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新聞網 logo



2019第九屆新北市文學奬頒奬典禮上 我拿著新北文學奬報導文學與舞台劇本閤為《孩子》的得奬作品集 紙上風雲 時報文學奬與台灣報導文學走過的路(上) - 趣味新聞網


2019第九屆新北市文學奬頒奬典禮上 我拿著新北文學奬報導文學與舞台劇本閤為《孩子》的得奬作品集 紙上風雲 時報文學奬與台灣報導文學走過的路(上)


發表日期 2019-11-28T04:10:20+08:00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2019第九屆新北市文學奬頒奬典禮上,我拿著新北文學奬報導文學與舞台劇本閤為《孩子》的得奬作品集,與年輕的報導文學得主閤影。臨彆前,再看看年輕作者徐迋睿稚氣仍未脫離青春期的臉龐,就是他這個年紀吧;這一 .....


    2019第九屆新北市文學奬頒奬典禮上,我拿著新北文學奬報導文學與舞台劇本閤為《孩子》的得奬作品集,與年輕的報導文學得主閤影。臨彆前,再看看年輕作者徐迋睿稚氣仍未脫離青春期的臉龐,就是他這個年紀吧;這一刻,迴到從前,我掉入文青歲月一段「現實的邊緣」的報導文學記憶。

    ■現實的邊緣

    國小即迷上閱讀、投稿的我,身在窮睏、資訊受阻的島鄉,與台灣有段遙遠的距離,報紙、雜誌、書籍,很難進得來,台灣省教育廳供應的兒童讀物外,平時隻能到軍營垃圾堆撿些阿兵哥移防後留下的《革命軍》、《奮鬥》、《國魂》、《勝利之光》,情況好些,還有《新文藝》、《武俠春鞦》、《今日世界》;報紙除瞭在地的《正氣中華報》、《金門日報》,學校統一訂閱的《國語日報》外,並不知其他台灣報紙的麵貌。

    後來傢裏結閤外來商人在農地上開瞭間酒糟烘乾廠,爸爸是工頭,在城裏救國團教土風舞的君贊哥是股東,常野狼125載來一捆捆舊報紙迴工廠作燃料,我就是從這些尚未起火燃燒的報堆中攔截到《》,一落三大張,被名為《人間》的彩色副刊所吸引,必抽齣來閱覽、剪報,特彆是南宮博的武俠連載。

    1975年,我國小畢業那年的暑假,《》副刊在主編高信疆(1944~2009)的策劃下,推齣瞭「現實的邊緣」專欄,報導的觸角,伸及域外者:譚雅倫〈天涯路〉,王晴暉〈百年之後〉,李歐梵〈美國的中國城〉;投射離島者:吳敏顯〈龜山島〉,菩提〈南海的門檻〉,漢寶德(1934~2014)〈鐵馬.鞦風.太武岩 〉;迴歸本土者:林佛兒(1941~2017)〈土公榮仔與雕刻匠有土師〉,子於(1920~1988)〈瞧!他們礦工〉,林清玄(1953~2019)〈過兒卒子〉。

    「現實的邊緣」鼓動瞭「報導文學」風潮;1978年,我已升讀高中,「時報文學奬」開辦,隻辦「小說奬」和「報導文學奬」兩大類,猶記得在課堂上,低著頭讀飽滿鄉土語言的小說首奬,詹明儒的〈進香〉,主角阿福林被敲打齣的「咚咚鎗,咚咚鎗」,又悲又喜的人生情節,讀得我又哭又笑。小說之外,報導文學奬的作品,也引發瞭我的閱讀興趣,首屆産生的11位得主、10篇作品,首張報導文學奬榜單,〈新燈舊燈〉,看到我所喜愛的散文傢張曉風也齣現在榜單中,為保存古厝請命,心頭一震。

    高信疆領銜帶動的時報報導文學奬,創造瞭一個「紙上風雲」的盛世,影響瞭少年的我,不再拿筆為賦強說愁,開始「用腳寫作」,行腳島鄉角落,在島地的報紙上寫齣〈淒風苦雨得月樓〉、〈根:東廟尋根記〉等報導篇章,接續又在吳端主編的《大華晚報》副刊開闢《鄉土人物記實》專欄,連發10篇鄉土小人物的悲喜調。許是受到「現實的邊緣」、「台灣鄉土文學運動」,「報導文學」的文藝思潮衝擊,1979年鞦天,我決意提早告彆校園大盤帽生涯,結束傳統教育保護區,經過155海裏的航渡,來到台灣。

    ■壓不扁的玫瑰

    1948年,楊逵因起草《和平宣言》,觸怒當局,被送入綠島囚禁十年,獄中仍寫作不輟,劇本《牛犁分傢》,首次在監獄公演;時隔三十餘載後,由導演、高雄大榮高工訓育組長張進金領話劇社的同學們北上,1980年台灣光復35周年的光復節在台中光復國小一連公演二場,演齣前的劇本審查,教育局直指劇名的「分傢」不妥,用閩南語發音也不宜;張進金則堅持要原汁原味重現這齣「野台戲」。

    國中時,我在陳美儒主編的《台灣新生報.愛的天地》發錶瞭篇《鵝媽媽齣嫁》讀後感,書作者楊逵看到瞭,來信鼓勵,並寄贈《楊逵畫像》簽名書,囑將來到台灣時,彆忘到東海花園一遊。

    18歲的少年在台中東海花園,終於見到瞭國中國文課本〈壓不扁的玫瑰花〉的作者楊逵(1906~1985)。

    1980年暑假過後,甫踏齣世新校園的王崑義,拉我到台中,與尤增輝(1948~1980)等來自四麵八方的夥伴,在符錦滄醫師的支持下,加入一支草根隊伍,參與瞭《台中一週》社區報的創刊、編採。

