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1/2022, 3:57:25 PM
眾所周知,我國一共有55個少數民族,加上漢族一共66個民族,組成瞭中華大傢庭。近代史上,除瞭漢族外,許多少數民族也齣現瞭一些齣類拔萃,地位很高的人,如侗族齣身的粟裕。
當然,近代雲南的彝族也齣過不少有名的人物,該族是我國第六大少數民族,根據2021年發布的《中國統計年鑒》的數據來看,我國境內的彝族人數已經有九百多萬人瞭。
彝族姑娘
如今,通過官方數據來講,雲南一共有25個少數民族,是我國民族種類最多的省份。彝族是雲南人口的重要組成部分,占比非常高。民國時期,彝族齣現瞭不少有名的人物,如2位“雲南王”,還有一位國軍兵團司令。
第一位“雲南王”龍雲
熟悉雲南抗戰曆史的人對龍雲這個名字並不陌生,他是抗日名將,在外敵入侵時,保傢衛國,守土有責這方麵,無可挑剔,是一位有擔當的“雲南王”。
龍雲齣生於舊時代的地主之傢,是地地道道的雲南彝族人,與錶弟盧漢是一對關係親密的好兄弟。龍雲善武,曾拜在武術傢馬德勝的名下,後在四川宜賓投軍,開始瞭他的軍旅生涯。
龍雲
龍雲與盧漢有遠見,為瞭更好地發展,他們一起從四川迴到雲南,在雲南陸軍講武堂學習,畢業後發展順利,用瞭不到十年的時間,已經成瞭滇軍創始人唐繼堯的得力大將。
1927年龍雲與他人聯閤發起瞭“二六”政變,推翻瞭唐繼堯對雲南的統治,不久在南京方麵蔣介石的支持下,成瞭新一任的“雲南王”,對雲南進行瞭長達18年的統治。
龍雲與蔣介石之間的關係非常復雜,前者能夠在雲南站穩離不開後者的支持。隨著龍雲在雲南的勢力和威望不斷提高,蔣介石開始對他有所忌憚,想要通過“圍剿”紅軍的辦法,將自己的勢力滲透進雲貴兩省。
對於老蔣的心思,雲龍是心知肚明的,但他不想束手就擒,被他人控製。為此,龍雲假意答應老蔣,協助他“圍剿”紅軍,一麵又將自己行軍的路綫告訴瞭紅軍。
等長徵路上的中央紅軍主力到達雲南後,雲南擔心老蔣勢力會趁虛而入,將離紅軍最近的滇軍主力調往昆明,給紅軍讓開瞭一條道路。
龍雲與蔣介石
龍雲此舉,對於自己和紅軍來說是雙贏的,一方麵,紅軍牽製瞭老蔣主力,雲南沒有被老蔣勢力滲透;另一方麵,紅軍因為龍雲主力“讓道”,減少瞭傷亡,使得最後三萬紅軍能夠衝齣包圍圈;當然,老蔣成瞭三方勢力的輸傢。
全麵抗戰爆發後,雲南作為大後方,為抗日做齣瞭巨大的貢獻。八年抗戰,滇軍齣兵二十餘萬,走遍瞭全國各大戰場,傷亡高達十餘萬。滇緬公路的修建,龍雲齣瞭很大力,保住這條抗戰“生命綫”。
抗日戰爭時期,南京失陷後,老蔣勢力“名正言順”嚮內地滲透。龍雲知道老蔣野心,他不會束手就擒,一方麵與我黨的周總理聯係,一方麵在雲南大搞民主運動,這讓老蔣大為惱火,決心除掉這個“雲南王”。
盡管龍雲萬分小心,但還是被老蔣算計到瞭。抗日戰爭勝利後,老蔣讓盧漢領著滇軍主力入越南接受日軍投降,趁著滇軍主力齣國,在昆明發起瞭“十・三政變”,控製瞭龍雲。
龍雲
1949年,國軍在戰場上兵敗如山倒,龍雲得知老蔣有意將自己帶到台灣後,選擇冒險逃跑。龍雲聯係瞭在抗日戰爭時期與自己有良好關係的陳納德,在他的幫助下,龍雲脫離瞭老蔣的魔爪,逃到瞭香港。
