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9/2022, 9:00:25 PM
生活中充滿瞭決定。小到晚上吃什麼,大到如何投資積蓄,是不是應該接受手術,要不要開始服用一種新藥,等等。
實際上, 我們用來做齣這些決定的策略並非一成不變,它們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演變 。已經有大量研究錶明,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我們在決策時會傾嚮於更多藉鑒過往的經驗,承擔更少風險,並更快做齣決定。
基於數十年來對參與決策的神經細胞和迴路的研究,神經科學傢現在已經開始探索 大腦中那些與年齡有關的變化,它們可能是造成決策行為轉變的根本原因 。
同時, 研究也在不斷挑戰長期以來關於認知能力下降的刻闆偏見 。科學傢越來越多地發現,許多與年齡有關的行為和學習能力的差異,可能並非來自神經退行性變化,而是來自神經迴路的主動重塑。 隨著年齡的增長,與其說是一切變糟瞭,不如說是一切變得不同瞭 。
神經科學傢相信,更深入地瞭解這些變化,以及它們在認知和神經方麵的錶現,能幫助人們,尤其是老年人,避免受騙,更好地管理退休儲蓄,做齣更優的決策。
一生中的決策模式
決策涉及許多步驟,每一步都需要大腦進行復雜的過程。以換車為例,你首先需要認識到,你的舊車已經過瞭它的“黃金期”,是時候買一輛新車瞭。如果你繼續推進這個想法,可能會開始收集信息,評估哪些來源值得信任,比較各種選項的優劣。最後,你要付款買下新車,並評估這一決定。這個過程會成為你的記憶,並為今後的決定提供參考。
在過去的20年裏, 實驗室研究記錄瞭決策行為隨年齡增長而變化的各種方式,其中有利有弊 。
例如,與年輕的成年人相比,老年人更有可能推遲或避免做齣決定。老年人或許不會那麼詳盡地搜索信息,他們更願意考慮那些對他們來說重要或熟悉的信息,使用更簡單的策略,比如隻考慮一個特徵,或選擇看起來已經足夠好的第一個選項。他們傾嚮於利用情感做決定,關注積極的信息,也變得不沒那麼願意承擔風險。
老年人在決策時也可以更有耐心。他們不太可能齣現所謂的 時間貼現 ,也就是更重視更快的迴報的現象。換句話說,他們願意等待更長的時間來獲得更大的迴報,例如,在今天得到10元或明天得到50元的選擇題中選擇後者。
另一方麵,研究錶明,隨著年齡的增長,決策似乎變得沒那麼靈活瞭。在實驗室研究中發現,老年人往往需要更長時間將他們的選擇轉換為新的最佳選擇。
“老化”的迴路
神經科學傢已經開始繪製齣一些支持決策的基本神經迴路。這一復雜的認知過程涉及許多功能,它們分布在大腦各處,其中有兩個似乎格外重要的區域,分彆是 皮質 和 紋狀體 。皮質的重要性不言自明,而紋狀體是一個皮質下區域,幫助我們處理行動的後果並適應環境的變化。在對嚙齒動物的研究中,擾亂或破壞這些區域的神經迴路會改變動物的決策。
紋狀體(紅色)。| 圖片來源:Life Science Databases(LSDB)/Wiki Commons
人類的大腦成像研究顯示,這些區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化。皮質的額區和頂區的灰質體積對做齣決定很重要,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區域容易因神經元的退化而萎縮。而人類和動物研究都顯示,隨著年齡的增長,皮質和紋狀體之間的聯係會減弱。
一些研究已經開始將皮質部分的年齡變化與決策的差異聯係起來。在2021年的一項研究中,年齡從17歲到54歲不等的百位參與者,在接受結構性MRI(磁共振成像)之前完成瞭一項賭博任務。35歲之前的參與者,隨著年齡增長越來越願意承擔風險,35歲之後,他們對損失的厭惡程度開始增加。研究發現,年老時最厭惡損失的人的 後扣帶皮質 最薄,這一區域與情緒處理、奬勵信號、注意力和其他決策相關過程有關。
人腦中後扣帶(紅色)大緻位置。| 圖片來源:Razvan V. Marinescu/Wiki Commons
研究人員現在正在深入研究決策迴路中與年齡有關的變化,例如探索前額皮質中不斷演變的連接性如何影響整個生命期的決策。
在生命早期,大腦中的突觸數量迅速增長,隨後是一個密集刪減期。成年後大腦精煉的迴路能使動物對輸入信息做齣更一緻的決定,而建模研究錶明,成年人比年輕人更多地利用過往經驗來做齣決定。
現在,一些科學傢正在研究突觸在生命晚期的變化。如果伴隨著年齡增長,另一個突觸大量損失的時期齣現,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決策的靈活性有所下降,讓人們在某些情況下更難轉換行為。如果能夠理解這些結構是如何變化的,也許就能幫助我們理解行為上的變化。
此外,科學傢還在尋找 神經遞質的綫索 。越來越多的證據錶明,對某些人來說,多巴胺在多個區域的結閤力下降,改變瞭我們評估價值和處理奬勵的方式,從而促進瞭決策的變化。2021年的一項研究已經發現,根據小鼠所做的決定的種類,多巴胺的傳遞模式在紋狀體中有所不同。
這類連接性和多巴胺功能的變化,可能導緻老年人傾嚮於過去的決定進行選擇,更依賴迴顧性的策略,而不像年輕人那樣喜歡前瞻性的策略。但在更細節的層麵上,它們究竟是如何運作的,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
打破刻闆偏見
盡管刻闆印象喜歡將大腦的老化描繪成在所有領域都變差瞭,包括做齣良好決定的能力,但整體的退步似乎也並非不可避免的。研究錶明,通常情況下, 神經係統的變化和心理轉變反映瞭駕馭生活選擇的新策略 。
在某些方麵, 老年人的大腦可能會對與年齡有關的變化進行補償,從而維持甚至改善決策任務,做齣更好的決定 。在現實世界中,決策往往比實驗室研究復雜得多。與年齡有關的變化確實可能會帶來些弊端,但也會齣現很容易被忽視的優勢。
例如,工作記憶和處理速度在老化的大腦中往往會降低,但與年輕人相比,老年人會使用更廣泛的大腦網絡。老年人可能從更大的經驗和知識庫中汲取營養,從而更高效地做齣決定。
此外, 即使我們最終會隨著年齡的增長犯下瞭更多錯誤,但這些錯誤也可能是策略轉變過程中的一個有用部分 ,很多時候, 看起來像搞砸瞭的事情,實際上是一種探索 。當我們看到老年人齣現失誤時,這些錯誤也可能反映齣老化的大腦試圖適應一種新的決策方式,從而適應其他與衰老有關的大腦變化。
瞭解這些隨著年齡增長而發生的行為轉變,以及影響決策的大腦區域和迴路的變化,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老年人的決策模式。這同樣是更好地瞭解自己,畢竟,誰也無法避免衰老。
# 創作團隊:
撰文:Gaviota
排版:雯雯
# 參考來源:
https://www.simonsfoundation.org/2022/03/02/how-decision-making-changes-with-age/
# 圖片來源:
封麵圖:marco verch professional photographer/Flickr
首圖: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