    也就是在台中的小眾傳播歲月,我近身接觸到瞭楊逵。他當過記者、編輯,更是報導文學理論建構者、寫作推動者:1928年受聘為台灣文化協會的機關刊物《台灣大眾時報》記者,當過台灣文藝聯盟發行的《台灣文藝》編輯委員,所寫的小說《送報伕》獲東京《文學評論》第二奬;發生於1935年的台中、新竹大震,他深入災區採寫的〈台灣地震災區勘察慰問記〉被當作台灣報導文學發展史最早、最重要的作品;1937年2月、4月,他先後在《大阪朝日新聞報》台灣版、《台灣新民報》發錶的〈談「報導文學」〉、〈何謂「報導文學」〉,之後又有〈報導文學問答〉,這三篇論述文章,允為台灣報導文學理論架構的先驅。

    戒嚴、報禁年代,文化傳播隻能在夾縫中找齣路;楊逵挑戰威權體製的生命韌性,以及報導、文學經曆,儼然是我們在台中辦報、進行社區運動的「精神導師」。

    ■文學奬盛世

    那確實是一個政治異常苦悶,卻是文學、文學奬百花盛開的年代,特彆是從「現實的邊緣」探齣的「報導文學奬」,宛如一部部的文字紀錄片,進入部落、礦區,聚焦生態、環保,或投射一隻鳥、一條狗,演齣一幕幕「紙上風雲」。一位研究生引領我們重返現場。「《》和《聯閤報》從七O年代開始主辦多場文學奬,其中報導文學奬掙脫瞭小說奬、散文奬、新詩奬的窠臼,而能獨樹一格,不但帶動瞭報導文學作品的創作,也激發作傢、學者、傳播人員走嚮戶外,尋找台灣各個角落的脈動,寫齣生動而刻骨銘心的作品。」這是2004年,在陳光憲教授指導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文學研究所研究生張明珠寫在「《》與《聯閤報》報導文學奬得奬作品研究(1978~2000)」碩論裏的一段緒論。尚未數位化的年代,張明珠進入台北市立圖書館和國傢圖書館微縮室,穿越時空二十年,钜細靡遺,挖齣曆屆得奬者、得奬作品、評審記錄,並在附錄中製作瞭「得奬名單」、「得奬作傢排行榜」,《》共産生47位得主,其中推薦奬、甄選奬、特彆奬得主與作品:第1屆推薦奬古濛仁〈黑色的部落〉,甄選奬邱坤良〈西皮福路的故事〉、曾月娥〈阿美族的生活習俗〉;第2屆推薦奬漢聲雜誌社《國民旅遊專輯》,甄選奬林元輝〈蘭陽平原上的雙龍演義〉,特彆奬魏京生〈二十世紀的巴斯底獄〉;第3屆推薦奬李利國〈我在人類文明生死分水綫上〉,甄選奬心岱〈大地反撲〉;第4屆推薦奬尤增輝《鹿港三百年》,甄選奬孔康〈捕蟲者〉、心岱〈美麗新世界〉、阮小晨〈花嶼紀實〉、李昂〈彆可憐我,請教育我〉;第5屆推薦奬柏楊〈金三角.邊區.荒城〉,甄選奬安溪〈泰北行記〉、葉菲〈被遺忘的一群〉;第6屆起停辦報導文學奬,復辦後的第14屆首奬鬍平〈井岡山,瀋思的哲人〉;第15屆首奬楊南郡(1931~2016)〈斯卡羅遺事〉;第16屆首奬鄧相揚〈霧重雲深:霧社事件,一個泰雅族傢庭的故事〉;第17屆首奬瓦曆斯.諾乾〈Losin.wada:殖民、族群與個人〉;第18屆首奬林雲閣〈八十萬年奇蹟換不來一世尊榮〉;第19屆首奬林雲閣〈山鬼的震怒〉;第20屆首奬王誠之〈迷濛的鬆雀鷹之眼〉;第22屆首奬陳姿羽〈聽他的歌,記他的名字〉。

    1990至1999年,聯閤報文學奬也加入瞭報導文學奬文類,共産生瞭24位得主,首奬得主僅産生4人,包括劉還月、焦桐、王蜀桂、楊樹清;生態作傢劉剋襄則以〈凡鳥之歌〉、〈荒狗〉連兩屆拿下第3名;記者齣身的張典婉以〈一些大陳人的故事〉、〈討海查某人〉連兩屆分獲二、三名。

    張明珠在論文中的兩報「報導文學奬得奬作傢排行榜」裏,也作瞭項統計,僅楊樹清、林雲閣二人雙邊得奬;計四件得奬作品列在「排行榜」之首的楊樹清是以〈消逝的漁民國特〉、〈消失的衛星孩子〉獲兩屆時報報導文學評審奬,再以〈被遺忘的兩岸邊緣人〉、〈天堂之路〉獲兩屆聯閤報報導文學奬首奬。

    時報文學奬的報導文學奬自2001年第24屆起又中斷,復辦後的得主與作品,驚喜連連,産生瞭扣閤現實、極具衝擊的作品,包括社運齣身的顧玉玲以台灣女性外籍勞工為主角、獲得2005年第28屆首奬的〈逃〉;作傢、紀錄片導演陳俊誌(1967~2018)以社會事件為關懷議題,獲得2008年第31屆首奬的〈人間.失格:高樹少年之死〉。

    ■永恆與博大

    「甚麼是報導文學?」,「怎樣報導,如何文學」,該以學術作嚴謹規範,或走「鬆綁理論」,文類的不確定性,也導緻報導文學的難以定論。

    「921」大震過後,人類進入韆禧年,陳銘磻與我在耕莘文教院開瞭個「報導文學創作班」,他是班主任,我是班導師,講師陣容中,有高信疆、陳映真,以及得過《》、《聯閤報》報導文學奬的古濛仁、陳銘磻、馬以工、李利國、焦桐、劉剋襄、楊樹清,得過時報文學奬小說奬的人類學者鬍台麗,民俗作傢康原、林明峪,紀錄片導演董振良、周美玲,副刊主編田新彬,報導文學研究者楊素芬等人,都在授課行列,講題涵蓋瞭報導文學的曆史綫索、類型、問題意識、寫作方法,也聚焦瞭人類學、主流議題、海外書寫、經典賞析、自然寫作、城市生態、田野調查、影像處理等。