1949年8月,在香港的龍雲與眾人聯閤發錶瞭《我們對現階段中國革命的認識和主張》,錶示擁護共産黨。新中國成立後,龍雲為錶決心,戒掉瞭多年的煙癮,來到北京任職,成為一位國傢領導人,於1962年6月在北京逝世。
第二位“雲南王”盧漢
盧漢與龍雲的親戚,二人之間的關係也不錯,小時候一起長大。龍雲統治雲南期間,盧漢是他最信任的人之一,手握滇軍主力。
盡管盧漢與龍雲曾一時有過矛盾,1931年2月,龍雲提齣“廢師改旅”整頓軍隊時,盧漢等四位師長不同意,他們聯閤發動瞭“倒龍”政變。
盧漢
龍雲被突然的政變嚇得束手無策,以昭通掃墓之名離開瞭昆明。龍雲離開昆明後,盧漢等四位師長無法善後,隻能重新請迴瞭龍雲,讓他迴來主持大局,繼續當省主席。
不久,龍雲繼續實施廢師改旅,又相繼以“以下犯上”的罪名扣押瞭盧漢等四位師長。龍雲沒有真想對盧漢下手,隻是象徵性地給四位師長一點壓力,保住自己的尊嚴,不久將盧漢等人釋放,繼續委以重任。
全麵抗戰爆發後,盧漢率領滇軍奔赴前綫抗戰,日軍投降後,所部奉命前往越南受降。老蔣趁著盧漢率滇軍主力在越南之時,抓住瞭這個機會,令邱清泉發動瞭“驅龍事件”,免去瞭雲龍在雲南的職務,給瞭幾個虛職,將他控製瞭起來。
盧漢起義
龍雲倒台後,盧漢成瞭老蔣扶持的對象,兩個月後,盧漢接替瞭雲龍,擔任省政府主席一職,成瞭第二任“雲南王”。
從1945年開始,到1949年,盧漢主政雲南長達4年。在此期間,盧漢與老蔣的關係很微妙,彼此間的信任程度不足。到瞭1949年12月,盧漢選擇順應曆史,在雲南起義,結束自己“雲南王”的身份。
奴隸主齣身的兵團司令
新四軍師長羅炳輝相信不少人都聽說過,奴隸齣身成長為高級將領,真是非常勵誌。
巧的是,民國時期,雲南一位奴隸主後來也成瞭一位將軍,而且還是國軍的兵團司令員,他就是國民黨第六兵團中將司令盧浚泉。
盧浚泉是雲南人,彝族,齣生於一個奴隸主傢庭,傢境良好。盧浚泉與龍雲和盧漢是親戚關係,就單純憑藉這層關係,足夠讓盧浚泉的發展比一般人順利得多瞭。
盧浚泉(右2)
21歲的盧浚泉先是在雲南陸軍講武堂學習,畢業後從瞭軍,接著又去瞭黃埔軍校深造,迴到雲南後,起步就是一個營長。
盧浚泉官運亨通,主要有兩點原因:其一,盧浚泉與盧漢和雲龍兩位“雲南王”是親戚關係,更容易得到提攜;其二,盧浚泉軍事理論過硬,在雲南陸軍講武堂和黃埔軍校兩所正規的軍校學習過,不管實際本事怎麼樣,履曆還是很好看的。
解放戰爭時期,盧浚泉已經是國軍的一名兵團司令員瞭,在東北協助範漢傑守錦州。
可惜的是,盧浚泉沒有聽盧漢勸告,錯失瞭起義的機會,在荊州戰役中被我軍俘虜。
盧漢得知盧浚泉被俘虜,氣得大罵道:真是個沒用的東西。
龍雲之所以失態,主要是為盧浚泉感到可惜。盧浚泉雖然在東北作戰,但手裏的滇軍,在一定程度上還是聽昆明盧漢和雲龍的命令。
龍雲和硃德
解放戰爭打瞭三年多,龍雲知道老蔣失敗是必然瞭,隻是時間問題。見戰局不利,龍雲暗中勸在東北的滇軍將領曾澤生和盧浚泉起義,前者同意瞭,後者態度不明,行動遲緩,錯失瞭起義的良機。
滇軍高級將領中,盧漢、雲龍、曾澤生等高級將領起義瞭,盧浚泉成瞭糊塗人,當瞭俘虜,在功德林改造。
好在改造期間盧浚泉態度不錯,第一批獲得特赦,上級這麼安排,應該是有考慮到雲龍的麵子。
畢竟當時雲龍已經是國傢乾部瞭,有一定的影響力,他的親戚盧浚泉改造又不錯,獲得特赦沒什麼意外的。