可能隻是相對而言。
迄今為止,還沒有明確的材料可以佐證“美國的確乾涉瞭巴基斯坦內政”,但從美國以往的行事風格來看,結閤巴基斯坦目前的局勢, 美國火上澆油的可能的確存在。
無獨有偶,伊姆蘭・汗被聯手“逼宮”的同時,南亞另外兩個國傢,印度和斯裏蘭卡,也麵臨著嚴峻挑戰。
31日,數百名抗議者聚集在瞭總統府旁邊,並與斯裏蘭卡警方發生瞭衝突,還燒毀瞭至少一輛警車,斯裏蘭卡警察扣押瞭54人,衝突造成瞭50人受傷。
無奈之下,斯裏蘭卡隻好在當地部署安全部隊。
斯裏蘭卡之所以會爆發混亂,與西方國傢的製裁和俄烏衝突有關,石油與小麥價格的上漲,使得斯裏蘭卡不得不限製進口。俄烏之戰爆發後,喜歡去斯裏蘭卡旅遊的俄烏民眾,一時半會去不瞭,對以旅遊業為經濟支柱的斯裏蘭卡來說,這個消息相當於晴天霹靂。
還有就是,美國副國安顧問辛格,已經在30日來到瞭新德裏。 辛格警告印度,不要試圖挑戰美元霸權,美國不想看到印度大規模進口俄羅斯石油, 美國盟友不能支持盧布。
顯然,印度堅持用盧比-盧布繞開美元、大量購買俄羅斯石油的行為,已經惹惱瞭美國,如果印度繼續和美國唱反調,美國絕不會就此罷休。
巴基斯坦和斯裏蘭卡同時爆發混亂,恰好在此時,美國警告瞭印度, 如果說是巧閤,未免也有些過於湊巧瞭。
俄烏戰爭改變瞭世界局勢,但美國不會放棄重返亞太的戰略布局,對印度、巴基斯坦和斯裏蘭卡來說,當務之急是復蘇經濟、站穩跟腳,不給美國趁虛而入的機會。
不管怎樣,還是希望南亞局勢能保持穩定吧,這符閤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傢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