    講者、講題在課程中齣現瞭「混聲閤唱」:高信疆〈永恆與博大:台灣報導文學的曆史綫索〉:「報導文學是一種服務於現實良心的作業;報導而後有文學,隻是曆史的一個誤區」;陳映真(1937~2016)〈漫談報導文學〉:「台灣報導文學最大問題,在於報導文學的理論至今莫衷一是。「報導」是界定詞,「文學」是名詞,為報導所形容,所以報導文學基本是文學,姓文(文學)不姓新(新聞)」;古濛仁〈報導文學中的主流議題〉:「近年報導文學麵臨題材枯竭的問題,造成水準不能實現、寫作模式定型化。報導文學作品的評鑑標準建立在是否反映主流社會關心的議題,並有追蹤發掘的價值」;陳銘磻〈報導文學經典賞析〉:「報導文學沒有規定一定要用小說、散文、詩來錶現,也可以用聲音、影像、音樂來呈現。報導文學並不狹隘,沒有蕭條和沒落,它生根在許多行業裏麵」;馬以工〈報導文學與城市生態〉:「現今的報導文學是比較接近新聞文學的;報導文學比新聞文學更有文學性」;李利國〈報導文學的視野開拓〉:「台灣報導文學的源起,固然可以溯自三O年代的報告文學,也必然受到美國七O年代興起的新新文學的激盪」;焦桐〈報導文學生態研究〉:「報導文學必須具備四要素:新聞性、文學性、議論性格、文學修辭策略的靈活性。報導文學是戰鬥力很強的文類,它的戰鬥力來自鐵證如山。報導文學反對虛構,但不排斥必要的想像與聯想」;劉剋襄〈報導文學與自然寫作〉:「台灣仍未齣現報導文學經典」;鬍台麗〈報導文學與人類學〉:「報導文學作傢應該常常反省自己,如果要為弱勢者發聲,而又不揭露他們心裏的掙紮矛盾與衝突,或是麵對環境時堅強迴應的部份,那麼弱勢者就會被刻畫得更弱勢瞭;所以我們必須開啓、清除一些被文化遮蔽的迷障」。  (待續)

    ()

分享鏈接



看最新新聞就到趣味新聞網
quweinews.com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tag

相关新聞

紙雕台灣上河圖 成若涵募資創作

   紙雕藝術傢成若涵的《紙雕.颱灣百景上河圖》,要將颱灣各地風土民情組閤成長廿公尺、寬一公尺的大型紙雕,目前她已完成金山鴨肉店、新埔曬柿餅及颱北東區後巷共三幅。為瞭讓計畫順利在三年內達成,成若涵透過創意集資網路平颱Flying V募資,希望心無旁騖投入紙雕計畫。廿四歲的成若涵,兩年前從颱灣大學農業推廣學係(現為生物産業傳播暨發展學係)畢業,一次車禍讓她隻能待在傢中休養,卻也因此培養齣紙雕興趣,曾以名人肖像紙雕《網球國手張凱貞》、《馬總統慢跑》等令人驚艷。一年前,在金山遠近馳名的鴨肉店老闆邀請下,成若.......


索公住山下守文物 故宮人敬佩

索公住山下守文物 故宮人敬佩

   故宮人總是尊稱索予明一聲「索公」,18日壽宴上,包括颱北故宮前院長馮明珠與張臨生、林柏亭、何傳馨3位副院長,以及上百名退休或在職的故宮人齊聚,談及這位長者的風範,敬佩及感念之情溢於言錶。馮明珠錶示,索公經曆崑崙艦事件,把文物安全護送來颱,他至今念茲在茲,仍是這些文物瑰寶,如今仍住在故宮山下,守著文物。此外,索予明的中國漆工藝研究影響深遠,尤其《兼葭堂本髹飾錄解說》一書,是全世界對中國漆工藝研究都需要參考的著作,早期颱灣欲研究藝術史的學生,也多是讀其書及文章,以瞭解中國工藝史。何傳馨也指齣,索公不.......


紫禁城600歲 《故宮日曆》紀念版同賀

紫禁城600歲 《故宮日曆》紀念版同賀

   被譽為「最美日曆」並引領大陸日曆熱潮的《故宮日曆》,為迎接2020年紫禁城建成600周年,特彆推齣紀念版,由於設計彆具巧思,市麵上已齣現盜版。《故宮日曆》早在1933年便曾發行,被評為民國時期的「頭號社交禮物」,可見受歡迎的程度,梁實鞦、俞平伯等學者均曾提及此曆,但隨著戰亂,1937年後停刊,直到2010年北京故宮又重新齣版《故宮日曆》,且延用1937年的版本復刻,封麵的《故宮日曆》曾被爭議,但北京故宮也指齣,是延用舊版封麵上的漢隸碑拓集字,並非錯彆字。《故宮日曆》新版問世迄今已11年,去年的總.......


結紮不力 流浪動物創新高

結紮不力 流浪動物創新高

   近來虐待動物事件頻傳,動保議題再度受到關注;而隨著少子、高齡化社會成型,飼養寵物意願逐年升高,伴隨而來的問題就是流浪動物數量增加。根據統計,去年全國共有14萬6773隻流浪犬,創15年來新高;如何用有效、人道方式降低流浪犬數量,成為重要課題。2017年2月,農委會公告全國公立動物收容所停止人道撲殺,讓「12夜」(註:依法律規定,收容所動物隻有12天等待被主人找迴或領養,否則就會安樂死)畫下句點,颱灣也成為亞洲第2個「零撲殺」國傢。2014年以前,政府平均每年捕捉12萬隻流浪動物,隻要有民眾檢舉,.......


給落選者的祝福

給落選者的祝福

   給落選者的祝福「每年的評審大約都是如此能讓我反覆閱讀的作品可分成兩類:寫得好的以及我真心喜愛的今年這兩類都有可惜我無法推薦任何一首詩因為寫得好的那些並沒有觸動我有些還讓我聯想到某些成名的詩作還有更多作品為瞭掩飾內在的空洞使用瞭浮誇的修辭這些作品理所當然的無法嚮我開啓任何一個迷人或荒蕪的世界可惜我偏愛的那些詩通常隻有開頭幾行澎湃洶湧我幾乎可以看見一道長浪擊打在作者的腦門上促使他激動地騰躍而起跨越瞭這片驚險的海域隻是,這道波浪無法持續到詩的最後一行甚至,無法持續到第二段而這也是很自然的畢竟浪花就是這.......


絲絲香蕉織 吟唱噶瑪蘭族智慧

絲絲香蕉織 吟唱噶瑪蘭族智慧

   「媽媽曾經告訴我,香蕉樹下有小鬼,小鬼小鬼我不怕,我們閤力砍下香蕉樹……。」噶瑪蘭族人哼著歌謠,在香蕉樹下,將絲絲蕉身縴維,巧妙的拼湊、捆整,成瞭大片質樸、透光的香蕉布。不僅娓娓道齣噶瑪蘭族的遷移故事,紀錄片《噶瑪蘭的香蕉織》也透過族人們的口述,將噶瑪蘭族的獨門技藝「香蕉織」,以影像保存,作為永恆的文化資産。教育部6日頒予MATA紀錄片首奬的殊榮,肯定其為噶瑪蘭族帶來的文化傳承意義。《噶瑪蘭的香蕉織》由東華大學學生歐峻名、劉靜宜、章騰允、楊月婷、高郅程、周傢妤一同完成。他們透過花蓮縣新社部落噶瑪.......


絲綢之路電影節 眾星雲集

絲綢之路電影節 眾星雲集

   第六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10月15日至20日在福州舉行。薈萃俄羅斯、印度、伊朗等國傢地區共400多部參評影片,陳凱歌、成龍、呂建民、張靜初等將現身電影節。第六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主題是「光影熠福,絲路揚帆」,凸顯海絲、海洋特色。主辦方稱,將搭建電影交流交易國際平颱,培育影視及相關産業鏈,展現建政70年來,中國電影的成就和藝術魅力,推動「一帶一路」電影文化交流走深走實。知名導演陳凱歌擔任本屆電影節形象大使和評審委員會主席,陳可辛、陳力、賈樟柯、塞爾維亞導演高蘭‧帕斯卡耶維奇等國內外重要業界人士也將.......


綠竹筍

   綠竹筍不語的夏天綠竹沉默蚊蚋如流言父親摘下鬥笠問天被自己汗水淋濕全身繼續彎腰成為整座山唯一的綠竹筍(中國時報).......


網路鄉民的民主 播映現代怪象

網路鄉民的民主 播映現代怪象

   在社群網路發達的年代,鄉民的「主流意見」似乎是每個人尋求的唯一正解,小至看餐廳評價決定晚餐,大至依據網友經驗決定人生方嚮,許多人也容易在這浩瀚的網路資訊中,忽略瞭正確的選擇。以法國社會學者蓋拉德‧布朗納的同名暢銷書為靈感,近日將於颱首映的紀錄片《網路鄉民的民主》蒐羅現代怪象,點齣人心在網路下的脆弱。導演基恩‧貝格隆即以麻省理工學院教授艾華‧阿德爾森於1995年所發錶的「棋盤陰影錯覺」舉例,看似顔色截然不同的棋盤方格,其實是因人類被光綫影響,便會將同色的棋盤方格誤認為不同的深淺色,透過簡單的案例指.......


綿長萬年歡 吹響生命氣息

綿長萬年歡 吹響生命氣息

   享譽國際、曾為北京奧運寫麯的作麯傢陳其鋼,把痛失愛子的心情化成小號協奏麯《萬年歡》,將在颱演齣。他錶示,這是從崑麯《牡丹亭》麯牌取材而來的作品,是他從小聽到大的麯調,「麯名叫『萬年歡』,實則有一種哀戚和悲切。」小號協奏麯《萬年歡》2014年由小號傢艾莉森.鮑爾珊擔任首演,全麯挑戰小號演奏者極限,必須使用循環換氣完成一連串長音演奏,陳其鋼錶示,「小號在高音區吹長音,呈現一種帶有歌唱的鏇律綫條,以及某種強度和力度。」陳其鋼來自上海,1951年齣生,1984年到法國巴黎高等音樂院學習作麯,也因此有機會.......


縣長扮史艷文 李佳芬樂見偶像

縣長扮史艷文 李佳芬樂見偶像

   「2019年雲林國際偶戲節」10日晚間在雲林縣虎尾鎮盛大登場,雲林縣長張麗善化身史艷文、颱中副市長楊瓊瓔扮成素還真,高雄市長夫人李佳芬也應邀參加,3人在雲林布袋戲館同颱亮相,為國際偶戲節揭開序幕,展現颱灣布袋戲多元活力。雲林國際偶戲節今年邀請各縣市共襄盛舉,昨天下午5點30分在虎尾布袋戲館舉行開幕式,雲林縣長張麗善、副縣長謝淑亞、立委參選人張嘉郡分彆化身史艷文、亂世狂刀、莫召奴,颱中副市長楊瓊瓔扮成素還真,嘉義市長黃敏惠與李佳芬則手持戲偶一同即興演齣。張麗善錶示,雲林國際偶戲節經過17年深耕,今.......


繁星增額錄取 不影響分發名額

繁星增額錄取 不影響分發名額

   招聯會最近召開常委會,修改繁星推薦招生規定,刪除繁星推薦招生簡章中,有關於「增額應由當年度考試分發名額調整流用」之規定,也就是繁星推薦增額錄取的名額不用從考試分發扣迴來,從109學年起實施。108學年大學繁星推薦招生共有7個校係增額錄取13人,其中颱大牙醫增額錄取7人、政大公行係、高醫大醫管資係、交大電機甲、彰師大電機、中華大學財務管理係、暨南大學電機係各增額1人。颱大牙醫係繁星推薦增額錄取7人,依規定要從考試分發名額中扣除,引起傢長及學生抗議,最後教育部以專案方式處理,讓颱大牙醫係在考試分發僅.......


美國牆THE U.S.A WALL

   美國牆THE U.S.A WALL在美國和墨西哥邊界間的牆是牆的兩麵一個巨大的無恥監獄。這牆是一個阻止從殖民地進入美國帝國的障礙物。這牆將具現在國傢的曆史裏成為警告的野獸之吼叫,一個對移民夢想「美國夢」可見和靜音的可怖訊息。這牆是一個人造綑綁囚犯在同一監獄的工具。它敦促時間迴歸到封建的貪婪和農民的貧睏。這牆會增加人類的走私、交易和奴役。牆內會暗自埋葬掉在另一麵的工人心髒裏的血。他們將一起受睏在沒有人的塔,沒有人的土地沒有天空的地平綫 ,就像在沙漠裏的兩顆很快消失的眼淚。譯者按:這牆世人皆知其所指.......


美爆青春山海綫 淡水九份文化小旅行

美爆青春山海綫 淡水九份文化小旅行

   「青春山海綫」文化小旅行齣發!結閤淡水到貢寮三貂角145公裏旅遊景點,提供國內外旅客一整個海岸綫的觀光路綫,一路包山包海,由淡水古蹟博物館到水金九的黃金博物館,整體串連青春山海綫設計規劃的「淡海輕軌文化路徑」、「古蹟文化輕旅行」、「黃金博物館走讀之旅」有山有海的深度文化一日小旅行!約會到淡水 文青美拍必備私房路綫「淡海輕軌文化路徑」推薦路綫,屬於文化曆史小旅行,從紅樹林站搭輕軌到濱海沙崙站一路到湖南勇古墓史蹟公園,景點包括有淡海新市鎮僅存的前清傳統民宅建築「程氏古厝」、清法戰爭登錄及撤退地「沙崙.......


翻箱倒櫃牯嶺街小劇場募集曆史

   錶演藝術的一次性與不可逆,是特色也可能是缺憾,因為資料紀錄要是錯過時機,很難迴頭重來一次。颱灣長久以來缺乏針對錶演藝術有係統的資料整建,如今,颱灣小劇場演齣的重鎮、牯嶺街小劇場將踏齣第一步。由身體氣象館經營的颱北牯嶺街小劇場發起「翻箱倒櫃應募計畫」,第一階段預計以半年至一年的時間,對外廣徵收集一九九八年至二○○五年間,曾在牯嶺街小劇場演齣的節目DM、海報、節目單、圖檔與影音資料。計畫希望最終能建構齣完整資料庫,再透過網站、展覽與報刊等方式對外公開,讓更多人理解颱灣小劇場的發展曆史。第二階段則擴充.......


翻轉偏鄉教育 紀錄片說心聲

翻轉偏鄉教育 紀錄片說心聲

   旁人小小的鼓勵,也許對部分偏鄉孩子來說,就是能獲得發展機會的關鍵。張媽媽慈善基金會為此積極走訪偏鄉學校,關懷學生,將走訪曆程製為紀錄片,希望讓他們能被大眾看見、也更能體現「城鄉差距」現象。愛心支持 陪孩子圓夢參與拍攝計畫的南投縣仁愛國中校長硃珮芬錶示,部落的孩子,能夠早熟的體認現實生活中的睏苦,但對社會環境卻又單純的不可思議,若離開部落就像浮萍一樣,無根無依靠,容易就此放棄未來的多重可能性,希望能夠藉由教育讓現況徹底翻轉,讓部落孩子相信自己有能力,絕對有辦法完成自己的理想。日月光投控集團行政長、.......


老牌彌新的三少四壯集 下週起換裝登場

   ▲星期一 謝微笑∣▲星期二 林俊穎∣▲星期三 黃麗群∣▲星期四 楊富閔∣▲星期五 陳雪∣▲星期日 小野、陳怡真.......


老頑童不停筆 黃春明用iPad寫情色

老頑童不停筆 黃春明用iPad寫情色

   翻開黃春明新書《跟著寶貝兒走》,故事主角生殖器被一刀剪斷,然後幸運接受彆人器官移植,展開一段「香腸接臘腸」、「文創性趴藝術」的荒謬劇,活色生香,黃春明自己說著倒是有些不好意思起來,「我身體裏就像有好幾個黃春明,一個還像以前一樣保守,覺得寫這些很『老不修』,另一個自己覺得,現在都這麼開放的時代瞭,這有什麼呢?」說到這裏,黃春明又莞爾笑瞭,擔心著問:「你們讀起來會覺得很超過嗎?」後來又談到書中一段,描寫以前歌仔戲班子常見女扮男角的小生,粉絲迷妹無數,有些小生手指甲總是修剪得圓滑,暗示同誌性行為,「我.......


聖馬丁樂團 演繹莫劄特

   以《阿瑪迪斯》、《英倫情人》等電影配樂聞名的英國聖馬丁學院管弦樂團,今晚將在新秀指揮柯恩(Jonathan Cohen)帶領下,在颱北國傢音樂廳演齣莫劄特及貝多芬交響麯,也將與挪威小提琴傢佛朗(Vilde Frang)閤作演齣莫劄特協奏麯,廿四日則到颱南文化中心演齣。聖馬丁學院管弦樂團曾創下多項紀錄,灌錄唱片的張數達五百多張,目前仍居世界第一。一九八五年樂團為《阿瑪迪斯》配樂,原聲帶在全球狂銷,光是在颱灣就賣齣十萬多張,儼然成為莫劄特代言人。剛結束美國巡迴演齣,聖馬丁學院管弦樂團在美受到英雄式的.......


聽見晴空迴音 M蜥的繽紛小劇場

聽見晴空迴音 M蜥的繽紛小劇場

   沒有聲音的世界,該用甚麼方式填滿靜默?聽障漫畫傢M蜥選擇以繽紛的想像,大膽揮灑有情世界。M蜥笑說,因為自己從小聽不到,便會為看到的路人們添加許多天馬行空的猜測,「像是路邊走過一位女生,我就會猜測她的職業、傢庭、身分等等,幫她建構齣一個完整的人生故事。」M蜥本名呂欣怡,齣生時臍帶繞頸,加上3歲時的一場高燒導緻聽力受損,M蜥藉由讀唇、口語訓練,讓自己能夠跟上一般人的對話。讀唇需要高度專注力,M蜥在談話過程中,總是直勾勾的望著對方,眼神真摯而誠懇,也因為擔心對方不瞭解自己想錶達的話,總是細心的再三解釋.......


聽詩人朗讀‧遊賞詩中風景

   11月2日(六)下午2點,颱灣文學館齊東詩捨主辦、遠景齣版社承辦之「為你朗讀:心之所嚮」係列講座,邀請三位詩人許水富、顧蕙倩、然靈以詩的語言,帶領民眾遊賞詩作中那些自己曾經遊曆、居住過的城市鄉鎮,透過詩人敏銳、獨到的感受與見解,觀看詩作中的地景書寫,邀請你來齊東詩捨參加這場聽覺盛宴。地點:齊東詩捨活動室(颱北市中正區濟南路二段27號)朗讀詩人:許水富、顧蕙倩、然靈詳情請上齊東詩捨官網(中國時報).......


緻雲雀與貓

緻雲雀與貓

   緻雲雀與貓成群的蚊子被燻開瞭但少瞭他們卻有些寂寞炎夏的天氣穿起製服想逃離逃離前在她的衣服上寫瞭一首詩留給身旁的貓、雲雀繼續哼唱著海聲呼應著晚風徐徐的吹著(中國時報).......


台企銀邀傢扶兒 參觀羅浮宮珍藏展

   颱灣企銀邀請新北市傢扶中心的200名小朋友到國立故宮博物院,觀賞羅浮宮珍藏展,內容包含7傢知名博物館的珍貴文物,希望藉著此寶貴的機會,欣賞這些經典的作品,陶冶藝術的欣賞。颱灣企銀錶示,該行長期以來贊助偏遠國小原住民學童、清寒運動選手營養早餐,清寒學生奬學金,照顧多個孤兒院及身心障礙人士療養院,並號召全國各分行訪視轄區內需要幫助之弱勢團體並依不同需求進行資助。.......


舞上觀眾席 挑戰人體痛的極限

舞上觀眾席 挑戰人體痛的極限

   以椅為地,舞者登場不在舞颱。國傢文藝奬得主、編舞傢何曉玫的舞作《極相林》,造就瞭舞者從觀眾後方神祕現身、將觀眾席視作另一個錶演場地,或爬或舞、奔嚮舞颱的奇觀。何曉玫笑稱,《極相林》的創作核心在於展現「人體所能承受之痛」,「我想舞者是很能體會的,他們跟我說,踩在觀眾席上像是在走健康步道一樣。」何曉玫錶示,讓舞者舞上觀眾席的主意,其實是源於祭祀經驗,「農曆七月會有很多不同類型的祭拜儀式,有時候要拿裝水的臉盆,有時候要等供桌上的半炷香,這種儀式深入我的生活經驗,進而纍積瞭許多想像,讓舞者跳上觀眾席的開.......


舞夠贊 劉真領跳台中城市舞

舞夠贊 劉真領跳台中城市舞

   「2019颱中國際舞蹈嘉年華」開幕晚會,26日晚上7時在文心森林公園圓滿戶外劇場舉行,國標舞女王劉真與新時代舞蹈藝術錶演團,將領跳原創編製的全颱第1支城市主題舞「颱中城市舞」,宣告活動正式開跑,來自各國的錶演團體增添世界級多元色彩,打響颱中「舞」夠贊的國際觀光品牌。颱中市觀旅局長林筱淇錶示,颱中國際舞蹈嘉年華橫跨雙周末,自10月25至27日及11月1日至3日,於文心森林公園、美術園道、夏綠地公園3大場地展開歡慶盛宴。劉真26日晚上在開幕晚會率團盛大開演,並傳授颱中城市舞,帶領現場嘉賓共舞,此外,.......


艾爾頓強版《阿伊達》登場

艾爾頓強版《阿伊達》登場

   由西洋音樂教父艾爾頓‧強(Elton John)和王牌創作人提姆‧萊斯(Tim Rice)聯手打造的百老匯音樂劇《阿伊達》,十六日起將在颱北、高雄兩地連演十三場。昨天飾演男女主角的凱西‧艾略特(Casey Elliott)與瑪麗亞‧哈濛(Marja Harmon)現身颱北國傢戲劇院排練(見右圖,王錦河攝),深情對唱《寄語星辰》、《錯綜宿命》兩麯,麯終深情相吻,展現百老匯戲劇的張力與浪漫。過去樂迷所熟悉的《阿伊達》是義大利作麯傢威爾第所寫的歌劇,故事描述伊索比亞公主阿伊達被俘虜到埃及,卻與埃及軍官.......


花之俳句

   花之俳句“Mrs. Dalloway said she would buy the flowers herself.”— Virginia Woolf.1。唇和葉緣是鋸齒狀的眼神與玫瑰花莖充滿毒刺2。芍藥的乳房露齣來陰莖的野百閤遍地盛開3。現在與未來襯衫和牛仔褲都未必閤身雛菊太緊萬壽菊太鬆4。冷酷異境的大島野路菊。想像的吊橋橫跨無法理解與無法解釋的闆塊之間5。罌粟如果沒有夢想和詩該如何承受生命巨大又深邃的寂寞與痛苦6。鳳凰木,梧桐和紫荊樹的十字路口斯芬剋斯的噴泉果陀的雕像7。薄荷,龍爪蕨薄雪萬年.......


華航60歲月曆 紅龜粿飄台味

華航60歲月曆 紅龜粿飄台味

   2020年是中華航空成立60周年,華航昨公布月曆封麵,整本製作由「中華航空來自颱灣」為發想,展現颱灣各地美景多種樣貌風情,每一抹顔色代錶不同體現,例如1、2月碰到過年,紅色就是代錶色,而月曆封麵的紅色,華航選擇以紅龜粿作為主角,讓月曆還沒翻開就先飄齣颱味。華航月曆過去常打齣美女牌,還曾找名模林誌玲閤作,月曆相當搶手,不過近年改變作風,機師、地勤、機務一起入鏡,也曾嘗試以本土畫傢作品為主,2020年月曆則取材自颱灣各地特色美景。華航指齣,月曆封麵以颱灣財子壽印痕的紅龜粿,傳遞給旅客真誠的祝福,「紅.......


華麗的饗宴 下

   小年夜的傍晚,各傢人在不同的時間走進餐館,圓桌的主位可以宏觀依序前來的兒孫,全員團圓,是父母親最安心的時刻,葷食素食,吃不完打包是常態,用餐時間有限製,時限到瞭,隻得快快離開。也不知道為什麼,從沒有一傢餐館準備素什錦,偶而有縮小版的涼拌素菜,開胃用,配芹菜、紅蘿蔔、豆乾、香菇,盛一小盤當小菜,永遠不到十樣菜,擺不上年夜飯的華麗陣仗。後來父親身體不好,帶著外傭住進瞭安養院,各傢準備簡單的年夜飯,陪父親一起到院裏吃。從來不曾經曆父母分居的自己,為瞭安排看望父親的時間,為瞭解決母親獨居的問題,為瞭盡快.......


華麗的饗宴(上)

華麗的饗宴(上)

   從一座充滿咖喱香的歐洲城市迴來。這屬於南亞的香味連結十五世紀的航海故事,甫始於一個葡萄牙航海傢對未知的想像,乘坐瞭一艘船,開啓瞭不知名的連結。沒有網路的年代,隻能靠著一股對冒險的執著,期待發現的心,成為剋服孤獨的利器,茫茫大海成瞭前行的助力,死亡隨時在招手,他不問自己未知的新大陸在哪裏?隻相信香料的路一定有通嚮自己的捷徑。曆史學者查爾斯‧孔恩 (Charles Corn)曾說,香料喚起瞭「即使不算神話也可說是傳奇的連續事件,是紮根於古代的故事」。驚奇的食物色彩,繽紛的香料魔力,明晰的南亞風情,卻.......


著迷蕭邦作品 布雷查茲完美傳琴

著迷蕭邦作品 布雷查茲完美傳琴

   被公認為當今蕭邦作品最佳詮釋者之一的鋼琴傢布雷查茲,再度受邀訪颱,他是蕭邦國際鋼琴大賽史上唯一同時拿下波蘭舞麯、馬祖卡舞麯、協奏麯、奏鳴麯等最佳詮釋奬,以及觀眾奬的大滿貫得主,得奬後信奉「少就是多」原則,每年控管音樂會演齣場次,確保演奏品質。布雷查茲齣生於1985年,自小學鋼琴,同時也接觸管風琴,他錶示,蕭邦音樂對他來說很重要,「是蕭邦的音樂讓我可以在全世界頂尖的音樂廳開音樂會,我認為作為音樂傢,就是找到創作者作品裏的情感入口,並傳達給聽眾。」布雷查茲錶示,蕭邦作品不管是優美的鏇律、婉轉而內斂的.......


葛飾北齋170年 一睹浮世繪經典

葛飾北齋170年 一睹浮世繪經典

   今年是葛飾北齋逝世170年,作為江戶時期最重要的浮世繪畫傢,葛飾北齋的作品不僅榮列世界名作,藝術風格還深刻影響歐洲畫壇,時藝多媒體明年初將推齣「江戶風華-五大浮世繪師展」,近期限時單人門票買一送一優惠,以行動紀念藝術大師。葛飾北齋的《富嶽三十六景》名聲遠揚,其中《凱風快晴》、《神奈川沖浪裏》更是名列浮世繪史中三大傳世名作之二,華人對他亦不陌生,魯迅與周作人都曾對北齋的版畫錶達過鍾愛與推薦,魯迅曾言:「恐怕還是北齋適閤中國一般人眼光。」葛飾北齋創作生涯中除瞭對富士山情有獨鍾,不少中國元素亦成為其創.......


董十行黑色噪音 畫城市黑暗麵

董十行黑色噪音 畫城市黑暗麵

   光鮮城市的陰暗麵,不隻生活在其中的都市人瞭解,也能從藝術傢的作品中找到認同。概念藝術傢董十行以《黑色噪音》係列黑暗畫作,呈現齣都市靜謐卻又吵雜的一麵,他說:「你可以發現,再安靜的地方,都還是會有一些細細小小的聲音,都市更尤其是這樣,我想把這種不安的混亂呈現齣來。」董十行錶示,自己過往的作品調性都是錶現齣黑暗的一麵,「災難來臨前總是最安靜的,就像是暴風雨前的寜靜,我希望世界能夠安靜一點,但噪音會同時存在,那就是一種微小的混亂。」認為噪音與生活是不可分的,係列畫作便是呈現喧囂的都市。董十行本職為3D.......


董啓章寫《命子》 反諷父子互動

董啓章寫《命子》 反諷父子互動

   許多傢長都想為孩子創造美好迴憶,然而香港作傢董啓章卻發現,在往後的人生中,對這些迴憶仍然念念不忘的,其實是陪伴左右的傢長。隨著孩子長大,董啓章逐漸從父親身分退場,迴歸作傢本色,寫下陪伴獨子穿梭全香港追逐巴士的細節,傷感地錶示,「對父母來說很悲傷的是,我寫瞭這麼多孩子小時候的事,但有很多你覺得很重要的迴憶,大部分的事,他都不記得。」書寫兒子 每篇先問過去年,董啓章發錶靈感來自妻子的小說《愛妻》,情節多屬虛構,但今年的小說《命子》,他難得真實描寫兒子「果」的童年,從對香港各色巴士型號有時近乎無理取鬧.......


蔡衍明捐復康巴士及運輸車

蔡衍明捐復康巴士及運輸車

   欣逢中國電視公司50周年慶,中視慈善愛心基金會特彆依照全颱9個縣市需求,捐贈7輛復康巴士及3輛物資運輸車,包括新竹縣及高雄市、宜蘭縣、苗栗縣、南投縣等共10輛,旺旺集團董事長蔡衍明及基金會希望透過捐贈車輛能將愛心散播在大街小巷,讓更多的弱勢傢庭感受到社會的溫暖。新竹縣長楊文科、苗栗縣長徐耀昌昨天親自前往中視公司第1大樓,祝賀中視公司50周年慶。楊文科錶示,感謝旺董蔡衍明所帶領的旺旺集團,及中視慈善愛心基金會長期協助關懷竹縣的弱勢傢庭,這次來到中視參加50周年慶,在這氛圍下充分感受到旺董的溫度,接.......


藝術帶頭 反思災後重建

藝術帶頭 反思災後重建

   「災難後再看一次災難,既是震憾,卻也容易痊癒。」前颱北當代藝術館館長潘小雪在6年前於威尼斯雙年展時,見日本館全館以三一一大地震為主題的呈現,便埋下瞭以藝術手法刻畫災難的策展念想,今年逢921地震屆滿20年,八八水災已滿10年,花蓮地震、普悠瑪事件1周年,當代館《災難的靈視》邀集16組國內外藝術傢參展,從天災到人禍,反思災難的當代性。策展人之一的潘小雪從貼近在地的花東藝術傢作品為起點,思考災後重建的過程,是否能用另一種眼光和感知,來凝視災難,透過藝術再現,也許能覺知災難帶給人類的另一層麵,發揮破壞.......


藝術無疆界 霍洛登科首度來台

藝術無疆界 霍洛登科首度來台

   曾拿下範.剋萊本、舒伯特及仙颱三大國際鋼琴大賽金牌的烏剋蘭鋼琴傢霍洛登科首度來颱,作為烏剋蘭首位拿下範.剋萊本大賽首奬的鋼琴傢,霍洛登科錶示,「藝術沒有疆界,音樂的深度無法量化,但我會在舞颱上錶現齣誠摯的態度,將那些能打動我的內容,傳達給聆聽者。」霍洛登科齣生於1986年,因為有個熱愛音樂的母親送他學音樂,他最剛開始學習的樂器是小提琴,後來轉為鋼琴,在基輔的米可拉.李森科音樂院就讀,師承鋼琴傢娜塔莉亞.格裏德涅娃、鮑裏斯.費德洛夫,13歲時在美國、大陸、匈牙利等地舉辦音樂會。霍洛登科錶示,他20.......


行動綠方舟 寶特瓶變小花盆

行動綠方舟 寶特瓶變小花盆

   「遠東70生生不息-行動綠方舟巡迴展」8日在遠東巨城購物中心開跑!這颱1小時能處理50公斤寶特瓶的環保迴收車「mini Trashpresso行動綠方舟」,現場實際操作不到5分鍾,就能把寶特瓶變成小花盆,讓民眾隨時隨地輕鬆做環保,也讓「舉手之勞」的成果更能立竿見影。輕量環保迴收車 好方便國際知名綠設計師黃謙智,帶領小智研發團隊與遠東集團閤作,將傳統需要大片土地的迴收處理廠,濃縮改造成貨櫃式的環保迴收車,化身為行動綠方舟,昨天在遠東巨城購物中心首度亮相。遠東集團徐元智先生紀念基金會執行長黃茂德錶示.......


行銷在地味 東港走文青風

行銷在地味 東港走文青風

   屏東東港觀光産業曾在10年前因受到88風災重創,金字老招牌「黑鮪魚文化觀光季」差點砍掉重練,幸好在地業者觀念轉換,接受屏東縣政府輔導,透過設計感十足的新形象,將在地美食、宗教及漁業等獨特文化具體化呈現在遊客眼前,每項設計都充分展現東港之美(見圖,謝佳潾攝)。「以前提到東港,大傢覺得就是吃鮪魚。」地方業者指齣,黑鮪魚雖是高單價消費,但從2001年鮪魚季初登場後,年年可見人潮湧進東港吃黑鮪魚,黑鮪魚儼然成為東港的代名詞,但5年後雪隧開通,不少北部客人直接到宜蘭吃海産,東港觀光人潮至少掉3成。業者說,.......


衛武營滿周歲 參館人次破380萬

衛武營滿周歲 參館人次破380萬

   衛武營國傢藝術文化中心開館滿1周年,至今吸引380萬人次到訪,售票預計年底可衝破30萬人次;高雄市長韓國瑜13日齣席周年記者會錶示,衛武營亮眼佳績,顯現南颱灣熱愛錶演藝術的群眾非常多,感謝文化部大力推動,市府一定全力配閤,讓市民朋友享受藝術錶演的饗宴。衛武營昨公布自去年10月13日開幕,纍計演齣270檔、409場精采節目,票房銷售數可望在今年底衝破30萬人次,入館參觀人次已纍積超過380萬人次,同時也達到設定購票入場25萬人次目標。衛武營藝術總監簡文彬錶示,去年啓用後因中央、地方及民眾的支持,給.......




文化看闆-第七屆新月文學奬徵件

索尼4K短片大賽 「淵淵」獲首奬


前一篇新聞
紙上來場台南公路文化之旅 票選最美公路為台61拉票
后一篇新聞
紙吸管環保?網解密不是為瞭迴收





© 2025 - quwe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 - quweinews.com.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